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尾。在此時,三星生命研究所。已經開始韓國、日本、美國三地建立了鼎足而立的三個基地。
其中,韓國的主基地,已經擴展到1萬多人在基地中研究、起居。
而美國、日本草創的基地,也是有5000多人的規模。
與此同時,三星集團開始出售了不少電子製造業、金融行業相關的資產。事實上,整個三星集團,市值不過是1000億美元。但是,旗下的許多工廠和子公司的實際掌握的資產,絕對是超過1萬億美元的。不過,眾多的資產都是銀行的負債,計算淨資產的時候,公司的財物報表中顯示的數據,不過是不到千億美元。
隨著三星集團拋售子公司的資產,籌集到200億美元的現金也是非常不容易。
隨後到底需要燒多少錢?1000億美元,還是更多,三星集團的這些老頭子們也說不準。
不過,三星集團傳統項目已經並不被他們看上眼了。
如果,三星生命研究所的項目能夠完成,拋掉三星集團的股權,置換成三星生命研究所更有前景的資產,顯然是更有誘惑力的選擇。
而一些年紀較大的股東,除了考慮財產增值之外,更多的是關心自己的壽命和健康。
部分股東,甚至是聽從了李英姬的建議,拋售一部分三星公司股權,籌集資金之後,參與一個全新的公司——三星生命集團的股票增發。
「先生們,事實上,如果長生不老的藥劑研發出來,我們必然要遭受全球所有的財閥的妒忌!光憑借我們的三星公司的能力,並不足以獨享這份利潤無窮的項目。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拉攏一些美國、日本的財閥參與進來?」李英姬在獲得了200億美元增資之後,又給出了建議。
「我們投入了這麼多人力物力,憑什麼讓外人分享!」有一些股股東反對。
不過,這時候,李英姬的地位,已近是三星集團中實際的最高掌權者了,三星集團的內部員工顯然更認同李英姬的地位。
而在董事會中,大多數的董事們,關注的頭等大事就是早日研究出「長生不老藥劑」!
所以,一些反對的聲音,很快被淹沒了。
「我贊同!」
「我贊同!」
隨著一個個大股東的贊同票。
三星集團開始又一次拉攏合作夥伴。
——————
美國。
「蓋茨先生,我是三星集團的李英姬,目前,我負責一項突破人類壽命極限的研究項目,這個項目,在未來,可能需要1000億美元,甚至是更多的經費,我們三星公司未必能夠獨家的湊足所有的資本。為了不影響項目的進展,我想想您提出加入這個計劃的邀請!」李英姬微笑道。
比爾.蓋茨退休後,主要是資金都是投入自己旗下的慈善基金會,而比爾蓋茨的基金會,雖然在全球確實做了不少慈善事跡,不過,基金會有很大一筆投資,卻是基因醫藥相關。當然,比爾.蓋茨個人的私心——研究延長壽命的技術,每年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本。為此,比爾.蓋茨不斷的拋售微軟的股票,注入到基金會中。
「你們的項目,我聽說過!我們的專家,認為,在基因相關的研究,你們的技術水平是整個行業最領先的!既然我們有共同的理想,而且,你們的技術確實比我們的要先進,我為什麼拒絕加入呢?」蓋茨爽快的答應了。
與此同時,整個三星集團拉攏的對象,遍佈美國、日本的各大著名財閥!
比爾.蓋茨旗下的慈善基金會、洛克菲勒家族、摩根家族、三菱、三井財閥,這一個個美國、日本的經濟勢力在三星公司的有意拋出合作意向之後。紛紛加入了新組建的三星生命集團研究中
美國、日本的基地,隨著這些擁有大量經濟、政治資源的財閥和家族的幫助,開始像三星集團建立在韓國的基地一般——
公眾僅僅知道,那是一個大集團的封閉研究所,裡面生活著成千上萬的研究人員,至於這些研究到底的什麼,公眾是無從獲悉的!
————————
隨著三星生命研究所的研究進行下去,一些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些病毒洩露到外界,雖然極其罕見。
不過,還是發生了
2010年11月。
一則不起眼的新聞,被刊登在醫療衛生相關的新聞中。標題是《難道生化危機來臨?》的文章中報道——
「美國科學家日前在舊金山,發現一種新型感染病毒,受感染者,起初與普通的流感差不多,僅僅是咳嗽、打噴嚏,並且伴有一些發燒的特徵。不過,由於病患,持續高燒,一般醫療機構無法解決這種疾病,於是請來了美國一些權威醫藥科學家,對此進行進行研究。科學家稱,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病毒,受感染者,最初不過像是普通的小疾病,不過,隨著感染時間增長,病患細胞新陳代謝速度,呈現百倍增速,食慾大增。身上的表皮肌膚出現脫落,因為皮膚細胞的大量脫落,病患顯得臉色蒼白。並且,之後,病患開始意識模糊,情緒暴躁,會對眼前的生物進行攻擊行為。如果不幸被那些病患咬破皮膚,也會被那種病毒感染。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緩解這種病毒的感染,而病患自身的免疫力,也很難抵抗這種疾病!科學家呼籲,加強對於這種病毒的研究,爭取利用現代醫學的手段克服這種新型病毒」
不過,因為感染的病患人數暫時並不多,所以,這一則新聞很快就淹沒在許多「超級病毒」、「新型流感」之類的新聞之中。
如果對《生化危機》系列遊戲、電影比較瞭解的人們,看到這一篇文章,自然會聯想到t病毒、喪屍病毒之類的名詞。
不過,畢竟並不是所有人,都是注意《生化危機》遊戲、電影中的細節。現在社會的娛樂資源實在太多,大多數人,往往是看過一遍,就拋之腦後。會因為電影,而對現實世界的新聞產生聯想的人,是極其小眾的。
——————
第二更,求收藏、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