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晚唐

正文 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 文 / 木子藍色

    (感謝飄渺¢風、大風包子兩位的月票支持,謝謝大家,感動常在!)

    眼看著年關將近,帥府又開始籌備起年節的節賞。今年滅掉了高句麗,攻取了整個遼河的中下游和鴨綠江的下游兩岸,再加上遼西走廊和燕山的薊檀二州。

    乾符五年,李璟的地盤一下子擴充三倍以上。

    雖然中原之地戰亂四起,可東北道的地盤上卻是極為豐收與喜悅的一年。去年不但軍事上取得極大的勝利,同樣也是糧食的大豐收的一年。而得益於東北大開發計劃,各種基礎建設的上馬,登州的手工製造業和商貿也是極為紅火,各州的礦產等,也一樣火爆。

    打了這麼多勝仗,且如今又是多事之秋。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璟早已經和李讓等人計劃好了,要拿出一大筆賞錢來,給將士們發一筆厚賞。同時,為了讓那些遷移去淄青登萊的高句麗人,和遷到東北的中原漢人能過個更豐富的新年,李璟也準備特別拔出一筆錢來購買各種年貨下發給他們,這也算是一種補貼。

    對於李璟的這個提議,李讓與其它人都是贊同的。這次的節賞以發實物為主,這又是一大筆zhengfu訂單,那些商舖工坊老闆們賺一筆的同時,最後帥府也一樣能得到一筆稅錢。

    新年漸近,年味漸濃,到處都是拿著攢下的過年錢上街採購年貨的人們。溫飽之餘,大家也都有了些餘錢,這新年自然就得豐富一些。給家中的婆娘扯幾尺花布做身新衣裳,給孩子們買幾斤棉花,一人做一件暖暖的棉袍。還要買門神鎮年獸,買新桃符,另外現在還流行過年在門前貼對聯,在門上貼福字,這些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別人家既然都有了,自己家也不缺這兩錢,當然也得有。

    此外,還得買點糖塊、瓜子、山楂、榛子這些,梨子、桔子這些也買些裝盤。還得買些茶葉待客,大過年的,酒自然也是不能少的。另外還得那些大白菜、包菜等新鮮蔬菜,如今手裡有些餘錢了,這年自然得過豐富些,雞鴨都要買,魚也得多買些,還得買二三十斤豬肉,再買點羊肉、牛肉。

    到處都是滿臉帶著滿足自豪微笑的男女,身邊或帶著孩子,或帶著媳婦,一派喜悅。

    而此時,李璟卻坐在原來高句麗的金殿中,與諸將一起議事。

    先前大名報突然發文,公開四鎮要擁李璟為帝的文章,確實讓李璟有些震驚。這件事情,很快也傳到遼東各鎮,引起將士們和底下百姓工人商人們的議論紛紛。

    對於這件事情,大家相互爭論,形成了三種意見。一部份人認為李唐乃是正朔,不希望看到李璟成為叛臣。這部份人代表了眼下大多數人的觀念,那就是他們已經習慣了藩鎮一面強大自立,一面卻又繼續尊李唐為正朔的這種情況。大家都習慣這些年來的現狀,願意看到鎮**強大自立,但又不希望藩鎮徹底的反唐,而是願意看到藩鎮和朝廷如春秋是周王室與諸侯般的關係。

    說到底,這種想法固然與當前唐安史之亂後百年來的現狀有關。畢竟,藩鎮強大自立,只要不反唐,大家相安無事,百姓日子也過的安穩。可一旦反唐,朝廷被迫與之討伐,戰亂一起,結果必然是百姓遭殃,這都是有前車之鑒的,不管最後誰勝誰負,戰爭中最吃虧的都是百姓。如今東北道各鎮下的日子過的這麼好,誰願意這種日子突然發去。因此,大家更安於現狀,而不想承擔改變帶來的戰亂。

