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77章 :屠龍計劃 文 / 落雨流痕

    /

    十年慶典期間的中華民國,各地方政府也紛紛舉辦各種慶祝活動,全國上下的節日氣氛比春節還要熱鬧。

    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全國各地中產階級數量不斷增加。以及國家強盛,不僅收復了丟失的領土、附屬國,還開疆擴土。

    所以全國民眾都對當前的民國政府非常滿意,民眾們對政府極為擁戴,也對政府非常信任。

    經濟發展的結果就是閒錢比較多了,各地方的慶祝活動也經費充足,民眾參與熱情極高。

    十天的假期當中,全國旅遊業發展迅速。

    旅遊業這個產業,是這些年剛興起的一個產業,昔日的中國哪有人到處去旅遊,頂多是讀書人到處遊歷。

    現在不同了,中產階級多了。他們在政府、企業當中工作,能拿到穩定和較高的收入,而且還有假期,全國的交通也方便了許多,自然也就有大批人開始旅遊了。

    旅遊業的發展,主要也是針對高產、中產階級,是一次財富再分配的產業,所謂財富再分配,就是中產階級、高產階級在滿足了各種消費項目之後,錢不斷的在積累,這時候要想辦法讓他們把錢消費掉,這樣錢才能流動起來,才是真正有意義的錢。

    換個說法就是財團在回收鈔票。

    交通方面的方便,主要是汽車的出現所造成的。

    鐵路方面,中華民國此時已經擁有二十萬公里鐵路。這樣的鐵路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並不多。

    德國那麼小的一個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經擁有了八萬公里的鐵路。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才擁有二十萬公里。

    當然,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世界,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還不夠普及,沒有汽車,工廠全都要靠鐵路運輸什麼的,這也造成了德國有八萬公里的鐵路。

    中華民國的鐵路卻不需要像德國那樣修得那麼多且密集。因為汽車在中華民國大量使用,公路成為了很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分攤掉了鐵路的運輸壓力。

    另外空運的出現。雖然成本比較高一些,但也解決了一部分運輸。

    中華民國又把低級產業分包給了附屬國,鐵路運輸壓力進一步的降低。這二十萬公里的鐵路,除了客運之外。就是主要運輸大宗貨物了。

    財團此時正在不斷的修建礦山鐵路。由於那些礦山只開採設計產量的一部分,所以那些鐵路的回報率很低。

    但是財團如果不建設這些鐵路的話,國家顯然也沒這個必要去建設,民資更不會去建設,因此負擔是落在了財團頭上。

    公路發展則是非常迅速的,中國公路增長速度是全球最快的,總長也是最大的。大量的公路的修建,為汽車運輸進一步的鋪平了基礎。

    交通的方便。讓民眾旅遊成為了現實。

    很多家庭是自己開著汽車去旅遊的,家庭汽車在高產階級和中產階級當中已經比較普及了。

    這一時期的旅遊。以短程旅遊為主。

    也有一些人做飛機、鐵路到比較遠的地方去旅遊,但數量不是太大。

    十天假期的消費也是非常瘋狂,老百姓在十年國慶的消費很爽快,大量的商品在十天長假中賣了出去。

    特別是汽車、電器、商品房,銷量一路猛漲。

    在經濟發展方面,基本上已經不需要江渝操心了,中國經濟已經走上了發展軌道,財團模式又比較簡單,操作起來也不複雜,所以不需要他事事過問,下面的人才們自然會把財團管好,他只要負責抓好大方向。

    江渝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俄武力干涉方面,經過軍部的商定,武力干涉將在明年開春進行。

    「三個月內結束主要戰役」,這一目標是這次武力干涉的核心內容。

    「我認為不需要三個月,我們一個月內就可以擊潰紅色毛熊的正規軍了。」唐漢民在軍事會議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紅色毛熊的裝備落後,完全擋不住我們的飛機戰車。」

    「太樂觀是很危險的,一個月內是絕對肢解不了這頭蠻熊的。首先巷戰就是一個問題,另外叢林戰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俄國北部可是有大片的森林,只要他們往裡面一躲,我們的機械化部隊就只能停下來了,所以我們得做更長久的打算。」江渝卻不認同一個月能解決紅色毛熊的觀點,一個月能解決的話,德國還不早把紅色毛熊給干翻了。

    「如果我們不能在三個月內解決主要戰場上的戰鬥,那麼就會拖累經濟發展了,所以我們的快速,快速,再快速。用最快的速度,用閃電一般的速度,把紅色毛熊給肢解掉。但三個月,並不足以消滅紅色毛熊。所以我們的目標,更主要的是在平原地帶幫助沙俄復國,從而盤剝俄國人。」

