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兵臨天下

正文 第291章 危情逼吳 文 / 高月

    五更將過,正是一天中睡眠最深沉之時,魯肅睡得正香甜,忽然被一聲淒厲的慘叫驚醒了,他驀地坐起來,隱隱約約聽見岸上傳來馬蹄聲,隨即有人大喊:「有刺客!」

    魯肅頭腦中『嗡!』的一聲,他連忙起身打開小窗,天色已微明,只見對面岸上有十幾名黑衣騎馬人。

    就在魯肅看見他們的同時,黑衣人一起舉弩,凌厲的弩箭射向劉璟的座船,如暴風驟雨般掃過,十幾人隨即調轉馬頭向東奔去。

    船隊大亂,親兵們紛紛跳水泅過河,執刀帶矛衝上對岸,但黑衣人已經奔遠,不見了蹤影。

    魯肅心中又是擔憂,又是驚疑,怎麼一個晚上連續出事?這些刺客是誰?難道是吳侯之妹又捲土殺來,不!不可能,她們只是虛張聲勢,不可能真的對劉璟下手,況且劉璟已經答應了她。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艙外傳來一名士兵的聲音,「魯公醒了嗎?」

    魯肅打開艙門,只見艙外站著劉璟的一名親兵,「什麼事?」魯肅問道。

    「我家公子請魯公去一趟。」

    魯肅心中驀地一鬆,劉璟請他,那至少說明劉璟還活著,他連忙穿上衣服跟隨親兵向劉璟的座船而去,

    劉璟的座船周圍已經站滿了親兵,手執刀槍弓弩,嚴密監視水中情況,幾名士兵駕著小船,用長竹竿在河岸兩邊的草叢中搜尋。

    魯肅走進船艙,頓時驚呆了,只見船艙內一片狼藉,各種文書飄落滿地,到處是刀劈劍砍過的痕跡,血跡斑斑。

    船壁上插著數支弩箭,船窗也被撞壞了,兩名親兵倒在血泊之中,殷紅的大灘鮮血極為刺眼,軍醫在給他們把脈,搖了搖頭,表示已經沒有救。

    劉璟手執長劍站在角落內,臉色鐵青,他見魯肅進來,便冷冷問道:「魯副都督,這就是江東的待客之道嗎?」

    魯肅擦了擦額頭上汗珠,小聲解釋道:「璟公子,這不是吳侯之妹所為。」

    「我沒說是她!」

    劉璟目光銳利地盯著魯肅,「潛上船的刺客是一名男子,武藝極為高強,岸上接應的十幾人也都是男子,魯副都督,我想知道這究竟是何人所為?」

    魯肅張口結舌,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他歎了口氣,「我也想知道這是誰幹的?」

    「哼!」

    劉璟冷哼了一聲,語氣十分強硬道:「我可以不追究吳侯之妹的騷擾,但今晚的行刺我需要江東給我一個說法,否則我將返回江夏,所有後果都將江東承擔!」

    魯肅低下頭,他確實無法解釋,江東內部意見並不一致,主張殺劉璟之人不在少數,確實有可能是一些人私下所為,不知為什麼,他首先想到了凌統。

    劉璟看了魯肅一眼,又冷冷道:「我現在很懷疑吳侯的誠意,如果江東不願結盟抗曹,而是想聯合江陵和襄陽剿滅江夏,那出於自保,我將不得不向曹軍求援,請魯副都督立即轉告吳侯。」

    魯肅心中歎息一聲,只得默默點了點頭,「如果公子給我安排一艘船,我會立刻回東吳稟報吳侯,一定會給公子一個說法。」

    劉璟吩咐親兵給魯肅安排一艘船,魯肅稍微收拾,立刻起身前往東吳,儘管魯肅的潛意識也覺得這次行刺還有些疑點,以劉璟的武藝高強,刺客怎麼可能全身而退?

    但魯肅顧不得細想,他決不能讓劉璟最後被逼投降曹操,那樣就是江東的滅頂之災。

    船頭上,劉璟負手望著魯肅座船遠去,他的嘴角漸漸露出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通過這件事,他倒很想看一看孫權的誠意

    吳王宮,周瑜和張昭一前一後匆匆趕到了孫權的書房,書房裡,孫權負手站在窗前,神情顯得十分凝重。

    片刻,他回頭看了一眼周瑜和張昭,緩緩對他們說道:「剛剛接到鄴城的緊急消息,天子已下詔,正式冊封劉璟為荊州牧,並加封他為樊鄉侯。」

    周瑜和張昭並沒有表現出震驚,這個結果他們上次討論過,劉璟手上有曹洪和李典,還有一萬餘曹軍戰俘,最後和曹操達成交換,也是在情理之中。

    孫權彷彿知道他們不會吃驚,他冷笑一聲,「還有一個消息,聽說曹操公開承諾封劉璟為襄陽王,且子孫永為荊州牧,前提是劉璟投降他曹操。」

    這個消息確實令人震驚了,封為襄陽王,那只有直系皇子才有資格,劉璟雖是宗室子弟,但也離皇室核心相隔甚遠,曹操為了收降他,竟然下了如此大的血本。

    周瑜和張昭對望一眼,兩人眼中都露出吃驚之色,周瑜連忙問道:「吳侯,此消息可靠嗎?」

    孫權點點頭,「應該可靠,不過聽說劉璟沒有答應,不知荀彧去江夏,是不是為了繼續說服劉璟?」

    周瑜沉默片刻道:「江夏不僅是荊州重鎮,同時也是整個南方的核心地帶,一旦劉璟投降曹操,不僅荊州會輕易被滅,而且曹軍將得數千艘戰船,數十萬曹操一鼓作氣,順江東來,同時曹操從江北出兵施壓,江東三世基業將毀於一旦,請吳侯慎重考慮。」

