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202章 :大怪獸——軍閥寡頭財團 文 / 落雨流痕

    ps:

    第二更到藥手回春全文閱讀!

    本書讀者群:284379558

    ————

    「以目前的歐洲局勢來看,當德國獲得了我們的海軍潛艇後,他們的潛艇數量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增長到了五百艘。[調教女王]儘管美國參戰了,但美國陸軍和作戰物資要到達歐洲戰場,還得先突破無限制潛艇戰的封鎖,所以僅憑潛艇的封鎖,德國還是能夠繼續支撐下去的。」

    中國國防軍參謀部對歐洲戰場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所以目前我們中國暫時沒必要向德國援助戰車,倒是可以援助一批戰鬥機給德國,以讓德國繼續保持空中優勢。」

    「嗯!可以先援助德國人一些反戰車武器,大規模的戰車援助可以延後。」江渝點頭決定道。

    現在要把握的就是一個平衡的問題。

    過度的增強同盟國也是不行的,萬一協約國就此完蛋了,也不是江渝願意看到的結果。

    江渝並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德國出現在亞歐大陸上。

    因為德國人能打仗,工業發展能力也很強。

    相比之下,美國的工業發展儘管很迅速,但是美國大兵是爛泥扶不上牆的貨色,中國又何懼之有?

    戰爭並不完全靠工業,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意志力。

    在西方人看來,戰爭無非就是黃油和炮彈的問題。

    要黃油還是要炮彈?

    以西方人看來,黃油更加實惠。

    黃油多,戰爭時炮彈就多。因此黃油和炮彈的關係是可以轉化的,黃油可以轉化成炮彈,炮彈不太容易轉化成黃油。

    但戰爭不完全是黃油和炮彈的問題。

    這也是江渝為什麼要在中華民國在周邊基本上沒什麼有威脅的敵人的情況下還要維持290萬正規陸軍的原因。

    同時中華民國國防軍的飛行員數量正在不斷的增加,始終讓中國的飛行員保持在一個高峰水平。

    這就是為了在戰爭到來後,中國能夠有足夠的精銳部隊投入戰爭。

    這場援助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協約國不那麼容易取得戰爭的勝利,但最終的勝利還是要給協約國的。

    就目前來說,中國對德國的援助主要有。

    1:民用物資援助,大量糧食、藥品、紡織品,甚至是蔬菜、水果,同時還有幫助德國農業生產的拖拉機等小型農機。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德國工人的生活水平,從而杜絕羅斯柴爾德財團通過煽動工人暴動的方式推翻德國政府。

    2:援助德國更先進的木製結構戰鬥機,以確保德國的制空權。

    3:援助德國反戰車機槍、反戰車炮、反戰車地雷,同時援助一些木質結構的戰術俯衝轟炸機,以用來對付協約國那在中國眼中堪稱垃圾的戰車。

    4:援助德國大批潛艇。以擊沉更多的協約國商船,使協約國能夠調集到歐洲戰場的力量削弱。

    5:派遣五十萬日本僱傭軍,彌補德國兵員不足的問題。同時援助了大量日本勞動力給德國。使德國的生產能夠持續運轉。

    此時的德國就好似一個行走在沙漠裡的旅人,飢渴難耐,中國的援助就好似給了德國一壺清水曼婚。

    而德國方面為了表示感謝,從德國派遣了一批援助團到中國,這個援助團當中有五十多名科學家。還有兩百名各領域工程師,以及三千名德國技工。

    那些德國技工當中有很多是造船技工,因為德國被封鎖,此時的德國只需要建造潛艇,所以很多造船技工都轉行幹別的。

    這下差不多都被調到中國來了。

    這使中國的造船業的造船能力再次增長。

    德國方面得到中華民國的潛艇之後,立即開始培養更多的潛艇海員。同時把中國的潛艇裡裡外外研究了一遍。

    研究之後發現,中國的潛艇技術已經超越德國。

    儘管中國之前把一些關鍵的潛艇技術交給了德國,但在很多潛艇技術的細節方面。中國的潛艇卻有許多創新之處,作戰能力相比德國潛艇更高許多。

    特別是,中國援助德國的潛艇當中,有半數是排水量達到兩千噸級的遠洋作戰潛艇。

    擁有了這批潛艇,德國甚至可以打擊到美國東部沿海的港口。

    中國對德國的援助基本上也就是這些了。政策一確定下來,下面立即高速運轉起來。大批大批的物資每天都在通過運輸機往德國運輸。

    同時,中國也開始抓緊時間建設內部設施。

    一條條鐵路、公路,一座座橋樑、水庫在這一年用瘋狂的速度建設了起來,也因為1917年中國的糧食產量暴增,使農民收入開始下降,更多的農民走出農村,投身到了這個瘋狂建設的工業大時代當中。

