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254章 :豬流感來襲,威廉的來信 文 / 落雨流痕

    /manghuangji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秋季來了,在中國國防軍碰上泥濘氣候的時候,世界性的美國豬流感第二波也來襲了,最恐怖的第二波。

    亞洲衛生組織立即將全球流感警報提升至最高級別的黑色警報,中國在警報顏色上和西方人不太一樣。

    這種警報顏色是用五行來劃分的,黑色為水,水主恐懼,一旦出現黑色警報,代表著將爆發恐怖的流行病。

    「情況怎麼樣了?」江渝親自過問此事,要知道現在中華民國的版圖面積大了,人員也鋪開了,如果不重視這次流感疫情,會對生產造成一些衝擊。

    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定人心,不要讓社會陷入恐慌,同時維持正常生產。

    「研究所正在對第二波流感病毒進行研究,發現這次流感病毒和第一波流感病毒有些差異。因此之前研究出的第一波流感病毒的疫苗沒有效果,研究所正在以最快速度培育新疫苗。」梁明生連忙匯報情況。

    這個結果,既有些意外,也有些意料之中。

    顯然1918年爆發的流感,死亡率高大7左右的第二波與第一波是不太一樣的,否則不可能差距那麼大。

    「嗯!抓緊培育新疫苗。」江渝再次叮囑道,這次流行病規模之大,死的人之多,絕對讓人瞠目結舌。

    當然,這也是財團大肆斂財的好機會。

    疫情一公佈,中國之前在世界各國囤積的口罩、板藍根、消毒水都賣瘋了,如消毒水的價格甚至是上漲了幾十倍,但還是被瘋搶一空。

    西班牙地區,八百萬人被流感傳染,美國地區,同樣也有五六百萬人被傳染。法國、英國同樣被傳染了一大片。

    世界其他各國,同樣也被這種恐怖流感傳染。

    整個世界不到一個月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而在歐洲前線,戰爭開展到秋季,由於美國的大量兵力逐步到達歐洲,法國巴黎防線已經穩定了下來,並且開始組織反攻。

    因為防線太長,德國人不得不再次後撤到興登堡防線上。

    協約國因為美國豬流感的爆發,導致英法兩國已完全抽調不出什麼力量了,戰場上的主力變成了美國大兵。

    美國兵力擴充到將近五百萬人,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德國方面力量相比歷史上強大了不少,在西線集結的兵力達到兩百多萬,並且還是有些後力的。

    受流感傳播危害最輕的就是中國了。

    中國在秋季來臨後,全國海關大力布控,一切出海人員戴上口罩、消毒液、銀翹散,加上全國衛生整頓,以及發現感染者之後立即進行隔離治療,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流感傳染前半個月,全國僅有兩百多人感染,同時通過中醫六經辯證派的治療,兩百人中只死亡了一人。

    中醫在這場防疫作戰當中發揮了極為強大的作用。

    研究所接著只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就攻克了第二波流感病毒,成功培育出了新的流感疫苗。

    當亞洲衛生組織向全世界宣佈,中國成功研發1918年秋季美國豬流感疫苗時,世界各國都轟動了。

    緊接著,中華民國衛生部宣佈。

    「中國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對世界貧窮國家進行醫療援助,預計將援助一百萬支流感疫苗,以幫助世界貧困國家渡過難關。」

    當場有記者問:「中國是否會在世界銷售該疫苗?」

    「抱歉,中國暫時沒有能力生產那麼多的疫苗,畢竟我們必須先供應本國疫苗所需,同時盡可能的保障醫療條件落後的貧窮國家的援助,而醫療條件相對較好的國家,可以先靠自身的醫療條件減少感染人群。不過我們會盡快生產出更多的疫苗,以全世界人民的需要。」

