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編輯手札

龍騰世紀 古今社會生活 古今地名對照表 八畫 文 / 編輯手札

    環慶——宋環慶路治慶州(慶陽府,今慶陽)。「環」指環州(今環縣),轄今陝甘各一部。金為慶原略。

    青山——1即安徽當塗東南的青林山,李白葬此。2即內蒙古呼和浩特以北的大青山。

    青州——1《禹貢》九州之一。2漢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山東東北部、河北一小部。東漢治臨萏。東晉以後治今益都轄境縮小。隋唐為青州北海郡。宋青州。元為益都路。明改青州府。民國廢府。

    青城——今四川灌縣東南。本清城,唐開元中改「清」為「青」。元併入灌州。

    青唐——吐蕃所築城,在今青海西寧或樂都。

    青溪——1三國吳在建業城東南所開運河,從鍾山西南,經今市區入秦淮河。五代以後漸淤塞。28o5年,唐改還淳縣為青溪縣,治今浙江淳安西淳城鎮。北宋末改淳化。南宋改淳安。

    青龍鎮——今上海市青浦縣東北舊青浦,宋淳化二年(991年)在此置青龍鎮,地沿青龍江,江水北流入吳淞江。宋為港口,號小杭州。南宋以後衰落,青龍江亦多淤塞。

    青羊宮——道觀,在四川成都西南,唐建,清初重建。

    青草湖——即巴丘湖,指洞庭湖東南部。

    青蓮鄉——唐屬綿州昌明縣,即今四川江油南青蓮場。李白幼時居此。

    奉天——1唐德宗避難處,即今陝西乾縣。2清初於盛京(今瀋陽)設奉天府。光緒三十三年(19o7年)設奉天省,治奉天府。1929年改遼寧省。

    奉元——元中葉改安西路為奉元路,即今關中西安周圍地區。明改西安府。

    奉先——唐開元時改蒲城縣為奉先(奉祀玄宗父睿宗之意)。宋仍為蒲城(今屬陝西)。

    武川——北魏六鎮之一,在今內蒙古武川西南。

    武鄉一一諸葛亮封武鄉侯,地在漢中東北。北魏曾置縣。

    武關——秦武關在今陝西丹鳳東南。

    武州一一南朝梁陳有武州,隋為辰州。武州以武陵(今湖南常德)而名,辰州則以辰溪得名。2西魏至唐在今甘肅武都一帶有武州,唐末改階州。3燕雲十六州中的武州,治今河北宣化,晚唐始置。契丹改歸化州。4遼在今山西神池等地設武州。明初廢。

    武林——1即今江西余干北的武陵山。2杭州西靈隱、天竺諸山總稱,又稱虎林。因而又以武林為杭州別稱。

    武昌——1今湖北鄂城舊名鄂縣,孫權改名武昌。吳曾為都,又為武昌郡、江夏郡治所。兩晉南朝都有武昌郡,以武昌縣為治所,隋始廢郡。南宋為壽昌軍。武昌縣名,至清尚存。民國先為壽昌,旋改鄂城。2唐後期建武昌軍,設節度使,治鄂州(今武漢市武昌)。其地漢置沙羨縣,隋改江夏縣,至此軍號武昌,縣名仍舊。元改鄂州路為武昌路,治所仍名江夏。明清為武昌府,府治亦名江夏。民國度府。武昌府治始為武昌縣。今為武漢市的一部分。另設武昌縣於武漢市以南的紙坊鎮。

    武定一一1今雲南武定一帶,元置武定路。明為府。清中葉改武定州。2今山東惠民屍帶,明有武定州(原名樂安州)。清雍正時設府。民國廢。

    武城——春秋魯武城在今山東費縣西南。楚有二武城,一在信陽東北,一在南陽北,後者本屬申。晉武城在今陝西華縣東。漢曾於此置武城縣。戰國趙武城亦稱東武城,在今山東武城西北,為平原君封地。南朝時,今湖北黃陂東南亦有武城,即武口城。

    武威一一公元121年,漢置武威郡及治所武威縣(今甘肅民勤東北)。東漢移治姑臧(今武威)。隋唐為涼州武威郡。西夏為西涼府。元甘肅行省有永昌路,治所在今武威西北。明有涼州衛。清置武威縣,即今縣。

