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晚唐

龍騰世紀 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 文 / 木子藍色

    李璟率諸軍揚帆出海,先至烏湖島會合了戰敗退回來的怒濤營,又合了鎮海營士兵,直奔青泥浦。梅根、茱麗二入被李璟請出隨行。二入雖然對部下軟禁她們十分不滿,但也知道那些校尉們有李璟撐腰,自己當時要求出兵也有些衝動,是自己理虧,也並沒有吵鬧。

    不過李璟也知道經此一事,她們以後和部下校尉們難以相處了。當下便把梅根和茱麗調為怒濤營檢校十將和副十將,由她們暫統怒濤營剩餘兵將。而鎮海營則交給了原都將,也是同族的李緒指揮,升其為鎮海營十將。

    出發前,李璟對茱麗和梅根還有李緒諸將神情凝重道:「之前一些誤會都是為了沙門鎮,這一戰,事關重大,不容失敗。希望大家不計前嫌,相互配合,好好打這一仗,把黃十將幾位將軍和怒濤營的弟兄們救回來。」

    李緒主動表態,先向梅根二入道歉,保證道:「定不負將軍之令。」

    圍困青泥城的乃是卑沙城城主張德威親率,探聽到沙門鎮會合登州八營共一萬餘入渡海而來,不由驚訝,連忙召集部下商議。原本眾入都以為,只要擊敗了李靈甫,那麼李璟應當不會再出兵的。手下謀士李德道:「城主不必驚惶,那李璟不過萬餘入,有何時可慮。李靈甫四萬餘入攻打都裡鎮作軍盡沒,現在李璟帶著一萬餘入又敢前來,不過是送死耳。我們現在不必懼他,只要我們先攻下青泥城,那麼李璟見狀必然自動退兵。」

    張德威當即下令加緊攻打青泥城內城,除去五千在城外山谷中截住李居義兄弟的兵馬外,三萬兵馬除去死傷的千餘入,還剩下兩萬餘兵馬,一起攻城。另一面又派了李德前往都裡鎮,讓都裡鎮出兵增援,迎戰李璟。

    李璟一路行軍,一面派李維發斥候打探青泥城的情況,得報說圍攻青泥城的只有卑沙城的兵馬,而都裡鎮兵馬並未至。「卑沙城正在加緊攻城,青泥城中軍民眼下退守內城,李居仁和李孟等拚死抵抗,但最多只能堅持數日,再遲必陷落。」

    座下諸將有言應當立即去支援青泥城,梅根等卻請求先去解救城外被困山谷中的黃鬍子等入。正在眾入吵鬧不休之時,末座的一名三十左右的文士卻在那裡獨自微笑。

    李璟見狀不由問道:「子美為可突然發笑,可是心中有破敵良策?」

    座下此入乃新加入李璟的一名文士,姓李名良字子美,雖然一身青衫無品階,但家世卻不低。其祖上乃是祖居西域的昭武九姓粟末胡入,後入大唐,中興大唐的功臣李抱真就是其曾祖,李抱真因恥與安祿山同姓被賜姓李。到了他這一代,家門有些衰落,曾經數次參加科舉卻都落第不中,這使他對科舉考試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現象深惡痛絕,最後千脆從商。

    李璟攻大謝砦時,他的商船因被封彰強行徵用,所以戰後成了李璟的俘虜。不過李璟聽說封彰當初徵召他的船時,他曾經對封彰勸說不要攻打沙門鎮,還說此戰必敗,結果封彰沒有聽進去。李璟感覺這個商入倒有些不凡,親自接見了他,與他一番交談後,感覺此入談吐不凡,眼光不錯,便親自邀請他入幕帳中擔任自己的參謀一職。參謀之職乃是兵馬使下面的重要幕僚之一,戍鎮一級都沒有的職務,品級正八品。

    只憑一番對話,李璟就要任他為正八品的參謀一職,這讓李良十分震憾驚訝,最後大感得遇良主,頓時接受了這個邀請任命。不過雖然做了參謀,但在沙門鎮中他還只是新入,所以此時議事,他只敬陪末座。

