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金碧輝煌,微微有些輕煙繚繞,氣氛莊嚴。文武大臣分列兩旁,正中高坐的就是當朝萬歲宋仁宗——趙禎,可以說是相貌堂堂,紅光滿面的皇帝中等略高的身材,身著龍袍頭戴皇冠,雙目非常有神。
現在是天聖十三年春天三月初。今日是大遼國使臣晉見,可惜來的目的實在是讓文武百官和皇帝很是不舒服。大遼國一向強橫,本來就是騎術精湛彪悍無匹,再加上大遼王重金收買數位才謀群的大儒、宋臣,使得大遼日益強盛,可謂空前強盛。大遼王心胸廣闊廣納賢臣之外,自身也研習中原文化,本身可是文武雙全,震懾群雄。
仁宗陛下對身邊太監一揮手,身邊的執事太監立時會意,挺胸抬頭脖子伸長了大聲喊道:「宣遼國特使晉見!」時間不長,就見一個中年老者在前,五人在這老者身後並排著走到金鑾殿上。就在這個中年老者走上大殿的時候,所有的百官就證實了先前所得到的消息。這位中年老者大約五十左右年紀,面皮略皺,較白微黃,濃眉大眼方口闊鼻還留有長鬚,應該說是相貌堂堂。此人名叫陳正明,在真宗年間曾經任兵部侍郎。仁宗即位後不到五年這個陳正明就掛冠而去,這件事情使得仁宗很長時間悶悶不樂,仁宗曾命人秘密尋找陳正明多年未果,原來是被大遼王收買了。
陳正明昂挺胸走到大殿中間,立而不跪,一點頭就說:「大遼國特使參見皇帝陛下。」身後的五人也跟隨著陳正明走到大殿中間,同樣是立而不跪。這一舉動使得仁宗趙禎和眾文武頗為不滿,但是沒有一個人進行指責,只有仁宗悶哼一聲。而陳正明接著說:「大遼特使參見大宋皇帝,願大宋皇帝長壽!」此言一出使得文武百官怒火中燒,再一看陳正明身後的五個人都是精壯強悍。
由左至右第一個人似乎也是大宋子民的樣子,並沒有什麼大遼樣子,這個人身高八尺,身著一身青布長衫面色紅潤一尺長髯,腰中一條金色腰帶,背後背著一把特寬特重的巨型大劍。這把劍名曰狂龍,長約五尺寬約一尺中間稜子足有六寸厚,金色劍刃血色劍柄,沒有劍鞘,只有一塊長衫綁在身上。此人面色紅潤,長髯及胸,一雙虎目充滿了傲慢不屑。除了兵器不是青龍偃月刀外,無論是相貌還是神態就是關公在世,實在是威武過人。
第二個人一身的黑色大遼武士勁裝,長的虎背熊腰,光頭沒帶帽子,兩眼爍爍放光但是目光很直也很凶狠,身高不到五尺,腳上的靴子竟然是黑紫色鐵靴而且這雙鐵靴特別的大,長可及膝粗壯程度有大腿粗細。腰間兩胯分別有兩隻「熊爪子」,只不過這兩隻「熊爪子」是混鐵凝剛所制。此人雙手抱在胸前,顯得格外的傲慢,神情格外的「欠扁」!
