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29章:驚人軍費預算 文 / 落雨流痕

    ps:第一更到!四千字大章!

    上海碼頭,不一會軍方的統計人員就趕到了現場,接著這些繳獲被分類統計,然後送進倉庫

    經過統計,此次繳獲的黃金多達四百六十噸,按照每英鎊含金量7.32238克計算,總價值6282萬英鎊,以1英鎊兌換4.82美元計算,也就是3.0279億美元,此時炎黃幣與美元匯率等同,以銀元計,則是6億銀元

    這些黃金顯然是日本金本位的黃金儲備,日本金本位的實施主要還是靠甲午戰爭的近四億兩的賠款。

    單以銀元來說,中國現在從日本搶了價值六億銀元的黃金看似不虧,但實際上甲午戰爭時期的白銀價值更高,能換更多的黃金,中國並未因為繳獲了這批黃金而彌補甲午戰爭的損失。

    而且利息還沒收回呢!每年5%的利息,二十年就是100%了,而且利息還要計算利息,利滾利早就不知道滾到多少了。

    除了那些黃金之外,還繳獲了兩億塊銀元,日本銀元和中國銀元含銀量大致等同。

    其餘的還有珠寶首飾六十多箱,古董字畫八十多箱。

    這只是日本這次運輸的貨物中的一半不到,其他的商船大多被炸沉、擊沉,可以說此次日本可謂是損失慘重

    隨之一場分贓展開了。

    分贓分三方,一個是聞訊而來的中央財政部,一個是空軍。一個是海軍,三方都有分走一部分的理由。

    「軍方應該拿大頭,此次繳獲還是軍方的功勞。按照陸軍的老規矩,財政部拿30%,其餘70%歸軍方。」謝葆璋在會場中對中央財政部部長熊希齡說道,空軍司令劉景龍也點頭贊同。

    熊希齡摸了摸鬍子,搖頭道:「兩位司令,這樣的分法早已是老黃歷了,在收復台灣和對解放朝鮮兩場戰事中。陸軍都只拿了20%的繳獲,其餘80%還是上繳中央的,因為中央花錢打仗。總得要回本的是吧!」

    「那中央可願增加明年海軍軍費?」謝葆璋不動聲色的問道。

    「明年的海軍軍費還在商議之中,肯定不會少的。」熊希齡微笑著說道,中國zhengfu的財政預算是在年底,如今還差二十多天過春節。財政預算的工作也已經展開了。

    「我海軍歷年軍費都是最少的。如今日本海軍已經覆滅,亞洲海軍勢力處於空白,我中國海軍必然要抓緊時間搶佔這一真空範圍,製造戰列艦不可一再拖延。」謝葆璋沉聲說道。

    「我空軍……研發費用巨大,現在還沒錢採購金屬飛機。」劉景龍也開始叫窮,不過那理由倒是有些牽強。

    熊希齡有些頭疼的看著兩個傢伙,顯然海軍和空軍沒有陸軍那麼好說話,熊希齡當機立斷道:「好。為了鼓勵海軍與空軍奮勇作戰,這次平分得了。中央只拿一半,你們海軍和空軍也各拿一半。」

    謝葆璋和劉景龍頓時眉開眼笑,一半那可不少了。

    隨即這個分贓計劃就出爐了,接著提交到了袁世凱和江渝那裡,袁世凱是國家總統,自然有權利過問,江渝是陸海空大元帥,也是有權利過問的。

    袁世凱和江渝拿到了這個計劃,直接都審批通過了。這分贓容不得各軍中按自己的性子辦的,還是一切得服從國家發展戰略。

    反正錢你先拿去,感覺太多了嘛!今年預算就少點了。

    軍方的一切建設,還是要服從國家需要來進行的。

    同時臨近年末,中央的財政預算也開始了。

    beijing,熊希齡對大總統袁世凱報告了14年中國稅收情況。

    「今年中國的工業生產總值達到了110億元炎黃幣,農業生產總值則是356億元炎黃幣,總計生產總值達到466億炎黃幣左右,國家稅收共計徵收25億元。」

    此時中國的農業生產總值不斷上漲,因為中國的耕地面積在16億畝左右,假設每畝地的產出都按照450公斤糧食來計算,而一石糧食售價3元(炎黃幣),一石為80公斤,算下來16億畝就有270億炎黃幣。

