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89章 打到妥協為止 文 / 落雨流痕

    /

    佔據西伯利亞,對於中華民國來說是一個重大戰略。

    這是一塊擁有六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區域,由於中華民國對於突厥地的佔領,所以此次將整個西伯利亞納入行政區之後,版圖增加了近五百萬平方公里。

    西伯利亞是俄國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多種重要資源的儲量佔全俄戰略資源總量的40%,其中鉛、鉑和鉬等貴金屬和稀有金屬的儲量均佔全俄總量的80%以上,石油探明儲量佔全俄石油儲量的77%,全俄木材蓄積量的50%以上集中在該地區。早在1763年俄國科學院院士羅蒙諾索夫就預言,俄國的強大有賴於西伯利亞。

    但是這裡,此時已經不再屬於俄國,而是屬於中華民國。

    佔領了西伯利亞之後,中華民國擁有了世界十大長河中的五條,即拿勒河、葉尼塞河、鄂畢河這三條世界十大長河,再加上長江、黃河,總共有了五條。

    僅僅在淡水資源方面,將有解決華北地區缺水的困境。

    從傳統國學上觀察就會發現,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一種金生水,水生木的格局,即金屬資源豐富、水量充沛、森林眾多。

    而在中國長江流域,則是一種水生木、木生火的格局,中國人自明代或是宋代開始,秉承的是『火德』火主禮儀,所以中國是禮儀之邦。

    黃河流域,則是土生金、金生水的格局,但是燥土不生金,自唐末黃巢起義爆發起,黃土高原環境就崩潰了,以至於後來泥沙俱下。

    土主信,金主義。水主智、木主仁、火主禮。

    當中華文明的中心在黃河流域的時候,是以信為出發點,再延伸出義、智。當中心轉移到長江流域時,則是以智為出發點,再延伸出仁、禮。長江流域上游,則是金生水,水生木的格局。

    五行隔位是相剋的,如果一種五行太過強大,就無法形成流通了。

    就如阿拉伯半島,地下藏的是石油。又處於赤道地區,氣候炎熱,火太旺了。火生土之後形成了沙漠,但土卻無法生金,因為火克金。所以阿拉伯半島,沒有太多的金屬礦。

    黃河流域則是土極旺,唐末開始環境崩潰。土無木製,金便無法生水。

    但凡只有兩種五行的地區,其自然環境都是比較極端的,三種五行的地區,環境則好上許多。

    五條長河,此時都是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顯然就能夠有充沛的淡水資源,可以將貝加爾湖的湖水引入黃河流域,從而加強水的力量。並生木克制土的力量,從而改善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

    同時西伯利亞地區,也存在大量的森林資源,中華民國的森林資源將無比豐富,完全不用怕沒有木頭用。只要把這些林區開發出來。就可以持續的有節制砍伐。

    礦產、天然氣、石油這些豐富的資源,也將由中華民國的國民享有。中華民國在資源戰略上。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限制到中國了。

    中華民國只需要繼續開採其他國家的礦產資源,就能夠將其他國家未來的潛力不斷的削弱。

    從西伯利亞遷移出去的俄國人口,則被送到了新開闢的安置區,他們回到歐洲版圖中後,還是得到了之前許諾的東西,吃飽肚子是不成問題的。

    至於教育什麼的,暫時可以不用考慮。

    另一邊,流亡到中華民國的大量俄國貴族回到了俄國,他們成為了中華民國的走狗,紛紛成立傀儡公司。

    即他們是公司法人,但其股份卻大部分被中國財團所持有。而中國財團是不出面的,在生產過程中,這些俄國貴族承擔起出面組織生產等任務,從而造成這些公司還是俄國人的錯覺。

    普通民眾自然不會知道這些公司是中國的,就算私底下流傳,那也沒什麼問題。只要輿論控制住就行,當俄國人重新習慣了資本主義制度,只要他們還能吃飽飯,也就不會鬧什麼革命了。

    這些俄國貴族們所成立的傀儡公司,即有什麼電力、自來水、暖氣、郵電局、鐵路、公路等營利性基礎設施方面的公司,也有開採資源,發展農業的公司。

    俄國人就算是丟了西伯利亞和突厥地,其農業資源也是異常豐富的,擁有數量十分龐大的耕地。

    如此多的耕地,如果全種小麥的話,那麼中國種什麼呢?