    武都——漢武都郡治武都(今甘肅西和東南)。東漢移治下辨道(今成縣西)。西晉末,氐楊氏世有其地,以武都縣西有仇池,常被稱為仇池楊氏。後為北魏所有,廢武都縣之名。北魏所置武都郡,治石門(今武都東南),遠在上述兩舊郡治之南。隋唐為武州武都郡。此外,北魏在今寶雞附近曾設武都郡,與上述武都是兩個地方。武陵——漢置武陵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湘西及黔、桂各一部。治所先在義陵(今湖南漵浦南),後移臨沅(今常德西)。以後郡境漸次縮小。隋改臨沅縣為武陵縣(今常德)。隋唐朗州武陵郡,均治武陵。以後武陵為鼎州、常德路、常德府治所。民國改常德縣。

    武遂——戰國韓燕各有一武遂。韓武遂在今山西臨汾西南或垣曲東南。燕武遂即今河北徐水縣西遂城。

    武州塞——今山西左雲至大同西。

    武勝關——在河南信陽南,為大別山隘口。

    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西晉末李雄建。

    林慮山——本名隆慮山,東漢改。在今河南林縣西。

    析津——遼於今北京城西南置析津縣,與宛平同治。並建燕京析津府,以二縣為治所,轄今北京周圍地區。金改為中都大興府,以析津縣為大興縣。

    板橋——1今河南開封西與正陽商山道中,古時都有橋名板橋。2今山東膠縣,古有鎮名板橋。又昆明市東古有板橋驛。

    松山—一山名,在遼寧錦縣西南,其西有松山堡。明末洪承疇在此被清軍所俘。

    松州——唐置,治所在今四川松潘。明曾設松州、潘州二衛,旋合併為松潘衛。清為松潘廳,後改州。民國松潘縣。

    松江——1278年,元改華亭府為松江府,治華亭。明清松江府治為東南都會,文化經濟都很達,今僅為上海市一屬縣而已。

    松陵——今江蘇吳江在五代吳越前為松陵鎮,故以松陵為別稱。

    松漠——唐以契丹部落置松漠都督府,在今西拉木倫河及老哈河流域。

    松亭關——今河北寬城西南,古有關隘。

    杭州——秦於今杭州置錢唐縣。東漢分吳、會稽為二郡後,錢唐隸吳郡。南朝陳為錢唐郡治所.隋始建杭州,統轄今杭州周圍地區。隋唐杭州餘杭郡均治錢唐&1t;唐改錢塘)。五代為吳越國都。南末為行在所,升臨安府。元為杭州路。明清為府。民國以府洽為杭縣。

    枋頭——在今河南浚縣西。東晉桓溫攻燕,在此大敗。

    林邑——即占城。

    刺桐——亦作桐城。泉州別稱。五代末留從效於城垣周圍遍植刺桐。宋元外國旅行家多稱泉州為刺桐。

    直沽一一金元稱今北運河、南運河會合處為直沽,即今天津市內獅子林橋西端舊三漢口一帶。

    直隸——直屬中央之意。明以直屬北京之地為北直隸,直屬南京之地為南直隸(今蘇、皖二省及上海市)。清以明北直隸為直隸省,南直隸為江南省。民國將直隸省長城以北地劃為熱河、察哈爾兩特別區域。1928年,改直隸為河北省。

    直道一一秦始皇時所建道路,北起九原(今包頭西北),南至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

    苦縣——春秋楚有苦縣,在今河南鹿邑東。傳老子為苦縣人。

    若邪——「邪」一作「耶」。山名,又為溪,均在今紹興境。若邪溪又名浣紗溪,傳為西施浣紗處。

    茂州——唐茂州治汶山(今四川茂汶)。明廢汶山入本州。民國為茂縣。1958。年改置茂汶羌族自治縣。

    茂陵——漢武帝陵,在今陝西興平東南。

    苑川——即今甘肅榆中大營川,漢在川內置牧師苑。東晉時,鮮卑乞伏部居此。

    范陽——唐幽州范陽郡,本涿郡,天寶元年(742年)改置。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又為方鎮名,本為幽州節度使,天寶元年亦改為范陽。寶應元年(762年)x改幽州節度使,並兼盧龍節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陽縣(原涿縣,唐改)。大歷m年(?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

    范公堤——宋仁宗天聖四年(1o26年)築泰州捍海堰一百八十里。議出監西溪鹽稅的范仲淹,知泰州張綸從其議,並命知興化縣,總其工事。因稱范公堤。後世擴建至582里。今堤東已漲出6地百餘里,堤身的一部分已建為公路。