    江渝這時宣佈道:「另外,我決定施行『屠龍計劃』,你們有異議嗎?」

    眾人神色不由一動,『屠龍計劃』是中華民**方最高機密之一,蔣方震發言道:「我同意屠龍計劃的施行。欲滅俄國,必然要先斷其氣運,否則骨頭太硬。」

    「我也支持屠龍計劃。」

    屠龍計劃,也僅僅只有在場的幾個人知道。這個計劃制定下來已經有些年頭了,中華民國曾經秘密派人前往烏拉爾山脈探查了幾十次。

    俄國是一個龍脈不多的國家,也就只有一個烏拉爾山脈,這條野龍因為沒有競爭,東西兩邊都是平原等地形,所以才造就了俄國龐大的領土版圖。

    但這條龍脈並不是太強,歷史上沙俄一直想要繼續擴張。向東,無法壓服中國龍脈。向西,歐洲大陸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龍脈也幹不過。

    結果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把自己玩死了。

    紅色毛熊時期,北歐龍脈也幹不過,入侵芬蘭沒成功,被芬蘭人打回去。

    這條野龍是肯定要斬掉的,不斬掉這條野龍,俄國人的反抗將非常劇烈。龍脈這東西,不僅表現為其領域內的人骨頭很硬,氣候上也有力量展現。

    就如日本侵華,抗日戰爭當中,為阻止日軍輕易的渡過黃河南下作戰,黃河八年未曾封凍,中華主脈依然有力。

    劉伯溫奉旨斬龍已經過去了五百多年,華夏大地的龍脈,基本上該復甦的也都復甦了。

    正是因為龍脈的存在,抗日戰爭當中,中國政府才始終未曾投降。

    如果不斬掉烏拉爾野龍,中國要想滅掉紅色毛熊,那基本上是要掉進戰爭泥潭裡的,沒有僥倖的可能。

    所以這場戰爭的核心,不是為了徹底消滅俄國,而是讓沙俄復國,並且佔領西伯利亞以及斬滅烏拉爾野龍。

    ……

    此時的紅色毛熊,剛從饑荒中緩過氣來,這一年秋天,俄國終於是大豐收了。當然,豐收是豐收了,但是農業嚴重萎縮,俄國民眾還是只能半飽半餓,只是沒有再餓死人了。

    旱災的停止,讓紅色毛熊有大片的土地用來發展畜牧業,畜牧業需要投入的勞動力比較少一些。

    在這樣的半飽半餓中,俄國人在列寧的發動下,到處都在修建戰爭基礎設施,以及大力發展工業。

    大部分的勞動人口,都被調去建設重工業了,俄國人的生活水平嚴重下降,甚至是死了那麼多人之後,還比不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沙俄帝國。

    但是俄國的工業基礎太差了,本來還不錯的,年產鋼量差不多有五百萬噸,但是工廠被中華民國給拆了大部分,使得俄國的產鋼量悲劇的下降到了八十萬噸,經過一年多的恢復,俄國的產鋼量勉強恢復到了四百萬噸的規模,其恢復速度還是很快的。

    也正是恢復速度太快了,讓中華民國感覺到了威脅。

    紅色毛熊的這種制度,基本上時時刻刻刻都在為了戰爭而建設,這樣的國家簡直就是心腹大患。

    ……

    羅斯柴爾德財團在中國閱兵式舉辦之後,也感覺到了來自亞洲的強大威脅,而羅斯柴爾德財團要想成功的阻擋中國人入侵歐洲,那麼就得有一個強力的盾牌。

    恰逢此時紅色毛熊正好跳出來,要求歐洲國家給與其援助。

    一開始讓紅色毛熊沮喪的是,歐洲國家對於援助他們沒有絲毫興趣,現在他們都缺錢呢!誰來援助他們?

    結果在中國舉辦了閱兵之後,羅斯柴爾德財團突然跳了出來,秘密的和蘇聯談起了援助的事項。

    援助無非就是物資加技術,羅斯柴爾德財團很是大方,戰車技術、飛機技術,給!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沒打掉的軍火,給!

    人才?

    也給!

    只求紅色毛熊能夠盡量加強自身實力,從而抵擋中國向西推進。羅斯柴爾德財團甚至幻想著,在中國和俄國之間,複製一場歐洲戰爭。

    如果這場戰爭能夠把中國推向深淵的話,那麼他們做夢都會笑醒了。

    當雙方簽訂下協議後,羅斯柴爾德財團的代表笑著伸出手,和紅色毛熊軍方高層托洛茨基握手說道:「祝我們合作愉快。」

    「我也希望合作能夠很愉快。」托洛茨基非常高興,到歐美找援助是他提出的,現在終於是完成了任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