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68章:開枝散葉 文 / 落雨流痕

    ps:第二更到!

    此時的中國確實是光榮中立的,並不想去參加哪一方的戰爭。

    加入同盟國的話,儘管戰後利益比較大,畢竟在亞歐大陸上將多出一個強大的敵人,這對中國的對外擴張是會造成阻礙的。

    德國為什麼威脅大?

    因為在這個時代,一個國家強大與否,就看精密製造業。

    精密製造業靠的純粹是人,那些精密機床在二十一世紀都是靠人工打造出來的,那時候的中國之所以比不上西方人,主要的差距還是精密製造業,而在理論和先進科技方面,那時候的中國並未落後多少。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只有等待一次產業革命,等待3d打印、激光切割等技術成熟後,推翻西方人的精密製造業優勢,才能超越歐美。

    而在二十世紀初這個時代,精密製造業正在開始起步。

    機械等東西對精度的要求將越來越高,精密製造業將越來越重要,精密製造業是怎麼發展的?

    那就是一錘子一錘子發展起來的,是工業革命以來,製造機械的工人世代積累下的經驗。

    這種經驗是可以傳承的。

    機床製造機床,在3d打印時代來臨前,造出來的都是撲街貨,在那個時代到來之前,精密機床都是靠手工製造,人的手工才是最精密的。

    這些機械製造經驗,就是金剛鑽。

    後世的中國就是缺乏了這個金剛鑽。即使後世的中國明白一些先進軍事裝備怎麼造,但是加工技術卻不行,材料技術也部分落後。

    後世的德國能造出的精密機床,美國人未必都能造的出來。

    所以德國威脅很大,這場戰爭雖然中國是裁判,並且開始幫助德國吹黑哨,但最後結果依舊是德國戰敗。

    前提是,盡量從協約國手上搾取更多的利益。

    不過當前同盟國對協約國的壓力還不夠,中國難以攫取到大的利益。

    在精密機床製造業方面,遠華集團首先在德國吞併了幾家機械製造工廠。江逾又重金聘請那些有技術經驗的德國技工前來中國工作、教學,同時派遣技工學徒到德國學習機床製造。

    好在這個時代,各國還未清醒的意識到精密機床製造業的重要性,技術封鎖也比較少。所以才讓江渝鑽了空子,讓此時的中國偷到了那些德國人積累下的經驗。

    同時這個時代的精密機床製造業也還只是一個初級階段,很多技術還未誕生,此時中國的切入點也不落後多少。

    畢竟這還是一個剛從蒸汽機時代過度到電動機時代的過渡階段,以前對機械的精密程度要求並不是很高。

    隨著各國開始要造發動機等東西,更加精密的要求才得以提出,對機械製造的精度要求最高的是中國,因為中國要製造更強大的發動機,製造更好的商品。

    其他國家對精密加工的需求還比較低,還處於一種無意識狀態。

    而像英法。他們的精密加工製造業就比較差。完全靠德國輸出設備,所以德國如果沒落,那麼歐洲國家都將淪為三流國家。

    美國很大程度也是依靠德國輸出的設備,美國也是在第一次世界革命之後,從德國那裡購買了許多機床、設備。

    就像是鏡片製造。說白了這東西就是玻璃,但為什麼現在英法造不出狙擊步槍用的瞄準鏡?

    這就是精密加工的差距所在。

    如今中國從德國的偷師基本上達成目標,想在只差一個量變的問題,快速追趕德國並不是幻想。

    中國和世界各國的差距。主要是精密加工的差距,在其他的工業領域並不落後多少,就算是落後的東西,也能很快趕超他們。

    至於設計之類的,中國人又不笨,趕超他們還是很容易的,就如後世中國在這些方面並不落後。

    培養精密加工人才,二十年應該差不多了。

    而中國很多精密加工技術,實際上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那就是對新材料的加工技術。

    中國的材料科技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江渝明確提出了許多新材料,並給出了研究方向。

    對於這些新材料的加工手段是各不相同的,起碼在這些方面中國最先開始發展。

    ……

    1916年,協約國發動了索姆河戰役,這場戰役是協約國在1916年總戰略進攻計劃的一部分。計劃擬定的內容是:在福煦將軍的統一指揮下,法國法約勒將軍的第6集團軍和英國羅林森將軍的第4集團軍,負責突破囤駐在富科庫爾、埃比泰訥(40公里)地區的德國馮?貝洛將軍之第2集團軍的防禦陣地;並運用騎兵兵團向法軍負責的佩羅訥、莫伯日和英軍負責的巴波姆、康佈雷等地打開突破口。

