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我做許仙的日子

正文 第383章、復歸命運 文 / 徐州小吃

    「父王,這事真的要上奏朝廷?」許仙一離開,朱高煦便立即對朱棣進言。閱讀

    「那你的意思?」朱棣問他。

    「父王,好容易據有北平,不可再讓朝廷插手進來。事急矣,可舉事。」朱高煦立即勸自己父王造反。

    朱高煦的勸進,可是流傳甚廣。

    李淵及其子李世民、李建成「與晉陽令劉靜謀舉大事」時,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李淵治下駐馬邑(今山西朔州市)的鷹揚府校尉劉武周發動兵變,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據馬邑而自稱天子,國號定楊。三月,劉武周攻破樓煩郡,進佔汾陽宮,並與突厥勾結,圖謀南下爭奪天下。煬帝聞訊後大怒,要提李淵到江都治罪。在此危急情勢下,李淵對李世民說:「事急矣,可舉事。」

    「事急矣,可舉事。」這一句,自此之後,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朱高煦以此勸進,身為世子的朱高熾,自然是心中不安。因為李世民是次子,他朱高煦同樣也是。但是朱高熾什麼也沒有說,他知道自己父王喜歡這個二弟,說了也沒用。便一句不出聲。

    朱棣就害怕自己兒子們學自己,現在朱高煦竟然這樣說,自然很不高興。再看看自己大兒子一聲不發,不由說道:「你以為許王叔來了北平,北平還能在王手中嗎?」

    「父王,他只是—人罷了。區區一人。父王懼他?」朱高煦只想著造反,根不明白自己父親的意思。

    朱棣一指自己大兒子,說:「熾兒。你說!」

    朱棣一般不讓自己兒子發言,特別是老大。一時間,朱高熾也沒有準備,立即說:「父王可是擔心北平城外的大軍?」

    朱允防他這個四叔防的厲害,—開始便安排了對自己這四叔的圍困。

    朱允炆即位後,即與齊泰、黃子澄等密議削藩。以燕王勢大難圖,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削奪,湘王,余皆廢為庶人。為圖燕王。朱允炆令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謝貴、張信掌北平都指揮使司,以謝貴控制北平(今běijing),另以都督宋忠、徐凱、耿瓛屯兵開平、臨清、山海關一帶。並調檢燕府護衛軍士。加強防燕措施。建元年六月,齊泰將燕使鄧庸下獄審訊,具得燕王將舉兵反狀,乃發兵逮燕府官屬,並密敕張信逮捕燕王。張信為燕王舊部,此時遂降燕,朱棣隨即為備。

    張信是降了,但是還是朱允的人馬佔優。所以朱高熾這樣說。

    但是朱棣卻很失望,愈發想著許仙說的命運、氣運。他是知道大兒子比不上二兒子的。但是以前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兒子造反的事,現場卻不得不想。「來人,備輅。」心情煩躁,朱棣又沒有辦法與自己兒子商議自己兒子造反的事,他自然要去找一個可以商討的人了。這個人便是他的軍師,慶芒寺的道衍和尚,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姚廣孝。

    據說一次姚廣孝侍候燕王吃飯,當時天氣非常寒冷,席間朱棣出聯相試,出上聯曰:「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姚廣孝應聲答道:「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是主」。下聯中寓意雙關,正中燕王下懷,所以朱棣大喜過望之餘,自此即以姚廣孝為心腹謀士,「凡有大計,與姚謀焉。」又有獻說建削藩,岷、周、谷、湘、獻各王或已削爵廢為庶人,或闔宮,燕王朱棣驚懼之下,令姚廣孝占卜,以覘將來,「廣孝以三錢授成祖密祝之。始擲一錢於案,即視成祖曰:『殿下yu為帝乎?』成祖斥之曰:『何妄言!』更擲,曰:『有之。』遂陳天命所在,又薦相士袁珙。珙相成祖法當為天子,曰:『俟須及臍,即正大位。』」

