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復明反清

龍騰世紀 第五十六章 控京師 攻皇城 文 / 盜帥二代

    康熙看著手中的三封三大家族的效忠密函,想起孝莊先前的話:「皇祖母幫助不了你什麼,只能送你一個沒有叛賊的紫禁城。」頓時間,恍然大悟。

    清朝大部分制度的沿襲與明朝,但又有一些他們的習俗,最後乾脆來了一個明清制度習俗混合,八旗子弟世襲的制度也由此而生。故而京營八旗兵中絕大多數的兵將都是出至與豪門世家。

    尤其是以愛新覺羅、赫捨裡氏、鈕鈷祿氏為最,三大家族的後人幾乎總攬了七成以上的藍翎長。

    藍翎長是禁衛官名稱,皇城護衛軍官、兵卒皆頂戴藍翎為飾物,兵卒的長官即為藍翎長。藍翎長均為正九品武官,地位不高,但手下都有近百兵馬,他們統歸鰲拜的心腹班布爾善率領。如今三大家族皆向他康熙效忠,即意味著三大家族中的藍翎長不受班布爾善的指揮,而聽他康熙的命令,他掌控著紫禁城七成左右的護衛軍,對於皇城的控制,更在班布爾善之上。

    「皇祖母……」康熙感動的看著自己的這位奶奶,說不出話來。

    康熙龍頭枴杖在地上重重的一敲,喝道:「嚥下去,愛新覺羅的後人是天生的王者,不許有任何的軟弱。你是大清的皇帝,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別丟了我們愛新覺羅這個姓氏臉。」她說著橫目瞄了德塞、曹璽一眼道:「今日之事,你們什麼也沒有聽見看見,若讓哀家聽到半句言語,皇上饒得了你們,哀家也容不得。」

    德塞、曹璽相繼一震,只覺得後心涼颼颼的,趕忙表示自己會守口如瓶,不會洩露半句,他們心底明白,孝莊是打算借此機會,樹立起康熙帝王的威信,將力挽狂瀾的機會讓給了他。

    論成就康熙遠遠不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但對於清朝,對於這個時代的滿人而言,他算的上的一個優秀的皇帝,擁有者超乎常人的才智與決斷,手中握著由孝莊送給他的底牌,果斷的展開了反擊。

    他以皇帝的名義號召宮中所有護衛軍,將不服從他指揮的人盡數誅殺,控制住了紫禁城,緊閉城門召集城中守將嚴防死守,並且詔告天下,指控鰲拜意圖謀反,並公佈鰲拜十大罪狀,要求天下兵馬進京勤王。

    一步一步,康熙以皇帝的身份在危局中力挽狂瀾,從敗局中開拓了一條全新的生路,盡顯雄主之風。

    只是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促成這一切的是一個女人。

    **********

    班布爾善狼狽的猶如喪家之犬,他還不知什麼緣由就莫名的遭到了自己部下的攻擊,在出其不意之下,連還手的餘地也沒有,若非跑的快,若非親衛兵的拚死保護,小命都要留在皇城,在短短的半個時辰裡,徹底的失去了對皇城的掌控,哭喪著臉,逃到了鰲拜府。

    鰲拜還不知紫禁城發生的事情,正與李翔商議著晚間如何快速奪取皇城攻佔京師的步驟計劃。

    李翔研習岳飛、李定國的行軍手札,對於用兵,有著一定的心得,在京師也呆了半年,對於京師的佈局情況也有所瞭解,擬定了幾個方案。

    鰲拜六旬高齡,但體魄之強健,如若壯年,只是休息了個把時辰,精神就大為好轉,見李翔真的在認認真真的為他出謀劃策,心底也有些慚愧但更多的是欣慰,覺得李翔能在這個時候,依然踏踏實實的為他效力,足見其心,他根據李翔擬定的步驟計劃,做了一番挑選,一番改良。

    李翔與鰲拜的商議中,發現自己的實戰經驗太少,許多細節都不如鰲拜想的詳細全面,受教之餘,也記下了不足之處,擴充自己的干略。

    班布爾善哭叫著闖進了鰲拜臥室,打斷了兩人的商議:「太師大人,不好了。半數以上的藍翎長一併造反,他們突然拔刀相向,對我展開了進攻,現在已經控制住了紫禁城了。玄燁,玄燁那小皇帝公告天下說太師大人意圖造反,還頒布了關於太師大人的十大罪狀,下旨天下兵馬入京勤王。」他一口氣說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

    讓鰲拜、李翔相繼色變。

    鰲拜終究見過大場面,頃刻間已恢復常態,沉聲問道:「將情況說清楚來。」

    班布爾善將愛新覺羅、赫捨裡氏、鈕鈷祿氏三大家族連合「造反」一事說明。

    鰲拜憤然道:「該死,我鰲拜破了皇宮,非要這狗屁的三大家族付出代價。」

    李翔咋舌道:「好厲害,在這必死之局,小皇帝還能力保紫禁城,做出力挽狂瀾之舉……事情傳出去,必然大振人心,與我們不利啊。」

    「厲害個屁!」鰲拜呸了一口,怒罵道:「玄燁那娃兒哪有這本事說動三大家族,那娃兒被我壓的跟傀儡沒兩樣,憑什麼讓三大家族信服,甘願付出一切?錯啦,千算萬算,少算了那個老賤人……她深居內宮,深入簡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鰲拜在頃刻間就聯想想到了此事真正的罪魁禍首,心中也生出心悸的感覺:孝莊的手段,他這類老臣最清楚了。當年孝莊幾乎是憑借一己之力,在沒有任何實際力量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兒子順治扶上了帝位。然後覆雨翻雲,先依附多爾袞,打倒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接著又拉攏豪格遺留下來的力量,對抗多爾袞。一來二往,一個沒有任何實力的順治,在孝莊超群的手段下,盡得豪格、多爾袞的軍事實力,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清之主。

    鰲拜當時便是豪格麾下的第一愛將,對於孝莊當年覆雨翻雲的手段,知之甚詳。

    而康熙年幼,便是在如何的干略出眾,也改不了他太嫩這一點,做不到處處不留痕跡。如果現在的康熙是十年二十年後的康熙,鰲拜未必會是敵手,但如今警覺下的鰲拜,並非幼年康熙能夠對付的了的。

    如果是康熙暗連三大家族,做不到不露一絲一毫的痕跡。能夠不動聲色的拉攏三大家族,整個大清只有孝莊。

    只是孝莊這些年,不問政事,鰲拜習慣性的選擇了無視,或許是因為心底存在的那一點點忌憚,沒敢往這方面去想。異變一發生,他腦中立刻浮現了那個連他都心悸的人。

    班布爾善也想到了孝莊,失聲道:「原來是她,太皇太后!」

    李翔聽他們的話,也在腦海中浮現那個傳說中的「大玉兒」,不過如此變故,雖在他意料之外,但並妨礙他的最終計劃。他將自己寫的計劃書揉成一團,道:「事已至此,多想無用。太師,立刻兵分兩路,一路控制京師,另一路攻打紫禁城,務必在勤王師抵達之前,將小皇帝擒拿擊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