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望到夕陽晴

龍騰世紀 十五 調查 文 / 望到夕陽晴

    第5節十五調查

    暮色漸深,一片朦朧籠罩著整個村莊,個別人家的院子裡亮起了燈光,多少能夠映射到大街上、巷子裡。天上的星星稀稀拉拉地保持著距離,點綴著整個天空,月亮不知道躲閃在哪個角落,似乎有意不去摻和兩個年輕人剛剛開始共同工作的這個夜晚。

    林改新和穆雪梅拿著調查問卷和筆記本,出了村委大門,林改新突然停住了。

    「咱先往誰家去啊?」林改新問穆雪梅。

    「不知道啊,不都聽你的嗎?」穆雪梅一臉奈。

    「要不聽你一次?」林改新聲音很低。他知道這是自己的失誤,事先沒有確定調查對象,而普遍調查是不可能的,那得需要很長時間。

    「呵呵,你必須聽我的,就你來這段時間,估計你是沒有全部瞭解整個村莊情況的。」

    「好好,聽你的,誰讓你是『地主』了呢?你就按著去比較有特徵的人家的原則就好。」

    按照這個原則,他們先來到居住村中心老宅的穆洪勇家。

    穆洪勇是西公村小學的老師,他們家可是村子裡的「大戶」人家。最突出的特點是人多,而且特別和睦,平時裡在經濟上基本不分你我,上下四代人居住在一個胡同裡,由老爺爺穆忠義統管著這個「共產家族」。

    全家人中數穆洪勇文化程度最高。因此,一般家族有什麼事情總是徵求他的意見,最後由他來幫助下結論,堪稱家族的「言人」和「外交官」。

    進了穆洪勇的院子,天色已經完全黑了,看著屋裡透亮的燈光,穆雪梅想肯定在家了,於是扯開嗓子喊了。

    「洪勇叔叔,在家麼?」

    「在啊,誰呀?」

    「呵呵,你大侄女,來看您了。」穆雪梅開起了玩笑,說著就來到屋門口。

    進的屋來,穆洪勇邊招呼林改新和穆雪梅坐下,邊吩咐女兒收拾飯後的碗筷桌椅。

    道明來意後,林改新就進入了正題。

    「穆老師,你現在對就要實行的新農保瞭解多少啊?」說著,同時把問卷表遞了過去。

    「我瞭解就是通過咱們村的廣播,有一耳,一耳地聽聽,真的瞭解不多。光知道,這個保險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6o歲以上的可以不交養老金,直接領錢。」

    「嗯,」

    「過6o歲的老人可以直接領取基礎養老金,每月6o元。」

    「嗯。」

    「學生除外,16歲以上,戶口在咱們村,又沒有參加其他社會保險的,可以參加。」

    「嗯。」

    「啊,還有繳費標準區分1o個檔次,1oo的、2oo的、3oo的、4oo的、5oo的……1ooo的,共1o個檔次嘛。」

    「嗯。」

    「哦,還有政府補貼。這是跟老農保的最大區別。這十個繳費檔次,最低檔次補貼3o元,每提高一個檔次,政府補貼增加5元錢。」

    「嗯,看來穆老師仔細聽廣播了,而且記性還很好,基本全記住了。對於這個新農保,你和家人是不是很樂意參加啊?」

    「這個,我認為是個絕對的好事。我是想參加,至於全家這麼多人他們什麼意見我還沒有徵求過。估計統一意見得有個過程。原來的那個農保實行時,家裡就有不同的意見,最後不是也沒參加嗎?主要的還是我爺爺和奶奶,老人嘛,思想不容易通,畢竟涉及交錢。這個你放心,我來做工作,應該沒問題。」

    「對了,聽雪梅說,咱們家現在是四代同在。那,家中過6o歲的人應該很多吧?」

    「是不少啊,我爺爺奶奶和我父親這一輩的都過了,不算我家嫁出去的的姑姑,我父親弟兄1o個都過了。即便是我姑姑,也都過了,不過他們不在咱們村。」

    「呦,這麼多人,那你們家可沾大光了!不多說,光基礎養老金,每個月你們家就得132o元呢,你父親這一輩的家屬都在吧?」

    「都在啊,我算過了,是得這些錢,呵呵」

    「呵呵,你看多好的政策啊,好好做老人的工作吧。全家這麼多人,過了6o歲都可以領取養老金呢,而且以後基礎養老金還得增加。」

    ……

    不知覺間2o分鐘過去了。林改新示意喝著水的穆雪梅換戶人家。

    簡單寒暄之後,他們帶著穆洪勇的問卷調查表,離開穆洪勇家。

    「再去哪裡?」出來穆洪勇家,林改新一副請示的樣子問穆雪梅。

    「這是能夠代表咱們村最普通人家的一戶。不管是人員年齡組成還是家庭經濟收入,還是思想和覺悟,都能代表一般人家。下面咱們再去土囤叔家吧,他家好像能夠代表一部分有些困難的家庭。」

    「好吧,今天的調查成績歸你,如果這樣的調查取得不了什麼效果,責任也就在你了啊」

    「虧你說得出,我只是你的參謀和嚮導,你這麼說我就不去了,回家!」穆雪梅作出奪路而逃的架勢。

    「呵呵,跟你開玩笑了,成績就是你的,責任全是我的,這樣好不?」

    「這還差不多!」

    「哎,穆老師家一共幾口人啊?」

    「你說的是他的大家還是小家,大家的話,我得好好數數。小家就四口人」

    「那剛才才看見兩口呢,他和他的姑娘」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以後再給你說」穆雪梅故意賣關子。