    英、法聯軍共有32個步兵師和6個騎兵師,2189門火炮,1160門迫擊炮,約500架飛機;德國第2集團軍則有8個步兵師,672門火炮,300門迫擊炮和614架飛機。德軍防禦由3道陣地組成,全縱深為7至8公里。

    從兵力上看,兵力不少。從火炮上看,火炮更是多到蛋疼,飛機方面協約國則遜色於德國。

    1916年6月24日,英軍經過充足的準備下,先出動了約1400門火炮,對德軍陣地進行一周的的猛烈炮擊(6月24日—7月1日),共發射了約150萬發炮彈。英軍希望透過炮火轟擊,達到消滅德軍戰壕的目的。但事實上德軍只有些微死傷,炮火不足以摧毀戰壕。其中約1000門是野戰炮,對戰事並無多大作用。

    7天的炮擊,雖然幾乎完全摧毀德軍第一陣地,部分摧毀第二陣地,但失去了進攻作戰在戰術上應保持的主動性。

    此時的協約國在炮兵戰術上已經走入了誤區,而且是非常嚴重的誤區。

    火炮準備竟然從幾個小時提高到了一個星期,也不知道他們的腦門是不是被門板夾了。

    七天的炮擊使德國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同時第一道防禦工事雖然看上去被炸毀了,但德國人乾脆就躲到彈坑裡,把後面的工事任由協約國狂轟濫炸。

    並且協約國的火炮野戰炮毫無用處,兩千多門火炮的水粉很大。特別是法國的火炮水份更大。

    德國飛機依舊佔據了空中優勢,福克二型戰鬥機在空中橫行,五百架飛機當中的戰鬥機沒過幾天就拼光了。

    7月1日,英國第4集團軍(由羅林森將軍指揮)從馬裡庫爾至埃比泰恩25公里正面向巴波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結果德國人從地下工事、彈坑中爬了出來,把大量機槍架設到了陣地上,對著成排的英國士兵瘋狂掃射。

    此時英法在機槍方面依舊不是很重視,雖然有裝備機槍,但是數量上並沒有上去,成排的英軍士兵簡直就是去送死的。

    結果一天的攻勢下來,承擔這次主攻的英國傷亡了七萬人,成了英**事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之一。

    之前在加利波利半島的登陸戰也是很悲劇的。

    在這場戰役中,協約國首次使用了戰車,也就是西方人稱呼為『水箱』的坦克。戰車的使用確實一度讓德軍有些慌張。

    但是英國造出的這種玩意性能很差。在半路上趴窩了近一半,剩下的也很快就被擊毀了大部分。

    還有一部分被趕到的俯衝轟炸機解決掉了。

    這些俯衝轟炸機的航程雖然不遠,但投彈的精準度卻是很好的。

    一枚重磅航彈丟下去,就算是沒有直接命中,英國佬的那些薄皮戰車也鐵定完完。

    而在同一時期的德國。對戰車這種東西依舊沒什麼認同感,儘管遠華集團以及為德國陸軍製造出了戰車。

    特別是戰車被俯衝轟炸機幹掉後,德國人對於這種玩意就更加不感興趣了。

    倒是英國在前線投入戰車的情報引起了江渝的關注。

    戰車這個東西,在這場戰爭過後。也許將進入大部分國家的陸軍建設相距,中國在這方面可以不必在遮掩,但是先進的戰車技術卻是要封鎖的。

    英法聯軍這場戰役中,損失了大量步兵,卻依舊不能攻佔德國的陣地,拿著步槍的步兵根本無法對塹壕形成有效火力壓制。

    加上德國的機槍用的是交叉火力戰術,使這場戰役變成了一個恐怖的屠宰場。

    當戰役結束時,英法聯軍傷亡近八十萬,直接陣亡的多達二十五萬,德國則傷亡了五十萬左右。

    而德國的轟炸機給協約國帶來了很大的損失。

    協約國儘管不斷的向戰場上送來了從中國進口的戰鬥機,但最後也僅僅靠戰鬥機數量的優勢勉強穩住空中局面。

    德國為此也加大了戰鬥機、轟炸機的採購數量。

    協約國的戰鬥機、轟炸機訂單也是不要錢一般的往中國下,雙方已經被中國拖入了空中消耗戰。

    而這些木質飛機用不了多少鋼鐵,成了中國出口的大項目,同時也是最划算的出口裝備。

    本來飛機這玩意,在沒有對方阻擊時是有很大的作用,但在中國給雙方都出口了飛機的情況下,雙方逐漸半斤八兩,反而都沒有什麼用處。但雙方又不得不把資金投入到空軍當中,免得被對方佔據了空中優勢。

