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四年,安祿山盲動冒進,結果被契丹打得大敗而歸,喪師辱國,論律當斬,。
雖然當時李林甫出於斗倒張九齡而投玄宗之所好的策略,力保於他,最後使他僥倖死裡逃生。
但作為一個失職戴罪的死囚,在被押送至長安的漫漫長路上,他披枷戴鎖,心裡充滿著憂傷和恐懼的那一幕,讓他刻骨銘心、終身難忘,。
生死教訓告訴安祿山:朝中有人好保命,朝裡有人好做官。所以他一直在朝廷尋求強大的靠山。
他首先找到了李林甫,正好李林甫也需要他,兩人當即一拍就和。
……
李林甫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僅僅依靠計謀是並不能解決問題。
兵,才是王道。
刀起人頭落,神馬皆浮雲。
雪亮的屠刀下,沒有計謀,沒有尊貴,沒有皇帝,沒有文明,沒有一切,只有死亡。
李林甫目前最需要的是實力和地盤。
大唐軍力主要分佈在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劍南、嶺南十個軍鎮,這十個軍鎮又逐漸演變成三大軍事集團。
其中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等鎮為西北集團,河東、范陽、平盧為東北集團,劍南為西南集團。
西北諸鎮首領主要是王忠嗣和皇甫惟明,是太子李璵的勢力範圍。
西南的邊帥章仇兼瓊忠實於皇帝,現在隨著楊玉環得寵,又頻頻對楊家暗送秋波,年初更是藉著鮮於仲通的推薦,順勢把劍南道採訪支使的重任委給楊玉環的堂兄楊釗,其心叵測。
李林甫要想鞏固其權力和相位,就自然而然地只能選擇東北的安祿山了。
在開元年間,邊將大都由漢族文臣武將來擔任,功績卓著者提拔為相。而李林甫嫉恨儒臣因戰功提升,危及他的相位,便向玄宗奏言:
「文臣為將,難當矢石,不若用寒族胡人,。胡人則勇決習戰,寒族則孤立無黨。陛下若能對蕃將撫而將之,彼必能為朝廷而盡死。」
李林甫勸皇帝大批啟用包括安祿山在內的蕃將,皇帝也深以為然。
而且,李林甫重用安祿山,還有另外一層考慮:
李林甫素來支持冊立壽王李瑁為東宮太子,為此李林甫一直與當今太子李璵激烈抗衡。
雖然目前李林甫穩佔上風,把太子肆意玩於股掌。但朝堂爭鬥,不到最後一刻,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如果一旦與李璵太子/黨交手失利,李林甫就需要安祿山引兵來援。
……
安祿山雖然能與李林甫各取所需,但他總覺得李林甫其人太過陰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且四面樹敵,不是一個長久穩固的靠山,故而一直想腳踏兩隻船,再傍上另一座大山。
皇天不負有心人,安祿山尋尋覓覓,終於,這座大山現在被他的慧眼找到了:
那就是太真道士楊玉環。
……
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皇帝與當時還身為壽王妃的楊玉環在驪山溫泉初次相見。
溫泉中,楊玉環如芙蓉出水,冰肌玉骨,皇帝立即為這人間絕色徹底傾倒,驚為天人。
皇帝神魂顛倒,竟悖常倫,暗中命兒媳楊玉環侍寢華清宮。
溫泉美人,水滑膚嫩,郎情妾意,公公兒媳就這樣在光天化日之下勾搭成奸,。
為徹底得到楊玉環,皇帝一直煞費苦心。妹妹玉真看在眼裡,便及時給皇兄獻上妙計:
玉真讓皇帝打著孝順的旗號,借口為竇太后祈福,下詔令玉環出家為道,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進太真觀。
從此公公兒媳便雙宿雙飛,胡天胡帝,硬生生把一個清修道觀搞成齷蹉後/宮。
可憐壽王李瑁,夫妻五載,纏綿悱惻,卻最終落得被父皇強奪至愛,變成一個惹人譏笑的綠頭王八。
李瑁尷尬鬱悶,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楊玉環不僅天生麗質,艷色無雙,而且精通音律,歌舞俱佳;琵琶玉簫,樣樣拿手。
兼之人又聰慧體貼,很會承迎侍奉,凡事知心解意,猶能迎合男人嗜好,所以令李隆基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
安祿山初次見到美若天仙的楊玉環時,其實跟光棍漢李琅的心情差不多:
那傾國絕色讓人瞬間慾火焚身。
坐擁人間絕色,暢飲杯中美酒;床上聽美人嬌呼,沙場聞敵人慘嚎。所謂大丈夫,當如是也。
皇帝年老體衰,雖然對美人情意綿綿,嬌寵無限。但出於生理緣故,定然難以滿足這位年輕美女的蓬勃欲求。
但他安祿山卻正值壯年,肌肉遒勁,精力充沛。若能勤加逢迎,刻意討好,不愁玉女不傾心於他。
能與天仙美女**日短,顛鸞倒鳳,那該何等逍遙快活。
但皇帝卻是擋在他跟楊玉環之間的一座巍峨大山,讓他對美人看得見,卻摸不著,。
皇帝現在對楊玉環極盡寵愛,僅僅為了讓美人洗浴,皇帝就在興慶宮和華清宮都修建了專供美人沐浴的海棠湯。
連一個沐浴場所都搞得如此隆重,一葉知秋,可見專寵之盛。
討好巴結聖寵日隆的楊玉環,必定飛黃騰達,一步登天。
可惜美人身為皇帝禁臠,常人無緣得見。所以很多人只能退而尋求玉真公主的舉薦。
不過他安祿山卻非同常人,自然不可與一般人同日而語。
非常人必行非常事,對於如何巴結和得到楊玉環,安祿山深思熟慮之後,大徹大悟,醍醐灌頂,居然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另類辦法來:
……
今晨,驪山,華清宮,天寶皇帝慵懶地坐在御座上,靜靜地看著眼前的胡兒愛將安祿山。
持續二十九年的殫精竭慮,讓皇帝生出頗多疲倦。
年近花甲的皇帝早已過了熱血澎湃的年紀,皇帝需要享受:美人、美酒、美食、美景、歌功頌德、梨園樂舞、萬國來朝……
在這種享樂心態下,皇帝接受群臣上奏建議,在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中又加上「天寶」二字,成了「開元天寶聖文神武皇帝」,於是順理成章地改年號為「天寶」。
與此相連,官名也被改易,改侍中為左相,中書令為右相。天寶年間的左、右相已與開元年間的左、右相大不相同了,陡然變成最有實權的官職。而原來作為閒職的左、右丞相,則改稱左、右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