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海島農場主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栽種果樹、民間傳說的誕生 文 / 海島農場主

    來順兒和喜子聽了關於海龜性別鑒定的具體方法之後,頓時來了興致,說馬上要給團團進行一番查驗。

    沒想到那邊晴晴卻驚叫起來。

    「晨子哥,你來瞧瞧,團團怎麼哭了?」

    江逸晨與來順兒二人對視一眼,臉上的表情頗為古怪,話說兩個小子第23章中收攏。存放在這裡,又找來苫布覆蓋,上面壓上石塊。這樣以後隨時取用都比較方便。

    最後撿拾了一些海浪沖上來的海藻,與食物垃圾一起裝入塑料袋中帶走,以保持這片美麗銀沙灘的潔淨。

    兩天過去。百碩花卉苗木公司的吳經理與江逸晨取得聯繫,告訴他訂的貨已經備齊,然後雙方約定在龍灣村金昌俱樂部進行交接。

    江逸晨駕駛快艇,帶著喜子和晴晴前往碼頭接貨。

    見面後,雙方進行了驗貨、交貨、支付餘款等程序。其實驗貨這一項基本上也就是清點一下數目,瞧瞧標籤。至於苗木的品種、品質、年頭等。除非專業人士,一般人恐怕是看不出啥名堂來的。

    吳經理是一位紅臉膛的中年人,為人挺豪爽,說江逸晨是老廖介紹的,怎麼也得有點兒優惠。所以竹子苗多給了二十來棵,其它的果樹苗多多少少也有點兒富餘。

    另外。他還拿給江逸晨一份兒資料,裡面是各種果樹苗的詳細品種介紹、栽培技術,以及對氣候土質的要求等等。

    江逸晨對他表示了感謝,隨後又問起椰子樹的事情。

    吳經理說那東西正在與南方的同行聯繫,尚需一定時間才會有消息。

    接著,他讓夥計幫著將全部貨物搬上快艇,遂與江逸晨告別。並留下一張名片,說以後有什麼事情只管找他。

    接貨完畢,江逸晨和喜子駕艇返回雲沙島。

    而晴晴因為有工作上的事情需要處理,不能跟他們一塊兒。她帶著自己的背包走出碼頭,叫了一輛出租車回到市裡。

    這一趟雲沙島之行,令她大開眼界,收穫頗豐。除了海龜團團之外,後來又見到了傳說中的海豚樂球。再加上各種美味的食物,真讓她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

    當然,島上目前的基礎設施極其薄弱。很多地方都不方便,這是缺陷,但將來會改善的。

    江逸晨和喜子回到島上,將新購買的果樹苗和竹子苗統統搬到了預定中的百果園。

    三人花了兩天的時間,將一百六十多棵果苗按照事前挖好的樹坑種下。分類排布在百果園中。

    那幾十棵毛竹苗也栽種到了葫蘆窪南邊。

    隨後用石坑中的營養水全部澆了兩遍。

    ****

    十一國慶節到來了,炎炎夏日早已遠去,秋風送來陣陣清爽。粼江市做為海濱旅遊城市,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難得的黃金周商機,於是在各種宣傳、推廣的鼓動下,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一時間海邊旅遊景點、城裡主街道上四處熙熙攘攘、人滿為患。

    市民放假休息,可對於各路商家來說,卻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大小店舖都使出渾身解數,推銷自己的貨品,分享著節日市場的蛋糕。

    宏光大街上的胡老闆和孫素珍也不例外,這些天來忙得不可開交。由於街面上持各種口音的外地遊客大為增加,那些平時不怎麼好賣的貨品,也變得暢銷起來。

    前一陣子秀水巷九號院的集資攤派事件,當時讓他們著實有點兒忐忑不安。好在迄今為止並沒有出什麼問題,按日子算算也差不多順利度過了。

    一口氣這才鬆下來,畢竟那可是幾萬元的現金。

    當然,在宏光大街上這一溜早點棚亭中,唱主角的仍是口福多千層餅。它自誕生之日起,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其表面金黃的色澤,外酥內暄的口感,以及香氣馥郁、滋味十足的餡料,贏得了眾多消費者良好的口碑。