    「同盟國在東線橫掃,又在加裡波利半島殲滅了五十多萬協約國陸軍,看來應該還能堅持很長時間,英法協約國從美國進口的物資少了,但卻從中國進口了不少物資,也應該能夠支撐下去。」江渝一邊關注著歐洲的戰爭,一邊盤算著雙方還能打多久。

    不過江家的喜事卻是來了,伊氏姐妹各生下一名男孩,一下就為江家增添了兩口男丁。

    大兒子取名江沛武。二兒子取名為江沛文。

    民國著名命師袁樹珊、徐樂吾皆因大元帥的公子出生,受邀來到了元帥府。

    「大帥家中甚有祖蔭,大公子之命造為『食神制殺』格,從武職最佳,乃英雄之造。二公子命造雖為『梟印奪食』,然二公子食神為忌,有梟印克制,以梟印為用,日後若從事宗教國術乃為宗師之資。」袁樹珊對江渝的兩個兒子的八字進行了一番講解。

    一旁的徐樂吾卻是說道:「梟印為用並非定要學習國術,如今社會巨變。梟印為用之人若是鑽研科學,必有成就。」

    隨著中國社會的巨大變革的到來,這個時代的命理師們不一定全部能夠轉過彎來,但社會的變化。卻使命理有了更多需要考慮的東西,古代的算法慢慢的需要改進了。

    民國時期有『南袁北韋』之說,不過此時還未形成,鑽研命理、六壬、面相七十餘年的復旦大學畢業生『韋千里』才五歲大。

    之所以形成『南袁北韋』的叫法,那是因為宋美齡曾經特意跑到陝西去找韋千里卜算六壬神課,結果所算皆應,宋美齡給了韋千里幾十塊大洋,由此韋千里名聲大燥。

    但徐樂吾的名氣也不小,昔日徐樂吾找人算命,他的名字為:丙戌壬辰丙申丙申。

    蠻奇葩的八字。有些命理師說徐樂吾干支透出三個丙火。獨透一個壬水七殺,便說徐樂吾大有作為。

    有些命理師則說徐樂吾丙火坐申金逢壬水,必是夭亡之造。

    搞得徐樂吾頭昏腦脹,不知道要信誰,於是乾脆自己學起了命理。並苦心鑽研之下,練就了一手神算的本事。

    此次袁樹珊和徐樂吾來到元帥府,對兩個小公子的命造皆是感到比較驚奇。

    一個人出生後,其家庭情況等等在八字中皆有相應正的信息。一般富二代的八字都是財多為忌,可這兩位公子卻是一個月坐七殺,一個月坐食神,五行甚是平衡。

    正所謂富不過三代,人的八字中四個地支,年上代表祖輩,月上代表父母,日上代表配偶,時上代表子女。

    哪個宮位好,那便是哪個宮位的人有出息。而十神的不同,又能驗證這些人的職業、貧富、吉凶。

    多數人都不可能四個地支都好,總有一兩個為忌的,若是在子女宮,子女肯定敗家,就像後世李天一那種。

    兩個小公子的命造卻是有成才之爭像,而非全靠父輩福蔭。且他們的子女宮都十分不錯。

    到兩位小公子這一代,已算江家第三代了,僅看這命造,江家富個四代不成問題。

    「江家從未調理過陰宅風水,若是這兩個小子有出息我便放心了。」江渝不由鬆了口氣,總算是沒生出敗家子。

    若是生出敗家子的命造,那就算是再怎麼教育,也很可能爛泥扶不上牆,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什麼樣的命造同樣也確定了什麼樣的思想和本性。