    另有一部份人則是支持元帥乾脆反唐,畢竟大家把李璟管轄鎮**之後地盤上的變化。大家家中糧食滿缸,有摭風蔽雨的屋子,有避寒的衣服。每個人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孩子能夠讀書,甚至讀的好還有獎學金。讀不好,也可以送去軍校。這種日子是以前不敢想像的,每個人都知道這種生活的難得,沒有人願意再回到過去。因此聽到報上說,河北四鎮願意奉李帥為皇帝,一起推翻唐朝時,眾人都十分興奮與支持。在大家看來,有河北四鎮支持,再有郡王領鎮國大軍,取李唐而代之,並非沒有可能。如果李璟成了天下的皇帝,那大家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也再不用提心吊膽的,總擔心一覺醒來後,發現如今的美好生活只是一個夢。

    當然還有不少的一部份人,則根本沒有自己的主見。不管報上和大家怎麼說,他們都只是看著聽著接受著。

    知道外面的討論後,李璟派出了不少人前去收集大家的意見,最後得出的調查結果。

    在現階段,大約有六成左右的百姓,其實是願意支持李璟成為一個割據藩鎮,但卻又反對李璟反唐。而又有大約三成左右的百姓,則支持李璟此時反唐,認為由李璟取代唐朝,能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還剩下一成左右右的人,則對這種問題,沒有自己的想法,隨大流而已。

    這個調查結果,讓李璟也明白了眼下大多數百姓的觀念想法。就連鎮**治下這些受益於他的百姓,都有半數以上不支持反唐,那其它唐朝領地上的百姓,肯定還會有更多。

    李璟本無意此時反唐,看到這個也越加堅定了自己的計劃。

    那期大名報之後沒有多久,朝廷便又派來了使者,正式授李璟東北道大行台尚書令,正二品。並詔令李璟,東北道大行台的屬下官員,一律由李璟自行選拔任用。

    接到這個詔書著實既在李璟意料之外,又有些意料之中。

    這明顯就是因為河北四鎮那擁戴所帶來的後果了,朝廷反應很快,加封很大方。

    居然是東北道大行台,這大行台尚書令與朝廷中央的尚書令相同品級,雖然比中央尚書令比起來,含金量似乎低一些。但實際上,以李璟如今實際割據東北的情形,朝廷給這個職位,那就是徹底的讓李璟完全的真正割據東北了。

    以後李璟就能真正的建立一個小朝廷,全權管理東北,成為名符其實的東北王。

    不過李璟也清楚的明白,朝廷越是如此迫不及待的加官,越是如此大方的加封,越說明了朝廷對他深深的忌憚。

    朝廷每給李璟加一次官,代表的不是朝廷對李璟的依賴與期待,而是對李璟的忌憚。這樣下去,要麼李璟徹底的反王,要麼最後朝廷騰出手來清算李璟,他們之間再無可能回到過去了。

    不過,不論是朝廷,還是李璟,都明白,他們之間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了。

    輕輕敲打了一下桌子,李璟高聲道:「諸位,天使剛剛帶來了陛下的詔書。陛下對我們滅高句麗,收復安東之地,揚大唐國威,十分滿意,特下旨嘉賞全軍將士,並且,自今日起,東北六鎮之地設東北道大行台,本王自即ri起擔任東北道大行台尚書令,其餘屬官則由本王自行任免。東北道大行台,代表朝廷全權處理六鎮二十一州一百縣軍政民事。」

    這番話一落,殿中文官武將們都喜形無色,高興無比。

    如此一來,李璟在東北各鎮的地位算是徹底的鞏固,再無半點漏洞,合法合理。這個職位比原先的東北元帥和節度都使這兩個更加傾向於臨時統轄各鎮兵馬軍事的官職,更加的穩固東北地區二十萬軍隊的統屬秩序。

    東北道大行台-六鎮-二十一州-一百縣,整個東北地區形成了完整的四級行政區分。

    眾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臉上洋溢著興奮之色。

    李璟高聲道:「現在本王宣佈東北道大行台官職任免!」

    殿中一時安靜,這可是小朝廷的建立。東北道大行台一立起來,以後幾乎就是整個東北地區的統治機構了。如果將來李璟帶領大家打下天下,這個小朝廷的各個官職,也基本上有可能就是將來金殿上各位功臣的位置了。

