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32章:敲英國佬竹槓(求訂閱) 文 / 落雨流痕

    車隊一路西北而行,經過四天的車程後,車隊終於到達了烏拉爾山脈一帶的一個小城市米阿斯,車隊在那裡展開了交易。

    果然如軍部所說,這裡有許多的毛皮、黃金、寶石,同時生活用品奇缺,車隊一到來便讓當地的俄國民眾拿著那些貴重的東西前來交換。

    那些東西在俄國民眾看來並不是很值錢,遠比不上能用得著的玩意實在。

    當車隊返回時,裝滿了各種皮毛,同時還有一些黃金和寶石。

    自從第一支車隊進入俄國貿易成功後,中國的車隊頻繁的進入俄國進行貿易,俄國人還專門搞了一個入關口。

    只不過俄國海關人員太**了,中國車隊只要塞點錢就能不用檢查,同時只要交一點點關稅就行了,簡直就如同虛設。

    就連負責這個關卡的俄國頭目也被中國所收買了,中國的車隊還從俄國為那個頭目帶來了兩個漂亮的俄國美女,同時還送了不少奢侈品,讓那頭目整日沉醉於溫柔鄉和享受之中難以自拔。

    進入俄國的車隊不再只針對烏拉爾山脈的市場,有的車隊專門向俄國販賣中國的奢侈品,這些都是給那些俄國貴族們享受的玩意。

    隨著歐洲陷入戰爭,俄國的工業生產又因戰爭而下降,俄國貴族們享受的進口商品被切斷了來源。

    中國正好補上了這個缺口。

    隨著戰爭的持續,俄國生產規模下降,俄國民眾的生活物資也有所不足。

    很快中國與俄國的貿易就在中俄邊境形成了一個市場,俄國商人看到商機後主動把中國需要的貨物運送到邊境,然後交換中國商品。

    雖然利潤降低了一些,但卻省去了時間,使貿易量開始上漲。

    在中俄邊境上也出現了很多人販子,有的把俄國少女賣到中國,有的把俄國技工、科研人員送到邊境。

    對於缺乏技工的中國來說,那些俄國技工來到中國後可以擁有較高的收入,這對俄國技工來說有不小的誘惑。

    很多俄國技工現在的生活物資供應都很難滿足,他們自然嚮往中國的生活。

    而那些科研人員也因為中國擁有對科研人員的高待遇而被吸引,許多俄國科研人員也都跑到了邊境來。

    那些介紹技工和科研人員的俄國商人,則能拿到一筆報酬,特別是如果能忽悠一個科研人員到中國,其利潤比販賣那些俄國少女要高得多。

    「現在還不是人口流動的高峰時期,等到了俄國深陷戰爭的時候,到時候吃不上飯的俄國工人會越來越多,願意來中國闖蕩一把的俄國工人和科研人員也會增加。不過要是等到俄國**爆發的時候,那時間簡直只能用逃亡了形容了,看來需要在西北開闢一個專門吸引俄國貴族的區域。」江渝看著一個月裡的貿易記錄,注意到了人口流動問題。

    要知道在歷史上,俄國**爆發後,十幾萬俄國士兵跑到東北,然後被東北軍收編,後來陸續死於中國內戰。

    把俄國貴族吸引到中國來,那能為中國帶來財富。

    當那些財富帶入中國,基本上也就等於是中國的了,因為俄國貴族們來到中國也需要花錢。

    很多也會在中國落地生根。

    15年歐洲西線戰場陷入僵持,英法發動了兩次進攻,但都被德軍打退。德軍的主力已經轉移到了東線,德軍匯聚了18個師,兩千多門火炮,利用德國密密麻麻的鐵路網迅速將兵力投入東線與俄軍展開作戰。

    德國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佈雷斯特、維爾諾及裡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裡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己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但攻入俄國境內的德國,也使俄國境內造成了大量無家可歸的流民,他們只能在俄國流浪。

    很多流浪的俄國民眾聽說在中國很容易吃上一口飯,於是都紛紛朝中國湧去。

    他們為了能坐上中國的貿易車隊,只要求給他們一口飽飯吃就可以了。

    於是很多俄國人坐著中國的車隊就到了中國西北,加入了西北的大建設當中,都是一個上好的苦力工。

    此時的中國也因為俄國人的不斷湧入,掀起了一股娶俄國小妾的風潮,這在法律中是不禁止的。

    俄國的社會財富,正隨著貿易被中國攫取,俄國的勞動力以及知識分子也開始被中國不斷獲取。

    鐵路線則不斷的與俄國進行著軍事物資交易,俄國的黃金不斷湧入中國。

    就在此時,英美在戰場上又出問題了。

    火炮出了問題!

