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86章:美國服軟 文 / 落雨流痕

    ps:昨天失眠,折騰到中午才睡下,傍晚起來又被朋友叫出去幫他調路由器,接著又被拉去喝酒了……零點才回到家……今天加更加更……

    「當然,中國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參與戰爭,只要英國答應這個邊界劃分條件,中國是絕對不可能發動對外戰爭的,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江渝微笑著對朱爾典說道。

    「可是,自中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又與荷蘭、美國發生了戰爭,誰又能相信,中國不會和英國發生戰爭。如果這個協議簽訂之後中國又與英國發生戰爭,那麼我這個大使也當到頭了。」朱爾典說道,他的話語間充滿了不信任。

    「可是你要看到,中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都是不得已的。與荷蘭發生戰爭,那是因為華人不滿荷蘭人的殖民統治,而與美國發生戰爭,那是因為美國公然踐踏中國的民族尊嚴。」江渝嚴肅的說道:「中國與其他國家發生戰爭只有三種情況,第一是中國受到其他國家的入侵,就像是日本入侵中國一樣。第二是其他國家佔領了中國的領土,但這方面可以通過協商來解決,就如法國與英國,與中國的領土爭端都是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的。第三就是我們的海外僑民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就像美國那樣,他們不僅不更正,反而一意孤行,那麼我們只好使用戰爭的方式來使他們承認錯誤。」

    「只要這些問題得到解決,中國是沒有發動戰爭的**的。」江渝對朱爾典微笑著承諾道:「只要英國肯正視自身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並願意通過協商來解決,那麼戰爭將永遠不可能爆發。」

    「要是解決這些問題呢?」朱爾典還是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中國是禮儀之邦,如果你仔細研究我們的歷史就會發現,我們中國並不是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江渝繼續對朱爾典哄騙道。

    英國在江渝眼裡就是一塊肥肉,隨時可以咬上一口。

    只不過暫時中國沒心思去對付英國。因為在北方的俄國即將要發生一場巨變,中國不可能一邊跟紅色毛熊開戰,又一邊和英國開戰。

    所以江渝決定先穩住英國。

    前提是英國要將侵佔的中國領土吐出來,並且吐出更多的土地出來。因此才有了之前要英國割讓四十萬平方公里殖民地的邊界線要求。

    只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確實沒心思去和英國開戰。

    英國這個衰落的世界老大還是讓他們坐上一段時間比較好,擊垮了英國的世界老大地位,只會讓美國從中獲利。

    一個疲軟的英國作為世界老大符合中國的利益。

    一個崛起的德國並不符合中國的利益。

    「好吧!也許你說的是對的。」朱爾典只好選擇相信了,他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他看著江渝問道:「那麼,中國對於歐洲這場戰爭到底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我們只想多出口一些作戰物資,不過同盟國顯然沒什麼錢。日後的戰爭當中。只要協約國能夠保障中國的利益,那麼中國會支持協約國的。但是出於道義的考慮,中國也是不可能向同盟國宣戰的。」江渝緩緩說道。已經比較露骨了,一切都只是錢的問題罷了,說白了就是利益。

    「這方面英國能夠做出保證,肯定能夠保障中國的出口利益。」朱爾典連忙保證道。

    「那就太好了,英國在進口飛機、汽車方面如果能夠優先考慮中國的產品的話。並減少從美國進口這些東西的話,中國會永遠站在協約國的一邊。」江渝立即也保證道。

    「這確實是雙贏的決定。」朱爾典舒了口氣。

    從此時中華民國的戰爭態度上來看,中國確實是一個很重視道義的國家,雖然為了利益可以不站在德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但卻始終保證不向同盟國宣戰,如果英國能夠保證中國的利益。那麼中國顯然不太可能翻臉。

    作為中國通的朱爾典,還是比較瞭解這個國家的習性的,這確實是一個將道義看得很重的國家。

    既然江渝已經做出了許諾。那麼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

    當朱爾典離開的時候,朱爾典的口袋裡又多了一張中國華東銀行支票,一張面額為二十萬元的支票。

    這讓朱爾典有些心滿意足,就算是這個大使當不下去了,那麼也可以當一個富家翁了。

    於是朱爾典再次充當了江渝的說客。極力的促成著中國與英國簽訂新邊界線的協議。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美談判暫時被擱置了。中國與英國的邊界重新劃分談判迅速展開。

    為了確保中國不參戰,英國政府聽取了朱爾典的意見,忍痛割讓出了四十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給中國。

    只不過這四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當中,印度北部的土地並不富裕,只是一個貧窮的地方。