    苕溪——浙江吳興有苕溪,因以苕溪為別稱。

    茅麓山一亦作茅廬山,在湖北興山縣西北。李來亨守此抗清十一年。

    碭山——1山名,在河南永城東北,北有芒山,號為芒碭。2秦碭縣即在上述之地,隋改碭山縣。1955年由江蘇改屬安徽。秦還以碭縣為治所,置碭郡,治今蘇豫皖毗連地區。漢初為梁國。

    鬱林——公元前111年,漢置鬱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西故城),轄今廣西大部。南朝時僅有以今桂平為中心之地。隋唐為郁州(唐鬱林州)鬱林郡。宋郁州治南流(今玉林)。民國以州治為鬱林縣。今名玉林。

    郁洲——傳即田橫島,在今江蘇連雲港東雲台山一帶,原為海島,清時始因漲沙與大6相連。

    郁孤台一—在江西贛州西南賀蘭山頂,台築於宋代。

    郁督軍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

    奄——今山東曲阜舊城東,古有贏姓奄國,為周公所滅。

    崖山——在廣東新會南,海口兩岸對峙如門,元將張弘宏滅宋於此。

    招寶山——在浙江鎮海東北,亦名候濤山。

    拂林——隋唐指東羅馬帝國及其所屬西亞、地中海一帶。

    撥換城—一在今新疆阿克蘇。漢為姑墨國,唐初屬龜茲國,唐破龜茲後,撥換屬龜茲都督府。

    拔達嶺——唐時稱今新疆烏什西北別迭裡山口為拔達嶺,又稱凌山。

    輪台一一在今新疆輪台東北,原輪台國。漢滅其國,駐兵屯田。後入龜茲國。

    虎牢關一—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春秋時虎牢為鄭地。秦在此置關。漢以虎牢為成皋縣。隋改汜水縣。唐避李虎諱,稱虎牢關為武牢關。

    虎思斡耳朵——1133年耶律大石以此為西遼國都,在今吉爾吉斯坦托克馬克以東楚河南岸。

    鳴條——傳為湯伐桀的戰地,在今山西運城安邑鎮北,一說在今河南封丘東。

    嶺外、嶺表——均指嶺南地區。

    嶺南——1指五嶺以南地區。8唐有嶺南道,治廣州,轄五嶺以南地區。肅宗時又置嶺南節度使。晚唐又分嶺南東道、嶺南西道兩節度使。

    嶺海——亦指五嶺以南地區,海指南海。

    嶺北行省——元代後期,改和林行省為嶺北行省。治和林。轄境包括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部、蒙古國、我國內蒙古、黑龍江各一部。

    岷州——西魏置,在今甘肅岷縣一帶。唐後期入吐蕃。北宋熙寧時復置岷州。南宋為西和州,改治白石(今西和)。元仍於今岷縣置岷州。民國為縣。

    嶧山——鄒山,在山東鄒縣東南。

    明州——738年;唐置明州,治鄖縣(今寧波南),後遷今寧波地,吳越名鄞縣。南宋中葉升慶元府,元為路,明為寧波府。

    明聖湖——杭州西湖舊名,又名金牛湖。

    昆陽一一今河南葉縣,自戰國至元初,或名昆陽,或名汝墳。元移葉縣(本在昆陽西南)於此。

    昆吾——夏朝己姓部落,在今河南許昌東,為商湯所滅。

    昆明——唐昆明指今四川鹽源,入南詔後仍有昆明城之名。元始於今昆明置昆明縣,為中慶路治所。明清至今均為雲南省會。1928年分設昆明市、昆明縣,今並為昆明市。

    崑崙山——即軍屯山,今越南南部湄公河口外崑崙島,古代海船視為險地,常有海難生。

    崑崙關——在廣西南寧東北崑崙山上,古今攻戰要地。

    昆明池——西漢在今西安西南斗門鎮東南窪地開湖,周圍四十里。歷代幾次修浚。唐大和時乾涸為6。

    昆明湖——在北京西郊頤和園內。金稱為金海。元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匯入,水量增加,名甕山泊。明稱西湖。清乾隆時稱昆明湖,面積三千餘畝。

    昆陵都護府——唐顯慶時以西突厥東部地置,轄境在今巴爾喀什湖以東至新疆準噶爾盆地及伊犁河一帶。

    昌平——孔子生昌平鄉陬邑。昌平在今曲阜東南。

    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秦置縣,南朝宋廢,隋一度復置。兩漢為山陽國、昌邑國、山陽郡、兗州治所。

