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57章:麥收時節 文 / 落雨流痕

    ps:第一更!

    越南的暴動的程度竟然連河內都被攻佔了,而且法國在河內一戰,損失了一萬五千多兵力。

    還有在河內的殖民機構,全部淪陷。

    相關人員,生死不知!

    這讓法國極為震動,要知道法國的海外殖民地當中,在亞洲的核心利益就是中南半島,法國在中南半島佔據後世的越南、老撾、柬埔寨,同時泰國以東部是法國勢力範圍,泰國西部則是英國勢力範圍。

    中南半島的物產極為豐富,法國每年要在這裡攫取大量的利益,普法戰爭過後,法國楞是靠著海外殖民地緩過氣來。

    而在法國的心目中,殖民地極其重要。

    可現在在中南半島的殖民首府都被攻陷了,這下怎麼搞?

    法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震驚,第二反應就是憤怒,大叫這是陰謀,這是中國人奪取中南半島的陰謀。

    實際上這是陽謀!

    任誰都能看出來,這是中國的動作。

    只不過,卻一直找不到證據,為此法國佬只能胡鬧了,其外交部連日向中國嚴重抗議,但都被中國給搪塞了。

    中國外交部一直聲稱:「中國與中南半島暴動沒有任何關係。」

    現在的法國在中南半島根本抽不出什麼力量來鎮壓起義,本土更是少人,協約國正在瘋狂的從殖民地那裡抽調青壯勞動力投入戰場當炮灰,怎麼可能從本土抽掉兵力去支援中南半島殖民地。

    只能讓中南半島的法國守軍組織越南兵積極防守。

    在攻佔河內的當天。皇宮裡的越南王阮福昶被嚇得瑟瑟發抖,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當槍聲漸漸平息下來時,一群人來到了皇城。

    經過通報之後,阮福昶才知道這是最近鬧得歡騰的越南起義軍,其首領要求與其商討要事。

    現在河內已被這群強人佔據,阮福昶連忙說道:「快宣他們覲見,不,請他們進來。」

    現在阮福昶可不敢擺皇帝的架子,他實際上是越南皇帝。但其本質只是一個王,阮福昶猜測,那群人當中,估計有上國派來的。

    不一會。進來了兩個人。

    一個年輕人與一個中年人,這二人進殿後,那中年人略顯倨傲的對阮福昶象徵性的拱了拱手,說道:「在下丁槐,拜見越南王。」

    「丁槐?可是昔日擊敗夷人的丁將軍?」阮福昶心中一驚,連忙對丁槐問道。

    「不才,正是在下。」

    「丁將軍可是來救我的。」阮福昶說著激動的一把抱住丁槐大腿,竟撲倒在地,眼中已是淚光閃爍。

    「越南王不必如此,我等今日前來。自是為了救你於水火。」丁槐連忙將阮福昶扶了起來。阮福昶聽了後連忙問道:「聞上國已驅逐洋人,三軍將士所向披靡,可是上國要發兵來救?」

    「此次只是暗中發兵,河內已下,但若是要發兵越南。恐怕還需……」丁槐沉吟道。

    「臣下願世代為上國守土。」阮福昶立即表明忠心,抱著丁槐的大腿不放。

    「那我便與你指條明路,若要上國發兵,還需越南王親自往北京覲見大總統。若大總統願發兵越南,則大好河山盡可收復。」丁槐扶起阮福昶,對阮福昶說道。

    「多謝丁將軍,下臣何時能夠動身?」阮福昶心中激動不已,上國終於來了,若有上國相助,阮家的江山必然盡可收復。

    「隨時可以動身,這位是張少尉,他會一路保護你的安全。」丁槐把邊上那個年輕軍官介紹給了阮福昶。

    「且容我準備些許時辰。」阮福昶連忙說道。

    「好。」

    當天阮福昶在一隊特種兵的保護下,從河內出逃中國。

    在前往中國的路上,阮福昶死活不坐飛機,認為飛機不安全,於是坐著貨車慢悠悠的北上京畿。

    好在廣西鐵路已經是修通了,直達京畿並無問題。

    阮福昶在火車上好奇的看著窗外,只見廣西一帶的鐵路兩邊是一片片一望無際的田地,上面種滿了甘蔗和熱帶水果。

    同時還看到了一些工廠。

    當火車到了江西之後,只見田野裡則變成了一望無際的水稻,此時正值6月上旬,田里的水稻還不是很高,也為抽穗,但卻綠油油的,長勢十分喜人。

    而到了安徽之後,則在安徽看到了許多工廠,越往北工廠越多。

    中國的百姓看上去精神普遍良好,不似越南百姓在長期的貧窮下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

