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正文 第066章 :巨大影響力 文 / 落雨流痕

    ps:五千字大章!!

    此次參展的各國商品種類多達近三千種,其中種類最多的自然是中華民國的商品,中華民國的傳統商品很多。

    什麼地方特產此時很多都被加工成商品了。

    加上工業產品,自然比各國的參展商品都要多。

    博覽會有一個評選委員會,其成員又四十多個國家組成,人數達到八百多人,彰顯的是公平與公正。

    這些評委們一一對各國的參展產品進行對比、參照,然後評選出最優秀的產品。

    這是在中國的地盤上,也是由中華民國舉辦的博覽會,評選自然不可能出什麼貓膩,中國評委也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去評選,中華民國的商品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完全沒必要搞什麼貓膩。

    評選開始後,中國展品捷報不斷,在工業產品方面,中國的商品拿到金獎根本不是稀奇事。

    不過西方人的工業產品也有不少是質量很不錯的,但是成本上卻比不上中國產品,結果那些商人們還是大量採購中國產品。

    特別是很多商品,根本就沒有什麼競爭者,更是一面倒。

    第一次世界誒大戰過後,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快速普及階段,這個時期的盤剝方式已經從武力掠奪變成了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

    這次博覽會的舉辦,為中華民國輸出了很多的商品。

    中國產品成為了這次博覽會上最大的贏家,世界各國商人來看了中國博覽會之後,採購了大量的中國商品。

    這些參展的中國工業商品當中,優秀產品基本上都是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旗下的企業所生產的。

    財團的商品在質量上是非常不錯的,並且都貼上了『中國製造』的品牌標籤,一時間中國製造這個品牌廣泛的得到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人們只要看到一種商品上貼著『中國製造』的標誌,那麼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是坑人的偽劣商品。

    中國商品出口。也在國際市場上徹底的打開了渠道。

    與此同時,中華民國的商人也發現一大批優秀的外國商品,為此也進口了一些,不過主要進口的還是附屬國的產品。

    那些附屬國的產品質量不比中華民國的差,而且價格還非常低廉,只要一轉手就有足夠的利潤。

    當然,這種進出口倒賣,主要還是被財團佔據大部分的份額。

    中華民國的各附屬國在這次博覽會當中也收穫頗豐,因為他們的低級產品產品售價低,已經影響到了中華民國的那些低級產業的商品出口。

    不過低級產業已經是被財團丟給附屬國去發展的了。特別是輕工業,大量的丟給了各附屬國,從而實現中國消費。附屬國生產的模式。

    中華民國的大量新產品是這次博覽會的最大贏家,通過這次博覽會的契機,迅速的佔領了國際市場,從而壓制了其他國家的這些新產品的發展空間。並且獨家的產品,總是意味著暴利。

    不過這個年代。並沒有什麼反暴利法。

    只有中華民國搞了一個反暴力法,這個反暴利法是針對民資的,財團可以無視這個法律。

    參觀博覽會的遊客卻是多得讓世界各國感到不可思議。

    僅僅一個月,就有上千萬遊客參觀了博覽會,而且勢頭不減,每天還是有大量的遊客來到上海參觀。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對這場博覽會的報道之後,也迎來了眾多的海外遊客。