    「大帥雖未調理過陰宅,然陽宅風水卻是十分不錯的。」徐樂吾對江渝說道。

    江渝雖然信風水這玩意,但自身對風水並不是太上心,因為他有凌駕於風水之外的超級作弊器。

    風水也只是一種力量,一命二運三風水,風水只排在第三。

    但是能生出什麼樣的子女,一看命中信息,二看風水好壞,所以江渝才有些擔心。

    「不過這兩個小子可有商業管理之才?」江渝接著對二人問道。

    「這個,大公子還是合適武職,若是大帥教育得好些,可成大將之才。二公子這命造喜鑽研學術,恐怕會孤僻些,若是用心培養,也可成一代宗師。兩位公子皆不太合適管理商業。」袁樹珊說道,徐樂吾也點了點頭。

    這讓江渝有些失落,大兒子這命造未來從事武職,二兒子命造容易成科學家,那麼這財團偌大的財團產業誰來接手呢?

    儘管江渝決定在未來將財團國有化,但那只是把效益分給老百姓,財團的管理權以及對國家的操控依舊要抓牢,必須形成一個強大且不能坑爹的影子政府。

    「看來還得抓緊生一個能夠管理財團的,要是不行的話,只能讓婉靜來幫忙管了。」江渝想來想去,也只能這樣了。若是生不出,那只能給大女兒幫忙管理,產權依舊找個兒子繼承著。

    隨後江渝給兩人送上了重金酬謝。

    徐樂吾這次來元帥府給江大帥的兩位公子算命的消息傳出去後,徐樂吾也頓時名聲大噪。

    袁樹珊早些年便已因為頻繁出入元帥府而出名。

    江渝的元帥府一時成了那些命理師們夢寐以求的『刷聲望』的聖地,想要進去的人都擠破頭。

    江遠川和許氏則高興得連睡覺都在笑,江家三代單傳,終於是開枝散葉了。

    江渝這天晚上則和父親江遠川商量找個地師調理陰宅風水之事,江遠川歎息道:「聽你奶奶說,你爹剛出生時老家鬧災荒,你爺爺帶著一家逃難,但路上碰上了土匪,你奶奶抱著我和你爺爺走散了,至今也不知屍骨埋在何處,不過你奶奶的屍骨還在,不過當初爹發家之時,也曾找過地師找了處風水還不錯之處,倒是不動為好。」

    「那便算了。」江渝搖了搖頭,將找個龍脈的念頭驅逐出去。

    龍脈這東西是有的,中國數千年能誕生那麼多英雄豪傑,多是龍脈孕育。但是龍脈僅是山川大地行氣的通道,並不是得了龍脈就一定能得天下。

    因為龍脈只是其中一種力量,還有一種力量叫『民心』,歷史上有不少人偶然之下得到龍脈之地,但大多生不逢時,大多因為龍脈附身而亂跳喪命,從而江河染紅。

    所以那些地師皆不會將自家的陰宅設在主龍龍穴上,最多把陰宅葬在龍脈分支上,孕育一個大將之才,而非是要出一個帝王。

    如今民國人心思安,龍脈對中國影響已不是太大,主要是人才能孕育多少的問題。

    不過中國之所以現在會這麼慘,也和那些地師有關。

    歷朝歷代,為了打擊敵人,各王朝亂挖墳墓的不少。就是後世的蔣介石,也屢次派人去挖墳,雖然沒挖成功,但卻對那為的子孫造成了些影響。

    但挖墳這都還不算絕的,有些朝代更絕的是直接把龍脈斷了。

    從秦始皇開始,斷山川龍脈之風一路沿承,朱元璋就是個典型,為了讓朱家天下世世代代,讓劉伯溫到處打『斷龍樁』,如今各省都還有關於劉伯溫在當地斷龍脈的傳說。

    可是劉伯溫唯獨沒有把東北野龍斷掉,等到明末時東北野龍甦醒,一路打進了關內,關內卻無什麼像樣的龍脈孕育出像樣的帝王,李自成、張獻忠皆無平定亂世之能。冒出一個李定國勉強能和滿清打打野戰,也只是龍脈旁支所孕育的將才罷了。

    好在此時江渝開了超級作弊器,不用看龍脈那片天,不過江渝卻是在思考,要不要找人把歐美的龍脈給斷了?

    歐洲是小龍脈多,美洲的龍脈甦醒較晚,但卻比較恐怖。中國的主脈,是秦嶺淮河一線,起自崑崙山,歷朝歷代下來,已不知道被那些地師挖成啥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