    「東北道大行台尚書令由某擔任,其下設左右僕she,從二品,授崔芸卿尚書左僕she,授李振尚書右僕she。」

    李璟大行台尚書令下,最重要的職務就是左右僕射了,對這兩個官職,有資格擔任的人不少,不但六鎮節帥,就是各軍軍主也都有資格問鼎。如大家猜測的一樣,李璟最終把這兩個重要的職務,交給了文官,而且不出意外,最重要的左僕she之職,交給了在東北道地位尊崇,但實際上卻是自身勢力最小的新來沒多久的李璟老師崔芸卿。而右僕she之位,也不有例外的交給了以往一直是李璟手下第一謀士的李振李興緒。

    崔芸卿和李振都各兼一鎮節帥一州刺史之位,如今又任行台尚書省左右僕she,頓時這權柄可就驚人了。

    不過李璟隨後又宣佈了一道任命,卻讓眾人一怔。李璟宣佈,免去崔芸卿淄青撫寧軍節度使兼青州刺史之職,免去李振登萊鎮**節度使兼登州刺史之職。

    聽到這個任命,崔芸卿和李振面上都沒有半點驚訝,其它人頓時馬上明白,這樣重要的事情,李璟事先肯定和這二人商量過。以李璟一直以來的行事風格來看,郡王最喜歡的就是平衡之道,絕不讓人輕易的掌握太多的權利。如今升任崔芸卿和李振做了行台的左右僕she,那麼絕不可能再讓他們擔任一鎮節帥了。這也是平衡之道!其實倒也和朝廷的情況差不多,要麼出將,要麼入相,想要宰相兼節度使,那只能是使相,而不是真正的宰相。

    看李璟的安排,明顯是入行台,則不能擔任各鎮要職。

    行台的官職完全是仿中央尚書省,中央尚書省有的官職,行台都有。

    左右僕she之下,最重要的就是六部尚書了。不過中央六部以吏官為首,而行台則是以兵部為首。

    對於這個兵部尚書的人選李璟也是考慮了許久,甚至與李振崔芸卿等人商議過。李璟初是想要以武將為兵部尚書,但最後想來想去,考慮到眼下這個晚唐時代的普通風氣,還是改打算用文官為主官,然後以武將為副。

    「授敬翔為大行台兵部尚書,正三品。免敬翔遼西平盧軍節度使兼營州刺史之職。授林威、裴宥大行台正四品兵部侍郎,免林威平州防禦使、免裴宥水軍都知兵馬使之職。」

    一個接一個的命令發出,整個東北道原先的重要官員都來了一次極大的變動。

    崔芸卿任左僕she,李振任右僕she。

    敬翔為兵部尚書,蓋寓為吏部尚書,李讓為戶部尚書,郭承安為工部尚書,李良為禮部尚書,李純為刑部尚書。

    六部下各有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員外郎二人、主事二人。每部下設四司,六部共有二十四司。每司以郎中為主,員外郎為副。每司一郎中二員外郎四主事。

    除左右僕she六部尚書外,還有正四品大行台左右尚書丞一人,大行台七品尚書省都事一人,九品大行台主事六人。

    原來的六鎮節帥崔芸卿、李振、敬翔、蓋寓、郭承安、李良六人,都進入了大行台,而他們原來的節帥位置,也全都空了出來。

    整個大行台有品級的官員,就多達一百餘人。李璟暫時只任免了左右僕she、左右丞、六部尚書,還有兵部的兩位侍郎。其餘的大多數官職還暫時空缺,需要與諸官商議。

    不過一下子空出了六個節度使之位和六個刺史之位,卻是讓在座的諸多軍主們都眼神炙熱起來。

    雖然李璟一直以來的習慣,都是以文官任節帥和刺史,但是現在,李振等人升任大行台任職,一時間,論資歷聲望,能擔任這六鎮節帥的人選,卻是沒有人比林武、王重等軍主更高的人選了。

    實際上,李璟現在也沒有什麼合適的節帥使人選,任用武將為節度使,一直是李璟在避免的。李璟也曾想過撤掉節度使這個位置,但是暫時來說,他卻不能這麼做。

    而讓大行台的官員來兼任節度使,這更是李璟所無法接受的。在李璟的計劃中,他要借這次大行台組建之機,把各鎮節帥的權利壓縮削弱,把權利都收歸到大行台來。

    不過,看到諸將一個個在盯著六鎮節度使的空位,李璟心中明白,這一步並不好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