    報道過後,也吸引了更多的商人。

    第一個月前來參觀的外國遊客僅僅二十萬人左右。一個月過後,外國遊客卻是開始增加。

    大部分的外國遊客都感覺不虛此行,他們看到的一個工業時代以來規模最大的世界博覽會。

    同時他們還吃到各國的美食,欣賞到了各國的藝術。

    特別是對一個全新的中國趕到驚歎非常。

    在此時很多歐美人的印象中,中國人還是留著辮子的。但是來到上海之後他們才發現,在中國已經沒有人留辮子了。

    中國人的在穿著上比歐美還要時尚。儘管也有很多人穿得很樸素,但這只是生活習慣而已,多是一些學者那麼穿。

    上海這座大都市的發展也讓人驚歎,這裡的都市氣息甚至比紐約、倫敦還要濃郁。

    在上海這個金融城市,汽車在這裡是很普通的,大街上到處都能看到汽車。相比之下,美國都見不到這麼多的家庭汽車。

    當然,上海是家庭汽車比較集中的地方,論到家庭數量和汽車數量的比率,還是美國要高一些。

    但是在貨車方面,美國就被甩開十幾條街了。

    中華民國之前的汽車製造,主要還是集中在貨車製造上,貨車這東西雖然不能像鐵路那樣合適遠程運輸,但是短程運輸卻是必不可缺的。

    貨物從火車、輪船下下來,都得用到汽車。

    美國此時還有很多地方是用馬車,這就是差距了。還有工程車輛方面,美國的工程車輛還是蒸汽版的,而且規模不大。

    另外中華民國率先建設集裝箱運輸體系,運輸速度、效率都是全球最高的,成本自然也因為速度和效率的提高而降低了。

    汽車製造業方面,中國的汽車製造規模是比美國要龐大得多得,但是在家庭汽車方面,目前還剛普及到中產階級的層面。

    隨著家庭汽車的更新換代,二手汽車將進入低產階級的消費行列。此時中華民國的鋼鐵,並非是充足到可以開足馬力去造家庭汽車。

    所以當前的家庭汽車在滿足了外部出口之後,內部的家庭汽車一造出來就賣光了。

    六年的繁榮下來,老百姓都賺到了錢,這消費能力也強了。

    不過這種鋼鐵不夠充足的問題,也就是一兩年內就能解決掉的問題,隨著露天開礦技術的出現,以及挖掘機的大量製造。鐵礦石開採已經變得越來越快速和簡易了。

    鋼鐵產量在這一年,已經增長到了1.2億噸,已經是美國鋼鐵產量的三倍多了,如果不是因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極多,家庭汽車的供應自然也會很充足。

    中國的巨大變化,已經讓那些歐美白人震驚非常。當然,黃禍論也隨之有了市場而喧囂塵上。

    曾經壓搾過中國的英法等國,都異常的心虛,特別是英國。

    只不過英國現在的財政已經實在沒辦法對中華民國造成什麼威脅了,因此英國國內的那種言論。並沒有引起整個歐美的聯合。

    美國政府則奉行孤立主義,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願意與歐洲的親朋好友一刀兩斷的。都是那種性格比較冷漠的人。

    從命理角度上來說,偏印的特性就是冷漠。不過偏印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創意性很強。而這種人,往往是能成為發明家、科學家之流,因為這種人可以把自己關起來研究東西。

    美國整個國家。一定程度上都被這種冷漠的性格所左右,因此才奉行孤立主義。同時偏印的特性作用在這個國家身上,這個國家的發明創造數量比其他國家多也不足為奇了。

    美國對什麼圍堵中國並不感興趣,此時的美國財團重新臣服在羅斯柴爾德財團腳下,他們考慮的也許也包括爭霸世界,但是首先要對付的卻是羅斯柴爾德財團。而不是遠隔太平洋的亞洲軍事集團。

    何況,美國商品此時在國際市場上節節敗退,隨著博覽會的召開。大量的中國工業商品也隨之湧入了美國。

    美國現在考慮的不是國際市場的問題,而是如何把中國商品趕出美國市場。

    至於歐洲其他小國家,自己過得好就行了,誰和英國一起圍堵中國?

    另外,羅斯柴爾德財團現在也不太想招惹中國。中國的戰爭能力太強,因此羅斯柴爾德財團希望雙方能夠井水不犯河水。

    而在當前。經濟情況還不錯,在統治者都能維持統治的時候,誰沒有誰願意去發動什麼戰爭的。

    也只有經濟蕭條了,需要把禍水引向外部的時候才會走向戰爭。

    沒有財團的支持,英國自然也搞不起什麼圍堵中國。何況德國容克財團還受到了江渝的拉攏,基本上不可能聯合起來對付中國。

    此時的歐美,缺乏一個一個絕對的主宰。

    羅斯柴爾德財團儘管看似稱霸歐美了,不論美國財團和是德國財團都拿羅斯柴爾德財團沒辦法。

    但是儘管國家主義淪為了資本的附庸,但國家畢竟還是存在的,國界也還是存在的,民族間的分歧也是存在的。

    歐美並非是單民族的。

    中華民國則不同了,儘管亞洲軍事集團的形成,是中華民國與各附屬國共同組建,但附屬國基本上都是傀儡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在國家主義間有絕對權威,而中華民國的國家主義又是給資本主義讓道的,中華民國的資本主義又是為民族主義服務的。

    這樣一層套著一層,最核心的民族主義,也是財團團結起來的。也就是說,財團團結著近五億的漢族,只要這些漢民與財團是同心同德,那麼這個統治體系就不可能崩潰。

    羅斯柴爾德財團不同,猶太人沒有國界,人口也不多,卻壓制著歐洲其他各個民族,結果自然要出亂子。

    羅斯柴爾德財團對於這次中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也是很關注的,特別是中華民國展出的那些新產品。

    這些新產品,對於羅斯柴爾德財團阿里說有一定敏感性,但是並不是太敏感,羅斯柴爾德財團並是一個以擅長髮展工業而著稱的財團,因為他們沒有國界。

    羅斯柴爾德財團主要的手段還是金融斂財,他們並不是太管什麼技術問題,他們只需要讓羊建設起各種資產,然後用一場金融海嘯把這些資產聚斂帶他們手上。

    一種比較粗放的工業經營模式。

    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這種模式確實是不錯的,畢竟他們所在的歐美是世界最強大的,那麼不論是用當前的技術還是更高級的技術。最關鍵還是錢和資產,他們的存在也只是為了錢和資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卻不一樣了。