    雖然朱棣為雷信所害,姚廣孝沒有使什麼大神通救他,但是姚廣孝以前使的,他可是一直記著。而這個時候,他自然要問一下自己的這位軍師大人了。

    眼前即將到來的一切,讓朱棣憂心不已,自己準備反了,朝廷卻起了個變化,更是派出了許王叔。他不是沒有想過許仙是在騙他,但是萬—是呢?這件事萬一成真,自己就是成功登基,又有什麼用?這才帶著三個兒子一同前往慶笀寺找道衍來其化解眼前的。

    「父王,慶笀寺到了。」車門外飄進一朱高熙。朱棣楞了一下,方覺馬車一停,剛才被許仙的話弄得有些恍惚,居然絲毫未察覺。

    朱高燧率先起身彎腰,將門簾挑了起來,朱棣順勢,自馬車內鑽了出來,朱棣的侍衛已在門外候著的,燕王遇襲,已經發生了一次,自然不能發生第二次。像輅二十米外是站著便是一身黑色僧袍,外套這紅色袈裟的道衍,瞧見朱棣下車,忙上前迎了上去,雙手合十對著道衍行了一禮,道:「軍師……?「

    道衍點了點頭,雙手同樣合十對著朱棣行了一禮,道:「燕王有事傳人來喚老衲便是,如此時期,王爺親臨老衲寒舍,倒叫我著實過意不去。」

    朱棣臉上肌肉微微牽動了兩下,露出了一絲答道:「軍師言重了,眼下局勢雖不利,但王自幼縱橫貫了,區區數萬兵馬,王尚未方在眼裡!「

    道衍點了點頭,一雙三角眼裡寒光一閃,點頭道:「王爺英雄了得,老衲深感佩服!」頓了頓又道:「門外炎熱,王爺萬金之驅,不宜暴曬,還請移駕至老衲禪房敘話。」朱棣心知其意,便不再寒暄,隨著道珩直至後院禪房。

    慶笀寺創建於金章宗大定二年。元至元四年,建二塔。故又稱雙塔寺,雙塔都是八角密簷磚塔,一為九層。另為七層,東西比肩排列。九層塔為海雲大師靈塔,低者為曾主持慶笀寺的海雲得法大弟子可庵之靈塔。

    雙塔在慶笀寺的西側,八角形九級一座,額曰「天光普照佛ri圓明海雲佑聖國師之塔」;八角形七級一座,額約「佛ri圓明大禪師可庵之靈塔」道衍的禪房就在這雙塔的西側,禪房不大。卻獨自一屋,周圍種滿了翠竹,徐徐山風吹來。竹葉婆娑。二人進屋坐定,小和尚,小心奉上兩杯茶,便又輕聲退出。朱高熾、朱高熙、朱高燧三人門外側身而立。

    房內朱棣皺著眉頭望了一眼窗外搖曳的翠竹。許久才收回了目光。盯著道衍道:「軍師,眼下如何是好,……,王是說,許王叔已在王的府上!」

    朱棣是—個謹慎的人,謀大事者都要謹慎。雖說一路上他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見了姚廣孝,和尚打扮的道衍。即便他不想,這問題便已經自動跳入了他的腦中:斬首。

    大明朝還沒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大體意思—樣。那就是現在不是他反與不反的問題,而是許仙抓他的問題。剛剛經歷了一場雷信,他怎麼會不怕?

    道衍收起了手中佛珠,徐徐道:「王爺不必急躁,依老衲看,這位王爺也不是是非不分之人。」

    「王不怕別的,只怕王叔直接抓我回京。」朱棣說的不是沒有可能,因為他見過雷信帶來人的手段,而許仙卻輕易殺了這樣的之士。如果他要對付自己……

    此時,什麼命運,什麼自己兒子們今後造反……那都是今後的事了。

    「其實我等不是沒有辦法對這位殿下下手。」道衍知道朱棣擔心什麼,其實他姚廣孝又何嘗沒有擔心?

