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97章:讓小日本去歐洲戰場送死 文 / 落雨流痕

    作為第一梯隊的軍閥寡頭財團,手上的財富已經高得嚇人,光是花不出去的現金就有近兩百億元。

    這讓江渝終於是體會到了什麼叫有錢花不出去的痛苦。

    不是沒有花錢的項目,而是現在中國的先進生產力還未徹底普及,鋼鐵產量不夠,工業人才也不太夠的原因。

    這都需要時間。

    中國現在的發展就是和時間賽跑,教育機構正開足馬力,在這樣的民族發展緊急時期,一切的人才培養都是以快為主的。

    有些技術學校的課程從早上排到晚上,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去不去上晚上的課,只要這些學生通過了考核,馬上就能拿證上崗。

    夜校、技校、成人學校、師範學校成立了一大片。

    那些民族商人現在的身家也一天天都在增長,不過他們的產業基本上都有財團參股,大部分都是財團控股,但又這些民族資本商人負責經營。

    至於那些民間資本商人,則是屬於被圍剿的對象。

    但是有一些民間資本商人在這場盛宴中也表現出了極強的經營能力,其產業發展得十分不錯。

    於是財團就出來收購其股份,同時把他們吸納進華東商業協會,使他們成為新的民族資本商人。

    但對於那些口碑不好,素質不高的商人,卻是被拒之門外,想進華東商業協會是不可能的。

    對於吸納進華東商業協會的成員,華東商業協會有時甚至會動用軍情局的力量去他們進行摸底調查。

    以防止敗類進入華東商業協會。

    軍情局的反商業間諜的重點也是放在華東商業協會內部,以防止華東商業協會被他過特工滲透。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使得財富開始源源不斷的轉移到中國的手上。

    「兩百億的現金啊!黃金儲備也用不了兩百億,這筆錢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花出去。」江渝不由感歎道。

    「我們之前花不出去的那些錢還在工人們手上,等戰爭結束之後,還將有大把的錢流回財團,現在老百姓手裡都有大把的鈔票。」周子躍說著不由感慨道:「誰能預料到,戰前我們欠了一屁股債,現在卻有了如此巨富。」

    「呵呵!其實錢放在手上就是一堆廢紙,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錢在戰後花出去,並形成不斷的循環,從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江渝面對這樣的龐大財富也有些不淡定的興奮了。

    「卻不知道這樣的黃金時期還能有多久,而且這一次結束後,也不知要等多少年才有這樣的好光景。」周子躍惆悵的說道。

    「確實是好光景。」江渝也有些感慨,歷史上的中國由於沒有在一戰前崛起,沒有抓住一戰這個絕好的時機。等開放過後三十年多年,卻也從未碰上像如今這樣的機遇了,08年四萬億天量貸款放下來,那一年經濟很景氣,之後就又挫下去了。

    這樣的好光景,確實是難得一遇。

    好在江渝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硬生生靠先進技術和龐大的人口把這個國家給頂上去了。

    這樣的機會未來已經不多了,但只要賺到了足夠黃金,以後玩內部循環就能讓這個國家徹底崛起了。

    不說別的,就是中國不再發展啥的,以現在的底子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也能保持不敗,畢竟中國是有四億人口的。

    此時的中國如果參加同盟國,就算是同盟國完蛋了,中國也依舊能保持不敗。

    只不過這個民族太需要時間來好好發展一下民生了,同時參戰的話也將引起一系列不良後果。

    首先對外貿易就將中斷。

    中國賺了這麼多錢,自然是要花出去的。這麼多錢能買多少原材料啊!通過進口原材料的方式,等於是利用了其他國家的生產力,等於是不僅六億人在建設這個市場。

    當然中國未必要靠現在賺到的錢來購買原材料,由於中國從德國那裡獲得了大量技工,同時中國在高端產品的研發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未來的中國,只需要靠出口高端產品,就能換回大量農產品和原材料,同時資本海外市場的運作,也能帶回大量財富。

    從本質上來說,這個時代是一個技術等於財富的時代。

    黃金這個東西,本身不能吃。

    設想如果沒有技術,現在中國手上這麼多的黃金,什麼都要進口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就會全部花光。

    要想進口更多的東西,同時不使財富外流,就得有靠技術,有了技術就有了高端產品,別人無法製造的高端商品,就能用一個人的勞動產品,從其他國家那裡換來需要十個一百個人才能創造才出來的低級勞動產品。

    等於說這個國家除了自身的那些國民在建設外,還有大量海外勞動力在幫助建設。

    如此一來又何愁不發達?

