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復明反清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一章 神威大展 文 / 盜帥二代

    便如貝克利說的,海戰陸戰是兩個極端,不能同言而語。

    最能體現的就是戰鬥方式,大海一望無際,人在桅桿上,能夠以一雙肉眼將方圓數里的景象收入眼底。如果有望遠鏡看的將會更遠。故而兩軍交戰,戰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不可能如陸地上一樣,能夠根據不同的地形,施以各種相應的戰術,以達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所以李翔他們想要偷偷的靠近八歧大蛇海盜團,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種辦法在陸戰中可以配合地形使用,但海戰是不頂用的。

    這個時候,唯有利用身處順流順風的優勢,在對方大意之下,利用「快」來達到戰術目的。

    李翔採納了貝克利的戰術,讓船長迂迴而行,裝作繞過戰場的樣子。

    船長與水手們害怕到了極點,動作僵硬,使得貨船行動緩慢,時快時停。如此正好給了對方一種錯覺,一種害怕躲避的錯覺。

    東方的海盜固然比不上西方海盜那樣,擁有第一流的設備,但是望遠鏡這類物品,還是配備的。

    八歧大蛇與東蚶島的海盜團比李翔他們更早的發現他們的蹤跡,也一直留意他們的動向,防止這突如其來的一艘貨船會對自己不利。不過彼此並未因為他們的出現而多做防範。

    一來彼此的對手都非易於之輩,無力分兵,二來貨船不具備多少軍事力量,不值得慎重對待,只是為防萬一,多留了一個心。

    此刻將見們時快時慢,遠遠的繞行。用意明顯,也就不去在意了,專心的對付眼前之敵。

    直到貨船行至八歧大蛇海盜團的斜下方,桅桿上的瞭望兵才察覺到一些不尋常,就算要繞過戰場,對方也靠的太近了。

    不過這時,為時已晚。

    這也是海戰與陸戰的差別,陸戰後方遇敵,將士只要轉過身子就能殺敵。可海戰的船隻為了適應海上變化莫測的氣候,普遍較大。想要在短時間內調轉船身,那是不可能的。

    貨船借助風力重重的切入了八歧大蛇海盜團的後方。

    貨船或許不及海盜船那樣擁有超強的作戰性能,可論船身的堅固卻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海盜船要考慮各種性能,速度、轉向力、遠航力等等等等,若船身太堅固太重,將會失去這些性能。而貨船不同,李翔包下的這艘船是近海貨船,不具備遠航的功效,但為了應對超載吃水過深而經常觸礁的情況。船身由最堅固最厚的木料以木釘釘死,船底還用鐵皮包裹,抗撞擊的能力更勝一籌。

    此刻趁著風勢與八歧大蛇海盜團的艦隊撞在了一起,鬥艦走舸這類的小船直接被擠翻撞翻。直至撞在對方的主艦上,方才停歇下來。

    巨大的撞擊力讓兩艘船上的人都站立不穩,慣性幾乎要將人狠狠的摔出去。

    李翔深知慣性原理,一開始在還未相撞之前,便已經讓船上的兵卒找桅桿之類的柱子抱著,以免被甩出去。並未有人因此受傷。

    八歧大蛇海盜團海戰經驗豐富。他們也知道兩船相撞之後力量的恐怖,在第一時間趴在了甲板上。縱然避免不了受傷,但卻將傷亡降至最低。個別經驗不足的海盜,沒能及時的趴下。整個人受到力量的影響凌空飛了起來,有的運氣好給摔倒了海裡,運氣差的直接撞上了圍欄,不但將圍欄撞斷,骨頭也跟著斷裂。再掉進大海,等待他的只有死了。

    最悲劇的是桅桿上的海盜。十米高的地方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應對,直接從瞭望台上給甩了出去。像憤怒的小鳥一樣,在空中滑行了一個完美的弧線,重重的砸在了李翔所在客船的甲板上,直接將甲板砸出了一個大洞。

    內田一郎在甲板上滾了好幾圈,最後撞在了圍欄上才停下來,氣得哇哇大叫,「巴嘎押路,船大將,我領六十人,先將李翔宰了……」

    八歧大蛇海盜團有著明確的上下級制度,分別是水夫、水夫頭、船頭、船大將、頭領,二統領酒井太一是船大將,擁有主艦,而內田一郎是船頭,沒有資格擁有主艦,但有一群水夫、水夫頭,手上握有一定數量的鬥艦走舸。

    內田一郎授命來伏擊李翔這塊肥肉,本打算來大賺一筆,卻意外遇上了老對頭,讓他們向追狗一樣打,得天皇庇佑,遇到了酒井太一,這才有實力反擊。想立個頭功,卻讓對方的飛鳧給教訓了。若不是酒井太一運氣好,在馬六甲打劫商船的時候,繳獲了一台火炮,扭轉局勢,他的臉可就丟大了。這好不容易佔了上風,原來的肥肉,出人意料的給了他們致命一下,讓戰局變得迷茫了。

