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兵臨天下

正文 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 文 / 高月

    徐晃打開信鴿匆匆看了一遍,他的眉頭頓時皺成一團,竟然讓他出兵兩萬救儻駱道和褒斜道,而且必須保證陳倉不失,開什麼玩笑,他城中一共只有三萬軍,分走兩萬,就只剩下一萬,憑一萬軍能守住陳倉?

    「軍師看看吧!這是什麼荒誕的要求。」

    他把鴿信遞給毛玠,忍不住有些恨恨道:「索性放棄陳倉也就罷了,偏偏還要我保證陳倉不失,我哪裡給他保證去?」

    毛玠看了一遍鴿信,心中不由歎息一聲,這是曹仁在先明確責任,他已經要求徐晃保證陳倉不失,若因為分兵而丟失陳倉,那就不是他曹仁的責任了。

    但這話又不能明著說出來,只得委婉道:「我建議將軍還是把實情向曹都督說清楚,讓他再考慮考慮。」

    「他會不知道嗎?他心裡比誰都清楚。」

    徐晃冷笑了一聲,凝視著長安方向,半晌他語氣慢慢和緩下來,「或許他需要考慮全局,儻駱道和褒斜道失守確實問題很大,哎!這是我的責任,丟失了隴縣,以至於出現這麼嚴重的後果。」

    說完,徐晃的情緒有些低沉,他確實認為,如果關中失守,他至少要承擔七成的責任,曹仁讓他承擔責任也是有所指,不是說陳倉,而是街亭和隴縣。

    毛玠連忙安慰他道:「將軍不要太自責,這次戰役本來就對雙方不公平,就像一隻盛滿水的破桶,漢軍只要把任何一處擊破,他們就成功了,而我們必須保證所有的地方都不能破,偏偏雙方兵力又相當,實際上從一開始我們就處於劣勢。」

    徐晃點點頭,「不管怎麼說,曹都督是主將,他既然下令我出兵,我就必須聽從他的命令,大不了把陳倉道的五千守軍調回來,這樣陳倉城內就有一萬五千人,勉強能守住城池。」

    「可是劉璟未必會讓將軍如願。」

    「那就看天意吧!」

    徐晃歎息一聲,大步向城下走去,高聲令道:「速讓牛金將軍來見我!」

    一個時辰後,陳倉東門大開,兩萬軍隊在大將牛金和臧霸的率領下浩浩蕩蕩出城,分兵兩路,向儻駱道和褒斜道趕去

    曹軍兩萬軍隊出城的消息很快便被漢軍斥候探到,一隊騎兵立刻向漢軍大營飛馳而去。

    漢軍大營位於陳倉以西約十里外的一片曠野裡,六萬大軍在此已經屯兵近半個月,並築造了堅固的板牆,劉璟在耐心等待趙雲的消息,趙雲的消息還未到,不過南陽的消息卻先傳了過來,曹軍出兵六萬,再次將南陽郡奪走,漢軍主力已經撤到漢水以南。

    這個消息在劉璟的意料之中,他們奪取南陽郡本來就是為了牽制曹操主力進關中,對曹操保持一種壓力,他相信就算南陽郡失守,曹操還是會屯重兵在南陽郡,還是一樣能牽制住曹軍。

    大帳內,賈詡忍不住笑道:「我們擁有漢水和長江,就足以抵擋曹軍南下,而曹操卻沒有什麼有利的地勢阻擋我們北上,他出重兵守住南陽郡又如何?我們完全可以掉頭到安陸郡,從安陸郡北上汝南,難道他汝南不空虛嗎?」

    「確實是如此,地盤太大,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來鎮守,偏偏曹操已經沒有這麼強大的軍力了,就像一個破敗的大戶,表面還很光鮮,可他已經處處捉肘見襟,掩飾不住他的破敗了,我倒越來越有信心。」

    說著這,劉璟又笑道:「我覺得關鍵就是北伐奪取隴西成功,使得戰略局勢驟轉,看來,耗費三年時間北伐,還是很有收穫。」

    「這是當然,從前曹軍只要在南陽和汝南屯兵,就可以防禦住我們,現在戰線擴大到了關隴,這麼遼闊的防禦線,讓他怎麼防禦,再加上隴西慘敗,他手中軍隊已力不從心,我還是堅持從前的方案,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劉璟點點頭,「我也贊成,不過還是要先奪取陳倉,取得戰略上的優勢,再實施不戰之策。」

    兩人正說到這,大帳外傳來侍衛的稟報,「啟稟州牧,斥候有緊急情報。」

    「呈上來!」

    帳簾掀開,侍衛快步走進,向劉璟施一禮,呈上一份情報,劉璟接過情報看了一眼,頓時笑了起來,對賈詡道:「陳倉派兩萬軍隊出城東去了,必然是趙雲他們創造了條件,逼徐晃不得不分兵去救。」

