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冠蓋路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二章 紛爭 文 / 冠蓋路

    *陽侯面對吵鬧不休的族人,面對族老的責難,這是弗*休夫出走之後,祁陽侯面對的有一道難題,他倦怠,他無奈,但還是打起精神安撫族人「玉礦坍塌,我會妥善處置。」

    眾人雖然各有心思,想要插手祁陽侯一脈的經營,撈到更多的好處,但祁陽侯正色道:「李家正值危難之時,尚需諸位叔伯兄弟團結一心,共赴危難,此時誰敢自私言利,無事祁陽侯一脈,休怪本侯六親不認,逐出其宗族。」他這番話,徹底鎮住了在場的族人。

    祁陽侯一直盯著族老中勢力最大的親叔父,他亦是唯一一個堅決反對將蕭琳族譜除名的人。祁陽侯年少承爵,全靠親叔父李鳴響扶持,祁陽侯對他執父禮。

    「侯爺既是如此說,老夫亦認為唐氏既然入了李家門,她惹下的禍事就是我李家事兒,誰再言唐氏不是,便是李家不屑之徒,不用族長發話,老夫手中的枴杖不是擺設。」

    李鳴響華發稀疏,臉上如同用刀斧刻著深深的皺紋,在他身上老態盡顯,然他那雙眸子卻炯炯有神,消瘦枯乾的身體挺得筆直,他坐在祁陽侯上手「侯爺為祁陽侯府著想,迎娶唐氏為平妻,蕭氏阿菀之事是侯爺家事,侯爺有聖命在身,老夫不予多言,然大侄子琳丫頭是我李家骨血,為你嫡長女,士族勳貴以嫡長為貴,琳兒還要在外祖家住多久?」「叔父」祁陽侯為難不已,若當初李鳴響不是外出雲遊未歸,祁陽侯再憤怒也無法將女兒族譜除名「琳兒性子偏激女辱父。侄兒一時起火攻心才會」

    「糊塗!」

    李鳴響怒道:「你是李家族長,出身於士族,入朝為列侯你莫不記得婚配習俗?但凡士族嫡長子都會挑選嫡長女為婦。琳丫頭入蕭家,然她確是你的嫡長女將來士族嫡長子如何都挑不到祁陽侯府頭上!開國多少士族勳貴?你看看如今還存幾何?你一時之氣,便絕了祁陽侯府一脈一世。嫡長房貴中之貴,即便唐氏這次有女有子,你再得的女兒是嫡長女?」

    「你別忘了,雖然唐氏如今被冠以祁陽侯夫人,蕭氏阿菀出家在聖旨上,她為平妻!在李氏族譜上,她依然在蕭氏阿菀之下,位列妾位。」祁陽侯被訓得大氣都不敢出,額頭布上密密麻麻一層細汗,是了,他怎麼忘記了士族貴胄為繼承爵位的嫡長子選婦都會選擇嫡長女若是祁陽侯府嫡長女不在,哪怕唐霓所出之女再驚采絕艷,為血統考量,頂級士族會一樣會令選別家。

    大夏開國特例的平妻,在李家族譜上一樣是妾。祁陽侯身負李家榮耀他為了唐霓,為了可能崛起的寒門迎娶唐霓,然他從未想過唐霓所出的兒女再同寒門婚配。

    李鳴響眸子泛起冷意,聲音入同鐘鼓鳴響「一旦再同寒門聯姻幾次,祁陽侯府一脈再難溶於士族。」有心爭權奪利的李家族人一個個神色都凝重起來。能在書房中有座位的人,都不是蠢人,他們可爭奪好處然在李家存亡之時,他們不會眼看著李家自絕於士族之列。在這個時代家族觀念在族人心中比國還重!沒有宗族之人,就是孤魂野鬼。

    在士族定級別時,看得是族譜厚度,看得宗祠的令牌多寡,看得是祖上姻親以及官職,蕭家便是因為姻親極多而聞麼士族。

    沒有蕭琳,祁陽侯一脈不僅這一代無法同士族勳貴嫡長子聯姻,許是會影響到後幾代,祁陽侯即便有唐霓所生的兒子,在古老又刻板的頂級士族眼中,一句血脈不純就能打發掉。

    李鳴響老而*堅,見多識廣在李氏宗族中威望極深。

    他借此機會點破了祁陽侯府上下的盲點,換做唐霓還才學名聲顯赫之時,他說得再多也不會有此效果。

    正應了那句話,hā無百日紅,像唐霓這樣寒門出身的女子正當紅時,怎麼看都好,一旦行錯了一點,因為根基不深,士族觀念深入大夏國百姓之心,她們受到攻殲也是最為猛烈的。

    士族敬唐霓才學賢名,尋常會對她有禮有加,然在此時以司徒九郎為首的士族革新派輕易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對比如今唐霓人人非議的窘境,蕭氏阿菀三清祖師關門弟子丹陽真人卻再次被士族捧起。