第三個人一眼看上去就是有種太瘦了,太難看了的感覺,臉上沒有什麼血色,三溜鬚髯特別的細比讀書的人還要細的多,總共加起來不到二十根。可是讓人很不舒服的是他左臉中間的地方長了一顆黑色的痦子,痦子上還長了一個挺長的紅色長毛,實在是太明顯了。這個人三角眼,單眼皮,蒜頭鼻子。說他文弱是因為他長得實在是太瘦了,瘦的像麻桿一樣,一身的麻布衣服,怎麼看怎麼像孝服。可是他腰間有一隻大號的鐵筆,鐵筆通身金色筆尖黑色,黑的亮。
第四個人是一個慈祥的老人,頭鬍子都已經花白了,一身絲織長袍華貴無比。滿臉的皺紋,很特別的是這位老人的眉毛特別長,直到鼻翼左右,格外的醒目。手中拿著一根看起來很普通的煙桿,煙桿上掛著一個看起來相當普通的煙葉袋子,這就顯得十分的不搭配。殊不知,這根煙桿在江湖中曾經掀起了軒然大波,這是一件寶物,寶刀寶劍都無法損傷這根煙桿,這根煙桿也是很多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寶物。
第五個是一個美女,用手扶著第四個老人,年紀大約在十七歲左右美艷無匹。一身華貴的衣衫,身上是珠光寶氣,更襯美艷。明眸皓齒,雙眼皮,小嘴,薄嘴唇,元寶耳朵,雲鬢,前凸後翹,不盈一握的細腰,潔白如玉的皮膚吹彈可破。沒有看到武器,手上戴著一枚戒指,戒指像一朵梅花,花蕊是一顆小小的寶石,但是在不怎麼強光線之下依然霞光四射,真是無價之寶。這樣的一個小美女,就是女人看了也忍不住多看幾眼,更不用說著滿朝的男人,所有的人目光都被她吸引,可是這個小美女似乎很習慣被人用各種眼神看,似乎是非常的習慣了,顯得非常的坦然。
這五個人給人身帶武器上殿,本來就犯了大不敬的十惡不赦的大罪,再加上這五個人形象怪異讓人感覺,正所謂「人有異象,必有異能」,真是不可不防。文武百官就看是交頭接耳,不住的騷動。「啪!」仁宗一拍龍膽,說到:「特使此次出使我邦,有何用意?」聽到龍膽一拍群臣就即刻安靜下來。
陳正明微微一笑,頭略抬:「皇帝陛下,本使奉大遼王陛下之命前來拜候宋天子,另外向宋天子提出一議,希望能帶回好消息給我主大遼王陛下。」
仁宗看看陳正明的表情,心中有氣,心想:「陳正明,你是兩朝元老,現在竟然投敵賣國,還堂而皇之的代表敵國來見朕,我倒要看看你有何話說?」
陳正明略微一頓接著說:「宋天子,我主提出一議,我想當著你們這些文武百官的面說一下,不知可否?」
「遼使請講!」
「本使曾在大宋朝擔任過兵部侍郎,而且這些年我大遼王雄才偉略,更是對於大宋的將領、兵力、糧草瞭若指掌,但是在下深知戰火蔓延必然生靈塗炭,百姓遭殃。雖然,在下非常的反對戰爭,但是無奈我大遼土地貧瘠,百姓生活疾苦,我主憂心如焚,正所謂『君憂臣辱,君辱臣死』,我主為百姓憂心忡忡,我等甚感不安,於是厲兵秣馬,兵力之強盛可謂空前,而且日盛一日。相信宋天子所派出的人回報應該也是如此吧。在下不喜戰爭,於是就向我主大遼王陛下進言,希望不用戰爭而用比賽來贏得城池,我主英明立刻答應,遂命我帶眾高手前來晉見宋天子。」
陳正明的話雖然不甚鋒銳,,但威脅之意溢於言表,沒有強迫但卻句句強迫,還把調氣戰爭的責任推給了對方。其實陳正明不說也是一樣,因為這個消息早在幾天之前就傳到了大宋王朝,可是陳正明一說仍然引起了文武百官的一陣騷動和不滿,因為陳正明的話,還有他的態度實在是太過分了,甚至比以前來的大遼國的人還要囂張!仁宗也被陳正明的態度氣的不輕,因此略微一低頭,並且把手往膝蓋上一扶,不說話了。
這時,大理寺正卿文彥博出列,對陳正明說:「陳特使,你可認識老朽?」文彥博不但是大理寺正卿,還是仁宗的皇后姓文,就是文彥博的女兒,因此文彥博就是國丈。
陳正明一看這位年邁滄桑的老者,躬身以禮:「文國丈,我當然認得,您就是大理寺正卿文彥博,正宮文娘娘的生父,三朝元老。當年您對在下多有教化提攜,無奈家中生變,在下只能掛冠而去,不能聆聽文國丈教誨,實乃平生之憾!」
文彥博剛想問陳正明家中有何變故,但是現在是在朝堂之上應以國事為重。另外兩人是代表的是兩個國家立場,劃清界限還是必須的,於是文彥博和陳正明就說:「這裡是朝堂,不是敘舊之所,況且你一走這麼多年,音信皆無,就什麼也不要說了。你剛剛所說可是要比武奪城,豈非太過兒戲?!」