    首先是炮彈不夠,法國庫存的炮彈才500萬發,這哪裡經得住打?

    之前日俄戰爭時期,俄軍平均每個月才消耗八萬七千發炮彈,而到了巴爾幹戰爭時期,保加利亞軍每個月平均彈藥消耗已經到了二十五萬四千發。

    時代在邁進,戰爭對炮彈的消耗量在增加。

    法國的軍事觀察員曾經報告過這一情況,但結果法國以巴爾幹半島是野蠻人戰爭為理由,拒絕相信這一事實。

    如果按照原先的計算方法,法國的500發炮彈可以用四年。

    結果一開打,月平均消耗炮彈便激增到了90萬發,而且這一數據還在上升,500萬發炮彈連半年都支撐不了。

    相比之下,法國的盟友英國的情況也不遑多讓,其炮彈儲備更低於法國。

    但是彈藥缺乏的問題不是單純做炮彈三個字可以簡單解決,首先由於德國U艇的封鎖,英國根本沒有足夠的銅可以做彈殼。

    其次,英國原本金屬線性加工的技術就比較落後,即便有了足夠的銅,英國也沒有足夠的工人和機具來生產。

    第三,英國的化工技術本來就遠遠落後在德國之後,因此不但無法大量生產新式火藥,更重要的一個東西:炮管復進油,英國也無法生產出質量符合要求的產品;缺乏新式火藥的結果,使得英軍空有彈藥卻無法生產足夠的引信;缺乏復進油的結果,英軍雖然敢造出一大堆火炮,但很快就通通變成停用待料的黃色裝備。

    於是英法只好把向外撒訂單,美國、中國能造出多少炮彈英法就要多少炮彈。

    而在炮兵技術上,中國實際上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是走在了德國的前面,德國在炮兵上依舊同樣也有許多問題。

    例如德國的高爆彈,目前還無法加入破片,只能震殺敵人。中國則成功將破片加入炮彈之中,並且炮彈性能比較穩定。

    當然,此時中國接到的炮彈訂單,很多都是榴霰彈的訂單。

    這讓江渝有些傻眼,英法都是傻子嗎?到現在還在用這榴霰彈!真是讓人感覺震驚的奇葩現象啊!

    榴霰彈這東西英法兩國製造的性能也不夠穩定,有時候很難計算其爆炸高度,從而發揮榴霰彈的最大效果。

    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榴霰彈怎麼摧毀工事?

    榴霰彈是靠成百上千,甚至是上萬鋼珠之類的破片在半空爆炸後殺傷步兵,對防禦工事根本沒有一點用處。

    但此時的英法也沒辦法,首先他們的火炮非常偏。

    法國裝備的火炮全是75mm速射炮,他們拒絕裝備大口徑榴彈炮,結果這種火炮根本就對工事內的德軍沒有哪怕任何效果。

    法國戰前把賭注都押在了速射炮上,結果現在傻眼了。

    就連速射炮退到塹壕後方時,法國炮兵也無語的發現,儘管75mm速射炮的射程達到了9000公尺,但因為在準則中被限制僅能在4,500公尺範圍內進行直射擊,因此當他們進入到壕溝後方射擊陣地的時候,才發現瞄準具上的刻度劃分最遠只到6,000公尺,而更誇張的是,法國根本沒有生產高角度射擊用的裝藥。

    法國的75mm速射炮,很多成了擺設一樣的。

    英國的輕型火炮也佔據大多數,此時由於缺乏控制火藥燃燒及內爆的能力,一戰中大部分的高爆彈頭沒有辦法產生足夠的碎片,也就是說,當時的高爆彈頭僅能利用震波殺傷敵人,而不能利用碎片殺傷敵人,這使得占協約國炮兵半數以上的輕型速射炮無法產生具有足夠殺傷力的陣波。