    緊接著,各國公使、大使紛紛找上門來,要求中國向他們出售流感疫苗。

    中華民國衛生部給出了一個高得嚇人的價格,一支疫苗竟然要賣800美元。

    各國公使、大使都咬牙買了。

    在他們看來,這是有技術專利的藥品,所以價格高一些也是正常的,連西班牙國王都被傳染了流感,只是800美元而已,那些有錢人可不差這點錢。

    現在的歐洲,最有錢的當然是那些富人。

    在恐慌之中,別說是800美元,就是幾千美元也有人願意購買中國生產的流感疫苗。

    同時先期疫苗產量小,價格高那是肯定的。

    西方人在歐美財團的熏陶下,對於這種高價格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稀奇,歐美財團本身就經常做這種奇貨可居的事情。

    在800美元的價格下,只要你出得起錢,要多少就有多少。

    而在中國國內,這種流感疫苗的注射價格極低,一支僅要五角,沿海貧困群體還免費注射。

    注射的主要區域就是沿海地區,內陸地區基本上不會有這種流感,因為在中國的層層防疫之下,不太可能傳染到內陸去。

    不過內陸地區還是要注射的,只不過晚一些注射流感疫苗。

    等沿海地區注射了流感疫苗之後,其他的疫苗則用來給附屬國,同時大規模在國際市場上銷售。

    到時候售價就會降低了。

    作為加入亞洲衛生組織的國家,在疫苗價格上享有一定優惠。

    全球華人、華僑,都可以在前期享有優惠疫苗價格。這也讓全世界華人頓時感覺到,此時的中華民國是真正的強大起來了,而且是一個真正心繫人民的政府。

    由於中華民國閃電般的崛起,使得大量海外僑民都踏上了回國之路,其中不乏一些數理化等方面的學者。

    此時在科研領域,中國研究人員的數量正在不斷增長,同時在民族主義的號召下,他們都是苦心鑽研,科研的韌勁非常強大,很多都是廢寢忘食的對技術進行攻關。

    不過研究條件還是很好的,生活保障等等都是世界頂級的。特別是當前江渝組建的民族資本集團手中擁有大量剩餘資本之後,對科研的投入更是不斷的增加,甚至比世界各國的研究經費總和還要多。

    同時這樣的大規模科研工作,也為國民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

    儘管參與科研活動的人員極多,但很多項目方面都不知道在研究什麼,這是一種很簡單的模式。

    江渝是最上級,他把命令傳達給下一級,下一級再把任務分配給下一級的許多單位,然後一級一級的細分下去。

    下一級的人不知道上一級的人發生了什麼,也不知道其用意是什麼。

    美國人的科研也是採取這種方式,所以歷史上美國研究原子彈的參與人員高達二十萬人,也沒有洩露消息。

    越簡單的模式,往往保密性越高。

    回國的華人華僑當中,很多回國後又出國了,因為他們回國後加入了華東商業協會,接著又跑出國從事經商等活動。

    此時的華東商業協會正不斷的向全球各國派遣經商人員,其經營項目是商業協會內選出的優勢項目。

    大大小小的項目都有。

    這可以為國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這些崗位還都是高產、中產的經營活動,能不斷增多民族資本規模。

    只要有需要,這些民族資本隨時可以抽回國內,支持戰爭等活動。

    這在當前全球各國都是這麼玩的。

    中國民族資本正在向全球範圍內擴張,只不過重點的對外擴張放在了緬甸、印度、馬來西亞、文萊、澳大利亞、新西蘭地區。

    在這一區域,中國民族資本是不用怕被人暴力掠奪的,因為這裡是中國勢力威懾範圍,誰敢沒收中國民族資產,那麼馬上可以搶回來,而且是十倍、百倍的搶回來。

    而在其他區域,如南美、歐洲、加拿大,同樣也有不少投資行為。

    這個年代很多礦產還未被發現,在這些地區主要就是圈地,把隱藏著礦產的土地買下來,但不一定開發。而這些土地因為看上去和普通土地差不多,甚至還不如普通土地,所以價格非常的低廉,對中國資本來說,那就是連九牛一毛都說不上。