    如今糧食畝產自然不可能普遍達到450公斤,但大部分土地可以種植兩季,甚至是三季,同時經濟作物產值更高,因此按照450公斤計算,同時加上養殖業、畜牧業、漁業、林業等方面的產值,得出了一個356億的農業產值。

    由於江渝在農業上的投入幾乎不少於工業投入,此時中國的農業機械逐漸普及,在北方許多地區已經開始使用大型農業機械,南方則是小型農業機械眾多。

    使得老百姓逐漸脫離了效率極低的農業生產,生產效率高了,老百姓可以有時間和物質基礎去發展養殖業等副業,產出也就不斷增長。

    未來農業生產總值還會不斷的提高。

    由於農業生產力的提高,老百姓也逐漸能吃飽肚子,如果是放在古代農業社會,在使用了大量農機之後,絕對已經算得上一個盛世了。

    此時中國人口也就是4億出頭,平均下來每個人擁有4畝耕地左右,4畝耕地養活一個人非常足夠了,同時還能包括棉花出產,都非常足夠。

    但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此時中國的農業產值雖然高,但農業是消耗型的產業,糧食是會被不斷吃掉的,因此不會留下太多的財富,只有工業才會留下耐用品。

    四億人吃喝要保障,加上很多糧食並未拿出來流通,都是農村老百姓自己儲存著,很多農村老百姓被餓怕了,有的家裡已經藏著夠吃兩三年的糧食。

    所以這一年中國中央稅收也只有25億炎黃幣。相當於每個老百姓納稅6元左右,工業、商業所佔稅率比較高,農業稅可以說是比較低的。大部分耕地不多的老百姓都是免稅的。

    但儘管只有25億炎黃幣,但卻是民國以來稅收最高的年份了。

    「甲寅年財政支出為28億銀元,中央財政赤字累計8億炎黃幣。」熊希齡繼續敘述道,「而乙卯年經濟期望良好,中央稅收預計可增長至38億炎黃幣,若削減財政赤字8億元,乙卯年可動用財政資金為30億炎黃幣。」

    此時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比美國還要高了。美國擁有一千三百多億美元的gdp,但稅收只有不到5億美元,這些錢顯然都被財團攫取。

    同時美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政壇**情況比較嚴重。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遠不如美國國際財團那樣奔放。

    美國有些官員的灰色收入,僅以紐約市來說,就有一個官員貪污了三千萬美元,甚至可能高達兩億美元。

    而中國官員此時較為廉潔。會貪污的也都是缺乏有效監管的小地方。也貪不了多少錢,而且隨著監管制度的完善和普及,未來中國的官員貪污現象還將繼續減少。

    對於美國來說,國家就是財團**裸的工具。中國的情況則不太相同,儘管國家也在江渝的操縱之中,但很多時候還是公私分明的,這有點類似於二十世紀下半葉的美國。

    即國家可以有錢,但國家的錢一定要花出去。而且國家花錢的主要項目,都是有財團來包攬。

    財團雖然在其中有賺取較高利潤。但zhengfu所花錢建設的工程質量卻是有所保障。

    由此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趙海洲同時也參加了這次財政預算,他代表的是江渝的意志,他在熊希齡發言後,起身說道:「中央因進一步加大開支,明年的經濟形勢遠比預計的情況要好得多,而且中央通過對台、對朝戰爭中所獲得的產業價值並未計入財政收入當中,由此可見中央並不存在什麼財政赤字。」

    「保守估計明年38億元的稅收已是最多的了。」熊希齡反駁道。

    趙海洲大聲說道:「那是太過於保守了,明年大部分礦產將投入生產,鋼鐵產量首先將出現巨大增長,從而帶動其他工業發展,而明年全國保守估計的工人數量就會超過一億人,工業產值出現巨大增長的同時,農業也會出現一個較大增長。而且銀行也未催著zhengfu還錢,何必糾結於財政赤字,並且此時做為中國經濟、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zhengfu加大開支亦能使國家以更快速度進行發展。」