陳正明說道:「文國丈,比武奪城很是簡單、非常直觀而且傷亡不大,總比打仗爭奪城池的方式使得生靈塗炭來的要好多吧?另外,比武奪城其實公平,很是簡單,雙方各拿出一座相差不大的城池或者差不多大的地域,在校場中擺擂比武或者一人或者一陣,生死不怨,勝方得城。如果宋天子不願意比武,我們可以開戰,我主大遼王已經在邊界陳兵五十萬,隨時可以攻取城池!而且本使堅信,十座城池也好二十座城池也罷,都不會是完整無缺的,到那時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恐怕都不是每一個人願意看到的!」
其實,這根本就是強迫,先說自己這方面不希望打仗,然後提出要比武奪城,也就是說如果你們不同意比武奪城,那我們就宣戰,而且宣戰的理由就是你們不同意比武奪城。而且擺明了就是有備而來,有心算無心。這一點,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
文彥博早就心中明朗,於是也不再拖延便說:「既然如此,請說一下你方要求。」
陳正明略一正色說道:「我主意思是這樣的:比武場地時間均由貴方來定,但是不宜過久,一共比十場不論勝負結果如何我軍就會退兵。每一場比武,一座城池,雙方比武一方認輸或者每一能力進攻防守就算失敗。我主之意,邊境的這五十萬雄兵在邊境等一個月,一個月內如果比完武履行勝負結果,五十萬雄兵即刻退兵。還有一點,這次比武我主已經曉諭各國,以防一方反悔,那時我主會毫不猶豫的兵征討!」
此言一出,安靜的大殿又一次騷亂了,百官的臉上表情不一,憤怒的,害怕的,不知所措的。這事說來實在是氣人,囂張的讓人想咬他。所有的人都知道,大遼這次是準備充分,甚至是十拿九穩,並且大遼一方贏了這城池不給就會開戰,而且是落人口實,但是大宋贏了對方是肯定不會給城池的。
眾人越說聲音越大,還是練武之人火性大,說的好聽那就是血性。一個渾厚的聲音:「陛下,小臣有事想問問大遼特使,懇請陛下應允!」
仁宗一看,原來是鎮殿將軍心腹愛將古心征,這位大將軍身高八尺,金盔金甲,濃眉大眼,真是相當的威武。自從仁宗登基以來皇宮就沒怎麼出過事情,這些護衛根本就沒有什麼交手的機會,平日裡總是咋呼手刺癢、沒有對手、想出手砸人什麼的。仁宗心想:「你想問什麼?朕看你是想立功,覺得自己還行想自己掙下這份功勞。不過也好,看看許是也好。」仁宗略微一想就說「准!」古心征一聽皇上應允,心情大亮,一轉身就說:「陳正明!你認得我嗎?」
陳正明一看,再一聽他說話:「呵呵,古大將軍,老夫當然識得。老夫前來大宋出使之前,遼主曾經讓人給了老夫一份清單,你古大將軍可是榜上有名的。」陳正明說著呵呵一笑,有些背誦的語氣說道:「古心征,三十八歲,身高八尺三寸,最擅長擅長降龍掌,大力金剛掌,蟠龍棍,出身少林派,是少林派少林寺八大神僧之一,羅漢堂座慈恩大師的得意門徒。為人耿直,忠誠義氣,直爽但沒有腦子,對仁宗最忠誠。不知道老夫可曾說錯,古大將軍?」
古心征一聽這話,尤其是「沒有腦子」,臉騰就紅了,「呸!你顯擺什麼,你才沒有腦子!你是個豬腦子,你腦子長毛了!招蒼蠅了!」古心征還要在嘛,就聽龍膽一拍,然後仁宗臉一沉說道:「古心征,朝堂之上不得放肆!」古心征立時噤聲。仁宗又說「繼續問!」
古心征:「不過你這老……,老特使說我忠誠倒是真的。」他想說「老傢伙、老混蛋」,百官一聽就樂了,心想這古心征真是粗人一個。這古心征本來就是一個粗人,一向是口無遮攔,甚至很多的時候都是滿嘴的髒話,可是在當班的時候一直是格外的克制,雖然有時候還是會冒出兩句來,但是為人耿直憨厚頗得仁宗的關愛和器重。
陳正明微微一笑接著說:「古將軍有何事要問老夫,該不會就光問老夫是否識得閣下吧,古將軍是想問老夫有沒有帶人來,是不是能現在比武,要是贏了就不用比了,要是輸了就擇日比武,對也不對啊?」陳正明的語氣像是哄小孩。
古心征一怔道:「你…你…你…,老頭你說對了,我就要動動手,這麼些年沒有拍人,我手癢癢!」
陳正明,把手背在身後,來回走了兩步就說:「好吧,既然是比武,還是公平一點的好,燕兒,你就和古大將軍玩一下吧!」陳正明對著身後的五個人中的女孩子說道。這個女孩子大約十六七歲的年紀,明艷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