    處於這個大時代的中國百姓,都對政府懷著深深的感激與信任。

    報紙上每天都在報道歐洲人因為戰爭打得有多慘多慘,各種慘象讓老百姓毛骨悚然,相比之下中華民國儘管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浴血奮戰,但中國參與的戰爭都迅速的取得了勝利。

    並且通過戰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接著中華民國始終不參與歐洲戰爭,這使中國百姓享受到了如今世界上最安定的社會環境。

    以及最繁榮的經濟環境。

    加上政府政策照顧生產關係,使得整個國家都處於一種高度團結的狀態之下,隨著民族意識的灌輸不斷加強。

    大部分老百姓腦海中都已經有了『大漢民族主義』的概念。

    此時的中國已經發展出了主體民族,一個沒有主體民族的國家是不可能團結的。所謂民族平等,搞來搞去,最後還不如少數民族的地位高,此時的中華民國自然不可能犯下這樣的錯誤。

    同時這個主體民族展現出了強大的融合能力,很多少數民族已經被融入到了主體民族當中。

    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國家也未讓人民陷入持續的戰爭當中。人民自然是支持政府的。

    同樣也十分感激奠定這個國家的陸海空大元帥——江渝!

    此時江渝在中華民國的威望,比任何人都要高,袁世凱的威望都遠不如江渝,但袁世凱的威望也是不小的,畢竟袁世凱是中華民國第一屆大總統,在任期間中國發生了巨大的社會變革。

    但江渝才是整個民族的精神支柱蘭香緣全文閱讀。

    一切的安定與繁榮,都是用武力打出來的。而中華民國的工業也是江渝一手發展起來的。

    這才奠定了民族的偉大崛起。

    在這個大時代中,整個民族空前團結。

    整個國家經歷了歷次戰爭之後,就如冉冉東昇的旭日,是那麼的溫暖明媚。

    內部經歷近七年的武力平定。各地匪患也已被蕩平,特別是西北馬匪和少數民族暴動更是被血腥鎮壓了下去。

    軍方、政界高層則被綁在了中國民族資本的戰車上,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統治集團。一個有原則有底線的民族資本集團。

    商人在此時的中華民國依舊是被打壓的,只不過江渝讓統治者自己經營商業,並壟斷工商金融等各個領域。

    一番掃蕩河山之後,內部愈加安定。

    「聽眾朋友們,工人、農民兄弟們。如今中華民族正面臨著百年難得一遇的巨大發展契機,讓我們整個民族團結起來,以響應總統與大元帥的號召,每個人敬業奉獻,努力克服困難,積極建設民族工農業體系。盡自己最大努力為民族復興偉業做出最大貢獻。並盡量做到安全生產,減少生產事故……」

    廣播裡不時會出現這樣的號召,此時中華民國的無線電廣播已經十分普及了。基本上每個工人家庭都有一架無線電收音機。

    努力建設、支持國產、學習文化成為了整個民族的主流意識,而對於金錢的追求則被政府不斷的淡化。

    使得整個民族對於金錢的追求**開始下降,從而提高了整個民族的道德水準。

    而整個民族的追求,是以民族崛起為目標,加強了個體奉獻精神。

    民族復興偉業。也逐漸成為深入人心的信仰。

    對於普通人民來說,並不需要太追求金錢。同時有了復興民族的信仰,他們就能靜下心來使自己做好本職工作。

    財團則承擔著聚斂財富的任務,財團存在的本質意義,就是讓整個民族更加健康的發展。

    由於民眾對政府的信任與擁護,此時的中華民國政府有無比強大的號召力,全球各國基本上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政府能有中華民國這樣的號召力。

    加上連總統、大元帥都出面號召了,加上社會精英們的搖旗吶喊,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響應民族工農業建設的熱潮。

    因為鋼鐵供應量的提高,內部建設項目的鋼鐵供應量也得到了保障。

    在美國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時候,中國在努力建設。當歐美都陷入戰爭的時候,中國依舊在建設!

    這一年鋪設的鐵路規模就達到了五萬公里。

    當資金、技術、人才都已經不再缺乏的時候,中國的建設速度簡直讓瞠目結舌。

    一個世界上最龐大的工業大國,正在這種讓人咋舌的『中國速度』下轟然誕生。

    同樣的,一個托拉斯大怪獸——中**閥寡頭財團也正在迅速成長、壯大!這是比德國辛迪加、英法卡特爾等中小怪獸更加恐怖的大怪獸,而且是比美國托拉斯大怪獸更加兇猛的龐然大物。

    ————

    本書讀者群:284379558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