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張大人可真是好本事啊,你看,不用皇上一兵一卒,他就幫皇上平亂收復失地,這樣忠心耿耿的大臣可難找啊,朝中又有誰能夠與之比肩?就說上一次在朝堂上他頂撞了皇上,那也是一時年輕氣盛,後來不是已經誠心悔過了嗎?皇上,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倒不如就讓他去,他的妻兒老小都在京城,皇上還顧慮什麼呢?他總不可能背上那不忠不孝的罵名吧。」
崇禎抬起頭來看了一眼王承恩,說道:「希望如此。」然後他便在奏章上畫了朱批,然後蓋章。
拿到崇禎的奏章之後,張雷便馬不停蹄地趕往巢縣去了。此時嚴覺已經陞官了,新任知縣是個老人,章節接觸過幾次,只覺得他是和巢湖書院那幾個老傢伙一樣迂腐的人,便沒了幫扶的興致。心中也算是想明白了,這老傢伙到這富庶的地方來當個知縣,恐怕是來安享晚年的。
今天張雷來到巢縣就是要把鋼鐵廠和造船廠全部都搬到太平島上面去的,張雷已經把基隆規劃成了一個巨大的造船廠,比這巢縣要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對於製造航母來說那裡絕對是一個不二的選擇。至於水泥廠和磚廠張雷並不準備搬遷,因為成本太高了。
到了鋼鐵廠,對於張雷的到來大家都顯得很是意外,因為自從張寶生他們去了京城之後張雷就很少回來這裡了,造好了的船也都是秦洛風帶著人來開走。所以今天看到張雷,大家都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圍攏了過來,聽說他娶了皇帝的妹妹做老婆,廠裡面年輕的工人都用崇拜的眼神看著他。
「錘子叔,老拴叔。」張雷叫道。
兩人都走到最前面來,這麼長的時間過去了,繁重的工作讓他們都變得更加蒼老,陳大勇卻是健壯了,身上是掩飾不住的一塊一塊的肌肉。
張雷對大家說道:「今天我到這裡來主要就是想把鋼鐵廠和造船廠都搬走。」
這一句話就好像是在平靜的水面丟下一塊大石頭,攪起了驚濤駭浪。大家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張雷,特別是陳大勇,他的大嗓門第一個叫了起來:「為什麼要搬走?搬到哪裡去?」
張雷說道:「大家已經知道了,咱們現在製造的船隻是越來越大,巢湖是內湖,想要把這些大船開到海裡面去越來越困難,因為河道不夠寬不夠深,只能把造船廠搬遷出去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張雷的解釋大家也能夠深刻地體會到,畢竟天字號的戰船進出巢湖就已經是河道的極限了。只不過陳老錘卻是問道:「你說的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你要把船廠和鋼鐵廠都搬到什麼地方去?」
「這個你們去了那裡自然就會知道了,保證你們會很喜歡,但是我現在還不能夠說。現在我就是來通知你們的,趕緊把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好,錘子叔你注意一下,有什麼東西需要拿的千萬別落下了。」
既然張雷已經這麼說了,大家也就算是明白過來了,於是在張雷走了之後就開始忙活了起來。張雷將所有的天字號戰船全部都調集了過來,來回兩趟幾乎把鋼鐵廠所有的設備全部搬走了,包括火車。
巢縣的鋼鐵廠是最早鍛造出精緻鋼材的工廠,又進過了不斷的研發改進,比應天府軍工廠所用的鋼材還要好,只不過軍工廠擁有的技術卻比巢縣鋼鐵廠要高得多,畢竟重新啟動的永樂計劃就是在那裡開始的。張雷原本想將軍工廠也搬遷到太平島上面去,但是經過打探之後發現又不可能,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崇禎已經派了許多人進入到軍工廠裡面工作了。他只好將永樂計劃之中軍工廠還沒有來得及啟動的項目全部給帶到太平島上面去,責令仇崖只生產和改進現在復原的這些項目。