    這些礦產買下來後,日後就算是被沒收了,等中國成為全球霸主的時候,同樣能夠要回來。

    同時在這些國家,主要經營一些銷售業、飲食業、運輸業等項目。

    在銷售業方面,搞批發市場,專門批發中國和附屬國生產的商品,這些附屬國的商品製造工廠也都是中國民族資本開設的。

    另外還有銷售一些中國的特色商品。

    飲食業的項目就比較多了,西方人的快餐現在變成中國人的發明,開始向全世界推廣。

    同時還有中餐館,也開始進入整合階段,並向全世界各國鋪設。同時還有一些新的餐飲項目,如水煮活魚、燒烤、奶茶等等。

    儘管很多項目小,但是創造的就業崗位多,可以讓國內很多人可以在國外擁有一個收入不錯,又不是很勞累的經營。

    傳統華人在海外是靠三把刀吃飯,剪刀、菜刀、剃頭刀。裁縫收入比較低,因此被淘汰。

    菜館如果生意好,也是很不錯的,主要是提高檔次的問題,這方面有財團出面進行整合。

    理發行業,普通的手工服務業是不賺錢的,倒是搞一些裝修好的理髮店很暴利。什麼染髮、燙髮、拉直都是很賺錢的。

    這方面的技術已經被攻關出來不少,這種理髮店正開始向全世界鋪設。

    如理髮師在國內的技術培訓學校學出來了,如果願意去國外經營,財團貸款給他們,同時幫他們選擇開業地點、裝修。

    還有廣告傳媒公司,也向歐美發達國家擴張。但凡不能增加其他國家戰爭潛力,又能有一定利益產業,中國都在想辦法向全世界擴張。

    利益高、規模大的,則由財團和大民族資本商人來經營,規模小的,能創造中產階級的產業,則鼓勵國內的年輕人出國創業。

    其中去美國的門檻最高,而去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國家的門檻著相對較低,很容易擠進去。

    至於那些落後國家,則更加容易。

    不過在落後國家,很多商業只能在繁華的貿易口岸城市或者其首都展開。

    在落後國家,民族資本商人經營的則是一些公司,如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電報公司、原材料開採公司。

    同時財團則在這些國家經營銀行和原材料開採等方面的產業。

    中國武館也在向全世界擴張,教給洋人的都是一些表面上的功夫,內家功夫是不教的。學那些表面上的武術,一個人打五六個沒問題,練得好一些的,一個人打十幾個也沒問題。但要想成為頂級武術家不可能。

    此時功夫片還未流行開來,因此中國武館的生意還不是特別好,但是一些武館通過挑戰等方式,在海外一些局部地區也引起了轟動。

    中國永遠不缺乏的就是無孔不入的商人,就連後世的非洲,也到處都是中國商人的影子。

    中國商人有一種其他國家愛的商人所不具備的鑽營能力。

    特別是在中國商人有了官方保護之後,開始到全球各地尋找商機的商人就更多了。

    而這些商人的根,永遠都是在中華。

    外國的生活不論多麼好,每個海外華人都對異族文化缺乏一種認同感。他們在海外賺取的財富,會源源不斷的送回中國。

    在歐洲地區,中國這次直接給德國援助了一千萬支疫苗,這是為了讓德國減少因流感而死掉太多勞動力,以保障德國有更大的戰爭潛力。

    至於協約國,拿錢來買吧!免費援助疫苗是不要想的。

    買不起,總死得起。

    他們的死活無關中國利益,人死多一點反而更好。

    疫苗這個東西,市場總是很廣闊的。特別是美國市場,這次高價賣疫苗,美國買了最多。

    歐洲也買了不少。

    因為這次的價格,面對的是中高產階級。

    如果是低產階級的話,美國的市場絕對非常的巨大。不過中國在第二波流感爆發後,卻是一直在協約國陣營只賣消毒水、板藍根、口罩。另外高價賣給那些中高產階級疫苗,低價疫苗一直不見蹤影。

