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117章 :袁世凱又要被坑了 文 / 落雨流痕

    ps:

    第二更到!繼續滿地打滾求訂閱,晚上還有一更!天天三更有木有啊!這麼辛苦的碼字,哭求訂閱還算靠譜吧!

    古代,北朝鮮一度是中國的領土,後來因歷代戰亂,中國丟失了北朝鮮,但後來的朝鮮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國。&&&看最快更新上&&&

    也因為朝鮮比較聽話,所以中國歷代王朝都很少多朝鮮動武小寡婦要翻天最新章節。

    中國入朝作戰的次數也已經不少了,大規模的明末、清末時期都發生過,此次中國大規模入朝作戰已是第三次。

    歷史上,則是志願軍入朝作戰。

    隨著中國的衰弱,分成兩邊的朝鮮一個倒向美國,另外一個……

    朝鮮就是這樣,哪個強就依附哪個,也不失為一種生存方式。

    對於陸軍能如此快速的解決朝鮮局勢,袁世凱比較吃驚。不過吃驚的次數多了,也見怪不怪了。

    但如何處理朝鮮問題,成了袁世凱要仔細和江渝商量的問題。

    江渝的意見是慢慢將朝鮮吞併了。

    「若是直接佔據朝鮮,他日其餘藩國又將如何看我中國?」袁世凱當場搖頭說道,確實也是有其道理的。

    「那不如恢復朝鮮王國,我們找個人去當朝鮮國王,然後行政、軍事都歸我們中國來管,日後徐徐圖之,向朝鮮多多移民,遲早能將朝鮮併入中國。」江渝想了想拿出了第二套方案。

    「朝鮮王室已經不在了,這朝鮮國王又該由誰來當?」袁世凱對這個方式還算滿意。只不過朝鮮國王的人選讓他頭疼。

    江渝笑了笑,對袁世凱說道:「聽聞二公子文采斐然,又是在漢城出生,豈不是最佳的人選?」

    「克文?」袁世凱大吃一驚,完全沒有預料到江渝打算把他的二兒子袁克文推出去當朝鮮國王。

    袁克文的母親是朝鮮人,出生地也在漢城。

    所以袁克定有一半的朝鮮血統,如果把袁克文扶上台前,確實也能讓朝鮮人接受。

    袁世凱大為意動,不過還是推脫道:「這個……二子克文不學無術,不過是一個浪蕩書生。怎能勝任朝鮮國王之位。」

    「除了二公子,恐怕難以再找到如此合適的人選了,而且當朝鮮國王也無需做什麼,只是一個象徵。」

    「好吧!既然子恆堅持。那就讓我那不學無術的二小子去朝鮮吧!」袁世凱推脫一翻後同意了下來。

    江渝心裡感覺蠻搞笑的,不過這也是國人謙虛的習慣。

    ……

    「朝鮮王國成立了。」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整個朝鮮,蔣方震在北朝鮮集中了一群儒家老學究,在他的示意下,他們集體請願。

    要求中國大總統袁世凱二公子袁克文登上朝鮮王位。

    於是中華民國『鑒於朝鮮人民的強烈要求』,同意了袁克文前往朝鮮擔任朝鮮國王,並在幾天後正式封袁克文為朝鮮國王,下發蟒袍、玉璽。

    朝鮮復國的消息傳到朝鮮,朝鮮人民振奮不已。

    而那些日本僑民則在無比黯然中,向攻入平壤的中國陸軍投降。

    中國陸軍拿下平壤後。迅速渡過朝鮮漢江。向漢城發動進攻。

    朝鮮日軍的有生力量已經不多了,朝鮮日本僑民也在朝鮮百姓的虎視眈眈下驚恐不安。

    本土要求他們和中國拚命,但如果真是這樣,恐怕兩下就會被朝鮮人撕成碎片奪心契約,腹黑總裁太迷人最新章節。加之中國利用日本電碼要求日本行政人員保護僑民,帶領僑民向中國投降。

    儘管有些行政人員知道這是假的電報。但他們依舊遵循。

    日本確實信仰武士道精神,但並非每個平民都能夠真正信仰武士道精神,怕死的也有不少。

    在中國陸軍的鋼鐵洪流下,朝鮮局勢已無懸念。

    11月13日。中國陸軍兵臨漢城(首爾),漢城日軍集體投降,隨後中國陸軍一路推進到了朝鮮釜山,基本解放朝鮮!

