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哀三界

龍騰世紀 第八十一章 新知府金安上任 文 / 追黯鄉

    晚楓林團戰之後,東清派弟子,尤其是風優那幾人,終於消停了,而萱仲堂一干弟子正抓緊時間調養,以及提高境界,無論如何這次團戰還是敗了,風優等人雖然厲害,但在整個東清派比他們強的人太多了,還是要提高實力,否則無法在全國級的大賽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時間轉眼已到了十一月初,新東安府知府終於要上任了,古榕門的孟仁道師帶著「百人大軍」朝東安府進發。其中萱仲堂、九堂、十堂各佔三十人,其餘十人在其他堂口中選出。但這次全是二仲門的弟子,這也是新知府的要求。

    東安府作為伏國四府之一,鎮守著伏國東境,地理位置以及戰略意義及其重要,所以每一任的知府、以及駐東安府的軍隊都是嚴格選拔的,而這次的新任知府卻沒有人知道他的底細,據說完全沒聽過此人。

    此時東安府主管各個政務的是同知,這是歷任知府的左右手,此外還有吏目、知事、判官等官員。而替新知府傳遞消息的則是知府的師爺,此人一般傳完話就離開了,不作停留。

    東安府的同知名為「佘華」,幫助過幾任的知府,可以說對東安府的事情瞭如指掌,也對各級官員的品xing深諳於心。但此次的新知府卻難為到這老油條了。沒有指示、沒有要求,只是讓各大門派來參加上任儀式。

    多年的官場經驗告訴佘華,無論是清是白,排場一定要打,要奢華,沒有人希望自己上任時,是冷冷清清的。規模越大,越會得新知府的歡心。所以在新知府上任之前便大興土木,各種修建,整個東安府本來就很繁華,重建之後,可以說是伏國四府豪華之首。

    感觸最深的便是賓捷了,六七月份間,賓捷剛到過東安府,依然被東安府的大氣、規模震撼到,如今才過了四五月,東安府煥然一新,著實亮翻了賓捷的雙眼。

    東安府作為府城,人口有十萬人,大小也將近是岐城這類縣城的三倍左右。駐紮著八千人的軍隊,由一名中將,四員少將率領。其中中將便是常袍的父親「常勝」,而伊玫的父親「伊雄」便是四員少將之一,可以說是在東安府呼風喚雨,無所不能。

    東安府城樓錦旗飄揚,筆直地站列著一名名持刀帶劍的士兵,表情嚴肅,目光如炬。賓捷等各大門派的弟子列隊在城樓下,等待著新知府的到來,而東安府的百姓也被要求前來歡迎新知府,鑼鼓熏天,人山人海,有的是佘華同知安排的托,有的則是為了一睹新知府的風采,畢竟除了伏國國王,知府便是一方土霸王。

    然而十一月一號這天,大家從日出等到ri中,都未見新知府的身影,大家正低聲談論時,突現一匹駿馬慢悠悠的走進了府城。

    如此淡定的神態,絕非一般妖獸,而且許多人已經看出了端倪,賓捷便是其中一位。

    那駿馬馬蹄與馬尾呈深黑色,身上其餘的毛髮都為乳白色,幾乎是一塵不染,高揚著馬頭,像極了一頭高貴的白鶴,這自然便是「白鶴馬」。二重天中乘境界,在整個大陸上僅存一百二十五隻,而伏國王室當年也只是偶得兩匹。

    賓捷在岐城風聲客棧時便見過一次,至今不敢忘。那白衣黑髮、儒裝腰劍,舉手投足間便可以震懾所有人。賓捷至今接觸到的人除了左劍荊卓外,沒有人還有這等修為氣場。

    此人,自然便是金安。

    若真是當日破了至獲被殺之案,救了賓捷、曾士友的金安,那東安府百姓真的是有福了。賓捷正想著,突然從府城內傳出了聲音:「大家等累了,都進來休息吧!」

    這聲音悠揚而熟悉,賓捷可以斷定這信任的知府定是當日的金安。

    大家面面相覷,遲鈍了片刻,連忙回到府城中。府城正中心便是府衙,整個東安府的大小事件都在這解決。而府衙左邊的大院便是知府大人的住所,紅磚綠瓦,高牆別院,果然是精心準備的。而府衙右面則是新建的「紅石台」,由大量的一階紅光寶石拼湊而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十一月,已是寒冷的冬季,但在府城遠處便能感覺到紅石台散發出的溫暖。

    而這紅石台,僅僅是用來比武之用。

    金安坐在紅石台上,身旁站著他的師爺「張驅」,而白鶴馬此時正在台下悠閒的散步。

    所有人都圍在紅石台邊上,根本不敢相信新任的知府居然是為二十多歲的青年,而且長相英俊,彬彬有禮。

    最可怕的便是金安的境界,所有人在城門出等待,東安府各大門派的高手都在,金安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府城中,而且剛才的傳音之術,就已經讓所有修行者吃驚金安雄厚的功力。而最讓人驚訝的便是知府是文官,金安作為一名文官,修道的境界居然如此之高,讓人匪夷所思。