    朱棣是他展示才華的恩主,朱棣為雷信的人傷了,裝瘋變成真瘋,他自然是知道的。可是知道又怎樣?法不可輕傳的佛門,他實在是沒有法力,講道理他是高手,只不過人家不和他講道理,直接法力碾壓,也只有裝什麼都不知道了。現在許仙救回了朱棣,對他而言既是好事,也是難題,不過再難也比面對瘋朱棣好辦。

    朱棣自從醒來,便被接二連三的事情弄得頭昏腦中,如果不是他為—代雄主,說不定也要學他的兄弟了,此刻聽道衍話中之意,似乎有法子,不由得精神一震,喜道:「還望軍師指點一二?「

    道衍點頭道:「王爺言重了,臣乃王爺臣子,出謀劃策乃老衲的分,王爺不必客氣!「朱棣瞧他說的如此誠懇,知曉他的性子,也不答話。道衍繼續道:「這位王爺乃是太祖先皇御命所封,有決斷皇位之權,此次來燕地,無非是自朝廷黃子澄、齊泰等一干奸佞小人處聽到了王爺謀逆的謊言,一時激如公憤,這才上了建帝的當。」

    朱棣點了點頭。難道不是嗎?什麼按周禮封天下,絕對是允小兒耍的花招。自己父皇的分封不比你一小兒的好?已經栽進去了不少王爺們,我若再信,才是傻子。

    道衍瞧在眼裡,繼續道:「王爺久居邊塞,數年抗敵,保我大明邊疆安穩,奇功可比漢之衛青霍去病,唐之薛仁貴。於我大明國實有不世之功,如今遭受朝廷奸佞小人挑破方才落得如此下場,依老衲看,天下百姓對王爺還是心生同情,若不然朝廷也不會估計天下悠悠眾口兒對王爺有所估計。「頓了頓道衍又道:」先前,韃子侵我邊疆,王爺深明大義出兵安邦保境,天下皆知,王爺正好利用這一點,將王爺之冤枉佈告天下;同時傳召錦衣衛,隨時候命,一旦情況有變,隨時動手!「道衍說的殺氣騰騰。

    道衍緩緩道來,朱棣登時鬆了口氣,這些時日以來,所發生的一切來得太快,一波接一波的,一向謹慎穩重的他也未免有些失了方寸,加上自己渾渾噩噩數日,在面對許仙時,一顆心竟失去了往日的鎮定和從容。道衍的這番話,使其煩躁的心,開始平靜了下來,也認真的對待這件事。

    只不過他朱棣雖說不怕千軍萬馬,但是許仙,他卻是怕的。雷信的人差點兒換了自己的魂。而那妖人卻讓許仙輕而易舉便滅除了。這也是許仙也是王爺,若是萬—……他都不敢想像。

    到了現在,這—步還要發動嗎?還要擒殺張昺、謝貴嗎?

    朱棣雖說不甘心於坐等削奪。但是對起兵之事尚在猶豫未決。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造反派的。其實歷史上的造反,多數都是逼到了那個份上,也才反的。然後成功了,再由後人牽強附會那人多有遠見之名之類的。

    道衍久侍朱棣,熟知他的性格,畢竟朱棣的反心可以說是他—手培養出來的。

    姚廣孝是個不受重用的人才,他玩的那些聯對、占卜、薦人看相等神秘方式。只不過是他培養的手段。其實姚廣孝並非那種故弄玄虛、誇誇其談的江湖術士,而是在利用自己僧人的特殊身份,採取特殊的方式勸說朱棣。其用意在於督促其早下決斷。畢竟神秘學在當時很有社會基礎,對朱棣的決策,也不能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靖難」功成之後,明成祖朱棣在追思姚廣孝功績的御制神道碑中曾說到。「及皇考賓天而奸臣擅命。變更舊章,構為禍亂,危迫朕躬。朕惟宗社至重,匡救之責,實有所在。廣孝於時,識進退存亡之理,明安危禍福之機,先幾效謀。言無不合。出入左右帷幄之間,啟沃良多。」《明史》「姚廣孝傳」則指出:「帝(朱棣)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其後之贊又說:「成祖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未嘗有萬全之計也。乃道衍首贊密謀,發機決策。」其實都是強調姚廣孝在「靖難」決策中的重要作用。

