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秦末魏武帝

龍騰世紀 序章 文 / 秦末魏武帝

    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世之傑矣。

    陳壽的一句「非常之人,世之傑」將漢末三國中曹操的一身經歷敘述的淋漓盡致,至起兵以來,大戰五十一場,勝四十三次,負八次,勝率高達84.3%其中對劉備、孫權兩雄之戰均為兩勝兩負,對其餘勢力戰績皆過7o%,可謂戰績斐然。

    放眼三國英豪,這三國第一軍事家除曹操外,無他人爭雄。

    其用人之能更是讓天下人津津樂道,曹操針對東漢選官的積弊,以無畏的膽略,把「德行」、「名節」、「門第」等迂腐無用的選才標準一掃而光,提出一條挑戰性的選人標準——唯才是舉。他要求各級官吏,要不拘微賤,不拘品行,勿廢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實學的人統統推薦上來。

    曾在建安十五年布的《求賢令》中指出:「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而後又頒布了《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在此文中曹操近一步強調「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

    在曹操六十三歲,行將就木之時,求賢之心愈切在《舉賢勿拘品行令》中更明確指出:「韓信、陳平負污辱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數十年來,曹操具體實踐了他對人才的重視和愛惜,把人無完人,慎無苛求的思想,把才重一技、用其所長的思想,把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思想推向了頂峰,充分表現了越他人的氣魄和見識。使得曹魏人才濟濟,其中大才、將才數不勝數。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遠遠的於吳蜀兩國。

    可惜,時不予待。曹操縱橫天下三十餘年,群雄皆滅,唯獨江東孫權、西蜀劉備依舊偏安一方,佔地為王。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孫權奇襲荊州,孫劉聯盟正式破裂,蜀國動亂,如此正是破劉之天賜良機。奈何同年,曹操病故,無法完成畢生之心願,死不瞑目。

    可喜,上天垂簾,我們的故事由此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