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創世之源女神傳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五章 迷路 文 / 菁華浮夢

    光明歷935年1月12ri,裡得森大公保羅·凱邁斯因病逝世,遺囑未公佈。//更新最快//

    光明歷935年1月16ri,大公子小保利羅·凱邁斯宣佈繼任大公之位,遭到以二公子小保塔羅、三公子小保契羅為首的政黨派系強烈反對。

    光明歷935年1月18ri,兩派爭鬥愈演愈烈,大公子強行繼位,引發兵變。

    光明歷935年1月19ri,凱密斯商業自治領,烏斯奇城北城區發生大規模暴動,城主兼統領阿姆斯遇刺,下落不明。

    光明歷935年1月21ri,大公子戰敗,二、三公子逼宮。

    光明歷935年1月23ri,二公子小羅塔羅·凱邁斯繼任裡得森大公之位,大公子遭驅逐流放。

    裡得森與多尼亞邊境交界處。

    漠漠長空,茫茫原野,粗礪的灰巖埋生在起伏不定的斜坡,稀拉的黃草堆裡鑽出不少嫩芽和翠綠青苔,一匹馬,一行三人,在這空曠的野外,緩慢挪動,一錯眼就已忽略。

    高地上的風兒總是很喧囂,佝僂的怪石在不大的催扯下,發出鬼一樣慘厲的嘯叫,那三道飄逸的身影,又不覺落入視野。

    一男兩女,驚為天人。男子一襲紅袍,面容剛毅,俊美異常,一頭火紅長髮隨風舞動,像一團烈烈燃燒的火,有意無意守護著身側白馬上的少女,傾世的容顏已找不出任何詞彙來描述,此時,她正和另一位俏麗的綠裙少女喁喁細語。

    「公主,這裡是哪兒?在我印象裡,多尼亞很少有這麼開闊的地界。」小妮子怯怯瞟了一眼泰格瑞爾,語聲很小。

    自然精靈雖是神之後裔,但對天使沒什麼好感,他們認為應該贏得天使尊重,天使卻總對他們不屑一顧。

    追溯緣由,天使高居神域至高天,自然精靈則身處污穢重重的下界。

    天使將自然精靈視為『墮落』,被神放逐,永不得回神域的失敗品。因為他們力量太過弱小,又完全適應了下界,已不屬於神界一員。

    自然精靈視天使為『無知、傲慢』,他們背負神聖使命來到下界,是偉大的光明主神親自創造,地位崇高,不在天使之下,而且擁有無限力量的生命之樹。

    自然精靈將自己看作生命之樹的種子,他們是統一的個體,由於分裂才導致孱弱。如果他們統回生命之樹,自然精靈相信,他們即是主神分身。

    天使與自然精靈各執一詞,對神的信仰,讓彼此毫無妥協,雙方矛盾愈演愈烈。

    永恆的沉睡,天使暫時接管了光明神域。而天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切斷光明神域與自然精靈的聯繫。

    天使認為,殘缺的自然精靈應該躲在骯髒的下界無盡懺悔,沒有資格瞻仰神恩,於是自然精靈失去了神的庇護。

    「也許,是另一條通往多尼亞的路。」我微瞇起眼,眺望遠方一重又一重天地毗連的灰影,柔柔道。

    回歸奈爾蘭,我便發覺泰格瑞爾與自然精靈相處不來,除了我,這位高傲的天使長好像對誰都不理不踩。

    他就像一座隨時都有可能噴發的火山,一眼便讓人心生畏懼,自動遠離。其實泰格瑞爾也有柔情的一面,儘管只會極少的時間展露在我面前,也總是時時刻刻守護著我。

    如果不是觸犯到他,他倒不會主動惹麻煩。最好的方式就是忽略,把他當成空氣。不過很少有人能做到,也很少有人能不經過他允許直近我身。

    還記得小妮子見我歸來,便熱情的撲上去,結果被泰格瑞爾轟飛百十多米遠。本就矛盾的雙方,這下結怨更大,我索性深居生命之樹不出,泰格瑞爾也少去了和自然精靈的接觸。

    直至我進階,喚醒了沉睡的『永恆之源』準備再踏征途,小妮子依舊倔強的跟了出來。她和泰格瑞爾的關係,也在我努力調停下緩和了些。

    小妮子對這個不通情理的天使長心存懼意,不敢與我過分親暱,泰格瑞爾則視若無睹,直接過濾了小妮子的存在。

    我就這樣,兩邊都不討好,小妮子的委屈我感受的到,泰格瑞爾的不滿令我無奈,我只能佯作不見。

    我沒有太多心思放到這上面,更多是為即將迎建的勢力堪憂。我終於明白泰格瑞爾所謂『守護我最後的尊嚴』是指什麼,根本換湯不換藥。

    泰格瑞爾不許別人的對我褻瀆,見我必須禮拜,語氣必須恭謹,一旦被他認定是大不敬,不管是誰,都會死得很慘很慘。

    擁有純淨光明神力的泰格瑞爾,又時刻有我身上的『永恆之源』滋補,下界沒人能戰勝的了他,更阻止不了他。

    我又悔又怨,連生氣帶賭氣,卻只能一個人瞎折騰。常言總道『禍不單行,好事無雙』,我是深有體會。

    就拿眼前來說,我好像又迷路了。進階之後,我完全轉變成光明神祇,神力特徵更加顯著,法則之力更加契合,力量大幅度遞增,也擁有了光明神祇特有的招牌能力。

    這一切都在預示著一個嶄新的開始,『涅盤重生』的效果,讓芙妮亞姐神元復甦,卻因法則修為不足,被融會的境界強行提升,出現了偽能力的尷尬境遇。

    因為殘缺的芙妮亞姐處在顛峰狀態,境界應天而生,所以給了芙妮亞姐顛峰時期下,殘缺的法則能力。

    我現在的狀況很特殊,神識一分為二,芙妮亞姐和我共享一個神體。『光明之心』孕育了芙妮亞姐的重生,我由『永恆之源』造就,形成對立。

    力量上,我們共同擁有生命之樹的力量,是雙子月之女神,光明之力連接了『永恆之源』,從而激發了『永恆之源』,也就是我的力量。

    而這股力量由芙妮亞姐的『光明之心』提供,我和芙妮亞姐的神識做引導。如果『光明之心』沉睡,則芙妮亞姐沉睡,失去媒介的『永恆之源』沉睡,我將又回到境界與殘缺生命法則之力共生平衡的原點。