    發達國家實際上就是這樣出現的。

    德國之所以一戰、二戰都失敗了還能是發達國家,就是因為德國有技術。

    德國人靠技術就能成為歐洲的經濟大國。

    中國落後於世界,同樣也是一個機遇,這讓中國在擁有先進技術後可以迅速發展起來。

    「現在歐洲人已經打了差不多三年了,不過協約國卻是被無限制潛艇戰給大幅度削弱了,而同盟國卻因為中國向同盟國提供了軍事技術和出口了物資給他們而增強了許多,依舊還有不少元氣。既然美國就要參戰了,那為什麼不能用暗中向同盟國提供援助的方法來延長這場戰爭呢?」江渝心裡卻是不斷的琢磨著。

    「如果戰爭能夠延長一年的話,中國就多了一年的發展時間,而美國參戰後將比中國晚一年發展。」

    江渝想到這裡,不由十分的心動。

    援助同盟國一些糧食之類的物資是完全可以的,中國現在的糧食產量已經能夠大量出口了。

    特別是新增了9.2億畝耕地之後,這些耕地大部分都是處於熱帶的物產豐富地區,種稻穀一年三季都完全沒問題,前提是要有拖拉機等農機,否則農民忙不過來。

    總的來說,現在中國的糧食,讓四億國民吃到撐都足夠了。

    這些糧食的生產成本本來就很低的,多援助一些給同盟國,同盟國也就能支撐得更久。

    一戰期間德國工人罷工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損失了大量士兵,同樣也是民生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人民在物質匱乏的狀態下忍受能力已經消耗到了極限程度。

    同時中國的援助也能讓同盟國看到希望,就算是無法贏得戰爭,也能保持不敗的希望。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希望!

    就算是援助同盟國損失點錢,但只要能夠把戰爭延長一年,讓中國多一年時間進行戰後的佈局,那麼中國就是賺了,而且是大賺。

    因為這能讓美國這個最大的競爭對手晚一年對產業進行更新升級,而中國多年對先進生產力進行普及。

    這會使中國在戰後能夠更加輕鬆的對抗歐美資本。

    德國之所以在18年以投降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也是因為國內的勞動力不夠了,而很大的原因就是美國豬流感的蔓延。

    中國完全可以在疫苗方面給與德國援助,使德國保留更多的兵員,而協約國那時候實際上也快撐不住了,只是因為美國的參戰而獲得了大量兵力。

    「哈哈,那我們就想辦法讓好光景多持續幾年吧!」江渝想到妙處頓時哈哈一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

    周子躍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少東家又有主意了,兩人愜意的坐在園林的亭子中品著茶,算是百忙之中偷的一閒。

    ……

    很快江渝就趕到了軍部大樓,在會議室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

    蔣方震、唐漢民、周正業三大參謀都到場了,這是一場只有四個人的高層會議。

    「現在我們有多少運輸機了?」江渝在會議開始時便直接詢問道,蔣方震也沒去翻文件,直接回答道:「現在一共有五百三十六架巨鳥1型運輸機,巨鳥1運輸機的生產能力已經擴充到每年一千架的程度了。」

    「五百三十架,一次能夠向同盟國投送五千三百噸物資。」江渝心裡估算了一下,貌似也差不多。

    江渝回過神,說道:「美國估計用不了多久就要參戰了,我們卻是不可能參戰的,那麼美國的大量兵力一旦投入到歐洲戰場上,那麼這場戰爭就很能要結束了,同盟國可能撐不過18年。」

    「不錯,同盟國現在看起來佔據上風,但畢竟無法調用什麼海外殖民地力量,僅靠中歐那點地盤是消耗不過協約國的。」唐漢民點頭道。

    「所以我們現在要想辦法延長這場戰爭,今年協約國的財政也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而且我們又不向協約國賒賬貸款,加之我們賺的錢也足夠多了,那麼18我們的戰爭物資出口將大幅度下降。到時候我們就能夠將力量放在內部建設上,而且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內部建設。只要我們把戰爭延長一年,我們就比美國多一年的建設時間。同時還能通過加強同盟國的方式來削弱美國人,讓美國佬加大損失。所以我決定援助同盟國,不僅要在物質上的援助,還要在兵員上援助他們。」江渝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蔣方震卻是吃驚的問道:「我們向同盟國派遣兵員?」

    「現在的歐洲就像是一個火坑,那不是跳進去送死嗎?」周正業也納悶不已,「而且我們和英國簽有協議,不能倒向同盟國。」

    「是說我們派自己人去,不是還有小日本嗎?」江渝卻是笑了起來,「我們把小日本派到歐洲送死好了。」

    (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