    中國因為有機械化農業的存在,因此是要盡量壓制其他國家的糧食生產,讓他們拿出更多的土地去種植經濟作物。

    從而使中華民國從繁瑣而又個人產值低的經濟作物生產當中解脫出來,並形成國與國之間的農業分工。

    因此即將在俄國發展的農業,也就是棉花、甜菜、向日葵、亞麻,以及蔬菜、水果種植。

    那些選擇要土地的俄國人,也不一定要讓他們破產,可以讓他們種植這些經濟作物,很多經濟作物,是不能用機械化種植的。

    棉花雖然可以用機械化進行種植,但是成本比較大,經濟效益並不好,國家還要進行補貼。

    為了奪取國際市場定價權,因此中華民國必須保持較大規模的棉花種植面積,而國家補貼的錢,則可以從金融收益上補貼回去。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華民國要生產全球所需的棉花,俄國人的棉花種植,起碼能夠比得上自身所消費掉的棉花產品的數量。

    甜菜也可以使勁種,中國的甘蔗種植業,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甘蔗無法形成機械化種植。

    中華民國的食糖消費正在逐年色上升,此時的食糖產地,已經逐漸轉移到了菲律賓、印尼、越南、暹羅這些省份和國家去了。

    北方的甜菜生產,也正在朝機械化發展,但是顯然跟不上增長速度。『糖高宗』逐漸來襲,也需要俄國向中國輸出甜菜。

    當然,中國也會在俄國發展機械化甜菜種植。但自然是財團進入俄國後進行生產,那些俄國自耕農,用鋤頭生產甜菜吧!

    另外俄國也是可以種植大豆的,即讓俄國種植大豆,然後出口到中國進行加工成產品,再賣回俄國。

    向日葵這樣的油料作物,俄國也能種。

    機械化農業也能搞,糧食、甜菜、大豆、向日葵,都將以財團用機械化生產為主,而棉花種植。則將以手工為主。

    俄國變成中華民國的經濟殖民地之後,俄國的農業資源,相當於也成了中華民國的農業資源。

    讓那些俄國自耕農玩不下去。不得不進入城市當工人也是主要的戰略目標。

    當俄國勞動力大量進入城市後,就可以建設起更多的工廠,生產出更多的原材料和商品、半成品,從而增加剝削成果。

    增加剝削成果後,即尼古拉二世和那些俄國貴族賺了錢。中華民國也賺了錢,算是你好我也好。

    但是俄國的發展,必然是不能讓他們擁有能夠形成戰爭潛力的工業的。如此一來,俄國就不可能發展起來。

    在中國發展起來後,俄國、日本想要崛起,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俄國擁有大量的農業資源。也決定了俄國人可以過上更的日子,因為土地放在那裡也是閒置著,還不如開發出來生產農產品。

    中華民國的土地已經比較多了。但是很多土地的條件並不如俄國的土地,儘管如此,已經能夠充分供應國內農產品需求,因為經濟作物的生產已經分包出去了大部分。

    俄國人的土地開發出來後,那些自耕農負責生產個人勞動產值比較低的棉花、水果種植。並向中華民國輸出。而中華民國則壟斷糧食等作物的機械化生產,從而可以使俄國的糧食價格很低廉。

    俄國人能夠享受到較為低廉的食品。也有利於維持沙俄的統治。而俄國、烏克蘭、白俄羅斯所生產出的糧食等機械化生產出的農業產品,輸出歐洲顯然比中國要方便得多。

    另外,中華民國可以有大量的糧食,到處搞援助。同時還能在國內種植更多的玉米,從而養殖更多的牲畜,使國民肉食供應增長。

    日本人顯然就享受不到這種待遇了,因為他們沒有什麼農業資源,都要靠進口,中華民國自然不可能為日本人掏腰包。

    所以日本人是各附屬國當中,食品消費質量最差的國家。但吃飽也不是問題,只是享受到的農產品,不是那麼高級。

    中華民國的農產品供應,在獲得了俄國、白俄羅斯、烏克蘭的農業資源後,也可以向更高的農產品質量進發,在農藥殘留、純天然等指標上進行追求。

    農產品出口,農產品進口,這是雙向進行的。中華民國出口一般的糧食什麼的,同時在世界範圍內進口優質的農產品。

    巴西的咖啡、南洋的水果,印度的香米,非洲的畜牧產品等等,出口的是用了農藥或商業化養殖的東西,進口的卻是純天然的優質農產品。

    很多中國商人看到商機,跑到印度、非洲去搞純天然種植、養殖,在國內因為人工成本比較高,財團自己也在搞,沒他們什麼事。

    中醫在此時卻也爆發出很強的推動力,天然的植物藥材進口,也在世界範圍內展開。

    中醫是靠能量層面來治療疾病,這個世界不可能只有中國有人參這樣的補品,世界各國也是有的,只是那些外國佬不懂得吃而已,或秘密只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中醫可以根據植物藥材的生長環境、味道、服食反應來判斷一種植物藥材的陰陽、寒熱等屬性,再根據理論進行搭配組合。

    植物藥的價格,自然也是在不斷上漲的,特別是那些比較稀缺的藥材,以及一些普通人所不知道的古代外丹術所需的靈藥,不過這些靈藥很十分稀缺,但一些省份還是有一些採藥人在懸崖峭壁間對這些藥材進行採摘,就如江西一帶就有不少。