    一邊的政治顧問莫理循低聲在袁世凱耳邊說了什麼,袁世凱點了點頭,袁世凱臉上帶著欣喜之色,同意了趙海洲的意見,說道:「那就加大開支吧!」

    莫理循還是比較贊同的趙海洲的觀點的,他長期待在中國,對中國如今的變化感觸比較大。

    特別是隨著一戰的爆發,以及江渝的『軍閥寡頭財團』連年加大對農業的投入,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趨勢已不可阻擋。

    加大zhengfu開支雖然可能造成財政上的危機,但可能性比較小。而且莫理循知道,那個年輕的大元帥不可能看著中央破產。

    既然他要讓中央大力花錢,有銀行在背後頂著還怕什麼?

    接下來中央很快確定下了乙卯年中國財政支出總額,預算達到了驚人的40億元。

    江渝接下來也向中央提交了《乙卯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白皮書中計劃陸軍將保留一支120萬兵力的正規軍,分為西北軍區、東北軍區、西南軍區、東南軍區四大軍區。

    西北軍區正規軍兵力80萬,東北軍區正規軍兵力20萬,東南軍區、西南軍區各兵力10萬。

    同時建立生產兵團150萬。

    其中華東派系國防軍正規軍65萬,北洋軍正規軍已經達到80萬,需要裁撤25萬兵力。

    之前國防軍建設的生產兵團兵力已經達到了120萬,還需要增加30萬兵力。

    生產兵團相當於是義務兵,不需要支付軍餉,軍隊包食宿,並向士兵進行文化教育。正規軍則有軍餉,不過白皮書中計劃將降低普通士兵軍餉,並採取退伍制。

    退伍士兵組成陸軍預備役。

    正規軍每年退伍年30萬普通士兵,以及部分軍官。四年後,形成120萬預備役力量。

    如此形成4年後,中國若與他國發生戰爭,可以動員最少80萬正規軍投入戰場,形成規模為200萬的正規軍。

    生產兵團組成的二線部隊同樣按照每年退伍四分之一的模式,四年後形成150萬二線預備役,形成最少可動員100萬二先預備役力量,即可在戰時形成250萬二線部隊。

    正規軍預計四年內完成機械化,並建設三個203mm重型榴彈炮師,因此陸軍乙卯年需要軍費5億炎黃幣。

    並預計四年後中國將與俄國發生第二次大規模戰爭,這次戰爭將是中國深入俄國作戰的一次反攻戰爭。

    為應對這場戰爭,中國必須形成這樣規模的陸軍才能確保勝利。

    同時空軍乙卯年將採購2000架飛機,其中1500架為蚊式轟炸機,造價比較低,依靠賣掉的兩千多架舊飛機就能建造。另外300架飛機為四發動機重型轟炸機,200架飛機為戰鬥機,100架由蚊式轟炸機改造,100架為鋁合金戰鬥機。

    並由於對日轟炸的原因,需要增加空軍軍費,空軍軍費需要撥款2億元,海軍則需要製造最少3艘戰列艦,以及3艘巡洋艦,以及20艘護衛艦,需要軍費1.5億元。

    另軍事技術研究需要1.5億元,總計乙卯年軍費支出10億元。

    袁世凱看過這個白皮書之後,有總心驚肉跳的感覺。

    真要是按照這個計劃開展軍事建設,四年後中國無疑將成為一個軍事力量非常強大的國家。

    到時候中國將擁有眾多的飛機、大炮,還有一支初步建成的海軍力量。

    最讓袁世凱感到震驚的是,江渝竟然將俄國作為下一個假想敵,同時意圖攻入俄國境內作戰。

    從西北軍區囤積八十萬正規軍就能看出,江渝一直對俄國就強烈的進攻意圖,並且將是從西北直接攻入俄國,而不是從東北攻入俄國。

    這已經超出了收復領土的範圍。

    已經不過問軍事的袁世凱,看完之後,直接批准了《乙卯年中國國防白皮書》。

    軍事預算完才輪到其他領域的預算。(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