    丹陽真人的形象正面,性子決絕剛烈,有士族女郎的古風,百姓敬佩士族也並非是敬佩如今糜爛的士族,百姓心中心馳神往的士族古風一士族子弟的風流肆意,瀟灑自如。

    「懇請族長無論如何接琳小姐回府,祁陽侯不能沒有嫡長小姐!」

    呼啦啦的跪倒一片族人,祁陽侯慌忙站起身「諸位叔伯兄弟,也至於此……,快丸快起叔父!」

    當李鳴響放下枴杖,慢慢跪下的時候,祁陽侯是真急了,幼年喪父,不是叔父,他哪有今日?祁陽侯雙腿一彎,同樣跪在李鳴響面前「恭聽叔父教誨!」

    「侯爺大侄子老夫從不曾誇耀功勞,一直謹記著先父,大哥的囑托。侯爺為侯府將來計,觀天下大勢納寒門唐氏為平妻,老夫不敢言侯爺之錯。然你卻小窺了蕭氏阿菀,別說是你,便是老夫活了六十餘載,斷沒到蕭氏阿菀如此決絕!」

    「叔父!」

    祁陽侯不知怎麼說,當年他因為娶到蕭菀,叔父李鳴響大醉三日,在祖宗靈牌喜極而泣言,李家永世尊榮。在他娶唐霓為平妻後,有聖旨賜婚,族中的長輩嬸娘,以及母親都對唐霓很疼愛,族中聽命於唐霓,然李鳴冤卻去祠堂守靈,從未見過唐霓。

    以前祁陽侯以為是叔父太固執刻板,不知娶唐霓的好處,不知唐霓之才,日子久了,唐霓為他生兒育女,叔父會回轉過來,同旁人一樣厚待唐霓。

    今日他才明白,想讓叔父承認唐霓是癡人說夢,叔父對唐霓的偏見置深。

    「陛下扶持寒門,並非是想讓士族泯滅。陛下爭得是權柄,爭得是皇族在士族獨一無二的地位!寒門學子可用侯爺可借寒門之勢,但李家亦是士族。唐氏納了也就納了,琳丫頭是李家能否在士族的關鍵,侯爺不能因為一時之氣,便將嫡長女外逐。何況琳丫頭始終是丹陽真人的親生女兒,蕭氏阿菀多疼琳丫頭,侯爺不是不知,有琳丫頭在,亦有迴旋的餘地,丹陽真人必將名揚天下,借三清祖師之勢進而影響陛下儲君,如此之人,焉能輕易得罪?」李鳴響躬身叩首,祁陽侯一樣磕頭相還,李鳴響壓低聲音道:「我聽說琳丫頭在吳郡蕭家住在,東苑東苑為蕭隱士別院。」祁陽侯愣神,倒吸一口涼氣:「蕭隱士?」

    「蕭氏阿菀所謀,老夫佩服。」

    「等到玉礦事了,本侯將親去吳郡,接回嫡長女。」

    祁陽侯鄭重同族人宣佈,眾人道:「侯爺英明,婁長英明。」祁陽侯攙扶起李鳴響「多謝叔父提點,侄兒不忘叔父。」「罷了,都是為了李氏宗族。」

    李鳴響拄著枴杖,帶青衣小僕離去,祁陽侯送到門口,眼見者叔父的背影遠去,最好能接回蕭琳,一旦接不回也是李家嫡長女在蕭家盡孝。將來女兒及笄婚配,祁陽侯才有迴旋的餘地。

    以前唐霓提接蕭琳回來,祁陽侯會認為唐霓慈愛善良,如今他雖然無法將唐霓想得太壞,但亦隱約覺察到唐霓的心思。

    「來人,遇難的礦工每戶發放二百兩銀子,本侯承諾,喪父的遺孤由祁陽侯府教養,習字習武皆同平民。」

    「喏。」礦工大多為賤民奴隸,在大夏國即便是平民也不是人人識字,祁陽侯這番做派,是極重的舁賜。

    他不認為礦工家眷還會再鬧事,在他們這些士大夫勳貴眼中,賤民的性命算不得什麼。若不是恰好在孝穆皇帝壽誕前,一場礦難不至於鬧出這麼大動靜,不是涉及出身寒門的唐霓,一樣不會有這麼多人關注此事。

    祁陽侯如今心心唸唸的是,如何挽回在孝穆皇帝心中的地位,如何讓士族重新接納於他,如何讓恢復唐霓的名聲,若是唐霓只剩下美貌,對他而言不覺得稀奇子。

    香煙繚繞,唐霓大著肚子跪在三清雕像前有兩個時辰了,往日紅潤的臉色此時蒼白如紙,唐霓神色淒苦哀婉「三清道尊再上,信女從未想過傷人性命。

    信女因受奸人鼓動,有了不應該有的貪慾,才會造成慘禍,信女不敢言無辜……」

    唐霓抬頭看三清道尊的塑像,她原本不信命,不信神,但此時她不知除了祈禱之外,還能再做什麼,三清道尊會保估她渡過難關嗎?

    「小姐。」

    唐霓貼身丫頭,從小陪伴她一起長大的翠兒走到她身邊,翠兒最大的本事就是打聽消息,為唐霓執掌祁陽侯府立下過汗馬功勞「侯爺在書房決定接回嫡長小姐,侯爺的叔父這般這般的說」

    唐霓一下子從地上的蒲團站起,咬著下唇「不行,我不能坐以待斃,蕭琳可回來,然不是這樣的榮歸,她佔據一切尊榮,我的女兒怎麼辦?」「三清道尊不公,不保唐霓。」

    言罷,唐霓分兒離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