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
何謂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
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則謂之命;在人,則謂之性。性命實非有兩。況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渾然合一者哉。
豈知性命本不相離。神氣雖有二用,性命則當雙修也哉。」
……
這一段葉鷹看的有些糊塗,不過畢竟修煉了四年,修煉的又是玄門正宗功法,所以似懂非懂,總算弄明瞭個大約。
性,可以理解為元始虛空中,一點靈光,與元神相仿。
命,就是先天虛空中,氤氳元氣化成的一點元精。所謂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氣」可以理解為元氣。
性命,也可以說身心,神氣,是不可分開的,應該渾然合一,不能獨立開來,所以性命應當雙修。
這些,葉鷹之前也聽說過一二。
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有些修士,尤其是旁門左道居多,只熱衷於練氣脈,筋骨,拚命練身體,這只是修命,不是修性,雖然短期能有顯著效果,但畢竟不是上乘大道,不可能達到長生久視,與道合真之境。
因此,修仙不是靠咬牙切齒,流血流汗,蠻牛一般的魔鬼訓練就能成功,神仙餐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快活逍遙,怎麼可能用如此粗暴野蠻的方法就修煉成功?可令人費解的是,偏偏很多修士十分熱衷於此。
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
許多修行的人,很多只講學理,修性功,雖然盡心窮理,可身體轉變極慢,精氣神不能凝合為一,這樣充其量只修了一半,會出陰神,不會出陽神,現世不會成就仙業。
所以無闕金經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若要得道成仙,必須性命雙修!
什麼叫修真?修道?修煉?
修士每日修煉修煉,到底修的是什麼?
道是什麼?不可言傳,但就後天修煉而言,道就是陰陽,陰陽就是性命,性命就是神氣,令神氣合一,性命合一,就是修煉!
……
葉鷹用心感悟,閉上眼睛,若有所思。
回味良久後,睜眼接著往下看:
「性之造化,繫乎心。命之造化,繫乎身。見解知識,出於心哉。思慮念想,心役性也。舉動應酬,出於身哉。語默視聽,身累命也。
命有身累,則有生死。性受心役,則有去來。有生死,不能至命也。有去來,不能盡性也。」
這段話葉鷹看了個稀里糊塗,自己理解為,心生思慮,念頭,想法等,可以役使性,身體可以說話,緘默,眼能看,耳能聽,所以,身體連累命。
生命有了諸多連累,就有了生死,本性受到內心役使,駕馭,就有了來去之心,有了生死,就不能達到修命的極點,也就是長生,有了來去之心,就不能明心見性,達到性功的盡頭。
葉鷹苦思良久,似懂非懂,雖未大徹大悟,終究受益匪淺。
接著看下去,卻是煉己期所修靜功的修煉方法。
葉鷹之前一直修煉靜功,方法也是父親所授,但畢竟沒見過原本,此時如獲至寶,一口氣看下去,不禁掩卷長歎,這《無闕金經》中記載的要詳盡的多。
心中一動,葉鷹盤膝而坐,開始修煉靜功。
……
道法自然,靜者得之!
無論何門何派的修士,煉己的第一步,都是靜功。也就是說,靜功是修士修仙的基礎,不過各門各派修行法門各有不同。
靜功的修煉,上無止境,絕不僅僅只是煉己期,而是一直伴隨修仙的整個過程。
葉鷹開始進入靜功第一層境界——身靜。
首先是端正姿勢。
靜功修煉的姿勢,常見的就有108種,或立,或盤坐,或平坐,或側臥,但都要求頭脊正直、舒適自然。
葉鷹全身放鬆,盤足曲膝,坐在如明鏡般的海面上,按照步驟依次修煉。
一,雙目垂簾。
垂簾即微閉之義。
眼目為心之機,見色而動,聞聲逐象,所以眼睛睜開容易滋生雜念,閉攏又容易昏沉入睡,兩者皆不利於入靜。
此時的口訣,就是「睜三閉七」。也就是說,雙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為度。
二,豎脊鬆肩。
體內腑臟,皆掛附於脊椎,若曲脊彎背,五臟不能自然舒暢,必易致病,也難以入靜,故豎直脊樑,可使腑臟氣舒。
肩要平,要放鬆,不可斜塌拖壓,因為肋骨壓垂,肺即收縮。故肩平胸張,可使呼吸之氣暢順通達,更容易入靜。
三,口須塞兌,舌頂上顎。
兌為口,塞兌即閉口之義,要求抿口合齒,忘言默守。
此為玄門正宗不傳之秘!
即把舌面反捲過來,以舌尖底面頂住上顎。因為上顎有兩個小窩,謂之「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氣。故此以舌抵往,如同嬰兒哺乳之狀。
四,兩耳返聽。
返聽即返聽於內。屏除外界一切干擾,如入萬籟俱寂之境,凝耳內
聽。內聽之義,非在於聽聲。乃是凝其耳韻,神意內注,以便收心入靜。
五自然呼吸,吐故納新。
吐納的修煉,絕非一朝一夕就可成功,需要三個階段,分別對應煉己期,煉氣期,煉罡期。
第一階段,就是「風」,對應的是煉己期修士。
吐納的為空氣,也可以說是「風」,這便是指外界空氣與肺之間的作用,換言之,一般煉己期修士憑籍呼吸空氣維持生命,這都是「風」的狀況。
此時吐納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盡力溝通肺部與丹田,鍛煉肺部呼吸為丹田呼吸。
葉鷹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外界空氣,用意嚥入下丹田,以補充呼出之氣。
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長呼短,吸時小腹圓起,呼時小腹回收。
如此口呼鼻吸三次。然後他抿口合齒,舌頂上顎,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其出入於丹田。
這個過程一定要自然,不可強行用力,不可以強迫壓氣,也不可以強制憋氣,不能執著,不能勉強,功夫到了,即可慢慢衝開肺部與丹田間無形的阻礙,開始修煉丹田呼吸。
第二階段,就是「氣」,對應的是煉氣期修士。
修士吸入空氣,經過靜功的修煉後,才能化為能提升修煉境界的「氣!」,此時的吐納,綿長持久,從容緩慢。
第三階段,就是「息」,對應的是煉罡期之後修士。
經過靜功修煉以後,呼吸之氣,到達輕微而幾乎止息的狀態,口鼻的呼吸作用,漸漸微弱,若有若無。此時呼吸,稱之為「息」。
進入道基期,小腹部分以及下丹田之間,不靠呼吸器官的往返作用,自然而然發生一種翕闢的現象,就是「胎息」。
更有「踵息」者,用後腳跟都可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