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楞著幹嘛?」我狠狠地瞪了馬均一眼,「照我剛才的話去做!」
馬均本來還想問我剛才到底說過的什麼話?見我眼光落在他綁好「炮仗」和火槍之上,頓時明白過來。眼見馬均一點兒也不含糊地從地上撿起綁著「炮仗」的長槍,而我在一旁邊幫他穩掌著由兩桿長槍簡單做成的拒馬,馬均將綁著「炮仗」的長槍架在拒馬之上後,立刻整個人馬上就變得不一樣了起來。
那種專注的神色,只有像諸葛亮這樣醉心於機械製作之人才能看懂。諸葛亮心中尚存著一絲疑慮,剛才徐庶雖然表現得咄咄逼人,但也只信了個七八分。
眼下他不又知我是學著徐庶的樣子,扯起獸皮裝老虎,不自覺間又多一分,等親眼看到馬均熟練地擺弄著一切,竟然信了個十分,就連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完全消失了。實在這也不能怪諸葛亮,馬均照著那道士留下來的配方,將火藥弄將出來,而又因為受到我不經意間說出「火槍」的啟發,居然又想到了把長槍和火藥聯繫到一快。這便做成了馬均他所想像的「火槍」,只是時間倉促,且不說馬均研製「投石車」就花了兩天時間,這已經是一個天大的奇跡,他又短短一天之內他弄出了雖然在我看將起來完全是「四不像」的「火槍」。
其實在我心中,也隱隱想知道這「火槍」我和後世裡見過的「槍」到底是不是有關聯,這二者比威力比將起來,又有何差別。
做出這東西來,都耗廢了馬均不少心血,其中任何一個細節的步驟馬均都是爛熟於心。所以!現在馬均的操作得心應手,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綻。其實!馬均的操作遠遠比起我和徐庶的話來得更具有說服力,不過!我心中唯一不確定就是:不知道這東西到底管不管用,別關鍵時刻掉鏈子,那麼我和徐庶就糗大了。
仔細看著馬均的一舉一動,諸葛亮連眼睛都不肯多眨一下,在心中快迅地分析著這一舉一動間的每一種可能。
「他這是……」諸葛亮額間隱隱湛出了冷汗,他實在想不出馬均這般舉動,究竟有何深意,「不靠弓弩,他難道是單靠投擲之力,將長槍扔出去?如果真是這樣,能扔出數十步開外,已經算是很了不起了,我的『諸葛連弩』卻是能射出百五十步開外,這樣一來,光是在射程一項,他便差我多矣……」
這個念頭還剛才腦海中浮起,諸葛亮又飛快地搖起了手裡的羽扇,重重地搖了搖頭,好像是把這這般不切實際的念頭摔出腦海之外。
「這馬均在機械製作上的天賦不下於我,甚至在某些地方,更超過我。他又如何會做這樣的蠢事?」諸葛亮心頭一陣苦笑,手裡搖扇慢了下來,諸葛亮本人也像是冷靜了不少,「他這樣做肯定是另有深意的!對!一定是這樣,可是他到底如何能將一柄長槍送出一百五十步開外,甚至更遠的距離?
「要知如果把長槍當作箭一樣射出很遠,即使不用守城巨弩這樣的龐然大物,但以之為載體的器械也絕對不能太小。可諸葛亮想來想去,能將這長檢送出一百五十步開外,除了以弓弩為原型設計出更大弓弩外,實在是很難做到這點。自己的『諸葛連弩』雖然不是如此,那是因為自己『諸葛連弩』所使用的弩箭,比起長槍的遠遠小了不止一號。」
諸葛亮越想越覺得各種猜想都不太可能成立。諸葛亮手中的羽扇完全停了下來,將羽扇交到旁邊一個侍衛手中,伸出雙手,輕輕揉起自己的兩邊太陽穴來。
不經意間,諸葛亮的目光突然落到了捆在長槍槍身,在他看來是從來沒有見過,可在我看來卻是「炮仗」物什上面。諸葛亮猛地眼睛一亮,心中一跳,暗道:莫非秘密就這在那個東西上面?這東西表面雖然看將起來毫不起眼,莫不成其中還藏得有什麼厲害的機關?能將長槍送出一百五十步開外,靠的就是裡面的機關?