    但進階後不同的是,『光明之心』與『永恆之源』彼此不再壓搾、吞噬,而是相交互換能量,致使我和芙妮亞姐的境界與法則之力完美揉搓在一起,不知該自修什麼,又會不會出現一方高過一方,再次陷入沉睡的狀況。

    最讓我哭笑不得的是,徹底蛻變成光明神祇,感性大於理性,可能是我短時無法適應,總是時不時的走神兒,變得傻傻又呆呆,雖說多了一個芙妮亞姐,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兩個超級路癡,還連帶影響了與我們定下主僕契約的落羽。

    以前我從不擔心去哪兒,又該怎麼去,理性的我,總能第一時間判斷出正確路徑以及返還路徑。

    如今,失去與『女神之淚』持有者的感應,又如此缺乏方向感,我便帶著一個問題『保鏢』,和同樣與我路癡的自然精靈,憑感覺遊蕩在這茫茫野嶺。

    小妮子不再說話,落寞的從包裹裡取出一枚果子啃起來,本來她準備了好多果子要與公主一起吃,後來她發覺,神是不需要食物的,這裡就屬她最累贅,也只有她還需要進食。

    看著小妮子越發憔悴的臉龐,我不忍,析出一道月神光輝,照耀在她身上,向她傳遞著心痛、歉意、與博愛。小妮子眼圈一紅,險些哭出聲來,她抿著嘴,使勁兒衝我一笑,狠狠咬著果子,一邊還說:「這是月亮泉畔的果子,有家鄉的味道……」

    我不敢去看她,把頭垂得很低,我知道自己屬於那種追求完美的人,心很細膩,容易善感,容易失意,我總是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不容任何芥蒂,也不願在心裡留下哪怕一丁點兒的不如意,卻往往無意間傷害了他人。

    星點的不順,會讓我消極,我在無法攻克它之前,便沒有一絲幹勁兒,認為連這都搞不定的我,再去做與它相關的事,又有什麼好結果?

    改變就要從根基開始,如果只是治標不治本,那麼做,不如不做。因此,在無法消除泰格瑞爾與小妮子芥蒂之前,我覺得怎樣做都屬徒勞,無法根本改變什麼,也無法鄭重其事的對她表達自己的歉意。

    心中煩躁,我下意識輕喚芙妮亞姐的神識,自甦醒,她便忙著融會『永恆之源』附帶著法則之力、境界、以及新生成的碧宵神劍總決。

    這一切對她來講都是那般稀奇,我曾對她道明自己的想法,我決定和她一起背負『永恆之源』的命運,她是知道的,也贊同,沉睡的她本就與我心意相通,我所做所想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艾琳絲妹妹,法則之力受不同性質神力的影響,也會相應進行質變,有些中性能力,則兩者皆適。」意識之海,芙妮亞姐柔柔向我述說著潛心鑽研的成果,「依據你的神識印記,光明神力下,法則之力更傾向於迴避與控制,暗黑神力下,一切法則之力都表現的極具攻擊性。另外境界的玄奧,令神歎為觀止,我們不應否定『烏迪瑪爾』奪天造化的智慧。境界順應天地至理,暗合蒼穹運系,是神界歷史上一次重大的變革突破,我或許可以通過它,彌補自身缺憾,進階到更高層次。」

    「是的,芙妮亞姐,我們把它稱作新生神祇。不過,我不是因此打擾你的融合,有件事,我很矛盾。」

    「哦?是什麼?我應該尊重你的意識,艾琳絲妹妹。偷窺你的神識印記,會令我深深自責。」

    「泰格瑞爾只想守護你,我親愛的姐姐。如果可以,請他不要傷害我身邊的人,這點我做不到,也許你有方法。」

    沉默……

    「我無法確切把握,泰格瑞爾並不受我的制約。我無權對他的行為大加干預,這是他最後的底線。」

    「可他的驕傲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我無法理解神的世界,也不會用神的思想來衡量下界。他本不該來的,是我的愚蠢,造就了這番苦果。」

    「不,艾琳絲妹妹,如果這一切令你感到困苦,我覺得有必要敲打一下泰格瑞爾。」

    「需要什麼?」

    「神之法典,那裡記載了泰格瑞爾一切行為準則,如果你能得到它,並使它按你的意志改寫,那麼泰格瑞爾必將遵從。」

    「這是欺詐,我於心不忍,泰格瑞爾也會感到痛苦。」

    「是的,神的意志,總會傷害到他人。」

    「或許還有緩和一些的方法。」

    「那需要我做主體來引導他,時間會很長。」

    「我想可以接受。」

    「嗯,我知道你會同意的,艾琳絲妹妹。不過在這之前,你應該應付一下現世發生的事,我感知到一股百人的軍隊,正向這邊快速集結。」

    迷離的眼眸恢復清明,我了望前方半天滾滾,一隊打著半旗的騎兵,正飛速向這邊急馳而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