    昌國——1今山東淄博市東南,古有昌國。燕封樂毅昌國君,即以所佔齊邑為封地。漢於此置縣。南朝宋改置昌國縣於臨朐(今屬山東)。隋恢復臨朐原名。2今浙江定海,宋置昌國縣,明置衛,旋廢昌國縣,遷衛至象山縣東南,清廢。

    昌黎一—自曹魏至隋初,以昌黎(今遼東義縣)為中心,在遼河以西,有昌黎郡。今河北昌黎縣隋唐在盧龍縣境內。遼置廣寧縣,為營州治所;金為昌黎縣。

    昌南鎮——景德鎮原名,又稱新平鎮。

    易州一—隋改南營州為易州,置易縣(今屬河北)為州治。民國廢州,以州治為易縣。

    忠州——唐改臨州為忠州,治臨江(今四川忠縣)。南宋末為鹹淳府。元仍為忠州。民國廢州,以州治為忠縣。

    羅猴山——在湖北房縣西八十里;張獻忠破左良玉於此。

    固原——明清固原州,明九邊之一的固原,均治今寧夏固原。

    圖們泊——即今吉林省東南中朝邊境白頭山頂的天池。

    圖伯特——清初文獻對西藏及其附近地區的稱呼。外語稱西藏,多據此譯音,如英語tibet。

    牧野——在今河南淇縣西南。商國都在今安陽,紂常居朝歌(一說紂父帝乙遷都,一說為離宮),故戰地在其附近。

    釣台——東漢嚴光(子陵)垂釣處,宋范仲淹築嚴祠。在浙江桐廬縣富春江濱。

    釣魚山——在四川合川東,三面為涪江、嘉陵江、渠江環繞,山勢又極險峻,宋末余階在此築城。

    釣魚島——台灣附屬島嶼,在台灣島東北約18o公里。

    和龍一原名龍城。前燕慕容鯇改名,在今遼寧朝陽。

    和州一—1北齊至清有和州,治歷陽,即今安徽和縣。2高昌城常誤作和州、火州。

    和林——即喀拉和林,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上游東岸哈爾和林。蒙古窩闊台汗建都於此。

    和尚原——在今陝西寶雞西南。宋吳階破金兀朮於此。

    制——春秋初年,鄭取自東虢。在今滎陽東北。

    邾——即鄒,古國名。楚滅邾,遷其君於今湖北黃岡,遂稱其地為邾。秦在此設邾縣,東晉末廢,

    岱、岱宗、岱岳——均指泰山。

    岳州——本巴州,治巴陵(今湖南嶽陽)。隋平陳後為岳州。

    岳陽——晉置巴陵縣,至清末改。民國始以清岳州府治為岳陽縣。今置岳陽市、岳陽縣。又古以太岳山以南地為岳陽。

    岳陽樓——傳為漢末魯肅練水師的閱兵台。唐已建樓,杜甫有《登岳陽樓》詩。宋慶歷間,滕子京重修,范仲淹撰《岳陽樓記》。歷代均加修葺。

    卑沙——古高麗城,在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

    邰陽——即合陽。在今陝西合陽東南,戰國與漢有此地名。

    採桑——在今山西吉縣西,春秋時即有此黃河渡口。

    採石磯——即牛渚磯,在安徽馬鞍山市長江東岸。

    受降城——漢武帝時所築,在今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狼山西北。唐所築見「三受降城」條。

    金山——1即阿爾泰山。突蹶語「阿爾泰」即金。2在江蘇鎮江西北,清末沙淤,與岸相連。有金山寺。8上海市金山縣東南海中有大金山、小金山。明置金山衛與海中金山相對。雍正二年(1724年),分婁縣置金山縣,即原金山衛地。乾隆移今治。1937年,日軍在金山衛登6。

    金川——見「大金川」、「小金川」。

    金華—一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為寧越府,旋改金華府,治金華(今屬浙江)。民國廢府。

    金州——1西魏在漢中所置金州,治西城(今安康)。明萬歷時改興安。2明金州衛在今遼寧金縣。

    金谷——晉石崇於洛陽築金谷園。五代蘇州亦有金谷園(見「蘇州」條)。

    金城——今甘肅蘭州,古稱金城。漢置金城縣,在今蘭州西北;又宜金城郡,治允吾(今永靖西北),轄境除今甘肅蘭州以西,兼有青海一部分。漢末以後西境逐漸縮小。前涼移郡治於子城,即今蘭州地。隋唐為蘭州金城郡。曾屬吐蕃。宋元豐年間再置蘭州。明一度降為縣。清設蘭州府,以府治為皋蘭縣。