    至於比較容易採摘的中原人參,在明末就已經基本被采光了。小說裡出現的朱果,歷史上是有的,是修練外丹術的重要靈藥資源。不過唐末基本上也沒有了。

    而世界範圍內,那些靈藥絕對是有不少的,只是古代由於交通的限制,中國並不能獲取那些靈藥。

    到了後來,因為中國並不強大,加上國術的衰弱,也無法去探索這些不為外國佬所知的隱形資源。

    國民的生活狀態也因為不斷加大的進口,而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花銷手上鈔票的時候,有了眾多的選擇。

    特別是對於那些富人來說。中華民國此時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像是一個天堂了,全世界的資源越來越多的都能享受到。

    而對於低收入群體來說。他們也能跟著享受到不少世界資源,而內部資源上,富人卻是無法過度佔據的。

    隨著那些附屬國的勞動力資源的開發,財團也越來越闊綽,因為附屬國分擔了很多生產任務。使得中華民國有更多的人口投入到建設當中。

    闊綽的財團,建立起了大量的設施,國民生活環境也因為這些設施的建設,變得越來越好。

    中華民國的建設速度堪稱恐怖,這也是因為中華民國掌控了全球最先進的生產力。

    工程機械的出現,是建設速度大大提高的關鍵所在。而此時的世界。美國儘管已經在進行工業體系的改革,但是還未徹底的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應用到生產當中,顯然美國的工業體系升級並不能那麼快就完成。

    首先美國的精密機床製造業不足以有那麼大的生產能力。還得依靠德國。德國又在忙於幫中華民國生產精密機床,訂單都排不過來,另外美國也不似歷史上那麼闊綽了。

    而且美國的商品市場遭到衝擊,很多領域的生產出現了萎縮,美國現在的發展。主要是依靠其內部市場。

    美國內部市場也就是1億人左右,隨著歐洲移民的遷入。已經突破了1億。但是國際市場卻是大量丟失,使美國工業失去了強大的推動力。

    中華民國攫取了大部分的國際市場,使得中華民國的工業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加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大量普及,而且還比歐美先進得多,使得其生產力增長速度之快,已全面超越歐美發展速度的總和。

    這一場對紅色俄國的戰爭,也預示著一個超級大國的崛起。

    但是這場戰爭還未結束。

    江渝一邊關注著西伯利亞的人口遷移情況,一邊也在關注著俄國方面的談判情況,這天蔣方震將最新的談判結果匯報了上來。

    「他們在談判中提出了提高工人福利待遇的問題,有些超出了我們的底線。」蔣方震說道,「主要問題就在於企業利潤分配上,紅色俄國要求壓低企業利潤,將大部分利潤分配給工人,簡直是異想天開。」

    「他們還是有些理想的,這個條件我們確實不能接受。」江渝直截了當的說道,如果真把大部分的利潤分配給了工人,那麼中華民國還剝削什麼?

    「那還繼續談嗎?」蔣方震問道。

    「先聽聽軍情局那邊的情況吧!」江渝說道,孫振東立即報告道:「我們的特工已經對托洛茨基進行接觸,托洛茨基對於我們的拉攏條件比較心動,但他還是堅持要提高工人的福利待遇。」

    「即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哪有那麼好的事。」江渝曬然一笑,對托洛茨基那群人也不以為然。

    既然想要獲取統治利益,還想要什麼為無產階級人民爭取權益,這不是即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嗎?

    「既然他們要立牌坊那就繼續談,同時也要繼續打,而且要把他們打疼,打到他們妥協為止。」

    「是。」

    一句話,便決定了俄國人接下來的命運。

    調入西伯利亞的a方面軍,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俄國人口強制性遷移任務,因此開始向伏爾加河以西調動,只留了五十萬兵力在西伯利亞,同時還有五十萬兵力負責牽制烏拉爾山脈堅守的蘇軍。

    剩下兩百萬兵力,則調入俄羅斯平原作戰。

    與此同時,中華民國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再次頻繁出動,以每天5000架次以上的轟炸力度,開始針對紅色俄國的城市進行重點轟炸。

    轟炸,可以瓦解敵人的意志。

    如果無法瓦解,只是力度不夠大而已。中華民國的轟炸力度,顯然是空前的猛烈。

    之前紅色俄國的人民只是感覺到了工廠、道路、電站、水庫之類的設施被轟炸,而城市卻未被重點轟炸。

    而此次,卻是城市遭到了重點轟炸。

    莫斯科首先遭到了大規模的轟炸,江渝下令加大戰爭力度的當天,兩千多架天火轟炸機,向莫斯科投擲下了1.6萬噸的炸彈。

    轟炸導致莫斯科城內陷入了一片火海,莫斯科克林姆林宮也在轟炸中化作一片廢墟。

    而在莫斯科平原上,兩百萬兵力加入戰爭序列後,又有十幾座大小城市遭到了封鎖和掃蕩。

    大量俄國人民在轟炸中被炸死炸傷。

    在談判桌上,沙俄代表團提出:「早日結束戰爭,組建聯合政府,才是真正能為無產階級人民爭取更大權益的明智選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