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新常山趙子龍之龍騰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三章 進退維谷 文 / 三少01

    「龐士元,你實在欺人太甚!」諸葛亮一張俊臉漲得通紅,「敢請教劉皇叔,那龐士元現在何處?『鳳雛』『臥龍』並稱於世,他龐士元卻是咄咄逼人,我諸葛孔明若不跟他分出個高下,只怕世人還當真以為我懼怕與他,豈不聞『龍鳳』『龍鳳』,從來龍都是排在鳳之前,他龐士元竟然如此大言不慚……」

    見到諸葛亮似乎被自己一席話激出了真火,劉備暗喜計謀得逞,當下附和著諸葛亮之言,說道:「鳳雛先生雖然驚才絕艷,可是如此目中無人,也未免……未免……」

    「現在龐士元在何處?我這便尋去他分個高下!」諸葛亮作勢欲起身而坐。

    劉備嚇了一跳,連忙將諸葛亮拉住,解釋道:「不瞞孔明先生,如今那龐士元並不在我大軍之中,先生可還記得我先前說過:鳳雛先生雖和我有過一面之緣,卻中瞧我劉玄德不上,並非認為劉備乃當世賢主,故捨我而去。」

    「哦?」諸葛亮聞言怔了一怔,反應過來,「那諸葛孔明這便向劉皇叔請辭,便是那龐士元在天涯海角,我也定尋將到他,然後文韜武略,一樣一樣的比過,看看『臥龍』『鳳雛』到底誰更技高一籌?」諸葛亮說罷,欲轉身再走,可劉備拉著他,依舊沒有放手的意思。

    「人海茫人茫,以先生一人之力找尋,無異於大海撈針!」劉備不緩不慢地說道。

    「如此說來,劉皇叔有更好的主意了?」諸葛亮揚眉問道。

    「先生所料不猜,從鳳雛先生離去的隻字片言間,我倒也窺見些端倪,掌握到一些龐先生去向的線索!」劉備笑著說道,臉上似乎還不無得意之色。「哦?」諸葛亮表現出一幅極感興趣的樣子,「還請劉皇叔快快說來聽聽,我諸葛孔明恨不得此時此刻便於他龐士元見個高下。」

    「先生也不用過於著急!」劉備緩緩扶將著諸葛亮重新坐回了座位之上,「鳳雛先生當日離去之際,曾清楚明白說道:這徐州之地,值得他龐士元看重的便只有兩人,除了我還有那『常山趙子龍』,我劉備劉玄德既然入不了鳳雛先生的法眼,想來他此刻定然去那下邳城中尋那『常山趙子龍』去了!

    「據我潛伏在下邳城中的探子傳來的消息,似乎鳳雛先生不只為那『常山趙子龍』看中,而且被奉之為座上賓,看樣子用不了多久,委以重任也是不在話下!」劉備一邊說著,一邊試探著諸葛亮的口風。「常山趙子龍?」諸葛亮隱約皺起了眉頭,「可是那個在『虎牢關』下眼睜睜看著友軍陷入敵人大軍包圍之中,卻偏偏無動於衷,還靜作壁上觀的那個『常山趙子龍』?」

    諸葛亮再次向劉備確認。

    「不錯!正是此人!」劉備從諸葛亮話中字裡行字隱約聽出了他對「常山趙子龍」的不滿,劉備頓時喜上眉稍。「此人在『虎牢關』受了教訓,居然還不知悔改,還跑去洛陽,居然大放『大漢當亡』的撅詞,想我大漢自高祖創建以來,經文景二帝歷經圖治,又有武帝開疆拓土,將匈奴逐出漠北,期間雖然也出了王莽這等竅國之賊,但光武帝高舉義旗,今天英雄莫不影從。

    「大漢建國於今,享祚國運四百餘年,天下人心思定,又豈會說亡就亡?」諸葛亮一番侃侃而談,說得劉備眉開眼笑。

    「況且!時下還有劉將軍這等英雄豪傑,漢室宗親在,振興大漢,指日可待!」諸葛這說及此處,劉備彷彿嘴都要笑歪了。「孔明先生過獎,玄德何得何能,能得先生如何贊喻?」雖然心中似吃過蜜般一樣甜,可口上還得這般那謙虛道。劉備朝著諸葛亮拱了拱手,看著他越發覺得可愛起來。

