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兵臨天下

正文 第837章 騎射募兵 文 / 高月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曹丕和陳群已經返回了鄴都,北方暫時平靜,除了劉去卑佔領靈州,導致大量羌人繼續南逃外,便沒有其他消息傳來,而在關中和隴西各地,漢軍已經開始在烏桓人及羌人中大規模招募騎兵,趙雲最初的建議是在烏桓人招募騎兵,但劉璟和司馬懿商議,不僅可以烏桓人中招募騎兵,也可以在隴西、河湟等歸順漢國的農耕羌民中招募騎兵。

    尤其這次匈奴人攻佔靈州,血腥屠殺了大量羌人,激起了各地羌人的極大憤慨,他們可以利用羌人對匈奴人的仇恨,招募羌人騎兵,劉璟終於意識到,僅僅依靠弓弩犀利,還是不能戰勝草原胡騎,他必須要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

    長安城南外的大軍營內,這裡住著十幾萬已經分配好新家園,準備夏收結束後就上路出發的烏桓人,在軍營西門外,漢軍在這裡紮下了十頂募兵大帳,在最大的一座營帳前,插了一面赤色大旗,上面繡了兩個斗大的黑字『募兵』。

    營帳旁的巨大羊圈內,圈了幾萬隻肥羊,若被招募為騎兵,其家人立刻能獎賞三隻肥羊,另外家人在過渡時期的糧食補助將加倍,還將獲得二十畝額外軍田,同時他們家人還可以留在上郡和北地郡從事農耕,不必遷徙去巴蜀各地。

    這些實實在在的物資獎勵對於即將走上新生活的烏桓人,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尤其最後一條,可以留在他們熟悉的上郡和北地郡,這更是使烏桓青壯趨之若鶩。

    短短三天時間內,他們便招募了一萬餘烏桓人青壯,但前來報名的烏桓青壯依然絡繹不絕,這天上午,劉璟在侍衛的簇擁下,也來到南城外的軍營視察招募情況,這是他回來後第二次視察南軍營,第一次是視察烏桓移民,並親自送別一批去漢中的烏桓移民。

    幾座招募大帳前皆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支隊伍都至少有兩三百人,年輕的牧民們磨拳擦掌,躍躍欲試,另一邊的測試場內熱鬧喧雜,四周圍觀的人大聲喝彩叫好,而另一頭站著數十名騎馬的應募者,分成三隊,每個人手中拿著弓箭,神情都有些緊張。

    測試很簡單,就是考騎射,應募者需要縱馬在百步長的跑道上奔馳出百步,其間最少要射出兩箭,一箭在馬背上射,一箭要鑽到馬肚下暗射,左面三十步外擺了十幾隻草人,要求很簡單,不一定要射中草人,只要能射中草人背後的木板,且箭不落地便可。

    這個條件確實很低,馬術是烏桓人擅長,一般孩童都能鑽到馬肚下,射箭也基本上是每個成年烏桓人的必備技能,烏桓人之間的區別只是箭術高低,當然,可以射三支箭、四支箭都可以,能箭箭射中草人當然更好,尤其能射中草人頭部,那就是佼佼者了,這關係到從軍後是成為士卒還是擔任軍官。

    如果能被選中擔任軍侯以上軍官,還有機會進入長安太學學習半年,學習漢語和兵法。

    所以,應募者的緊張並不是能不能完成指定的兩箭,而是能不能射中草人頭部,這時三聲戰鼓響起,三名應募騎士前後相隔幾步,同時縱馬奔出,他們動作矯健,雙腿控馬,伸手從後背箭壺裡抽出一支箭,張弓便是一箭,動作一氣呵成,毫無滯怠。

