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浪蕩皇帝秘史

龍騰世紀 第七十四章 恩科落幕 文 / 浪蕩皇帝秘史

    黃紙書寫的金榜前人山人海,萬頭簇動。識字的人一個二個眼睛瞪得老大、眺望上榜者的名單;不識字的民眾追問上面都有誰,相互交頭按耳,大聲談笑。

    場面鬧哄哄的,喧嘩熱鬧。

    這兩張皇榜決定著無數士子的命運,找到自己名字的文武舉子狂喜難禁,縱是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到這時也不可抑制的歡呼大笑——十年寒窗(十年習武)之功總算沒有白費,他們的人生於今日一朝改觀,前途一片光明。

    沒有在榜上找到自己名字的舉子猶不死心,反反覆覆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得兩眼酸,才不得不按受落榜的現實,又是失落、又是羞慚,一聲不吭,獨自回到客棧,默然收拾仟僳返鄉。

    與以往大考不同的是,都些年官場黑暗,科舉幾乎成了大閥貴族手中的玩物、上榜者除了索門子弟還是豪門子弟、取士比的不是學問,而走出身,全無公證公平可言,來自天南地北的寒門讀書人落榜之後,無不憤恨交加,明裡暗裡大罵朝廷,有的大受刺激之下甚至滋生出作亂之心……

    而個聖明天子當政,一掃科舉積弊,朝廷取士一視同仁,不問出身,只問真本領與功勞,落榜者心服口服,無話可說,要怪也只怪自己本事不行,怨不得旁人,只有暗暗痛下決心,返鄉之後奮讀書練武,下回大比時再來京城趕考,搏取功名,報效國家。

    按下來。全部上榜的文武舉子以白易鴻、裴劍為。進宮鄧謝恩。皇帝於御苑賜宴,與四百名新科進士歡慶,是夜,君臣盡歡。

    沃日開始。文武新狀元騎白馬風風光光遊覽京城大街,都有官差鳴鑼開道。後有隨從跟隨,兩旁無數民眾爭相一睹狀元郎風采,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數日後,朝廷對獲得功名的四百人授以官職。扶照慣例,普通文進士,讓他們補各地縣今知縣的缺。剋日赴任,原先地方上卓有政績地官員則被皇帝耀升至京城為官:而武進士,一部分人去各地當巡檢、團練之類她方武官,另一部分人編入禁軍南大營,根據武科名次擔任中下極校尉等官職。

    歷朝歷代的規矩,文武進士獲得功名後,通常得去地方上當幾年芝麻小官,這是必須的歷練。一來積累資歷,二來積累為官經驗。要不了幾年,其中最傑出的人物自會脫穎而出,屆時。他們又走進士出身,仕途坦蕩自不沾說。

    至於個科文武耗幾名。蕭若各有妥當任命,文狀元白易鴻照例入翰林院,他還很年輕,歷練幾年後自有重用,蕭若對他有很高期許;榜眼賈續為吏部主事,株花司徒簡為戶部主事,對於初入官場地他們兩人來說,官職已經非常高了,蕭若相信他們能夠勝任。

    此外。任命武狀元裴劍為游擊將軍,張成大,管吉為禁軍大營裨將,莫無傷為兵部郎官。只因朝廷平定川中叛亂的大軍出征在即,裴劍主動請纓為先鋒官,誓平賊寇、以報吾皇皇恩浩。

    蕭若聞言,龍顏大悅,見裴劍一片赤膽忠心,當即准其所請,任命他為平亂大軍先鋒,改封蕩寇將軍。

    四百名文武進士一一領旨,跪行大禮,大呼謝主隆思不己。翌日,受任地方官地文武進士拿到吏部委任狀,各自打點行裝離京赴任不提。

    忽忽又過了十餘日,軍備部侍郎穆異竹上奏、一百門新式大炮「武威大將軍」已全部完工,老式火炮至此停用:護國努輕過數月的日夜趕造,到目散為止,己有過兩千具,南大營中陳舊不堪的老式弓努基本被替換,遠程殺傷力有了質的飛躍……

    另一方面,南大營將軍柳長風上奏,凱旋還師的禁軍主力已然休整完畢,並在皇帝授意下,編組出了一支由最精銳將士組成的十萬平亂大軍。

    輕過此散一系列奇跡般的勝仗,禁軍上下士氣如虹,對行將到來的平叛之戰充滿必勝的信心一一這也難怪,一年來皇帝御駕親征的幾場大仗,每回都是以弱敵強,卻無一例外的取得完勝,而平叛之戰己方佔據絕對優勢,相較於三十萬強悍的遊牧鐵騎,川中叛軍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就連軍中最保守的人也認為平定叛亂毫無懸念。

    必勝的信念瀰漫整個軍營,全軍格士人人磨拳擦掌,都想參加平亂大軍,既報效君王,自己也能建功立業,誰也不想錯過。

    於是、柳長風點了最精銳的十萬將士組成平亂大軍,被選中地將士無不歡呼雀躍,有如金榜提名、回營房加緊擦拭盔甲、磨垢兵刀,士氣空前之高漲。

    戶部糧草也準備妥當,出兵的時機業已成熟,蕭若深思熟慮後下旨,任命南大營將軍兼兵部主事柳長風為主帥,裴劍為先鋒,領兵十萬,於兩日後出征西川,平定叛賊。

    柳長風裴劍按旨,精神抖擻回營準備。整個軍營也忙碌起來。

    四月二十一這一日,平亂大軍誓師西征、皇帝親率百官相送,預祝大軍凱旋歸來。戰鼓隆隆,旋旗狂菏、十萬大軍一路浩浩蕩蕩、軍容威武之極。南大營副將大憨,以及新晉神將張成大管吉也拘在隊伍當中。

    因深入契丹腹地的三支精銳騎兵尚未還朝,平亂大軍中只有少量騎兵,絕大部分是步兵,一百門新式大炮和兩干多具護國努自然全部帶上,蕭若有意讓川中叛軍嘗嘗趕時代的強大火力。

    內戰不同於外戰,要盡可能地戰決,越是以泰山壓頂之勢打擊叛軍,叛軍垮得越快,死的人越少,川中百姓地痛苦也越輕。如若打成消耗戰,長年累月僵持下去,那才是中華民族的災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