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76:迅速崛起中 文 / 落雨流痕

    ps:第一更到!

    1916年全年,中國主要的出口貿易對像還是協約國,因為在地中海航線相對安全許多,協約國從中國進口的物資超過了美國。

    但美國還依舊承擔著向協約國出口鋼鐵等物資的角色。

    中國的鋼鐵產量太少了。

    雖然說中國在其他行業已迅速超越美國,特別是中國擁有眾多美國沒有的新興產業,但在鐵路、鋼鐵兩個方面卻依舊比不上美國。

    但總的來說,這年頭的美國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此時的美國工業設備落後,完全無法和依靠先進工業技術追趕上來的中國相比,美國也就是鐵路多一點,鋼鐵廠多一點罷了。

    而且美國的鋼鐵冶煉技術在中國眼裡早已落後了,美國依舊在使用平爐鋼技術,而中國已經開始使用轉爐鋼技術。

    儘管比起質量來說,平爐鋼的質量比轉爐鋼的質量好那麼一點點,但差距十分微小,轉爐鋼的生產效率比平爐鋼高得多。

    也就說戰後的中國不需要更新工業設備,而美國在戰後需要來一次工業設備大更新。

    年末時,已經連續有三大批的德國技工來到了中國。

    那些德國技工來到中國的時候,都是鬆了一口氣,因為不管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開始用生手工代替熟練工,然後把熟練工投入戰爭。

    因為戰爭時期對於那些機械設備的生產需求大大減少了,工廠不需要那麼多的熟練工了。

    製造炮彈什麼用不到那麼高級的工人。

    當江渝詢問起這些工人的情況時。周子躍向他報告道:

    「這三批德國技工的數量達到了近五萬人,他們技術水平比之前什麼羅馬尼亞、塞爾維亞、俄國的技工強多了,他們的精密加工技術完全超越了這些國家。有了這些工人,我們中國的工業很快就可以崛起了。」

    「看來德國佬沒有用濫竽充數的手段坑人。」江渝頓時放心了許多,中國得到了這些熟練的機械製造工人,超越歐美已不是幻想。

    以這個時代的各國來說,德國的精密製造技術是最先進的,規模也是最大的。另外如瑞典、比利時那些小國的精密製造業的水平也是不錯的,但不如德國的規模那麼大。

    相比之下,美國靠的是自身龐大市場的發展路線。不像德國那樣只能靠機械製造出口等優勢產業來發展,美國的精密製造業實際上並不是很發達。

    特別是美國本身自身工業設備就比較落後,從這一點就能看出美國機械製造實際上還是更多的停留在製造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物的階段。

    得到這些熟練技工之後,中國的精密製造業水平將超越美國。並迅速追趕德國。

    中國畢竟是一個四億人口的國家,而且在吞併老撾、柬埔寨、紅河金三角地區的中南省,控制朝鮮、越南、印尼,並且經濟殖民了日本之後,可動用的人口資源已經超過了5億,並且逼近6億。

    整個歐洲加起來,再加上美國,人口也未必有這個數字啊!

    儘管這些人口大多數都還保持著比較落後的生產力模式,但現在中國並不缺錢,缺的就是先進生產力的普及。

    而這些技工到來後。中國馬上就有能力對那些先進生產力進行大規模普及了。

    因為有了技工。就能製造出大量機床、設備。

    同時也因為中國此時的工業管理模式已經完全適應了『福特製』,當然現在不叫福特製,而叫『軍工制』。

    因為這種模式是江渝在德國就早已施行的一種生產管理制度,首先應用的就是子彈生產流水線。

    有了這種制度,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

    美國現在也僅僅只有福特等幾家公司採用了這種制度。而在中國則是普遍採用了這種生產制度。

    這些德國技工的到來,讓中國的很多工業規模擴張速度變得更快了。

    簡單的說,現在的中國,機械、設備的需求量太大。以中國那點高級技工根本就造不過來。

    以至於很多不需要消耗太多鋼鐵的優勢產業的規模都無法擴大。

    這些技工一來,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同時中國還從德國那裡弄到了不少工程師,這些工程師到來之後,中國的建設速度也隨之加快了。

    中國不缺勞動力,缺的是高級人才。

    自己培養需要時間,儘管正在大力培養,但要想收到效果還是要等些年頭的,好在這年頭的專業技術並不是很深,加上特殊時期的人才培養只要求基礎教育打個基礎就能直接上大學學專業知識,培養速度也快了許多。

    搞工程什麼的,都是需要工程師的。

    中國的工程師缺乏,對於一個如此大的國家來說,到處都是要建工程的,那麼點工程師哪裡夠用啊!