    三支箭均射向草人,其中兩支箭沒中,其中一支箭正中草人面部,激起一片喝彩,片刻間,戰馬已奔出數十步,三人鑽進馬肚,暗射第三支箭,其中兩支箭射中草人,另一支箭射偏。

    四周的喝彩聲愈加響亮,只見射中草人臉部那名應募者已連射四箭,箭箭射中草人臉部,而其餘兩人也只各射了兩箭,算是應募士兵成功,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名箭術高強者身上,距離終點還有兩步,在即將奔過終點的一瞬間,他刷地一箭射出,這一箭正中草人額頭。

    五箭五中,箭箭射中頭部,堪稱兩天來的第一人,激起四週一片喝彩,連劉璟也忍不住鼓掌,他目光如炬,看出這名騎士的最後一箭完全可以提前射出,他故意放在壓線前一瞬間射出,從而更有轟動效果,此人頗有心計,劉璟暗暗忖道。

    劉璟隨即吩咐侍衛,「把此人帶來見我!」

    不多時,侍衛將這名善射者領了上來,善射人不知接見自己的人竟然是漢王,還以為只是一名普通的漢軍大將,他連忙單膝跪下行禮,「參見將軍!」

    他竟說的是一口流利的漢語,劉璟心中愈加驚訝,仔細打量此人,見此人非常年輕,約二十歲出頭,身材高大,雖然穿著烏桓人的服飾,但臉孔卻是漢人,劉璟不由笑道:「你叫什麼名字,是烏桓人嗎?」

    「回稟將軍,小民叫薩斯奴,漢名楊英,出生關中馮翊郡,在上郡烏桓阿斯部中長大。」

    阿斯部是烏桓的一個小部落,以出善射手出名,很多烏桓大將都是出身阿斯部,被打散分配到隴西和巴蜀三個縣內,劉璟點點頭又問道:「看你模樣是漢人,又有漢名,莫非你是被擄掠去了上郡?」

    楊英低聲泣道:「小民父楊集,原是袁軍校尉,在官渡之戰中陣亡,建安五年,并州大戰,匈奴出兵關中和西涼軍作戰,小民年僅五歲,就是在那時和母親一起被匈奴擄掠去了北方,後來輾轉被分配到烏桓阿斯部為奴,是烏桓千夫長薩斯的羊奴,和母親一起放羊為生,薩斯在與漢軍作戰時被射死,小民和母親也就自由了。」

    劉璟心中頗為感慨,在過去的歲月中,不知有多少漢人被擄掠到北方為奴,這個楊英只是其中一人罷了,難得他有如此高明的箭術和騎術,劉璟又問道:「那你跟誰學的箭術?」

    「小民的主人是烏桓大將,極重武力,每年都要從族人和奴隸中挑選一些少年學習騎射,小民在十歲時被挑中,苦練了十年騎射。」

    「那你可會別的武藝?」

    「自學了父親留下的刀譜,小民天生力大,可使五十斤的大刀。」

    劉璟點了點頭,抽出一支箭給他,笑道:「這支箭送給你,你可識字?」

    楊英雙手接過箭,恭恭敬敬道:「多謝將軍賜箭,小人母親教過我讀書識字。」

    劉璟點點頭,「我任命你為軍侯,可去太學學習兵法,好好效力,奉養母親。」

    「謝將軍!」

    劉璟笑了笑,催馬離開了考場,向城內緩緩而去,這時,楊英才發現箭桿上刻有字,他凝神細看,只見上面刻著『漢王之箭』一行小字,楊英一下子驚呆了,猛地抬頭向劉璟背影望去。

    考試主官走上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一般優勝者,最高授屯長之職,你卻一步升為軍侯,而且還是漢王殿下親自提拔,難得啊!好好幹吧,不要讓漢王失望。」

    楊英心中感動,他鼻子一酸,淚水竟不爭氣地從眼中湧了出來,他擦去淚水道:「我絕不會讓漢王殿下失望。」

    就在劉璟回長安後不久,一輛馬車也進了東城門,一路打聽,最終在漢王府門前緩緩停下,馬車外跟著幾名騎馬的隨從,一路風塵僕僕,車窗內是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正是二喬之父喬玄,他是從江東坐船過來,從襄陽轉南陽道,過武關進入關中,足足耗費一個半月時間。