    因為缺乏了世界權威,一場新的戰爭就要爆發了。在江渝眼中看來,現在比的已經不是誰的錢多了,而是誰的拳頭更硬了。

    羅斯柴爾德財團顯然沒有辦法調節歐美各國的矛盾,加強各國戰爭潛力也就無從談起了。

    倒是美國對此十分敏感,美國財團也開始研發中國這次展出的那些新產品,以及那些技術已經落後的產業,希望靠技術重新扳回優勢。

    美國財團目前還未大規模的將科研引入機制當中。顯然技術研發速度是比不上中國的。

    此時的中國,實驗室依舊還在不斷的興建。

    特別是在歐洲戰爭結束後,眾多歐美學者移民到了中國。加上中國的剩餘資本很多,因此大量的大型研究設備被製造了出來。

    那些大型設備在財富不夠集中的國家,是無法製造的。但是此時中**閥寡頭財團的發展,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

    大量的大型設備,都提上了計劃。

    不論是大型科研設施、設備。還是大型工業設備,都在緊鑼密鼓的研究、製造,只要這些大型的玩意大量的出現了,那些尖端的技術研發,完全不是問題。

    理論這玩意,還是很容易搞懂的。缺乏的就是實施條件。

    此時除了財團有大量的科研單位,民資也開始搞科研了。另外,還有一大群的中國發明家也開始湧現出來。

    這些中國發明家。在此時的中國有了充分的生存土壤。財團為了鼓勵科研,專利法是嚴格實施的。

    當然,專利法也是壟斷的一個手段。

    中國五億多人口啊!什麼樣的人才沒有?每個人的出生時間不同,天賦也是不同的,但總有那麼一批人的天賦是非常出眾的。

    五億人口。各種各樣的八字都是有的。

    而且相比西方人更有優勢的地方就是,中國是一個以穀物為主食的國家。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草者則是善走。

    中國人的智慧,絕不是西方人能比的。西方人之所以強大,那是因為他們的財團發展起來。

    在西方,財團能發展,那是因為歐美白人都太笨了,被玩弄於鼓掌之中。

    在中國呢!形成財團的條件非常苛刻,那就是因為人們普遍都比較聰明,財團自然不容易產生。

    有這麼如此聰明的特性,搞發明創造,只要有足夠的物質供應,就能出現大量的發明。

    此時財團有專門支持發明家的基金會,發明家們如果缺錢,可以把項目遞交到基金會審批,如果通過了,就會撥款下來資助他們進行研究。

    如果基金會不通過,還可以找發明可以應用的公司,一般一個壟斷行業,有兩到三家公司對市場進行壟斷,這些公司都是財團的。一家不支持,還可以找另一家。

    財團資本充足,對於支持這些發明創造向來是不吝嗇的,只要不是太離譜的項目,都可以進行資助。

    由此形成了大、中、小三種研發格局,其研發的層次也不一樣。大興實驗室搞的是技術為主,然後造出某種東西。企業、發明個體戶,則在這個基礎上,研發各種產品和應用。

    研究經費,可謂世界最高。

    中華民國有比美國多出五倍的人口,就算是科研經費比美國高五倍都是中國的負擔和美國的一樣。

    加上科研過程中,有江渝開作弊器在指引方向,使得科研方面少走了大量的彎路,而且很多時候是跳躍式的對技術進行研發,浪費的資源少了,研發成本也就降低了。

    中國的技術研發,已經把美國全面甩在了後面。美國佬要想追趕,已經不是那麼容易了。

    因為美國根本不知道中國有什麼樣的技術。

    他們知道有核彈這個玩意嗎?不知道怎麼會去研究呢?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技術,很多時候都是靠創意才出現的。

    江渝是穿越者,最不缺創意。

    中華民國的技術研發出來後,很多都是被儲備起來的,而且是絕對保密的。歐美現在想刺探中國的科研機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歐美之前並未訓練什麼中國間諜,因為人種原因,以及語言、文化等問題,歐美間諜在中國混不開的。

    而且在科研項目上,採取的是一級一級往下面傳達的制度,下一級不知道上一級在搞什麼,上一級又不知道再上一級在搞什麼。反正就一個任務一個任務的發派下去,這種模式儘管簡單,卻是很有效的。

    美國就算是把商品的製造技術提高上去了,中華民國還可以推出更先進的商品,制高點已經開始被中華民國給佔據了。

    同時戰後中國通過這次博覽會,也讓那些小國家、受殖民的民族認識到了中國的全新面貌及正義形象。

    中華民國總統宋教仁提出的『民族自決』主義,也在廣大殖民地被高度認可。

    這種民族自決主義,便是武力殖民與經濟殖民的爭鬥,能輸出資本和商品的國家,也就是現在的中華民國,意圖推翻歐美國家的武力殖民體系,從而在世界獲取更大的利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