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257章 :開啟繁榮時代 文 / 落雨流痕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深夜!

    上海華東大廈的十六樓依舊燈光閃耀,只見這一層正在召開一次會議,這次會議從上午一直開到了深夜。

    幾百名人員參與這次會議。

    這些人當中,有財團智囊人員、高管人員。

    智囊團是一個財團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成立之後,從世界各地收羅了大量各領域的精英充當智囊團隊。

    此次智囊團商議的主要是商議各領域商業規劃。

    評估、策劃、決定。

    一道道環節下來,都是最專業的。

    一場驚天佈局正在展開,這是完全不同於1914年鐵路股票危機的一次規模空前的計劃——泡沫經濟!

    一天會議下來,智囊團們確定了一共一百多個領域的開放,並制定出了各種方案。

    這些領域,都是和戰爭潛力有關的。

    「就算是生產玩具的,我們也要把民間投資者引入可以提高戰爭潛力的玩具生產上。」周子躍在會議上說道。

    也就是說,就算是搞玩具生產的,也要讓他們生產高級一的玩具,從而在戰爭到來時可以用來生產軍工產品或軍需物資。

    至於那些與戰爭無關,又有足夠利潤的產業,則是財團牢牢掌控的。

    原材料開採、金融。以及各種商業銷售,這都是財團牢牢掌控的,同時在設備製造、汽車、飛機、船舶、農機、施工機械、大型機械制製造領域。也都是財團掌控的,儘管配件將分包出去生產,但是拼裝卻是財團搞的,核心技術還是抓在手裡的。

    「我們的銀行貸款,主要是貸款給那些建設先進工廠,以及能提高戰爭潛力的領域的投資者,只要符合條件。並把錢用到這方面,想貸款多少都沒問題,只要他們有足夠的資產拿來抵押。其他的領域。也可以放款,但不要放得那麼乾脆。」陳光甫在金融會議上也發表了總的綱要。

    同一天,宋教仁在北京召開中華民國經濟、工業會議。

    該會議開了三天,通過了《全面淘汰落後生產力》計劃草案。將幾百個領域的生產納入計劃草案。計劃將全面淘汰這些領域的落後生產力。

    也就是說,這些領域的經營者,必須採用最先進的生產力進行生產,達不到生產力將被停工。

    沒錢?

    很簡單!

    向銀行貸款,只要是更換生產力,就絕對能貸到款子。

    這個會議上確定了『貨幣寬鬆政策』,即同意華夏中央銀行增發鈔票,以用於向各領域的經營者貸款。

    這個《全面淘汰後落生產力》的草案很快提交國會審批。

    最終國會以將近全票同意通過了該項草案。

    接著。宋教仁又召開會議,起草了《反壟斷法》。確定了反壟斷方面的法律,最終也以幾乎全票通過。

    一場轟轟烈烈,規模空前的民間資本大投資時代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

    中央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那些民間資本家們一個個歡欣鼓舞,過去,他們的資本只能插足一些沒什麼技術性的東西。

    或者就是投資鐵路、公路,以及股票,還有新增的債券。

    現在不同了,《反壟斷法》出台了。

    以前無法涉足的重工業大門,轟然向民間資本敞開,民間資本可以蜂擁而入了,去瓜分那讓人垂涎三尺的重工業利益。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反壟斷法》,反而成為了民間資本脖子上的一條枷鎖,因為中央的《反壟斷法》對於財團是沒有任何殺傷性的玩意。

    我有壟斷嗎?

    華東集團、西北集團、華南集團、西南集團、南洋集團,這大大小小的商業集團雖然都是財團控制的,但問題是他不是一個集團,在一些領域,通常出現三到五個集團一起涉足,並且展開拉鋸競爭的場面。

    這樣你說我是壟斷嗎?

    這些集團的公眾人物就是那些總裁,總裁也是打工的啊!老闆都是隱形人。

    但資本發展到這一程度,當資本已能隨便印刷鈔票。

    鈔票對於資本來說就是廢紙,財團對錢已經沒有任何**了。財團要的是資產,國內的資產,海外的資產!