    最先解決這個問題的是中國,第二個則是德國。這個技術前不久被德國人買走了,同時德國還買走了測繪技術。

    這年頭的歐洲炮兵習慣直接瞄準射擊,而對於間接射擊非常不熟練,而且也沒有什麼精確的地圖給他們做參考。

    而中國炮兵在對俄戰爭、對日戰爭當中都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炮兵大多數都是間接的對步兵進行火力支援。

    當然這年頭的歐洲大型火炮還不知道支援步兵戰鬥,情況確實是如此,就連德國也是這樣。

    這主要是因為這個年代的炮兵思想並不成熟。

    歐洲人,特別是隨著戰爭後期炮彈數量越來越多,大口徑火炮數量也不斷增加的英法來說。

    他們的思想是,炮擊越久,直到摧毀敵人工事,對步兵進攻越有利!

    於是炮火準備從原來的十幾分鐘增加到半小時、一小時、三小時、一天、三天,甚至是一周!

    這種思想簡直錯到姥姥家了。

    事實證明這種打擊對於形成防禦工事的德軍根本沒有。

    首先失去了步兵進攻的突然性,同時德軍有地下工事,甚至於德國根本就不躲藏在地下工事,而是直接躲在前面的彈坑裡,讓英法的火炮去轟炸空著的工事。

    相比之下,中國炮兵早已有明確的作戰思想指導,炮兵的任務不是摧毀,而是——中和!

    即優先摧毀敵人鐵絲網,其次打擊敵人工事,第三才是騷擾、打擊敵人火炮,同時阻止敵人預備隊進入陣地,打擊敵人暴露的火力點。

    不管是輕重火炮,首要任務都是支援步兵作戰,而不是摧毀什麼玩意。

    歐洲炮兵並無這樣的思想,連德國都是只有部分思想與之契合。

    「英法現在缺炮彈,正好敲敲竹槓。」江渝想到這裡,立即找來英國大使朱爾典,理由是找他喝茶。

    於是朱爾典坐著貨車到了淮安,就了和江渝進行『喝茶』。

    在江渝的元帥府中,兩人坐在優雅的茶樓裡,江渝開始和朱爾典拉起常家,笑著問道:「我的老朋友,最近一切都還可好?」

    「還不錯,只是……」朱爾典說著歎了口氣,「戰爭的發展已經出乎預料了。」

    「這確實讓人很很遺憾。」江渝摸了摸腦袋,接著說道:「我聽說德國已經把兵鋒轉至東線專門對付俄國人了,可能俄國不久之後就要投降了。」

    「呵呵!不知道你這是從哪裡聽來的消息,不過這絕對是不可能的,德國人被我們協約國拖在西線很多兵力,怎麼可能短時間內擊敗俄國?」朱爾典不由笑了起來,江渝也跟著笑了。

    然後突然問道:「那如果中國參戰呢?」

    「嘎?」朱爾典的笑容頓時僵住了,只聽江渝站起身,指著掛在牆上的地圖的新疆地區說道:「如果中國從這裡攻入俄國,貌似以俄國現在連對付德國都焦頭爛額的局勢來說,我們中國可以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把這片地區都統統佔領,甚至可以輕鬆的到黑海沿岸。又或者,我們把進攻方向轉入南邊。」

    江渝說著又指了向阿富汗、伊朗一帶,然後拍了拍額頭,「哦!天吶!好像那裡離印度很近的樣子。」

    朱爾典張了張嘴,震驚的看著地圖。

    如果中國真的參戰,在背後給俄國捅上一刀,那麼其結果將無比恐怖。此時沒有人再懷疑中國的戰爭能力,以中國空軍的強大程度,以及能輕易戰勝日本的陸軍,從背後捅俄國佬一刀簡單得很。

    而且事實證明,俄國打不過中國。

    昔日中俄蒙古戰爭時俄國就被處於劣勢的中國擊敗,此時的中國陸軍已不是當初那個靠各省聯軍拼湊起來的軍隊了。

    現在的中國有統一的陸軍編制和指揮。

    俄國哪裡會是中國的對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