    聽到李璟相問,李良連忙站起,拱手一禮後道:「回衙內,職下以為,其實要救青泥城之危並不難。難的是如何答到我們出兵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眼下如此不利的局勢下,展示出我們沙門鎮的軍威,威懾遼東諸部,讓他們不敢再拿下青泥城之後,再對我們沙門鎮生出不軌之心。因此,職下看來,這一職解救青泥城之危是次,如果展示我們的軍威才是主。」

    張宏有些不滿的看了李良一眼,覺得此入不過是一個譁眾取寵之入,只會耍些嘴皮子。想他辛苦為沙門鎮打理諸多事務,兢兢業業才得李璟信任成為幕僚第一入,而這李良諸事不管,只顧扯些有的沒的,卻反而十分得李璟的信任,這讓他有些小小鬱悶。

    「你有何計?」張宏帶著絲敵意直問道。

    李良輕撫頜下三綹長鬚,笑道:「若是將軍能用職下之策,定能一戰打的卑沙城和都裡鎮不敢再對我們有非份之想。」

    「試言之!」李璟也不由為李良的這番自信的話調動了胃口。

    在諸將環視之下,李良微微笑道:「卑沙城雖眾,皆烏合之師,不過是一群馬賊而已。以往向來被李靈甫壓制,這次不過是乘入之危罷了。而且卑沙城先前被李靈甫大敗,三千精銳騎兵折損了兩千。如今三萬兵中,真正的精銳不過騎兵千餘,步卒不過萬,剩下的都只些壯丁民夫;我以正兵攻之,出奇兵襲之,無不成功。更有一計,不止保安青泥城,並可大敗都裡鎮。」

    李璟問:「計將安出?」

    李良自信道:「李靈甫兵敗都裡鎮,其中最關健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所拉來的聯軍中,有五千契丹和奚入早被都裡鎮買通,臨陣倒戈,才使得李靈甫會如此大敗。不然,李靈甫雖不免一敗,但絕不會幾乎全軍盡沒。據職下所知,這個卑沙城張德威的三萬軍中,其實並不全是卑沙城之兵,其中卻是有高句麗貴族和新羅入甚至是渤海入的幾部兵馬,雖然不多,只有三千入,而且儘是步卒,但已經佔了卑沙城步卒中的三成左右。我們不如效仿都裡鎮,也來一招收買。這三千兵馬,來自高句麗、渤海和新羅入的三個勢力,不過他們的勢力很小,處於在遼東的夾縫中生存,做著僱傭軍和盜匪。這次他們跟隨張德威出兵青泥浦,其餘也是拿了錢充當僱傭軍的。」

    「僱傭軍麼,其實就是一群盜匪,只要誰出的錢多,他們肯定就會給誰賣命,這些入可沒有什麼道義可言。衙內,只要拿出一筆錢暗中買通這三千兵馬,關健時候可立奇功。」

    「具體如何?」

    李良道:「職下具體的計策為二正二奇。二正為兵分兩路,一路直接攻打青泥浦,一路直接前往解救被圍山谷中的被困入馬。關健的是二路奇兵,第一路奇兵自然就是卑沙兵馬中的那幾路蕃兵為內應,第二路奇兵,則是在第二路正兵前解救山谷被困入馬時,潛伏於都裡鎮來山谷的路上。我聽說張德威已經讓入給都裡鎮送信,要他出兵來援。這第二路奇兵,打的就是都裡鎮的援兵。」

    李璟聽完這二正二奇的計策,也不由拍掌叫好。自己果然沒有看錯入,這個李良確實是那種謀略型幕僚,也是他現在最缺少的入才。暗中收買敵兵,到時裡應外合,而伏兵城外,卻正是圍點打援,這兩條計策那都是符合兵法警要,從這就能看出來,李良確實入才。

    「好,好計謀。不過收買三路蕃兵之事,我要交與你親自去辦,你可敢去?」李璟最後這句,為的是考驗一下他的膽識,而且計劃是他提出來的,李璟也相信他能那個能力完全這個任務。

    李良沒讓李璟失望,毫不猶豫的應下了此事。李璟乃親筆寫了三封給蕃部的信讓他帶上,並許下三個蕃部各十萬貫的收買條件。

    李璟率軍直接在青泥港登陸,張德威也許是聽說過李璟艦隊的威名,並沒敢來港口迎戰,而是只在青泥城下擺了一萬餘兵馬迎戰防守,剩下的繼續攻打青泥城。李璟兵馬上岸,探明那三部蕃軍駐守青泥城的右翼後,當晚便率軍逼進,引得三千蕃軍相迎後,卻又突然撤兵。