    要的是,稱霸世界。

    這才是資本的最終目的,吃掉一切其他國家的資本。

    儘管看起來,民間資本的春天到了,但是這絕對就是一個坑,江渝挖出的坑,等著那些民間資本去跳。

    同樣,這是無產階級民眾的春天。

    因為在向民間資本洞開重工業大門的同時,民間資本也被逼著往裡面跳,不跳沒辦法,總有人會往裡面跳。

    你不跳就只能按照低速度發展,當鈔票不斷增發,貨幣貶值再貶值,那麼你的既有財富將不斷縮水。

    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那些沒有資產的老百姓無所謂,通膨了之後他們的收入也隨之上漲了,而此時中華民國已經決定不賺老百姓的人口紅利,工資升降完全看市場,不會出現通膨不斷,而工資又不漲的情況。

    民間資本家,要想玩這個遊戲,就得有敲門磚。

    資產就是他們的敲門磚。

    有資產,就能抵押給銀行獲得貸款。然後貸款了拿去建設資產,再抵押再貸款,可以玩滾雪球的遊戲了。

    當然財團不會讓雪球滾得太快,因為這得考慮流入市場的資金問題。以及是否能建設得過來的問題。

    速度得控制在一定程度,熱錢太多了也不好的。

    緊接著,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又宣佈。將銀行存款利率降至2%,而原先的年利率則有8%左右。

    這絕對是一次超級大跳水,驚出一片片浪花。

    這也意味著,中華民國的銀行已經開始進入賣方市場了,因為很多老百姓都養成了把錢存銀行的習慣。

    財團歷來都是通過銀行發工資,國家政府也是通過銀行發工資,而老百姓匯款什麼的也都是得通過銀行。

    此時中華民國的銀行已經進入了完全的壟斷是階段。

    沒必要給那麼高的利率了。

    之前因為利率比較高。形成了很多人把錢存在銀行裡吃利息的習慣,這種行為非常普遍。

    中國是一個收利息源遠流長,甚至是根深蒂固的國家。

    古代的地主。坐等收租子的模式深入人心,每個老百姓的腦海中都有深深的烙印。

    一旦有了錢,馬上存銀行去。

    如果家裡有一千元,那麼就存銀行去。每年有80元的利息。以前干苦工一個月才6、7塊錢,光是吃銀行的租子就足夠過上很不錯的日子了。

    現在變成了2%的年利率,一千元放在銀行,一年只有二十塊錢的利息了,少了四分之三的利息。

    現在得用原先四倍的錢,去博取原先的租子。

    這就沒有坐吃租子的可能性了,就必須把錢拿出來投資,以求保值。

    之前那些民間資本家。也通常會把錢放在銀行裡吃利息,因為錢肯定是要準備一些用來生產應急的。

    等於說把錢放銀行。利潤將得到增長。

    貨款放越多在銀行,賺到的錢越多。因此很多人在付款時,總會拖拖拉拉,能多拖一天賺一天。

    現在不行了。

    現在得把錢拿出來搞投資了。

    《反壟斷法》一出台,馬上就有好幾多壟斷產業中招了,當然這只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是財團想出售這些資產。

    於是,一大堆的重工業工廠開始向外出售。

    同時這些工廠都給出了『財務報表』,一個個工廠的盈利都高得嚇人,但是利潤高也代表著售價高。

    那些民間資本就如同聞到臭味的蒼蠅一般,紛紛盯上這些因為反壟斷法而出售的工廠。

    一時間那些民間資本家紛紛往銀行裡沖,幹什麼?貸款啊!

    那些可是重工業工廠,儘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造就了很多暴發戶,但是他們遠遠無法吞下這麼龐大的重工業產業。