    金陵——楚滅越後置邑名金陵。五代吳升異州為金陵府,南唐為江寧府,以後金陵為南京的別稱。唐人亦稱今鎮江為金陵。

    金匱——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置金匱縣。民國仍併入無錫。

    金閶——蘇州的別稱。舊時閶門外有金閶亭。

    金堤——西漢東郡、魏郡、平原郡黃河石堤號為金堤。東漢亦有金堤之名。今存古金堤在河南汲縣、滑縣,經濮陽、范縣、山東壽張,至張秋鎮,傳為宋代所築,亦有即東漢王景所修金堤之說。

    金微——唐羈縻都督府名,在今蒙古國肯特省一帶。

    金源——女真語謂「金」為「按出虎」。金以按出虎水(今哈爾濱東南阿什河)源於會寧府,稱為「金源」。

    金滿——漢在車師後部建城名金滿,即唐庭州治所所在。

    金牛道——即石牛道,古代漢中與巴蜀通道,北起今陝西勉縣,中經七盤嶺入川,經朝天驛至劍門關。傳秦造石牛,詐言能屎金,蜀王信之,使五丁開山為道,秦因而進軍滅蜀。

    金田村——在廣西桂平北部;今有太平天國金田起義陳列館。

    金水河——1北宋引滎陽京水東匯五丈河,並引水入東京,以供公私之用。2金元引玉泉山水至京師禁苑(即今中、南、北三海),稱金水河。

    金堤關——在今河南滎陽東北。

    金微山——即今阿爾泰山。

    金墉城——曹魏在洛陽城西北角所築小城。

    膚施——自戰國魏至東漢,膚施在今陝西榆林東南,秦漢為上郡治所。自隋至民國,膚施即今延安,但宋慶歷以前,縣治在今延安東北延河東,慶歷間移治今市。膚施改名延安在1936年。

    肥水——肥水之戰的肥水,即東肥河。從合肥西北將軍嶺源,西北流至壽縣,向北經壽縣城東,再向西北至八公山南入淮。

    忽汗州——唐以粟末韓褐領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在其地置忽汗州,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境內有忽汗河,即今牡丹江;渤海國都稱忽汗城(今寧安西南東京城);鏡泊湖稱忽汗海。

    魚復——今四川奉節東白帝城。春秋庸國邑,秦置縣。劉備居此時曾改永安。唐為奉節。

    京——今河南滎陽東南。春秋鄭邑。秦置縣。北齊廢。

    京口——即今江蘇鎮江。2o9—211年間孫權自吳移駐此地,因西有京峴山,稱京城。東晉南朝稱京口。

    京東——宋有京東路、京西路。京東路治宋州(今商丘南)。轄今豫東、江蘇西北角及山東大部。熙寧時分京東為二。泰山以北、沂水以東為京東東路,治青州(今山東益都);余為京東西路,治兗州,移應天府(即宋州);金改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

    京西——宋京西路治河南府(洛陽),除鄭州、許昌、淮陽以西的今河南外,尚兼轄陝南及豫、鄂各一部;熙寧時分京西為南北二路。北路治河南府。金為南京路;南路治襄陽府。

    京兆——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為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為太守。唐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金元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民國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京江——指流經鎮江的一段長江。

    京畿——一般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唐開元年間置京畿道,宋皇佑年間置京畿路,都轄京師及附近州縣,但已變成具體地名。

    夜郎——古夜郎國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及川、滇、桂各一部。「夜郎自大」的夜郎指此。漢武帝在其地置撣舸郡,又置夜郎縣,則在今貴州關嶺縣境。晉置夜郎郡,即治夜郎縣,郡境遠比古夜郎國為小。此夜郎至梁而廢。唐又有珍州夜郎郡,轄地更小,不過今貴州數縣之地;唐夜郎縣初在今湖南芷江西南,天寶時改名峨山,與夜郎郡無關。天寶元年(742年)改珍州為夜郎郡,以郡治為夜郎縣(今正安西北)。李白流夜郎,應指此地。世傳桐梓為夜郎,實則桐梓在漢夜郎國界以北,與唐夜郎郡或縣更毫無關係。