    「將軍何必過謙,想昔日高祖劉邦也不過區區一亭之長,最後成就王霸之業,將軍非但乃漢室宗親,手下有又關、張兩位賢弟,二人皆有萬夫不敵之勇,假以時日,成就只怕還在高祖之上。」諸葛亮這番話似乎說劉備心坎上去了,劉備既然有了一個漢室宗親的身份,心中最大的夢想便是超越高祖劉邦,最後留名青史,這恐怕是當時每一個劉姓之人最希望,卻也恰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先生謬讚了,玄德雖中山靖王之後,卻落魄到靠編賣草鞋為生的地步,又哪裡敢和高祖……」

    不等劉備說完,諸葛亮一口打斷道:「豈不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皇叔雖然比不得那些真正的皇親國戚,但皇叔既嘗過人間悲喜,便吃百姓疾苦,比起那些坐在高庭樓閣之上,終日無所事事的皇親國戚,不知又強了多少倍。如果天下分崩離析,,看看那些所謂的皇親國戚正在做些什麼?

    「而皇叔整頓軍馬,從討伐黃巾至今為止,莫不是以天下為己任,時時刻想著興復漢室!」聞過諸葛亮這般話,劉備既然感動得痛哭流涕起來。

    突然,劉備一下跪將在諸葛亮面前,便是諸葛亮也是措手不及。「當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莫過于先生了。」劉備淚流兩頰,一幅慼然的樣子,「先生既知玄德生平志向,還請先生答應備一事,先生若不答應,玄德便從此長跪不起。」諸葛亮心中暗叫苦,心知自己先前那番話,說得有些太過了。

    不過!眼下已成騎虎之勢,諸葛亮侯扶了劉備一把,說道:「皇叔此舉為意?亮萬萬承受不起,還請皇叔起來說話!」

    「備得見先生,頓生知己之感,便如伯牙得遇子期;備如能得先生相助,更勝過高祖喜得張良。」劉備跪將在地上不肯起身,諸葛亮也是無可奈何,只得聽他繼續說下去,「備有一個不請之請,還忘先生應允,望先生看在兩漢歷代二十四帝(東漢十三帝,西漢十一帝,並非《三國演義》歌謠中說唱那般,『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東西兩漢都剛好傳至十二帝,這裡還沒包括現在的獻帝)的面上,看在天下黎民百姓都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望先生以天下百姓為念,能助備一臂之力。」

    劉備說罷!在給諸葛亮叩了三記。

    此刻諸葛亮的內心也是掙扎不已,正在天生交戰。如果說到出於諸葛亮的本心,他也是希望能夠匡扶漢室,讓大漢重新煥發雄風。畢竟!諸葛亮不似郭嘉、徐庶等寒門子弟,「諸葛」一門在當時也算是豪強世家,自幼稟持家訓,諸葛亮心中想得更多的還是: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縱然,劉備此人漢室宗親的身份也並是那麼可靠,但諸侯會盟之後,此人嶄露頭角,各方會盟諸侯也默認他這個「劉皇叔」。

    也是因為劉備頭上頂這「漢室宗親」這麼一頂大帽子,縱然屢戰屢敗,卻也沒有那方諸侯願除之而後快,落下個殺害漢漢宗親的罪名口實,這也是為何劉備屢戰屢敗之下,仍舊像是打不死的小強,還能到處興風作浪,更頗有如魚得水之勢。先前諸葛亮一話言語雖然雖恭維的成分佔了不少,可也並非沒有真心之言。

    便似「但皇叔既嘗過人間悲喜,便吃百姓疾苦」這些話,諸葛亮還是就事實而說的。可劉備先借托龐統之名將他請來在先,原本諸葛亮想的也是尋著一個妥當的借口好適時抽身而去。卻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今時今日會陷進這般難堪之局,當真是進退維谷,欲罷不能。

    如果諸葛亮若是一口拒絕的話,劉備叩了三記且不說,還有兩漢歷代二十四帝和天下百姓兩頂大帽子壓在頭上。

    諸葛亮此刻拂袖而去,只怕用不著多久,諸葛孔明的名聲便能直追那個脾氣又臭又硬的龐統了,想到龐統,這一刻諸葛亮便直恨得牙癢癢。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