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復明反清

龍騰世紀 第五十八章 歪打正著 文 / 盜帥二代

    康熙突然聽到如此荒謬的話,不由一怔,往殿下望去,正是當日壞他大事的納蘭明珠。

    當日納蘭明珠叱責他玩物喪志,逼得他不得不將布庫少年趕出皇宮,讓他氣惱了好一陣子,甚至有將納蘭明珠逐出朝堂,丟在外地,來個眼不見心不煩。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原諒,畢竟納蘭明珠是無心之失,而且出於對他的忠心,才會如此厲聲勸誡,他正缺這樣忠心耿耿的人才。

    納蘭明珠出身葉赫那拉氏,也是清朝望族,正黃旗人。正黃旗與鰲拜的鑲黃旗走的很近,幾乎等於是鰲拜手中的軍隊,與鰲拜一同參與了造反。但納蘭明珠卻覺得鰲拜成不了大氣,選擇投奔了康熙。

    康熙問道:「明珠何出此言?」

    納蘭明珠揚聲道:「鰲拜作威作福,早有反心,但就算如此,臣亦不認為他會在這個時候急急造反。鰲拜乃一代名將,智勇兼備,不會如此的不智。終其原因再於鰲拜府的那一槍。那一槍有鬼神之能,兩三百步的間距,在眾目睽睽之下,射殺濟世,射傷鰲拜,讓鰲拜誤以為是皇上所為。但實際上此事並非皇上做的,真正的兇手另有他人。皇上手中的蟠腸鳥槍好好的在國庫裡,並沒有動過的跡象。那麼誰還可能會有這獨一無二的利器,依照臣的推斷有三種可能:其一、荷蘭使者不僅帶了一把蟠腸鳥槍來我大清,還有第二把甚至第三把;其二、南懷仁;其三、諸葛正。拋去第一種可能不說,滿朝文武除了皇上,唯有南懷仁、諸葛正接觸過蟠腸鳥槍,甚至還奉命仿造。南懷仁比鬥輸於諸葛正一事,人盡皆知。所以諸葛正可以成為皇上之外,最大的嫌疑人。只要告之鰲拜說一切都是誤會,真正的兇手的諸葛正,萬事皆定。鰲拜已經舉旗反叛,讓他停下來以不可能。但他與濟世之間亦師亦友,不會放過給濟世報仇的機會。就算他並不相信我們的話,也能在他心中製造一個疙瘩,讓他知道諸葛正可能有鬼神之能,能夠在兩百步外,輕而易舉的取人性命,讓人防無可防。鰲拜有此忌憚,還敢如此器重諸葛正,讓諸葛正負責火器營?臣看未必……」

    他一字一句,分析的有條不紊。

    康熙聽了想到了一件事情,霍然站起,失聲道:「對,你分析的很對,這幕後的兇手真的可能是諸葛正。在與南懷仁比試之後,諸葛正特地向朕要了蟠腸鳥槍,說是要繼續研究。過了十多天,他才將槍還回,說並未仿造成功。當時朕不以為意,現在想起來,他未必沒有仿造成功。他能夠在一夜之間造出短筒火槍,十多天完全有可能仿造出蟠腸鳥槍。而且他的槍法極準,第一次觸摸蟠腸鳥槍便能打落百步內的大雁……」

    納蘭明珠有些傻眼了,其實他說那麼多都是廢話,心底真正的答案是傾向於罪魁禍首是康熙,他覺得就是康熙為了掌握大權而派殺手刺殺鰲拜,只是誤中副車,打死了濟世,點出李翔,那純粹是栽贓嫁禍,讓鰲拜對李翔產生懷疑的情緒。

    這一招看似簡單,但歷史上卻不知有多少人中這種簡單的離間計,便是因為人性的自私。只要鰲拜對於李翔起了疑心,他的計策就算成功,李翔是不是兇手,根本無關緊要。

    但此刻聽康熙如此一說,納蘭明珠才知道康熙真的不是兇手,真兇很可能便是他歪打正著的李翔,自己也忍不住傻眼了。

    康熙越想越覺得李翔很有可疑,起聲道:「一切就按照明珠說的去做,立刻派出使者,密會鰲拜,說明緣由,表示諸葛正才是真正的兇手。」其實他也只是限於懷疑階段,但就如納蘭明珠的「栽贓嫁禍」。只要達成目的,結果到底是不是,都無關緊要了。

    曹寅見康熙、納蘭明珠打算如此害李翔,又怒又急,但他是護衛,在這種正式的場合是不許說話的。

    堂下的曹璽更是怒視曹寅,讓他放棄愚蠢的舉動。就算他求情又如何,康熙就算再如何的寵信曹家,也斷然不會為了曹家而忽視自己的大事。

    **********

    天濛濛亮,李翔美美的伸了一個懶腰,這一夜幾乎是他睡得最甜美的一覺了,因為功成身退,所有煩惱都拋在了腦後,一覺睡到大天光,頓覺渾身是勁力,打了一趟拳,練了一會兒槍,見時候不早,叫上桂仲明、百靈兒,帶上鰲拜派給他的一百五十名護衛,一同往西門行去。

    如何甩掉這一百五十人,李翔還沒有想好,但卻清楚,如果不帶這一百五十人,他不可能走的出京師,出了城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來到西門,李翔正打算拿出了昨日鰲拜給他的通行令,一個鄉下漢突然闖到了馬前,「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叫道:「諸葛公子,你救救我娘吧,阿德求你了……」他哭的稀里嘩啦的,不住的哀求。

    李翔一臉的震驚,這個自稱阿德的鄉下漢竟然是胡德帝,趕忙下馬將他扶起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了?」

    胡德帝紅著雙眼道:「我娘得了重病,好不容易湊夠了錢,請來大夫,正打算帶大夫回家給娘親治病,想不到城門讓人給封了,出不去啊……」

    李翔看了一眼所謂的大夫,是一個模樣清秀的中年人,依稀認出了他便是在刺殺當日,鰲拜府中突然拉住胡德帝的小廝。

    他聽明白了,胡德帝也被困在了京師,想要自己幫他出去,猶豫一二,問向身後的護衛長道:「哈將軍,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初來京師的時候,與下人走散了,若非阿德的娘好心給了口飯吃,指不定要餓死荒野。如此大恩,不能不報。」

    哈將軍是個魁梧的蒙古人,他道:「鰲大人只是讓在下保護先生,讓卑職一切都聽先生安排,先生自行處置便是了。」

    李翔猶豫片刻,點頭道:「好吧,那你跟我們一道出城……哈將軍你安排二十個人沿途看著他們,先讓大夫給阿德的娘治病,然後帶著阿德的娘回到京師,不可讓他們接觸任何一人。」他對哈將軍說出了萬全之法,心底卻是暗笑,莫說二十個人,便是再來一倍人,也擋不住胡德帝,還可以給他分擔一些。

    哈將軍點了點頭,招來一員偏將,對他吩咐了幾聲。

    李翔以令牌出了京師,走了一段路,到了分岔口。

    李翔讓胡德帝他們離去。

    胡德帝、中年大夫在二十名兵卒的看護下,從小道往右走去。

    中年大夫左右一瞧,神色一凝,腳下一拌,摔了一跤,右臉狼狽的貼在地上,眼中似有精光閃過,若有所思的瞄了一眼城門方向。

    ps: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