    他們邊說邊走,林改新意間現正好經過錢愛蓮的商店,於是不再吱聲,怕被被錢愛蓮現了說閒話。其實一路走來,林改新都一直在觀察是否路上有行人。夜裡,孤男寡女,被人誤會了,難以分說。還好,正是晚飯前後時間,而且大家都忙一天了,累,大街上沒有一個人影。

    可是精明細心卻又表現的沒心沒肺的穆雪梅所顧忌。仍然在我行我素地說著。

    「穆老師家可是有故事哩」

    「你不想說。就不要引誘我?」林改新悄聲說,尤其是「引誘」兩個字,聲音壓的非常低,只有他和穆雪梅能夠聽得見。

    「引誘?天啊?你……」正要大聲嚷嚷的穆雪梅被林改新樹在嘴唇上的食指給制止了,於是壓低聲音繼續說「你真……過分。」

    「告訴你吧,否則一會你該說『勾引』了。穆老師離婚了,離了2年了,不過他這個離婚沒有辦離婚證,他家屬一個人去南方打工了。音信全。」

    「哦」

    「不過,就在他們離婚的那一年洪勇叔叔也從民辦教師轉成了公辦老師,好事壞事都讓他攤上了。」

    「哦」

    「他還有一個兒子,叫穆春風,比他女兒,就是剛才你見到的穆春雨,要大7、8歲,去深圳打工了」

    「哦」

    「本來,穆春風是能夠大學的,哦,她跟錢愛蓮家的文明麗是同學,學習很好的,因為家庭變故,耽誤了高考」

    「唉,多遺憾啊」

    「就是啊,就因為這個,這個孩子出去幾年了,都沒回來過,聽人說是在深圳打工,到沒斷了跟家裡的聯繫」

    「那,他參加新農保怎麼辦?」

    「怎麼辦?那是你村主任的事,跟我沒關係,呵呵」

    說話間,他們來到村邊上的土囤家。土囤家在村子最西頭的那條胡同,說是胡同其實還不能稱其為胡同,因為這個胡同的西側還是空地,從胡同南頭起,右側的第三家就是土囤家。立磚面的平房,土坯壘起的院牆,兩扇木製門,與前臨後捨的房屋基本沒什麼區別,近二十幾年來,村西頭沒有再放開宅基地,蓋新房的都在村東頭。

    進入院子裡,精瘦黝黑的土囤正在洗衣服,川齊按照他爹的吩咐在一旁候著幫忙,非就是提新水、倒髒水、晾衣服。

    看見有人進院,土囤停下手裡的活。站起身寒暄了一下,就從屋子裡拿出凳子,端出了幾個杯子,要為林改新和穆雪梅倒水喝。林改新制止了。本來打斷人家幹活他就不好意思,怎麼能再添麻煩,抓緊談談,趕快走人,林改新這樣想。

    「土囤叔,真不好意思,打擾你幹活了。新農保的事你知道了嗎?」二人落座後,談話開始了。

    一旁的川齊憨憨地插話「知道了,開會了」他說的是村裡大喇叭上廣播和錢愛蓮開會的事。

    林改新順手把問卷表給了土囤,並說,「請你填填這個表,等會我們帶著」

    林改新呵呵地笑著轉向川齊說「看來咱們村的人對這個事應該都知道了」

    繼而,認真地對土囤說:「今天我們來就是想問問你對咱們就要實行的新農保的認識和看法,對參加新農保你是怎麼想的?」

    「哦,這不是,我挺關心這個事,聽的也比較認真,基本都懂了。」

    「哦」

    「其他的,就是想很快地參加這個事,你看他,我掛他一輩子呢!」土囤用下巴磕指了指川齊。

    「嗯,那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嗎?」

    「有啊,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你們會安排的。」

    「你不妨先說說」

    「就是,怎麼交、怎麼領、交多少、領多少、往哪裡交、在那裡領,就是這些事了」

    「哦,大叔,這些我們都會慢慢地告訴咱們村民的,你就等著吧」

    林改新說完認真地打量了下這個簡單的院子,順便向著大開著的屋門口望了望。這是一個家,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具和勞動用具外,其他的再也沒什麼了。林改新心頭沉沉的,這是多麼需要得到保障的家庭啊。

    從土囤家出來,林改新心中多了個問號,便問穆雪梅:「像土囤叔家這樣殘缺的家庭我們村還應該有吧?」

    「有啊,不過我得好好地統計下才能告訴你有多少,什麼情況」穆雪梅的心情好像也挺低落,說話也少了高興的情緒,眼巴巴地看著燈光滲透下的黑夜裡有些模糊的林改新。

    「那,這樣好不好,你認真地統計下,有多少這樣的家庭,分別是什麼情況,家中有哪些人,有沒有勞動能力,哎,對了,土囤叔家就他們倆嗎?」

    「他還有一個大兒子川魯,好幾年前就跟人搞商品批去了,後來聽人說做了老闆的倒插門女婿,跟家裡的來往少,對家裡的幫助也很少」

    「哦,土囤叔真是夠困難的。這樣,你再加上特殊家庭的收入來源和人均收入。寫個詳細的報告,等明天晚上開會時拿到會上,能完成嗎?」

    「本來呢,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想啊,明天就拿出來,我又不是專業搞文字的,搞成麼樣子還不知道呢?別說那麼快就搞出來了。不過呢,你大主任交代了,我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去做了,呵呵」

    兩人說著又向其他人家走去。

    穆洪勇是西公村小學的老師,他們家可是村子裡的「大戶」人家。最突出的特點是人多,而且特別和睦,平時裡在經濟上基本不分你我,上下四代人居住在一個胡同裡,由老爺爺穆忠義統管著這個「共產家族」。

    全家人中數穆洪勇文化程度最高。因此,一般家族有什麼事情總是徵求他的意見,最後由他來幫助下結論,堪稱家族的「言人」和「外交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