    在緬甸,北部山區的經濟同樣也很落後,唯一值點錢的也就是翡翠礦,但這年頭的翡翠礦石並不是很值錢。

    割讓出四十萬平方公里殖民地對於英國的殖民利益來說損害並不大,只不過在這個邊界先劃分之後,殖民地受中國的軍事威脅更大了一些。

    但不割讓這些殖民地土地,中國對英國殖民地的威脅同樣也很大,而且一旦爆發將不是那麼好收場的。

    中國與英國迅速的簽訂了《中英友好協議》、《中英邊界協議》。

    這兩個協議滿足了中國收回失地的願望,同時還多割讓了二十萬平方公路的土地給中國。

    同時英國在《中英友好協議》中保證英國在進口飛機和汽車方面,優先考慮從中國進口飛機了汽車。

    並且英國保證英國對中國保持『自由貿易』政策,並且在英國本土、自治領、殖民地大幅度提高中國僑民地位與待遇,在國際上確保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

    而中國則保證不倒向同盟國,並且暗中支持協約國贏得這場戰爭。

    這兩份協議的簽訂,意味著江渝坑完同盟國又坑了協約國。中國從同盟國那裡獲得了科學家、工程師、技工,並且還有黃金、珠寶、奴隸。從協約國那裡則獲取了大量的出口份額。

    同時也確保了中國在汽車、飛機出口始終凌駕於美國之上。

    要知道飛機、汽車等相關工業才是未來戰爭的主流,特別是飛機製造業,中國多出口一架飛機,就能多打擊一分其他國家的飛機製造業,同時使中國的飛機製造業始終保持一定規模,並且持續生產之下積累更多的飛機製造經驗。

    另外英國還在協議中承認中國對泰國有宗主國權益,泰國歷代也受中國的冊封,確實算是中國的藩國。

    確定了中國對泰國的宗主國權益也意味著中國將在泰國佔有主要利益。

    英國這樣的讓步確實很大了,而中國方面因為之前的領土急劇擴張。一時感覺有些消化不良,對英國的殖民地一時也沒有太多的**。

    從1912年起,中國陸續收復了外蒙、朝鮮、台灣、琉球、越南。同時吞併了日本北海道以及半個庫頁島。在東南亞方面,又變相吞併了印尼群島,同時直接吞併了菲律賓群島。

    加上日本投降,相當於吃下了整個日本。

    同時英國讓出了印度北部麥克馬洪線之外的二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以及緬甸北部二十三萬平方公里的山區地帶。

    地盤急劇擴張之下。消化不良是正常的現象。中國現在除了把目光投向泰國之外,在南方已無什麼擴張**了。

    中華明國現在已經吃飽了。

    一個出飽的人是沒有太多進食**的。

    最鬱悶的也許就是美國總統威爾遜了,中美戰爭美國在菲律賓戰場上的糟糕表現使美國的對外戰爭信心被挫敗。

    而美國又無什麼報復手段。

    中國卻拿潛艇戰來威脅美國,讓美國陷入了極為被動的局面。

    威爾遜並不想向中國妥協,更不想簽訂什麼賠款條約。

    但是,羅斯柴爾德財團和摩根、洛克菲勒財團卻是發力了。這讓威爾遜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意識到美國當中有國際資本商人力量的是華盛頓總統,因為美國**戰爭期間。不管是軍費還是軍火都是那些國際資本商人提供的。不過華盛頓本人軍事才能是有的,但在這些方面並不想去管。

    第二個意識到這個勢力存在的就是林肯總統,林肯在任期間希望把國際資本商人甩出美國,在美國建立民族主義。

    但林肯也因為觸怒了國際資本商人,結果一命嗚呼。被一顆子彈結束了生命,國際資本商人還囂張的留下一句話——這就是暴君的下場!

    林肯的結局震懾了後來的美國總統。但凡不聽話的總統,不是被刺殺就是被毒死。

    威爾遜也明白美國有國際資本商人的存在,這些國際資本商人以華爾街為中心,其中的佼佼者便是摩根財團和洛克菲勒財團,同時最大的勢力則是羅斯柴爾德財團。

    賠款對於這些財團來說只是一個小意思,中華民國提出的五億五千萬美元的賠款在這些財團看來並不算太多錢。

    而且這能迅速結束中美戰爭,並確保中國不向大西洋派遣潛艇部隊。

    羅斯柴爾德財團和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此時的核心利益就是使協約國贏得這場殘酷的歐洲戰爭。

    為了贏得這場戰爭,賠點錢算什麼。

    反正美國公民們觸怒的只是總統,又不會影響到這些財團。

    總統下台了可以換一個嘛!