    賈詡沉思一下道:「會不會是徐晃的誘兵之計?」

    劉璟負手走了幾步,搖了搖頭,「不可能是誘兵之計,曹軍本來就處於劣勢,全靠一座城池來防禦,他兩萬軍出城,稍不留神就會被我吃掉,這種誘兵之計風險太大,得不償失,相信就算有人建議,徐晃也不會採納。」

    賈詡也笑了起來,「看來是我多慮了,既然兩萬軍東去,城內必然空虛,我想徐晃一定會調散關的五千軍隊回陳倉增加防禦,州牧為何不搶先一步,攔截這五千軍隊呢?」

    劉璟微微一笑,「我正有此意!」

    他立刻令道:「請黃老將軍和魏將軍速來大帳!」

    不多時,黃忠匆匆趕來大帳,抱拳道:「請州牧吩咐!」

    這時,魏延也趕來了,他行一禮,在一旁默默地等待劉璟下令,劉璟把形勢簡單給他們說了一遍,又緩緩道:「現在陳倉兵力空虛,曹軍必然會棄守散關,軍隊增援陳倉,我希望老將軍能替我攔截住這支曹軍。」

    黃忠抱拳笑道:「請州牧放心,區區五千人,屬下能夠拿下。」

    劉璟點點頭,又對魏延道:「你可輔助老將軍,擊潰敵軍,奪取散關!」

    「末將遵命!」

    黃忠和魏延接令離開了大帳,一個時辰後,他們二人率軍離開大營,很快渡過渭水,兩萬大軍向陳倉道方向急速行軍而去

    陳倉道位於陳倉縣西南,也是一條穿越終南山,直達漢中的山道,山道蜿蜒曲折,但相比其餘幾條通道卻又易行得多,當年漢高祖劉邦便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從漢中殺入關中,走出了爭霸天下的第一步。

    而陳倉道北面的散關更是漢中北上關中的交通樞紐,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關中四關之一。

    所以陳倉道在漢中北上諸道中極為重要,曹軍投以重兵防禦,在陳倉道最北面的散關部署了五千軍隊。

    此時,散關主將郝昭已經得到了徐晃的命令,令他放棄散關,立刻北撤回陳倉,這個命令讓郝昭稍稍鬆了一口氣,他知道南方已經有漢中軍隊北上,而北面的漢軍主力也殺到陳倉,一旦劉璟關注到陳倉道,他必然會遭遇到腹背受敵的不利局面。

    既然徐晃命他北撤,郝昭也不再猶豫,連夜收拾軍隊出發,沿著清水河向北疾行,如果順利,在次日中午便可抵達陳倉,但郝昭也擔心會遇到漢軍伏擊,他派出百餘斥候先行,一路探查敵情,但沒有遇到什麼意外情況。

    軍隊行走了一個多時辰後,時間漸漸到了五更三刻,此時天色已麻麻亮,透過薄薄的霧氣,可以看見遠處的山巒、樹林,五千曹軍一路疾行,前面數里外便是河口,也就是清水河注入渭水的河口,他們需要渡江到渭水北岸。

    郝昭命令士兵原地休息,同時派人是尋找渡河船隻,士兵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休息喝水,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從後方疾奔而至,「將軍!」他奔至郝昭面前稟報,「卑職發現敵情!」

    郝昭一驚,連忙問道:「是什麼情況?」

    「卑職發現一支漢軍,約五千人,好像是大將魏延率領,從龍尾谷出來,沿著清水河向南去了,應該是去散關。」

    郝昭愣住了,這是怎麼回事?自己明明離開散關了,為何漢軍又要趕去散關?難道他們沒有發現自己軍隊嗎?郝昭只是略一思索,便立刻明白過來,這是漢軍在斷自己的後路,不讓自己再退回散關。

    如果是這樣,那麼就應該還有一支軍隊準備襲擊自己,郝昭頓時緊張起來,斷自己後路之人是大將魏延、五千軍隊,那麼襲擊自己的軍隊人數會更多,大將級別會更高,會是誰?黃忠還是趙雲?

    他立刻起身喝令道:「立刻起身出發,去渡口上船。」

    曹軍士兵紛紛起身,簡單收拾一下便跟隨郝昭向北奔去,不多時,隊伍便來到了渭水河畔,渭水寬約百丈,濁浪滔滔,但碼頭上卻沒有一艘船隻,先前來尋船的士兵上前稟報道:「剛才找到幾個船夫,他們也在尋船,說昨晚渡口還有不少船,但半夜時一艘船都不見了,他們也不知船到哪裡去了。」

    郝昭心中極為緊張,四下探望,他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一定是漢軍先一步到來,把船隻帶走了。

    就在這時,他們身後鼓聲大作,喊殺聲震天,一支萬餘人的軍隊從後面掩殺而來,為首老將鬚髮皆白,身材魁梧雄健,手執一柄鋒利大刀,策馬疾奔,吼聲如雷,正是老將黃忠,後面的曹軍措不及防,被黃忠率軍殺入,隊伍立刻陷入了混亂之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