    當火車到了河南,只見河南已是金黃一片,到處的麥田中的冬小麥都已經開始收割了,而且到處都是轟鳴的收割機。

    「此乃何物?」阮福昶對身邊的張少尉問道。

    「那是聯合收割機,一台機器一日所做,可比上百人,若是那種最大型的,可比數百人。」張少尉對阮福昶講解道。

    阮福昶聽了十分震撼,上國洋務竟已如此發達。

    ……

    此時的河南正值麥收時節,不過今年可急壞了江遠川。

    「山東的麥子還沒有收完嗎?沒有?不要管那邊了,馬上把收割機調一批到河南來,在山東當地動員人力下地收麥。」江遠川對著電話喊道,今年河南雨水較多,結果導致河南麥收提前。

    很多麥子還因雨水而倒伏了。

    往年山東麥收較早,所以收割機是先在山東收完麥子,然後再火速趕往河南,那樣剛好來得及。

    可是今年河南麥收一提前,這就出亂子了。

    收割機遠遠不夠,把江遠川急得直跳腳。

    掛了電話,江遠川對下面吩咐道:「山東那邊馬上會調集兩百架收割機過來,河南這邊也立即組織人力搶收小麥。」

    「是。」農業部官員連忙下去實施。

    本來農機調度很難,畢竟各地都顧著本省麥收,不過江遠川的話卻是很頂用,這可是『太上皇』啊!目前正擔任中華民國農業部部長。

    山東官員見收割機被調走了也沒辦法,如果河南麥子不槍收,損失是很大的,不如把收割機均分一下,兩省同時動員人力搶收小麥。

    各地官員連忙進行動員,那些閒著沒事幹,或者下班後有時間的婦女,在官方動員下都連忙趕到麥地搶收。

    各學校也把學生拉到麥地,加入了十萬火急的搶收之中。

    學生和工人們,邊唱著勞動歌,邊忙碌著,見一車車的小麥運往加工廠,心裡都十分喜悅。

    「青的山,綠的田,藍藍的江河;鮮的食,美的衣,玲瓏的樓閣,誰的功,誰的力,勞動的成果……」

    那些工人和學生,多是自發的無償勞動。

    各大報紙也對此次麥收進行了報道。

    《申報》評價道:「此次麥收,從分體現了我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只有團結一心,才能使民族迅速崛起。」

    江遠川見到這場面,也知道這次夏收應該是能挺過去了,不過農機缺乏的問題一時還解決不了。

    去年全國建設了多個大型商品糧基地,導致全年大型農機幾乎都調往那些地區,華北平原的農機晚年來說,山東和河南共用收割機是夠的,碰上今年這樣的氣候卻是忙不過來。

    「部長,今年冬小麥總產量上漲了45%,而勞動力投入則減少了50%,今年糧食供應非常充足,還可以拿出很多用於出口。」農業部把統計出來的數據提交給了江遠川,江遠川看了之後十分滿意。

    現在糧食產量是越來越多了,今年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充沛到可以出口的程度了。

    「那明年準備少種些糧食,多種些玉米。」江遠川計劃道,那名官員連忙把話記下來。

    江遠川知道,現在中國已經不缺糧食供應,缺的是養殖業的規模,養殖業要想擴大,得先增加玉米產量。

    目前養殖業雖然遍地開花,但卻不是財團的養殖場,養殖成本相對較高一些。

    財團的養殖場則不同,不僅規模大,而且養殖技術、經驗都不是那些民間養殖場能夠相比的。

    同時財團在飼料生產方面也比那些民間養殖場要便宜許多。

    財團的養殖場所用飼料主要是飼用玉米,一種就是一大片,等到玉米成熟的時候,再用收割機連桿帶穗都捲進收割機裡,然後切碎運走,接著運到養殖場進行青貯。

    除了玉米之外,還有其他的飼料品種,也都有種植。

    精飼料則用魚粉,參雜一些骨粉。

    沿海自產魚粉質量稍差,秘魯漁場的魚粉質量則很高。除了魚粉還蝦粉,是在南極海域捕撈的磷蝦製成。

    財團的養殖的生產效率比較高,用的人工比較少,所以養殖成本是比較低的,但質量卻是不低。

    養殖場的家畜出欄後,則用車運往目的地屠宰。

    有的則直接在該地區屠宰,很多養殖場邊上都有肉類加工廠,把肉類加工成各種產品進行出售。

    肉乾、臘肉、罐頭、香腸等等,還有皮革廠之類的。

    財團的養殖場不僅出產的多,而且對出產的資源利用率也是最高,因此財團養殖場的盈利率一直都比民間養殖場要高得多。

    此時中國的農業,開始從『有飯吃』的目標,轉變為『有肉吃』的目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