    這也是江渝為了讓協約國多死點人,同時讓他們的社會陷入恐慌,影響動員能力和戰時生產。

    中國民族資本集團通過提前佈局,在第二波流感來襲後,簡直就是瘋狂吸金,大量的錢財通過這次流感而流進了中國民族資本集團的口袋。

    而中國內部的生產則絲毫不見影響,社會儘管有些恐慌情緒,但是並不劇烈。

    老百姓看著報紙上報道歐美國家今天死了多少人,明天又死了多少人,相比中國自身只死了幾個人,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心裡不由十分慶幸。

    國內民眾也都紛紛稱讚政府的防疫工作做得好,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再次加深。

    全國生產還是有序進行,而在這一年,大量的民間剩餘資本湧入了股市,鐵路、公路股票價格不斷上漲,又帶動了更多的民間資本進入股市。

    鐵路、公路也在民間資本的推動下,在全國各地大量的修建了起來。地方上則出現了集資修鐵路、公路的浪潮。同時還出現了大量暴發戶帶頭捐錢修路的浪潮,普通老百姓也因為當地的一些交通情況不是很理想,也都紛紛捐錢捐物。

    幾乎是全民修路,特別是南方地區,修路浪潮高漲。鐵路投資和公路投資方面,也是南方投資的比較多。

    因為華北交通設施在幹線及主要支線上已經修得差不多了,現在就剩下一些鄉鎮公路還未徹底修通。

    南方地區道路則普遍未修起來,主要是投入成本更高,施工進度更緩慢,所以之前只修了主幹線。

    很多支線鐵路、公路都還是沒修起來的。

    這一年的施工機械生產一直都是近乎超負荷運轉,工人們加班加點的生產鏟車和挖掘機等施工機械。

    這些施工機械出廠後立即被送上工地,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汽車的大量出現,則大大推動了民間資本對公路、加油站、維修廠等方面的投資。不過加油站主力還是財團資本。

    而在飛機製造業方面,飛機被大量應用到農業生產當中,木質飛機迅速的推廣到全國各地。

    這個時代的中國有推廣飛機使用的能力。

    首先油價不是太高,第二中央政府出台了飛機燃油補貼政策,鼓勵民眾在生產過程中使用飛機。同時中國此時的財富總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急劇增加,木質飛機也不是太貴的玩意,還是買得起的。