    內田一郎現在只想將肥肉切個四分五裂,然後在美美的吞下去。

    酒井太一見己方因為李翔的一撞,讓對方抓住了機會,扳回了不利的局面,如果不盡快將李翔這伙意外之敵消滅,他們可就危險了,用日語道:「內田君,給你八十人,盡快控制局面!」

    「嘿耶!」內田一郎高吼一聲,手一揮,召集了一干海盜,以矯捷的身手向貨船衝去。

    他一馬當先,一腳踩在圍欄上,凌空一躍,想以優美的姿勢跳上貨船……

    他們海盜殺人奪船,這種登船技巧早已練習了不下千百遍了,作為一個船頭,他有著過人的身手以及恐怖的跳躍能力……

    可是現在他人在半空中的時候,一聲熟悉的響聲傳入耳中,在空中向前移的他,突然腦袋往後一仰,掉下了茫茫大海……

    日本文化,源於中國。

    內田一郎一定沒有學過一句話:「槍打出頭鳥!」

    驍勇的內田一郎還沒來得及登上貨船,已經一命嗚呼,讓做好一切進攻準備的海盜停下了腳步,你眼望我眼,彼此眼中皆有一股恐懼的感覺。

    隨著第二人倒在了火槍下,海盜的血性被激發了,怒吼著躍上了貨船甲板。

    桂仲明、李逸風早已磨刀霍霍,等候多時。

    桂仲明唐刀生輝,旋風般闖入敵群,身體與呼嘯的刀鋒融為一體,起刀、落刀……

    對面的兩名海盜還來不及揮刀,胸前綻出一朵艷麗的血花,頹然跪地,他們的鎖骨被刀鋒斬斷,由胸至頰綻開一道長長傷口,似乎死都不知如何死的。

    「好刀法……」李逸風眼睛一亮,讚了一句,手中長槍一挺,也刺死了一名海盜,隨即長槍一掃,將兩名海盜打倒在了地上,他身旁的左右兵卒大步而上,將倒地的海盜亂刀砍死。

    桂仲明笑道:「你也不差!」他說著唐刀又一次以閃電的速度揮出,伴著陣陣刀風聲,和不時響起慘叫聲中,一個頭顱帶起紅霧飛灑。

    貨船上桂仲明、李逸風為前部,三十五名兵卒居中,直接將海盜堵在了船頭,不能越過雷池一步。

    李逸風一槍挑翻了一人,意外發現他們的客船上已經沒有敵人了。

    桂仲明收刀而立,也是一臉的古怪。意圖衝上船的海盜有七八十人,可他的刀下卻只有十三條性命,李逸風跟他相差不多,其他兵卒,策應他們防守,殺人的數量也有限,但在他們刀槍無法傷及的地方躺著三十多具屍體,而且數量不斷的隨著槍響聲而增多。

    他們不約而同的往後往了一眼,恍然大悟:他們的小殿下一手拿著一把槍,隨著左右手括機的扣動,必然有兩名海盜倒下。

    貝克利在李翔扣動括機之後,立刻送上了兩把火槍,李翔將手上的兩把火槍放下,接過槍扣動括機……

    簡單的步驟,簡單的時間,簡單的取人性命……

    李翔在決定幫東蚶島之後,擬定了戰術:他們人少,強攻不是辦法,應該以守代攻,讓對方殺上船來,他們以客船為據點殺傷敵人。

    東蚶島的實力並不遜於八歧大蛇海盜團,只是輸在了人數裝備上,他們這一鬧已經足夠令東蚶島反敗為勝。

    在客船緩緩靠近八歧大蛇海盜團的時候,李翔突然想到他們船上還有一百一十把火槍,靈機一動,與貝克利先一步將這一百一十把火槍裝彈上膛,到時候就免去了臨時裝填彈藥的時間。

    這艘船上只有他們兩個會火槍,兩個人霸佔一百多把火槍是多麼奢侈的事情。

    桂仲明、李逸風在甲板上抵擋海盜進攻的時候,李翔、貝克利在後方毫不間斷的扣動括機殺敵。

    李翔在結果了內田一郎之後,發現雙方距離太近,只有二十步的間距,根本用不著瞄準,只憑感覺就能打中敵人。於是,他一手一把,一心二用,以雙倍的速度殺敵。

    貝克利驚駭的直叫上帝,他沒有李翔那股百發百中的自信,不敢向他一樣玩,索性不開槍了,充當起遞槍的工作。

    這個時候的李翔手中就如拿著突擊步槍一樣,可以毫不間斷的點射,他的槍法蓋世。在這種條件下幾乎如同殺人機器,手指一動便是兩條性命,一下兩個、一下兩個,一口氣開了二十多槍,連續擊斃了四十多名海盜。死在他手中的海盜甚至超過了桂仲明、李逸風以及一干兵卒的總和……(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