完成這些事情又用了張雷一個多月的時間,這一個多月裡面張雷手下所有的海軍全部都調動了起來,連答應蔡仲和的往北資源掠奪的計劃都沒有實施,在造船廠和鋼鐵廠重新在基隆開始運行之後,這個計劃終於再一次提上了日程,不過卻是張雷親自帶領船隊往北進發,當然,主要還是由秦洛風來領導。而羅德曼卻被張雷派到大陸去領導陸軍繼續進行鎮壓起義的運動。之所以有這樣的安排是因為崇禎八年三月,張獻忠入陝,與高迎祥、李自成重新會合。洪承疇聞農民軍會聚於陝,四月十二日,在汝州大會諸將,商議圍剿農民軍於陝西,洪承疇令鄧玘、尤翟文等駐樊城,防守漢江;左良玉、湯九州控吳村、瓦屋,守浙水之要道;尤世威、陳示福、徐來朝分駐永寧、廬氏山中,以扼雒南、朱陽之險。洪承疇親統大軍,與曹文詔一起入潼關進剿。在鳳陽和巢縣受挫的農民軍再一次捲土重來,事實證明,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而張雷這一次下定了決心,吩咐羅德曼,就算是跑遍大明朝每一寸土地,也要將起義全部鎮壓下去,還大明一個太平盛世。
這一天,風和日麗,正是最適合出海的時候,張雷站在天字一號的船頭,看著周圍一字排開的一百艘戰船,一種君臨天下的感覺油然而生,彷彿他的意志所到之處,就是劍鋒所指之處,這樣的快感,美妙得無與倫比。難怪那麼多人想要當那上位者。
正在張雷為這樣的感覺陶醉不已的時候,秦洛風來到了甲板上面,對張雷說道:「張大人,兄弟們都準備好了。」
張雷將自己的思緒從九天之外拉了回來,說道:「那就吩咐大家出發吧。」
所有的船隻同時吹響了沉悶激昂的牛角,所有的煙囪都冒出滾滾濃煙,張雷一揮手,在天字一號的帶領之下,所有的船隻魚貫而出,從基隆往北前進。
在路上,張雷什麼話都沒有說,從基隆出發,前往琉球群島,曾經在這裡有一個琉球國,但是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這裡地域狹小,絲毫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抵抗,輕易就被張雷他們征服,歸了太平島的版圖。
然後他們繼續往北,本來時間正值盛夏,但是越往北走,大家就感覺到越來越寒冷,到達蝦夷島的時候,大家已經都冷得瑟瑟發抖,不得不穿上冬季的厚棉衣。
樂秋可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他把槍夾在胳肢窩裡面相互搓手,一邊跺著腳一邊埋怨道:「這裡是什麼鬼地方?怎麼如此寒冷,這還能住人嗎?」
張雷笑了笑說道:「話可別這麼說,那是你不習慣罷了,有些人啊,他還就能夠活下去。誒,蔡仲和,過來過來,你說的那個金礦煤礦什麼的都在這個地方?」
蔡仲和來到張雷跟前說道:「是啊,就在前面那個島上面,咱們馬上就到了,行了這麼長的時間,真是不容易啊。」
張雷自然知道這是什麼地方的,在多年之後,這裡會被改名叫做北海道。
蝦夷島人口密度極低,全年氣候寒冷、冬季漫長,是扶桑的糧食基地之一,小麥、馬鈴薯、大豆、乳牛與牛乳產量居全國最前列,木材產量、捕魚量居扶桑首位,礦產資源豐富,為扶桑最重要的煤炭產地。
只要佔據了蝦夷島,上面的各種資源那便是享用不盡了,這裡的水產之多可是聞名全世界的。
張雷說道:「是啊,終於到了,咱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把這一圈地方據為己有。把這裡變成給咱們種糧食的地方。運回大明去,可以救活好多百姓的性命了。」
「這鬼天氣還能夠種出糧食來?恐怕早就凍死了吧。」樂秋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說。
張雷道:「到時候你看看就知道了。」
船隊首先來到的是涵館,這裡是蝦夷島南邊最大的城市,這裡的地形是虎口的形狀,涵館剛好就在虎口中間的位置。南臨太平洋,隔著津輕海峽與本州島的青森相望,是良好的天然深水港口,這也是張雷選擇在這裡登陸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這樣龐大的隊伍出現在這裡不引起人們的注意是不可能的,港口上的守衛們在張雷的船隊還距離港口很遠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大明朝的旗幟。作為平時經常騷擾大明邊境的國家的地區,他們對這東西自然是不陌生的。當看到一百多艘密密麻麻的超級大戰船出現在了涵館,他們終於感覺到不妙了。於是負責眺望的人下來告訴了這裡的管事,管事在得知了情況之後發覺了事態嚴重,馬上就上報了這裡的官府。
當做完這一切的時候,張雷的船隊已經到了港口的外面,面對這樣的大船,扶桑國的所有戰船都要相形見絀,更別說涵館這裡的那些小船隻了,就算是停泊在這裡的最大的貨船,也還不到天字一號的四分之一大小。
「轟隆隆……」
萬炮齊發,這是張雷送給蝦夷島的第一個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