    當然,財團也不是一口氣就把所有產業都賣了。

    而是陸陸續續的賣,以求利益最大化。同時,財團開始賣鐵路了,要知道之前財團壟斷了大部分商業鐵路。

    這些鐵路一個條條都是忙碌無比的鐵路,那利潤簡直讓人無比眼紅,現在財團開始賣鐵路,那麼這些鐵路自然是讓民間資本蜂擁而上。

    鐵路未建好之前,誰也不知道這條鐵路會運營得怎麼樣,能有多少貨運量可以運輸,但是這些都是已經建成的鐵路了。

    那價格自然不一樣了。

    首先你修鐵路,首先得等個一兩年才能修好,那麼接著還得迎接一定風險。那些建成的繁忙鐵路,看那財務報表就知道其盈利的恐怖程度了。

    還有工程隊什麼的,鄉鎮一級的工程隊全面出售,都是現成的工程隊,而且管理制度什麼的,財團都幫你搞得好好的。

    工廠買走直接能開工,訂單都排得滿滿的。

    鐵路買走直接能運營,貨運、客運絡繹不絕。

    工程隊什麼的買走直接開工,現在都忙不過來。

    這些東西全都是現成的,就看你有沒有足夠的錢來買。

    買不到怎麼辦?自己集資、貸款自起爐灶吧!各種重工業行業都是向他們敞開的,設備都可以買。

    而且是最先進的設備,全都賣給你。

    但是你不能把設備賣給其他國家,一旦發現將以叛國罪論處,到時候不僅命沒了、錢沒了,而且還名聲盡毀。

    一邊是逼著民間資本投資。一方面又給民間資本指明了投資方向,加上銀行的資金支持,一切的投資開始變得水到渠成。

    財團也在繼續投資。鐵路賣掉了,收到手的錢繼續拿去建設鐵路。同時財團開始與民間資本合股建設各種產業。

    民間資本自然沒那麼多的錢合股,這就要貸款了。

    這個貸款能不能還得了就是兩回事了,而且財團是大股東,要把那些小股東折騰死都是小菜一碟。

    同時銀行開始大規模的搞『分期付款』,同時把大量資產都轉移走,只留下一個空殼銀行。

    這些銀行是隨時都可以倒閉的。無壓力。

    同時財團開始投資大量娛樂場所,這些場很多是被財團壟斷的,民間資本有的娛樂場所進得去。有的進不去。

    因為娛樂場所是暴利行業,投資也不大。

    什麼妓院、舞廳、酒吧、電影院、賭場、靶場、遊樂場、溜冰場,其中賭場、妓院、電影院是被財團壟斷額的,其他的比較大型、高檔的也都是財團壟斷。

    這些東西和提高戰爭潛力無關。因此財團在這些純粹營利性的行業依舊是橫行霸道。民間資本想要混得開根本不可能。

    這些娛樂場所是被黑幫統治的,黑幫又是財團的狗,民間資本想開?可以!錢砸進去了,就等則被黑幫收取高額保護費吧!

    而靶場、遊樂場這些比較正軌的場所,則隨便私人開。

    特別是靶場,為了提高子彈方面的消費,幾乎每個城市的郊區都有靶場,而且還不止一個。

    每個小鎮。也都有靶場。

    政府甚至號召老百姓去靶場打靶,學生也經常被組織去靶場打靶。武館也是開了一家又一家。武館裡還有大量專業的健身設施。

    政府同樣鼓勵民眾習武強身,或者去健身。

    因為國家是需要勞動力的,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獃子不是一個合格的勞動力,同時打仗也需要強健的體魄。

    同樣也需要良好的槍法,國家也必須保持足夠規模的彈藥生產線。

    因此靶場、武館也都是有關戰爭的場所。

    各工廠則依舊堅持工廠教育,不僅教員工文化,同時要求員工『以老帶新』,以滿足經濟刺激下能有足夠多的合格工人。

    各地政府還號召民眾上夜校,並每個星期的假期去學校接受教育,例如兩天假期抽半天去學校上課。

    夜校教的是文化知識,放假去學校上的半天課程則是講一些民族主義思想、教老百姓看中華民國的版圖,以及一些基礎常識。

    這些知識,關係到他們的求職。

    這是在全面提高民眾的文化水平,並大力培養足夠多的合格工人。

    整個國家在這些制度、政策、號召,以及看不見的約束力之下,經濟開始走向全面的繁榮。

    財團在上海華東大廈開了一個星期的會議,研究了一個星期之後,周子躍趕到淮安,當面想江渝報告研究出的計劃:

    「先階段為第一階段,拉動經濟是靠房子、汽車,汽車經過一段時間的高價格後,開始逐漸降價,最後普及到所有中等收入家庭。同時在第一階段,將推出高價格電器,主要面向高產階級。

    接著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中高產階級的家庭汽車已經飽和,汽車再次降價,面向低產階級。這一階段則靠電器打主力,電器降價面向中產階級。這兩個階段過後,市場基本上也就飽和了。

    第三階段,則降低電器價格,向低收入群體銷售,同時將產能過剩的汽車、電器以低廉的價格傾銷到那些藩國的市場去。在第三階段,必然產生大量熱錢,實體經濟製造業因市場飽和而處於一種沒有多少多少利潤的狀態下,為了賺到足夠的錢還貸款,熱錢必然蜂擁進入股市,將股市行情不斷抬高。這時候政府先多建設一些基礎設施,以穩住經濟局勢。

    第四階段,接著財團開始在股市抽逃,並掐死貸款渠道,從而引發超級股災,接著波及實體經濟,企業成片破產倒閉。

    第五階段,銀行接管這些破產企業的資產,以及貸款抵押資產。這時候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初步收割之後即發動戰爭,但很多工廠貸款時間未到,還沒有破產。第二個是深度收割,即蕭條個四年時間,把所有貸款都拖到期。」

    「第一個選擇比較好吧!第二個選擇比較禍國殃民。」江渝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一個,因為從戰爭方面考慮,既然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戰爭潛力,那就要立即爆發出來,讓其他國家反應不過來。

    至於那些沒有破產的資本家,不過是些漏網之魚,戰後首先科技發展,工廠設備要更新換代了。

    這時候財團可以選擇不賣給將要持久壟斷的行業的資本家,同時增加運營成本什麼的,加上政府拉偏架,保持壟斷只是小意思。

    財團通過股票崩盤,已經能夠賺到足夠的資產了。

    戰後再圍剿掉那些資本家就是了,而戰爭就是國力的比拚,比別人多發展出更多的國力都是好的。

    如果讓經濟蕭條個四年,那得浪費多少勞動力力?如果把這些勞動力調去建設軍事項目,能建設多少軍火和軍事設施?

    因此江渝並不打算將這次泡沫經濟結束後的吃相弄得太難看,他的目的只有一個,把歐美資本干趴下再說。

    只要干趴了歐美資本,中國民族資本就是世界主宰,那樣利潤更大。

    與其到時候盯著國內那小蛋糕,還不如放眼全球,把全球這塊蛋糕吃下去,然後再回頭收拾國內的蛋糕。

    缺自然也是有的。

    回想自1911年以來,中國老百姓好似還未過幾天平緩的日子。

    戰爭、生產!

    建設、再建設!整個國家持續的處於一種緊張生產狀態,接下來的經濟繁榮時期,節奏那就更快了。

    當然,對於老百姓來說,有錢賺,有錢花自然是很幸福的,只不過缺乏一種相對寧靜的沉澱。

    很多東西是要在沉澱中昇華的。

    但是這個民族,沒有時間再去猶豫和等待了,白種人世界隨時可能聯合起來對付江渝一手建立起來的以華夏文明為體系的亞洲世界。

    這已經不是國與國的對立了,而是文明、種族的對立。

    當然,對於江渝來說,自信可以做到立於不敗之地,就算是白種人世界群起而攻之又如何?

    以中華民國的人口,以及即將騰飛的工業,以及不斷湧現的領先科技,讓整個亞歐大陸都臣服在中華民國的鋼鐵洪流之下並無太大難度。

    唯一感到棘手的就是美國,太平洋和大西洋成為了進攻美國的天然屏障,要跨越這遼闊的海洋,到大洋彼岸作戰,可不是這麼容易的。

    因此江渝決定巡視海軍,並計劃啟動中華民國的大海軍計劃。

    中華民國必須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因為中華民國此時已經開始全面進軍遠洋運輸與遠洋捕撈業。

    必須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來保護這些商船與漁船的安全,也就是保障中華民國的海洋利益。

    同時中國民族資本開始向外擴張,也必須有一支拿得出手的海軍來威懾周圍國家,使中國民族資本暢通無阻的在海外擴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