    見到大家都到齊了,金安終於開口說話道:「我是東安府的信任知府『金安』。今天讓大家在城門等待,只是為了懲罰你們。如此隆重的歡迎儀式,如此闊綽的府城環境,當真難為你們了!」

    金安停頓片刻後,繼續道:「不管是誰讓你們這樣做的,你們都有錯,無論官職高低,都沒有盡到勸諫的責任。今日是小懲,他日若再犯,定當重罰。」

    佘華下的滿頭冷汗,此時戰戰兢兢的答道:「是!謹遵金知府教誨。」隨後大小官員也跟著喊。

    金安這才滿意的點頭,示意讓眾人坐下。隨後便是知府上任儀式,一切從簡,短短的一時辰,儀式便結束了。

    金安對所有人道:「我雖是文官,卻也同時好武。今日請各大門派前來便是希望加強各大門派的交流,大家ziyou切磋一番,為我助興如何?」

    天目教教主最先答道:「榮幸之至!榮幸之至!」隨後其餘門派也附和道。

    金安滿意的笑了笑,說道:「今日大家也累了,休息一晚,明日來此切磋一番!」

    當夜,各大門派的弟子都被安排在了整個東安府最大的客棧「東安大客棧」,能容納下數千人。

    晚飯時間,所有人都在大廳之中討論金安的神秘來歷。世界之大,果然是能人眾多只是幾個時辰的時間,便有人將金安的事跡都調查出來了。

    金安,伏國人士,二十五歲,乃是武道弟子,而且是少有的兼修「兵儒」兩家的修士。也就是說能文能武,即使文官也是武將。

    據說在儒劍宗修煉了四年之久,深得門派喜愛。如今境界已達四重天中乘,乃是伏國一等一的高手。

    據說與伏國王室極為親密,而且國王將僅有的兩匹白鶴馬送了一匹給金安,讓其回國當官。也有人說金安由於破了至獲被殺一案,被至度尚書看中,幾經周轉,才納入門下。

    金安喜歡詩詞古畫,也好武,卻喜歡看別人比武,自己很少動手,這也是他讓各大門派比武助興的原因。

    總之,此人精通文韜武略,知曉天下大事,遊歷過大陸各個大州,見識豐富,來到東安府擔任知府,可以說是一方之福。

    賓捷再一次見到了金安,再次被對方的魅力所折服,並非是崇拜,而是一種嚮往,一種對實力,對境界的渴望。賓捷若是能達到此等修為,今生亦是無憾了。

    第二天,金安邀請東安府的所有門派比武助興,包括府城的天目教在內,共有九大門派。

    這九大門派所在的城池賓捷都去過,對各自的實力都有所瞭解。除了天目教與東清派的整體實力高於古榕門外,其餘的六大門派都與古榕門實力相當。

    而且金安此次的紅石台比武助興只開展一天時間,極為短暫,也是弟子ziyou上台比試,組織性不強。

    但明顯的是,比賽會很激烈。九大門派此時已經知道了金安好武,或者說是對武學有著一定的追求。為了討好新知府,九大門派定會派出傑出的弟子上台展露頭角,讓金安關注到,將來定會對門派有很大的幫助。

    作為東道主,天目教首先派出了一名弟子。此人想必萱仲堂與東清派風優等人都很熟悉,英暮,黑白雙目之一,在紅石山脈擊垮萱仲堂與風優四十餘人。

    天目教果然是欺人太甚,一上場,便派出了門派中天才弟子,要知道在整個東安府,在十五歲的年齡修為達到三重天下乘的弟子不超過五人,而天目教足足佔了三人。

    雖說英暮上場,但仍有門派派弟子上台挑戰,不為別的,只是想引起金知府的注意。若是沒人上台,恐怕這場比賽就比不下去了。反倒是沒人能勝過英暮,會讓金安覺得天目教實力雖強,卻在以強欺弱。

    果然其他八大門派相繼都派上了一名弟子,但都是實力中上的水平,自然會敗在英暮的手下。而金安看了許久,起初是高興,隨後便皺起了眉頭。

    英暮再次以迅雷之速,擊敗了東清派的弟子,金安示意暫停比賽,道:「天目教的弟子果然厲害,不過這樣一來,我就不能瞭解其他門派弟子真正的水平了。這樣吧!十一月二十一ri,我組織「東安府八派聯賽」,屆時除了天目教之外,其他門派的弟子都可以前來參賽,表現出色者,我重重有賞。條件只有一個,參賽弟子必須都是即將參加明年伏國『問道考核賽』的人。」

    ……

    天目教教主號稱「持目者」,乃是三重天上乘境界,而教中有三名「守目者」境界都在三重天中乘。

    弟子被分成「三目」,左目、右目與天目。三類弟子並無強弱區別,只是傳授他們功法的師傅不同罷了。其中左目弟子最強的便是英暮,右目弟子最強的乃是英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