    這裡面除了特種調料的因素之外,張鳳蘭以及幾名主力手下在製作工藝上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整磨合,現在千層餅生產線從配料到製作的各個環節已經趨於完善,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使得成品在形狀、大小、口感、味道等方面能保持一致。

    很多外地遊客都是在偶然間第23章,自然難不住他們,勞動人民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可不容小視。

    於是,他們開始對外宣稱口福多千層餅是粼江市的土特產、傳統食品,老字號,生產作坊有近百年的歷史,採用了秘製調料配方和多達三十八道複雜工藝精製而成,是凝聚了多少代大師傅心血、千錘百煉、精益求精的好貨色。

    並指著售貨亭上方掛著的廣告旗,告訴遊客們,請認準口福多的商標lg,這才是正宗。

    這個說法很快得到了消費者們的認可,一般來講,牌子越老東西越好是大眾的普遍認識。這麼好吃的餅子,怎麼會一點兒來歷都沒有?

    當然,也有一些本地消費者感覺到疑惑,因為自己從小到大在粼江已經生活幾十年了,原先從來也沒有聽說過什麼「百年老字號」的口福多千層餅,印象中這東西出現在市場上好像也就半年多而已。

    但眼見店老闆主要是面對外地遊客做大力宣傳,做為粼江人,家鄉自豪感總是有的,無論怎樣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潑涼水。再說了,粼江地區這麼大,自己沒聽說過的不等於就沒有。

    至於宏光大街上另外三家早點棚亭的老闆,很快聽到了這個說法,覺得很帶感,不約而同地照葫蘆畫瓢,也開始對各自的顧客群進行宣傳。

    沒多長時間,其他幾條街道上的同行也知道了此事,但沒有全盤接收,而是按自己的理解又進行了再創造。

    漸漸,口福多千層餅被人為頂上了一個粼江傳統老字號的頭銜,成為粼江人民引以為自豪的著名地方小吃。名氣不僅傳遍了全城,而且還隨著外地遊客的購買消費,開始往其它地方流傳。

    更有多事者,感覺僅僅一個老字號還不過癮,於是,經藝術加工的民間傳說開始出現。

    說什麼口福多的歷史何止百年,其實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有了。正德皇帝朱厚照一生風流倜儻,有一回帶幾名隨從微服出遊尋歡,路過粼江地區,趕上下暴雨,找到了一家村頭小店躲避。

    當時又饑又渴,隨後店主人奉上了一種由多層面皮製作的餅子,朱皇帝嘗過之後龍顏大悅,連連稱好,說自己口福不淺。問及食品名稱,店主人說本店自製小吃,未曾取名。於是朱皇帝略一思襯,讓手下取來筆墨紙硯,當場提筆揮毫,留下墨寶,御賜口福多千層餅的字號。回宮後還責成粼江地方官員,將口福多做為貢品定期進貢。

    除了這個,慢慢還演繹出什麼解縉、乾隆、某近代大軍閥等多位歷史名人的山寨版本。

    後來當江逸晨得知這些俗不可耐的傳聞之後,感覺哭笑不得。民間大眾的想像力實在是太過於豐富了。

    但話說回來,這種東西畢竟只屬於民間傳說,又不像正史那樣有專家能引經據典地進行考證。既沒法兒澄清,也沒那個必要去干涉。只要不說產品的壞話,乾脆順其自然,愛咋地就咋的吧。

    反正當前社會上流傳的野史、民間傳說之類多如牛毛,裡面真實的也寥寥無幾。

    甚至還有地方為了搞活旅遊經濟,生拉硬扯,牽強附會,弄些假古跡、偽名人故居之類以吸引遊客,這種事情屢屢見諸報端,引起無休止的爭辯……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n

    9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