    後來詆毀姚廣孝之人,也多抓住此點對他進行攻擊。如《明鑒》中,以「僧道衍勸棣為逆」為綱來敘述這段史實。明人私人雜著中,則說到早在洪武十五年,姚廣孝即與燕王朱棣密謀覬覦皇位,「時高皇帝封秦晉燕等十王,成祖封燕,將之北平。公乘間請曰:『大王骨相非常,英武冠世,今皇圖草昧,東宮仁柔,願厚自愛。大王試乞臣府中,當奉一白帽與王戴。』蓋王上加白,其『皇』也。王乃自求衍於太祖,得從至北平。」有人以此指責他早就懷有「大逆不道」之心,所謂「白帽獻燕,已屬無王」。

    所以說,如果說朱棣的反心是5的話,另外—個5,便在這姚廣孝身上。

    朱棣去見這麼個人物,許仙自然是不會老老實實地呆在燕王府。

    當然了,他也不會多做什麼。他只會看。攪亂了命運長河,並不是為了攪亂,而是觀看,體悟,從而得到自己超脫的道。

    而這樣的體悟,又有什麼比觀看歷史的節點人物更加好的呢?朱棣與姚廣孝,身都是這樣的人物。

    許仙觀看著朱棣的變化,他的混亂,他的平靜……再看姚廣孝……

    道衍和尚瞧朱棣皺著眉頭思量,也不驚擾,瞇著一雙三角眼默默的念著佛號,臉上竟無絲毫的焦急之色。朱棣思索了片刻,方才有一股解脫了感覺,猛的吐了口氣,說道:「依軍師看來,如今王如何是好!」

    只不過這份解脫在許仙的雙目之下,卻哪兒是什麼解脫,分明是命運在重組,命運的絲線又落在了朱棣的身上。做—個為人控制的木偶,自然要比自己duli思考要輕鬆得許多許多。

    只不過這一切,朱棣不知道,道衍也看不到,道衍的三角眼裡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意,盯著朱棣道:」王爺所問何事?「

    朱棣一愣,他和道衍相處最久,以為此話一出,道衍定能知曉其心意,豈料道衍竟然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來個不解其意。如此一來,朱棣倒有些犯難,若要他說出自己心中圖謀的大事,是非他所願,但這些時日接連發生的事情來看,朝廷對他殺意一起,如其被人所制,不如早些,一旦準備妥當,先下手為強。

    道衍在一旁冷眼旁觀了半響,瞧朱棣臉色頗為尷尬,微微一笑,也不點破,自顧自的念了聲佛號道:「如今,聖上猜間宗室,侵漁齊藩,所戮辱囚首隸士伍,蓋五王矣。眼下雖未波及王爺,但以老衲看王爺雖看似太平,實乃大禍將至?殿下,乃是太祖最鍾愛的兒子,雄才偉略,甚得軍心,以我看,當今聖上所忌諱的非其他王爺,而是殿下。殿下久居燕京之地,燕京自古勝國之遺,而北方雄鎮也。其民習弓馬地饒棗栗,悉雄薊屬。郡之材官良家子,彀甲可萬,粟支十年。眼下北平諸衛雖權歸朝廷,但將校都是燕王簡拔,且乃殿下舊部投石超距者,又不下一二萬。鼓行定山東,略淮南,此勢若建瓴而下,誰為抗禦?殿下若不趁早發兵,一旦朝廷搶佔了先進,先行動手,殿下豈不是受人所制!」

    到了這一步,許仙知道這已經說不上到底是命運在起作用,還是朱棣恢復了雄才大略的雄主之風。

    「三分在運,七分在人嗎?」許仙—邊看著,一邊不斷計算著命運在其中的作用力。

    這很難算的清,但是作為—個謀求解脫的人,自然是多看多算,勝算越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