    孫權何嘗不明白,如果說之前他還受張昭等大多數文官施壓,立場有些搖擺不定,那麼曹操入局便使他意識到了後果的嚴重性,他絕不能讓劉璟投降曹操。

    想到這,孫權對張昭道:「既然天子已下詔書,承認劉璟為荊州牧,那我們再聯合其他兩家打江夏,就變得出師無名,請子布勸勉百官,讓他們顧全大局。」

    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張昭,拒絕了張昭的方案。

    張昭本身並沒有私心,他只是認為和劉璟結盟是養虎為患,劉璟狼子野心,遲早會成為江東心腹大患,不如早圖之,而且江東軍聯合江陵和襄陽剿滅江夏也完全可行。

    但張昭卻沒想到劉璟會投降曹操,他當然知道江夏投降曹軍的後果十分嚴重,既然主公下定決心,他便不再堅持,默默點了點頭,「老臣明白。」

    就在這時,有侍衛在門口稟報,「啟稟吳侯,魯副都督回來了,他說有緊急大事要稟報!」

    房間裡,三人都感到不解,魯肅竟然沒有和劉璟同來,這是發生了什麼事?孫權連忙道:「速召他進見!」

    片刻,魯肅匆匆走了進來,一進房門便急不可耐道:「吳侯,出事了!」

    「子敬不要著急,慢慢說,出了什麼事?」周瑜在一旁安慰他道。

    魯肅稍稍平息一下心中的焦急,對孫權行禮道:「前天凌晨,璟公子在溧陽縣遇刺,屬下親眼所見,十幾名黑衣人行刺,璟公子不少侍衛被殺,他僥倖逃過一劫。」

    孫權一下子怔住了,這個消息令他心中極為震驚,他急問道:「現在劉璟情況如何?」

    魯肅搖搖頭,歎息道:「他現在極為惱火,說吳侯沒有結盟誠意,他要吳侯給他一個說法,否則他將返回荊州,一切後果由江東承擔。」

    旁邊張昭怒道:「他竟敢如此威脅吳侯!」

    孫權擺了擺手,「在江東境內遇刺,確實是我們的責任,他惱怒是在情理之中,我們早應該派兵沿途護衛,是我們怠慢了貴客,不能怪他。」

    孫權隨即對周瑜道:「立刻安排船隻。我親自去迎接劉璟,並向他賠禮道歉!」

    一個時辰後,孫權率領數十名文武官員,在兩千軍隊的護衛下,乘坐百餘艘戰船從胥江駛入太湖,浩浩蕩蕩向溧陽縣進發。

    船艙內,孫權將魯肅找來,雖然魯肅在才智上略遜周瑜和張昭,但魯肅忠心耿耿,極有見識,而且在外交方面頗具能力,深受孫權的器重。

    「子敬,我感覺你似乎亦言未盡,你還有什麼事沒告訴我?」

    當著張昭的面,魯肅確實有些話不好說,現在他和孫權獨處,他便將那天晚上發生之事,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最後歎了口氣道:「恕臣坦率,我感覺到劉璟對吳侯非常失望,畢竟這麼多年關係良好,臨到關鍵時刻江東卻出現了聯合江陵、襄陽滅掉江夏的呼聲,還有傳言要將他軟禁在東吳,他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這次發生刺殺事件,所以他便有些失態了。」

    「他最後說了什麼?」孫權不露聲色繼續問道。

    魯肅猶豫一下道:「他最後說,出於自保,他將不得不向曹軍求援。」

    孫權臉色變得異常凝重,雖然魯肅說是劉璟失態,但孫權知道,那是只是魯肅怕自己生氣的掩飾之言,這應該是劉璟的威脅。

    孫權負手在船艙裡來回踱步,他最後停下腳步問道:「你說那晚尚香也去威脅過劉璟?」

    魯肅明白孫權的意思,連忙道:「刺殺之事和她無關,劉璟自己也承認,刺客是男子,沒有一個女人,而且劉璟已經答應二娘的條件,她沒有必要再去刺殺。」

    孫權點點頭,走到門口問侍衛道:「程公也跟隨了嗎?」

    侍衛回道:「卑職看見他上船了。」

    魯肅吃一驚,心中暗忖,『難道是程普派人暗中下手?』他只想到張昭有嫌疑,卻不知道程普也有殺劉璟之心。

    孫權彷彿明白魯肅的心思,淡淡一笑道:「這件事去了溧陽再說,先把他安撫住,這件事我會給他一個交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