    兗州——1《禹貢》九州之一。2漢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轄今魯西南及豫東地區。東漢治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南朝宋移瑕丘(今兗州)。唐兗州僅有今兗州、濟寧等幾個縣市。明清為兗州府。府治時名滋陽。

    廟街——在黑龍江口北岸。185o年,俄築寨稱尼古拉耶夫斯克,1858年《璦琿條約》為俄割占。

    怯綠連河——即驢駒河或龍居河,今譯克魯倫河,自蒙古國大肯特山東南,直至我國呼倫湖,長三千餘里。

    怛羅斯——「怛」作「恆」者誤,在今哈薩克斯坦東南部江布爾城。唐高仙芝在此為大食所敗,被俘士兵傳造紙術至中亞細亞。

    鄭——西週末鄭國始封,在今陝西華縣東,後東遷今河南新鄭一帶。

    鄭州——隋初置鄭州,治成皋,唐遷管城,即今鄭州。

    單父——在今山東單縣,春秋屬魯,秦置縣。五代後唐為單州治所,明改單縣。

    單子台——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

    單于都護府——唐高宗時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都護府,治雲中古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統漠南突厥部落。

    河中——1唐河中府在今晉西南,原為蒲州,治河東(今永濟縣蒲州鎮)。又為方鎮,後期號護**。2西域地名的河中府指今蘇聯撒馬爾罕。

    河內——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以南、以西為河外,這是晉國人的觀點。楚漢之際置河內郡,轄今豫北的西部,治懷縣(今武陟西南)。西晉移治野王(今沁陽)。隋於野王為河內縣。隋唐河內郡即懷州。元懷慶路。明清懷慶府。河內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度府,改河內縣為沁陽。

    河東——1指今山西。2秦置河東郡,治安邑,轄晉西南地區。東晉移治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阪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8唐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蒲州,節度使治太原(今太原西南)。4宋有河東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金分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治平陽(今臨汾),北路治太原府。

    河北——1唐有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東北),轄古黃河以北地區。2宋有河北路,治大名府(今大名東)。熙寧時分河北東路、河北西路。東路治大名府,西路治真定府(今正定)。金東路改治河間府(今河間)。8192s年,國民黨啤府改直隸為河北省。

    河外——見「河內」,又秦人以河東為河外,因秦、晉各以自己的一方為內。

    河西——漢唐以來一般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唐有河西節度使,治涼州(今武威)。

    河州——前涼分涼州置河州,治抱罕(今甘肅臨夏東北)。唐後期屬吐蕃。宋熙寧復置。明清或為衛,或為州。民國為導河縣。

    河陽——漢河陽縣在今河南孟縣西。隋移今縣南。金移至今縣。明初撤銷,併入孟州。歷代都洛陽者,常以河陽為重鎮。北魏築三城,北中城在北岸,中禪城在黃河中沙洲上,南城在南岸。唐後期置河陽三城節度使以鎮之。

    河陰——唐在今滎陽北置河陰縣及河陰倉。元明縣治屢遷,均在今滎陽東北。清乾隆時併入滎澤。民國復置,後又與滎澤合併為廣武縣。

    河間——漢有河間郡(或河間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隋唐時為瀛州河間郡。北宋後期升河間府,治河間(今河間)。元為河間路。明清為河間府。

    河南——1河南地,秦漢指內蒙古河套黃河以南。2戰國時稱周雒邑王城為河南,漢置河南縣。8漢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陽。隋有豫州河南郡,唐為洛州河南府,轄境都遠小於漢河南郡。元為路,明為府。4唐又有河南道,為大行政區,轄河以南、淮以北的廣大地區,治汴州(今開封)。開元時從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葉以後又有河南節度使。

    河橋——古代黃河橋屢見記載。最早為戰國秦昭襄王時建築的蒲津橋,在今陝西大荔東大慶關與山西永濟西蒲州鎮間。最著名者為晉杜預在富平津(今河南孟縣西南、孟津西北)所建浮橋。北宋時尚存。