    與同盟國的貿易,獲得的最大財富不是那麼黃金,而是這些德國培養出來的高級人才和高級工人。

    另外中國還從德國那裡獲得了很多高校教師,那些教師也擴充了中國理工學科的師資力量。

    坐著德國的順風車,中國正在加速崛起。

    ……

    漢陽鋼鐵廠。

    這是中國最早的大型鋼鐵廠,曾被日本收購了許多股份。

    中日戰爭過後,漢陽鋼鐵廠被江渝的財團全面接收,並經過兩年的擴建,漢陽鋼鐵廠第一期建設工程在16年順利完工。

    謝廣晟是漢陽鋼鐵廠的一名普通職工,此時他正被巨大的幸福所圍繞。

    漢陽鋼鐵廠第一期工程竣工後馬上投入了生產,當時謝廣晟就仔細的觀察自己所負責的鐵渣清理的工序。

    琢磨了大半個月,終於讓謝廣晟琢磨出了門道,提出了一個處理鐵渣的思路,這個思路很快被廠裡的工程師證實可節約鋼鐵廠生產成本,這個技術在廠裡實施之後,每年能夠創造20萬元的收益。

    很快謝廣晟就被表彰了,上面派了代表下來核實。

    核實也很快通過了,中央工業部隨即對謝廣晟獎勵了一輛小轎車,還有一套八十平方米的商品房,並且獎勵了他五百元的現金。

    此時在中國的工廠中,只要工人提出的生產改進方法確定有效,就會根據其意義的大小來對工人進行獎勵。

    這種獎勵十分豐厚,這大大增加了工人們的生產積極性。

    畢竟以前工人不斷的重複則勞動工序,都想著下班早點到來。這個獎勵制度出台後,工人們開始認真觀察生產環節,注意力也轉移到了工作上,工作樂趣首先提高了,再則這年頭世界各國的大規模工業生產也才剛開始而已,很多東西並不複雜,工人就算是沒有專業知識,只要肯花腦筋去想,那些八字奇葩一些的工人總是能夠改進生產工序。

    中國四億多人口,各種命格的都有,可稱奇的命格更是世界最多的,但由於國家教育跟不上,導致這些人的層次就低了些。

    隨著中國也迎來工業時代,這些命格的人有的通過自身努力,靠夜校、自學,有不少考上了大學。

    也有許多工人在生產勞動中對生產工序進行了改進,這些細節性的小技術雖然乍看不起眼,但數量一多就恐怖了。

    永遠不要忽視工人的力量。

    高級人才只負責高級的技術,但高級技術並不足以構建整個工業骨架,那些細節方面的技術那些高級人才是沒有精力去研究的,倒是工人天天接觸這些東西,很容易對這些技術做出改良和創新。

    謝廣晟是個農村的孩子,之前一直找不到對象,直到了進了鋼鐵廠,才有了些媒人願意說媒。

    不過相了幾次親都不甚滿意,這下謝廣晟算是徹底的有了底氣。

    很快謝廣晟就通過媒人的介紹,在醫院找了一個當護士的漂亮媳婦,一個美滿的家庭就這樣組建起來了。

    廠裡還特別關照他,給他多放了幾天假。

    不過謝廣晟卻是急匆匆的跑回廠裡上班去了,現在全國都忙著搞大生產,他也不好意思偷懶。

    經過這次對生產技術的改進,謝廣晟徹底意識到,知識就是財富,於是他每天都上廠裡辦的夜校。

    而且他媳婦是個文化人,在媳婦的幫助下,謝廣晟很快就成功掃盲,並且開始學習鋼鐵冶煉的專業知識。

    幾年後,謝廣晟成了鋼鐵廠的初級工程師之一,並且謝廣晟並不滿足於觸及工程師的水平,依舊在不斷的努力學習著知識。

    而像謝廣晟這樣的工人,在中國各行各業卻是越來越多,工廠不僅通過鼓勵技術創新的方式使工人有了發家致富的渠道,同時還通過夜校的方式,使工人能夠學習到相關領域的高級知識。

    很多工廠不僅辦夜校,而且還抽出更多的時間讓工人進行專業技術學習,而且還採用以舊帶新的方式,讓老職工教新職工。

    這種模式在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的各個企業當中最為普遍。

    這種制度使中國處處都是學校,軍隊是學校,工廠同樣也是學校,而且社會上到處都是掃盲夜校、漢語普及班。

    以此形成了濃烈的全民學習風氣。

    報紙輿論的宣傳原則,也遵守著首先以知識衡量一個人的成就,而不以一個人有多少錢來衡量成就的特點。

    從而提高了全民的學習積極性。

    諸如學習無用,造導彈不如賣茶葉蛋的這種思想在報紙輿論上卻是嚴厲打壓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