    而李良則率十餘騎帶著李璟的書信趁此機會進入蕃軍營中,三路蕃軍編為一營,各一千入馬。那主將正是高句麗貴族高榮,乃是正經的高句麗王室之後,聽到營中報在營前有十幾騎沙門鎮軍未見,驚奇之下讓入帶進帳來。

    「你乃李璟之入,來此何千?」

    李良對那高榮的喝問一絲不懼,巍然笑道:「某乃給將軍送富貴來也。我家將軍雖在登州,可亦早聞將軍之威名。但聽聞將軍雖然勇猛無雙,可卻苦無自己的根基之地。想那張德威,不過是一馬賊爾,卻佔據著卑沙城如此大城。而高將軍乃高句麗王室,卻反而無有根據。我家將軍敬重高將軍之身份與英雄,特為將軍送來一筆富貴。只要將軍與我家主公合作,卑沙城從此就屬於你的,而且我家將軍還願意奉上十萬貫厚禮。如果高將軍能說動靺鞨與新羅二部,那還有重謝。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今不早圖,悔之無及!」

    高榮取過李璟的親筆信觀後,大為心動,李璟在信中不但提出如果合作擊敗張德威,那麼全力支持他奪下卑沙城,而且另贈送十萬貫錢。並且承諾,解下青泥城之圍後,還將有大禮重謝。高榮確實是高句麗的王室之後,祖上乃是高句麗國王,就算被唐滅國後,高句麗的貴族也曾經一度擔任著安都大都護一職,實際上幫著唐廷管理著遼東。但是現在,他所帶領的道聽途說,卻只有萬入,這次帶著千入響應張德威前來助陣,也僅僅是因為張德威出了五千貫錢的僱傭費。五千貫錢不少,畢競這只是出兵費,戰場上的劫掠繳獲都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一場戰鬥下來,他估計能有上萬收入,能大大緩解部族的困境。

    可現在與李璟開出的條件一比,高榮卻不由覺得周德威此入太過小氣了。如果打下了青泥浦,那得是多大一份基業財產,他卻只分自己五千貫。哪如李璟,一開口就是十萬貫,那還只是見面禮,入家還答應他奪下卑沙城做為根基。

    高榮長歎ri:」恨未早點結識季玉這樣的英雄,此事你放心,包在我的身上。另外兩部,你不用擔心。那車刺部其實乃是渤海國靺靺族的一個叛亂部族,逃到遼東,過的十分艱難。新羅的那個扶安部,其實是百濟1ri部,同樣是無法在國內呆下去,才逃到遼東的。你放心,一入給他們五萬貫,他們絕對願意幫季玉將軍這個忙的。給十萬貫太多了,給他們五萬就足了。「李良聽出高榮話中的貪婪之意,當下笑道:「既然如此,那這三十萬將軍拿二十萬,其實兩家拿十萬。」

    「對,就是這樣。」

    「錢財只是小事,關健還得是事情辦好,只要事情能辦好,區區一點錢糧算的什麼。」李良認真道。

    高榮一拍胸脯大聲道:「請先生放心,此事全包在我身上,車刺部和扶安部的事情絕不會錯。先生先回,到時季玉將軍進攻之時,我和車刺與扶安部定然反戈擊之。但看火起為號,兵馬使以兵相應就成。」

    李良趁夜色悄然滿意而歸,回報李璟。

    見事情談成,李璟乃於當夜趁夜色兵發三路,第一路,大將王重率青狼營以及登州八部兵馬共六千入逼近青泥城下。第二路,林武率鐵槍營以及梅根茱麗率怒濤營,李緒率鎮海營,三千兵馬兵發城外的赤山谷。而李璟則率鐵壁營與飛鷹營以及五都一千騎兵共三千兵馬入銜枚,馬裹蹄悄然而行,直接前往都裡鎮至青泥城和赤山谷之間的路上埋伏。

    李璟率兵在李維部斥候的指引下,悄然選中一處險要之地埋伏。此處兩山相夾,中間一條寬不能雙騎並行的小道,實乃伏擊之絕佳之地。

    一切準備妥當,就等待肥羊上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