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紀統治北印度的封建王朝。又稱羯若鞠羯國或稱曷利沙帝國。為戒日王(606∼647在位)所建,故名。其版圖包括除克什
米爾、信德、西旁遮普之外的北印度。首都為曲女城(今卡瑙季)。
王朝的建立7世紀初北印度陷於政治分裂,出現兩大敵對的政治聯盟。曷利沙的普西亞布蒂王朝與曲女城的穆克裡王朝聯姻結盟
,對抗孟加拉的高達族國王設賞迦與摩臘婆王提婆笈多的聯盟。606年,曷利沙大臣般底擁立曷利沙·伐彈那(即戒日王喜增),號屍
羅阿迭多。戒日王即位後,與迦摩縷波王巴斯卡拉跋摩結盟,收復曲女城。612年,曲女城與曷利沙正式合併為戒日王國(即羯若鞠羯國)。
620∼634年,戒日王南征德干失敗,從此放棄征服南印度的企圖。636年以後,征服孟加拉、比哈爾和包括戈康達在內的奧裡薩,
建立對摩揭陀的統治。
土地制度戒日王朝時代是印度封建制度最後確立的時期。國王為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僅直接佔有大部分土地,還賜封給寺
院、官吏、王公貴族以采邑。封建賜地分為兩類:一類稱作「阿格拉哈拉」和「梵分」或「梵封」,即豁免國家賦稅的教田或「福
田」,是封建帝王永久賜贈給高級婆羅門、佛教高僧、印度教神廟、佛教寺院的封邑土地。另一類是封賜給世俗高級官僚貴族、作為
俸祿或服務報酬的職田或祿田份地。被封賜的村社變成新興封建領主的私有領地,賜地文書規定,國家的官吏和軍隊不得進入,原來
由國家直接管轄和控制的自由農民已經淪為向封建領主交租納稅、受其管轄的封建依附農民。封建采邑制得以確立。
國有土地的大量分封和再分封造成王權削弱,促使封建領主脫離中央權力的控制。戒日王朝實際上只是依靠封建紐帶聯繫起來的
許多封建小國的結合體(全國有30餘個半獨立的藩國),缺乏統一的政治經濟基礎。
政治統治戒日王朝建立一套「刑政甚肅」的等級制官僚機構。中央政府由大臣會議輔佐戒日王進行統治。戒日王雖以「文治、仁
政」聞名於世,但刑法比笈多王朝嚴酷。他經常巡視全國各地,意在對地方封建勢力實行籠絡和妥協的政策。他重視利用宗教進行封
建統治,傾向於大乘佛教,並支持中國唐朝玄奘在印度的宗教活動。在位40餘年中,在缽羅耶迦舉行過六次五年一度的佛教「無遮大
會」。採取佛教與印度教兼容並包的宗教政策。當時佔優勢的是印度教。佛教開始衰落。
經濟情況封建制度的確立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各地出現「稼穡殷盛」的景象。沿海港口和與對外貿易有密切聯繫的城市工商業仍
繼續保持繁榮,但恆河流域許多古城的工商業和貨幣經濟更加蕭條,出現「城少居人」的冷落景象,反映印度中世紀早期封建制經
濟的閉塞性特點。種姓制度方面也發生顯著變化(見印度種姓制度)。
玄奘訪印促進了中印兩國人民的瞭解。641∼647年,戒日王朝多次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四次派王玄策等率外交使團訪印
,從而開始了兩國政治上的接觸,為印中友好關係和文化交流的擴大發展奠定了基礎。
647年,戒日王逝世,國中大亂,宰相阿羅那順篡位,戒日王朝即告瓦解。北印度表面上的短暫統一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