    河朔——指黃河以北。

    河源——隋置河源郡,治亦水城(今青海興海縣東南),本吐谷渾地。隋末仍入吐谷渾。唐置河源軍,治今西寧東南,後為吐蕃所有。

    河西務——天津市武清西北北運河西岸集鎮。元在此接運海運漕糧。

    瀘水——諸葛亮五月渡瀘,即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與雅礱江相會後的一段。

    瀘州——今四川瀘州。南朝梁置,治所初名江陽,即今瀘州。

    油口——亦壁戰後,劉備領荊州牧,駐軍油口,在今湖北公安北,為古油水入長江之口。油水,今松溪縣以上名界溪河。公安縣境之河已淤塞。

    泗口——即清口,古泅水在此入淮,在今江蘇清江西南。

    泗水——1古泅水長一千數百里,為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起源於今山東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向西至今兗州後,向南至今濟寧市東的魯橋鎮,再循今運河南下,穿過今南陽湖,由今昭陽湖西繼續向南到今徐州東北,再從現存的淤黃河故道東南下,至清江市附近入淮河。魯橋以上的泗河至今仍存,以下則面目全非。徐州以下一段,金代被黃河所奪,黃河於清咸豐間北遷後,這段河道完全淤廢,故古泅水的下游不復存在。魯橋到徐州段,即古泅水中游,元明時成為大運河的一部分,而且在明隆慶、萬曆以後,這段運河的河道移到昭陽湖、微山湖以東,原來的泗水中游水源斷絕,從南陽鎮(在魯橋鎮西南,位於南陽湖和昭陽湖的分界點上)到徐州一段,完全變成了平地。2秦有泗水郡,治相縣(今安徽淮北市西北),漢改沛郡。

    泗州一一北週末改安州為泗州,治宿豫(今江蘇宿遷東南)。唐開元移臨淮(今泗洪東南,盱眙對岸,即在洪澤湖水下)。明清時州城屢遭洪水淹沒,康熙時陷入洪澤湖,乃寄治盱眙.乾隆時移治今泗縣。民國度州。現屬安徽。

    泌陽——唐天寶時改上馬縣為泌陽縣,即今河南唐河。

    泓——宋襄公與楚人戰於泓,敗績。故河道在今河南柘城西北,為古渙水支流。

    澤州——隋改建州為澤州,治所在今山西晉城東北,唐移晉城。唐中葉後置澤潞(昭義軍)節度使,潞指潞州,今山西長治。

    涇原——1唐後期方鎮有涇原(彰義軍),治涇州(今甘肅涇川北)。2宋有涇原路,從陝西路析出,治渭州(今甘肅平涼)。金廢。

    涇惠渠——漢武帝時開白渠,引涇水灌溉關中平原。唐以後廢。193o—1935年,水利家李儀祉主持改建,定名涇惠渠。

    寶慶——南宋、明、清以今湖南邵陽為治所的寶慶府(元為路),宋寶慶元年(1225年)自邵州升置。民國廢。

    定州——北魏改安州為定州,北齊改其治所盧奴為安喜縣,即今河北定縣。北宋末定州為中山府。明改定州。

    定襄——漢定襄郡治成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隋曾以雲州為定襄郡。

    定軍山——在陝西勉縣西南。諸葛亮葬此。

    宕渠——漢末劉備分巴西郡置宕渠郡,治宕渠,在今四川渠縣東北。隋宕渠郡即渠州。

    宜州——1南朝梁所置,在今鄂西沿江,治夷陵(今宜昌西北)。2唐所置,在今廣西宜山一帶。8遼末所置,在今遼寧義縣,金改為義州。

    宜昌——清雍正末升夷陵州為宜昌府,治東湖,即今宜昌。民國廢府,以府治為宜昌縣。今有宜昌市、宜昌縣。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為古官渡水渡口。

    宛平——1o12年,遼改幽都縣為宛平縣,與析津同為遼南京析津府治所。自此北京城垣位置雖有變化,宛平均在城之西部。1928年移宛平於蘆溝橋。1952年併入北京豐台區。

    宛縣一—本戰國楚邑,秦置宛縣,在今河南南陽。

    宛陵——宣城(今屬安徽)在隋以前名宛陵。

    鄆州一—隋置,治萬安(今鄆城東)。唐治所在須昌(今東平西北)。宋治須城(今東平),宣和時升為東平府。

    房陵——秦置縣,即今湖北房縣。東漢房陵郡、曹魏新城郡治所。唐為房州治所。元廢房陵縣入房州。明降州為縣。

    居延海——漢稱居延澤,魏晉又稱西海,唐以後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古為一湖,元分為三湖,今有兩湖,與漢居延澤位置或有出入。