    喬玄來長安是因為他接到了漢王妃陶湛寫來的一封信,他從信中得知劉璟有意納小喬為妾,那麼劉璟把小喬接去成都漢王府的真實原因也就讓喬玄恍然。

    儘管喬玄也不太願意小女兒嫁給劉璟,不管是曹操還是劉璟,這種天下梟雄之輩都不會太把女人放在心上,不過相比曹操,劉璟還能讓喬玄接受,至少年紀相當,至少他有天下君王之相。

    想通這一點後,喬玄便決定再盡父親的責任,千里迢迢趕到長安,他希望能完成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這一步,希望劉璟是娶自己女兒,而不是納自己女兒.

    雖然同是為妾,但娶入門和納入房的性質截然不同,就像董卓娶皇甫規的遺孀一樣,儘管是納妾,但還是大擺排場,娉以車駕百乘,馬二十匹,奴婢錢帛充路,風風光光娶進了門。

    雖然喬玄並不打算如此排場,但也希望女兒能用娶的方式入門,這對小喬未來的地位極為重要。

    馬車在漢王府門前停下,一名隨從上前去通報,片刻,小喬和孫尚香聞訊迎了出去,小喬又驚又喜,上前拉住父親的手道:「爹爹,你怎麼來了?」

    喬玄笑道:「來看看你,不行嗎?」

    小喬心中有些擔心,她擔心父親是來接自己回家,不會又想把自己嫁給溫家吧!

    孫尚香迎上前施禮笑道:「歡迎國老來長安!」

    能看見家鄉人,孫尚香當然極為歡喜,她尤其想知道母親下葬的情況,孫尚香將喬玄請進府中,又命管家安排住處,這時,陶湛也聞訊趕來,喬玄連忙施禮道:「參見王妃!」

    「國老不必客氣,希望來我們這裡,就像到自己家一樣,國老請吧!」

    小喬知道陶湛這兩天身體不好,還特地來見自己父親,給足自己面子,她心中感動,又擔心父親要把自己帶走,她便顯得心事重重,反而走到最後。

    陶湛要比孫尚香更懂人情世故,因為是她寫信給喬玄,她聽說喬玄來了,便知道小喬入門之事終於水到渠成,喬玄當然不會是來接女兒,只能是為小喬再嫁而來,這件事煩擾了他們家很久,終於要有結果了。

    儘管陶湛是個寬容的女人,但也沒有哪個女人願意看見自己丈夫接二連三娶別的女人進門,陶湛也是迫不得已,她知道上次蔡少妤之事她已經把丈夫惹得不快了,如果她再在小喬之事上阻撓,恐怕後果就是不是她能承受。

    這段時間,陶湛也感覺到丈夫對她有些冷淡了,常常不回府,就算回府也是去尚香那裡,讓陶湛心中極為難受,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妻妾太少的緣故,像曹操擁有妻妾數百人,孫權也有妻妾數十人,而他堂堂的漢王,卻只有兩妻一妾,連普通的大戶人家都比不上,說起來讓人笑話。

    更重要是從年初便開始有不少傳言,說她為了保兒子地位,不惜阻撓漢王納妾,導致漢王至今只有兩個兒子,現在漢王子嗣偏少的責任已經壓在她身上,再加上不久前小包娘不幸小產,最後連軍方也開始對她不滿,巨大的壓力讓陶湛難以承受。

    也正是這個緣故,陶湛決定讓小喬進門,好在喬玄及時趕到,陶湛便想和喬玄談一談這件事,眾人在貴客堂坐下,隨意寒暄幾句,這時,喬玄笑道:「我有幾句話想和王妃說一說,尚香和阿蓮能否先迴避一下。」

    孫尚香和小喬一怔,雖然心中覺得奇怪,但出於禮貌,她們還是起身先暫時退下去了。

    這時,喬玄對陶湛笑道:「我想和王妃具體談一談阿蓮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