雖然諸葛亮的直覺告訴他這其中最大的秘密都是那個綁將在長槍之上的那個奇怪東西上面。但任他想破腦袋,還是一頭霧水。
「如果這表面看來是竹子做成的東西,裡面真的藏得有一個厲害的機關。但不管是多如何厲害的機關,要想將某樣事物送將出去,靠的就是彈射之力。儘管這東西看將起來不小,好像在裡面的確足夠裝盛下種某機關了,可一般的手弩,也最多只能將弩箭射出一百五十步開外,光看手弩設計的大小手就知道,況且還是像長槍這樣大傢伙?」
要說那個在我看似『炮仗』東西裡面裝盛的機關,能把長槍射出一百五十步開外,打死諸葛亮都不會相信。
諸葛亮對弓弩的研究甚有心得,清楚知道一般有好多大號的箭,就應該有多大號的弓弩與之匹配。如果當真把長槍當成箭,與之匹配的己,只怕天下沒有幾個人拉得動。弓不在討論範圍之內,有些時候,像這長槍這樣開武器,也的確可以當著弩箭射將出去,當然!那樣的弩即使不比「守城巨弩」,也應該與之相差不大。
否則!即使是呂布重生,霸王臨世,想要將一桿長槍投出一百五十步開外,那也真的說得上是天方夜譚了。
諸葛亮把他能想到的每一種可能都在腦海之中過了一遍,可是在他印象中,除開弓弩之外,他實在難想到還有什麼方法能將一桿長槍送出一百五十步開外。況且!他早先一步斷了我們的退路,言明了不准我方再製出類似弓弩的器械。想到這裡!諸葛亮稍稍放心了不少,同時!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上次離去之前,他隱約在我們口中聽到馬均欲研製出「投石車」來,以應付自己的「諸葛連弩」。
聞此及!本來諸葛亮也為之擔心一段時間,他知道這「投石車」威力絕倫。但等他靜下心來一想之後,想到像「投石車」這樣比「守城巨弩」還大上一號的龐然大物,最後以一個小小的箭靶作為目標,那豈不是用巨弩射蚊子,大材小用,完全沒有施展的餘地?諸葛亮頓時為之釋然了,所以即使是馬均研製出「投石車」他也是對這第二陣比試還是放心之極。
可等到馬均趕將上來,看到他拿出來比試的「器械」,根本就不是什麼「投石車」,而且是一個根本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奇怪東西。
如果說馬均這三天之內將「投石車」研製出來,諸葛亮多少還有些相信,但要說馬均在研發「投石車」之同時,又研製出一樣利害的神兵利器,諸葛亮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要知像他和馬均這樣醉心於器械製作的人,需要的就是專心致志,最忌的就是一心多用。當然!除了一心一意的鑽研外,還須要偶爾的頓悟和機緣。
要是馬均真的如諸葛亮所想的那般,一心二用地在研製「投石車」同時,又在研究另外的械器的製作,諸葛亮知道了之後,只會對之冷笑,而且斷定馬均那一樣東西都不會研究成功的。
只可惜!這個世界上終究還是有奇跡存在的。儘管馬均不是想諸葛亮想像的那般在研究一樣事物的同時,又在研究別外一樣東西。但事實就是這樣,馬均在研製出「投石車」之後,發現「投石車」並不能勝過諸葛亮的「諸葛連弩」,於是!轉而研究「火槍」。這也許是「有壓力才有動力」所致,只是馬均的突發奇想,是在那道士想煉製成仙的仙丹卻不經意煉出了火藥的基礎上,撿拾了人家牙慧。歷史通常如此,歷史記住的並不是那些開拓者,記住的是那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寬更遠的人。
例如!很少人會記得第一個發明蒸汽機的是誰,但改進蒸氣機的瓦特卻是被人們永遠的記住了;發明造紙的也沒有人會知道,但改進造紙的蔡桓卻被永載史冊;這火藥的發明也是一樣,沒有知道它是被誰最先發現的,世人都只是知道它起源於中國,冠上了方士之名,但隨著它流傳到世界各地,卻是促使人類戰爭從冷兵器時代過渡到了冷兵器時代……這事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多不勝數,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