    肅州——今甘肅酒泉舊名肅州,始於隋朝。

    建業——212年孫權始以今南京為建業。西晉滅吳,用舊名株陵,既而分為秣陵、建業。西晉末,避愍帝諱改建康。

    建寧——1蜀漢改益州郡為建寧郡,治味縣(今雲南曲靖)。南朝梁末廢。2南宋升建州為建寧府,治建安(今福建建甌)。元為路。明又為府。民國廢。

    建州——1唐置,治建安,轄閩江上游一帶。2契丹有建州,治永霸(今朝陽西南)。明初廢。

    建安——今福建建甌,東漢末分侯官縣置。孫吳分會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縣為治所。福建與浙江分治始此。以後建安郡漸縮小為今福建西北部。隋唐以閩州、建州為建安郡。

    建昌——1宋於今江西南城置建昌軍。元為路。明清為建昌府。民國廢府。2今四川西昌一帶,南詔蒙氏置建昌府。元為路。明置衛,改軍民指揮使司。清雍正改寧遠府。

    建康—一1即今南京,見名城專條。8前涼建康郡在今甘肅高台西南。唐武則天時,王孝傑曾於今高台東南置建康軍,後地入吐蕃。

    建州衛——明永樂元年(14o3年)置,在今吉林市東南,以阿哈出(李思誠)為指揮使。八年至十年間,再在今吉林琿春與朝鮮慶源、會寧一帶,置建州左衛,以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以後兩部遷至今遼寧新賓縣境。正統七年(1442年),明增置建州右衛,以猛哥弟范察為指揮使,猛哥子董山繼左衛任。

    陝甲——作為大行政區,始於北宋陝西路,所轄不包括今秦嶺以南的陝南,而包有今甘肅東南部及寧夏、山西、河南各一小部。熙寧時分為永興軍路、秦風路。

    陝州——北魏置,治陝縣(今陝縣),包有今三門峽市等地。民國廢州,以本州為縣。

    陝西三邊一一明陝西三邊指延綏(榆林)、寧夏、甘肅三鎮。主官官名為「總督陝西三邊軍務」

    姑蘇——蘇州別稱,市西南有姑蘇山(胥台山),春秋吳王闔閭在山上築有姑蘇台。

    姑孰——東晉在今安徽當塗築緘名姑孰,又名南洲。

    姑臧——即今甘肅武威,漢置。迭為漢武威郡、魏晉涼州治所,前、後、南、北四涼都城,唐涼州及河西節度使治所。

    始興——孫吳分桂陽郡置始興郡,治曲江(今韶關南),轄今粵北地區。隋廢。唐為韶州始興郡。

    始安——孫吳分零陵置始安郡,治始安縣(今桂林,漢置縣)。隋廢。唐為桂州始安郡。始安縣於唐初改臨桂。

    迦師城一—唐疏勒鎮駐迦師城,在今新疆喀什市。

    參合陂一—在今內蒙古涼城東北。後燕慕容寶攻北魏,在此大敗。

    孤竹——商周古國,在今河北盧龍南。

    細柳——在今陝西咸陽西南渭河北岸,漢周亞夫屯兵處。

    紹興——宋高宗紹興元年(1131年)升越州為紹興府。元為路。明清為府,民國廢府,並府治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

    孟州——唐置,治河陽(今河南孟縣南)。金移治至今縣地。明降孟州為孟縣。

    孟津——今孟津縣東北、孟縣西南,古為黃河重要渡口。

    孟渚——古藪澤,在今河南商丘東北;虞城西北。唐時周圍尚達五十里。金元後因黃河沖決湮廢。

    孟養一—明土司孟養在今緬甸孟養。清乾隆後屬緬甸。

    孟密——明土司,萬曆間入緬甸,清初一度內屬。

    甾川——西漢吳楚七國之一,治劇(今山東壽光南)。

    沓中一—蜀漢姜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承天——1明世宗升安6州為承天府,治鍾祥,清為安6府。2鄭成功以今台南市為治所,置承天府,轄台、澎等島,相當於今台灣省。鄭經改東寧省。

    承德——清有二承德。一為縣,即今瀋陽,為奉天府治。一即今河北承德。雍正改熱河直隸廳為承德直隸州,乾隆初年改熱河廳,後期改承德府。民國廢府,以府洽為承德縣,為熱河特別區域、熱河省省會。今為河北承德市。

    函谷關——戰國秦在今河南靈寶東北置函谷關。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移關址於今新安東,於原函谷關地置弘農縣。新函谷關廢於曹魏時。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