    威爾遜只是財團的工具,一個隨時可以捨棄的工具。

    作為美國總統,有的總統時間趕得好,碰上財團養羊的時期,經濟發展景氣,那麼便可以收穫美名。

    就如同後來的柯立芝,創造了所謂柯立芝繁榮。這只是財團在那一時期要發展泡沫經濟而已。

    還有經濟大蕭條之後把美國經濟恢復的羅斯福,也僅僅只是傀儡罷了。

    就像是當初江渝策劃鐵路泡沫後,把宋教仁推出來背黑鍋一樣,誰背黑鍋誰得美名,這只是財團一念之間的事情。

    而大英帝國也因為要贏得對同盟國戰爭的勝利,毫不猶豫的把美國給賣了。

    法國同樣也毫不猶豫的把美國給賣了,法國隨後也加入了中美調停之中,並倒向了中國一方。

    威爾遜儘管還想強撐,畢竟美國手上有中國缺乏的鋼鐵。

    但讓他遺憾的是,1917年中國鋼鐵產量卻開始暴增。中國各省的大中型鐵礦、鋼鐵基地的陸續投產,使美國的這一期望為之落空。

    這一年中國的鋼鐵產量一路暴增到了兩千萬噸的程度,已經超過了歐洲各國。儘管美國的鋼鐵產量達到了四千萬噸的程度,但是中國重工業崛起已成不爭的事實。

    同時中國的強硬態度,也讓美國有些吃不消了。

    美國還有五萬多士兵和二十多萬美國公民掌握在中國手上,美國政府在菲律賓地區的戰敗,也使美國本土的反戰呼聲高漲。那些美軍士兵和美國公民的家屬紛紛走上大街,要求美國政府盡快把他們的親人弄回國。

    在內憂外患的局勢下威爾遜終於是撐不住了,只得向中國政府低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在中國上海與中國簽訂了《中美上海條約》,美國接受廢除《排華法案》,並向華人深刻檢討、道歉的條件。並且承諾將把美國、古巴地區的華工解救出來。

    至於賠款方面,美國政府只願意公開賠償五千萬美元,中國政府另外要求的五億美元則私下以援助的名義賠償給中國。

    協議簽訂後。雙方中止戰爭狀態,恢復戰前的外交狀態。

    只不過中美在這場戰爭過後,關係已經嚴重破壞,儘管表面上恢復了戰前外交狀態,但是實際上卻依舊是充滿敵意的。

    至於菲律賓。條約裡半字未提,但菲律賓顯然已經是歸屬中國的了。美國是不要想再拿回去了。

    西方人在菲律賓的殖民本身就不是正義的。

    《中美上海條約》是一個看上沒有什麼不平等內容的條約,但實際上暗地裡依舊是向中國賠款了。

    五億五千萬美元的賠款,足夠中國陸軍一年的軍費開支了。

    至於這個賠款的錢,則是由美國財團向美國政府提供,美國財團很樂意看到政府欠他們錢。

    中美戰爭的結束,同樣也意味著華人在世界上的地位空前的提高了。

    隨著美國的服軟,再也沒有什麼國家膽敢明目張膽的欺壓華人,中國橫掃東亞、東南亞之後的結果就是那些小國也紛紛鑒於中國的崛起,提高了華人的社會地位,以免引起外交爭端。

    在日本東京,此時的東京已經不叫東京了,而叫東夷。因為中國歷史上也有一個東京,那就是宋朝的國都,因此日本投降後東京被改成了東夷。

    日本大正天皇此時也不是天皇了,成了日本倭王。

    日本大正倭王正無比眼紅的看著地圖,中國接連拿下了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殖民地,以及荷蘭的印尼群島殖民地、美國的菲律賓殖民地,這讓大正眼紅得快要抓狂了。

    這是為什麼?

    昔日的日本與滿清、俄國打得死去活來,到頭來卻一無所有了,日本的工業設備、貴金屬被中國掠奪一空,更接受了恥辱的《二十一條》。

    而中國只是剛崛起罷了,就已經完成了讓日本垂涎三尺的版圖擴張。

    嫉妒羨慕恨的大正倭王徹夜未眠,第二天換上了中華民國提供的一件倭王級別的裝束,準備前往中國北京朝拜上國。

    中國對日《二十一條》當中規定,日本倭王每年要到中國朝拜。

    這是大正的第一次朝拜,他登上輪船三天後到達了中國。

    此時的中國正沉浸在春節的熱烈節日氣氛之中,隨著對外戰爭的一次次勝利,這個民族已經程度的在國際上站起來了。

    中國國內並沒有什麼反戰情緒,因為中國政府發動的戰爭,都是不得不戰的戰爭。

    重新建立中國宗主國地位,為華人的世界地位而戰,這在中國老百姓眼中都是理所當然的戰爭。

    同時也因為老百姓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富裕起來了,這一年的春節格外的熱鬧。

    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老百姓忙活了一年,準備了許多年貨以犒勞一家老小。

    各省各地區的富戶按照傳統慣例,紛紛出錢在各城市、鄉鎮舉行慶祝活動,舞龍舞獅、唱戲雜耍等等民粹得到了豐厚的生存土壤。

    這一年中國的物資供應也走向充足的狀態,老百姓的年貨種類也大大增加,南貨北貨大量充斥著市場。

    還有大量熱帶產品也進入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政府在春節到來前也向國內的烈士家屬、困難群體發放了年貨,各地官員也親自前往慰問,傳達了政府對烈士家屬和困難群體的關懷。

    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欣欣向榮,就如那東昇的朝陽般充滿活力。

    一個幅員遼闊,版圖橫跨寒帶、熱帶的超級大國正在這劇烈的世界變革中孕育、誕生、成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