    全國的機場也開始大量修建,巨鳥1運輸機不僅被用於向德國運輸援助物資,財團把這種飛機也應用到了民用領域,開始發展空運體系。

    全國快遞網絡也在鋪設,這是一個財團壟斷的行業。

    財團還把飛機應用到商業宣傳當中,如發放傳單,直接從飛機上灑下去,市民無一不好奇的。不過隨著老百姓對飛機都開始習以為常了,這種手段在一些一線城市也比較少用了。

    中國不僅通過部隊來培養飛行員,還讓退伍的飛行員轉為民用飛行員,大量的飛機商業化使用來培養更多的飛行員。

    除了空運、還有一種商業化方式,那就是飛行表演。

    中國正在不斷組建飛行表演團隊,飛行員退伍後馬上就有工作分配,其中飛行表演是最鍛煉技術的。

    這種飛行表演團隊在中國和那些附屬國都獲得了民眾的極大歡迎,每次都有大量民眾前去觀看。

    同時還向國外派遣飛行表演團隊,這大大的儲備了中國的飛行員數量,戰爭爆發後就能迅速動員起大批的飛行員。

    民用飛機的增多,也能使中國的飛機製造業始終保持運轉,並保持在一定的規模下,戰爭爆發後就能直接投入作戰飛機的生產。

    造船業同樣也是加班加點的對船隻進行建造,船台造了一座又一座,全國造船廠每天都有大型商船下水。

    大量的德國造船工人來到中國,還有日本造船技工也被中國所攫取,這些技工很多都加入了中國國籍。

    到了9月份,這一年已經建造了260萬噸遠洋商船,近海、內河小型船隻也建造了不少。

    中國的商船製造業規模,已超過美國、英國。

    同時中國發展出了集裝箱技術,火車、汽車、輪船採用統一的尺寸規格,集裝箱能夠直接裝卸,使運輸效率大大提高,這種集裝箱港口的建設已經在全國各地和藩屬國之間展開。

    中國的先進生產力正在迅速的普及,而且很多都是比西方人先進得多的生產力,西方人現在的工業設備很多都還是停留在第一次工業**的水平,同時因為戰爭的關係沒辦法大規模更新換代。

    因為德國作為傳統的機械設備輸出國,目前是對立狀態。

    這就便宜了中國,因為中國不僅從德國那裡獲得了機械設備製造人員,同時德國也在為中國生產機械設備。

    然後德國將生產出來的機械設備用來與中國交換軍用物資,加上從中國那裡獲得的一些援助物資,德國人目前並不缺乏武器彈藥,更多的是缺乏足夠的兵員。

    通過與德國的貿易,中國獲得了大量的好處。

    很多複雜的技術從頭研究很麻煩,德國人為了戰爭,就把這些技術賣給了中國,中國只要在此基礎上往上研究就可以了。

    另外機械設備通過自己製造,同時德國為中國製造機械設備,使中國的先進機械設備數量迅速增加。

    從而又使農機、施工機械、汽車的生產能力迅速增長。從而又使中國建設起更多的工程設施。

    整個國家都進入了一種良性循環狀態。

    出於對開發中東省石油和治理污水的考慮出發,江渝在1918年加大了海水淡化研究的資金投入。

    重點研究反滲透海水淡化,以及多級閃蒸淡化技術。

    前者不僅可以用來淡化海水,也可以用來淡化污水。同時江渝又投入到了忙碌的『抄書』工作當中。

    他在後世的網絡上找到了很多海水淡化和污水處理的技術書籍,全他娘的要抄下來。

    不過江渝抄了這麼多年的書,加上是習武之人,反應速度快,抄書速度已經是神速了,一進入狀態,手上的鋼筆如飛,迅速抄寫出一行行的字跡。

    這些資料被抄寫下來之後,馬上送入研究所。

    每個領域的科研,幾乎都有江渝這個穿越的指導,使中華民國的科研就像是開了加速器一樣。

    而且這是整體的提高,如局部某個技術的提高,又使其他領域的技術突破具備了條件。

    加上肯砸錢,中華民國的技術突破速度讓人瞠目結舌。

    對於歐美財團來說,技術突破不突破都無所謂,他們只要壟斷就行。只要有先進技術,他們就不會那麼急著去研究更新的技術。

    但江渝不同,江渝知道財團壟斷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滅掉歐美財團,這必然要通過一場戰爭。

    因此江渝有強烈的緊迫感,技術研究方面絲毫不敢鬆懈下來。

    江渝抄了幾本書之後,這時伊維峻推開房門走了進來,給江渝拿來了一封信,「夫君,這是威廉二世給你的信。」

    「威廉的信!」江渝拆開信封,伊維峻猜測道:「可能又是讓我們參戰的吧!」

    「我想也是。」江渝笑了笑,拿起信看了起來。

    「親愛的江,我很高興的看到,中國已經壯大了起來,並成為是世界性的強國。但是在德國,德國的復興卻遇到了巨大的困難,美國已經參戰了,如今的德國已經承受了無比巨大的壓力。如果中國再不參戰的話,同盟國在兵力上將會處於劣勢狀態。一旦德國失敗的話,也許中國的日子也將不會太好過了……」

    毫無意外的,威廉二世依舊想讓中國參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