    在朝的三百多萬日本僑民全部投降。

    其後這些日本僑民被陸續送往中國,大部分被『亞洲人力資源管理公司』買走,兒童婦女被送進工廠之中從事勞動密集型生產,青壯則送入礦山、礦洞、工地。

    在東北也有六十多萬日本僑民被捕,同時中**隊開始在東北地區展開了大剿匪行動,其中倭匪成為剿滅的重點。

    長期以來,不少日本浪人因為國內不好謀生,跑到東北燒殺搶掠,成為『倭匪』。

    在經過這次中日戰爭之後,東北地區的大街上已經看不到任何日本人了,昔日飛揚跋扈的日本人慘遭失敗。

    東北地區的張作霖也被解除軍職,手裡的土地也被沒收,不過其他私人財產還是得以保留,東北面臨著一次大洗牌。

    朝鮮戰局的結束,意味著中國已經徹底打贏了這場戰爭。

    戰利品非常多。

    日本在朝鮮開發出的那些礦產,以及日本在朝鮮的所有產業,都成為了中國的戰利品。

    單是那些礦產,每年就能盈利四千萬元。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盈利就更大了。

    不過戰爭還未徹底結束,因為江渝還要在釜山建設機場對日本進行不斷的轟炸,以阻礙日本的經濟、工業發展。

    日本的土地江渝是看不上的,說不定哪天一個地震,整個日本就沉了。

    日本的礦產資源很少,是個很貧瘠的地方,佔領日本沒有任何意義,只要阻礙日本的經濟、工業發展就可以了。

    而轟炸能滿足這一需求。

    日本人建設一座橋樑,中國就炸一座橋樑。

    他們建設橋樑需要花不少錢。中國只需要付出幾顆炸彈。

    還有日本人的鐵路、公路、工廠、港口,都是具備轟炸價值的目標。

    破壞總是比建設更容易的。

    在這樣的破壞之下,日本要想發展起來可謂是千難萬難。

    同時日本佔據的一些島嶼也好佔領,如朝鮮地區的一些島嶼,還有中國的澎湖,以及琉球群島,也就是現在的日本沖繩,這都是要收復的。

    不過那都是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了,不需要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已經不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

    日本一敗塗地。大大出乎了全世界的意料。

    他們想不明白,日本昔日與俄國作戰的威風跑到哪裡去了?為什麼竟會被落後的中國擊敗?

    這是每一個普通人所想不明白的見鬼實錄我和我身邊人最新章節。

    但各國政府卻是知道其中緣由,因為日本這次與中國的戰爭,主要輸在了財力和物力上。同時也輸在了軍事變革上。

    日本在日俄戰爭時期能夠打得那麼瘋狂,主要是因為有英國在向日本提供貸款,並為日本充當兵工廠的角色。

    可是打完日俄戰爭,日本沒有成功佔據東北,而且還欠下了一屁股債,後來一直在勒緊褲腰帶還款。

    中日一開打,英國無力東顧,也不可能對日本提供什麼資金、物力方面的支持。

    相比中國,卻在戰爭中調集了許多的軍火和兵力。

    只不過各國也不太明白,為什麼中國政府還有錢打仗!

    按道理說中國政府也是打不起這場戰爭的。但中國政府偏偏拿出錢來打了。

    這場戰爭的資金。完全是由江渝的財團支撐著中央政府,否則哪裡能拿出那麼多錢,中央政府打這次戰爭本來也打算再欠一屁股債,不過好在以國防軍為主力的中國陸海空三軍都打得非常漂亮,撫恤方面花錢少。而且還繳獲了很多日本在台灣、朝鮮的資產,在中國的日本資產也被沒收。

    一通算下來,還賺了好幾億,這不由讓袁世凱和內閣成員們眉開眼笑。

    在軍事變革方面。此次中日戰爭之中,中國空軍率先對海軍發動大規模轟炸,覆滅了日本聯合艦隊,這為中國對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創造了基礎。

    同時中國利用潛艇對交戰國港口進行襲擊,同時大量的進行佈雷封鎖,也是巨大的變革之一。

    至於中國陸軍如何快速戰勝日本陸軍,各國則沒有相關情報。但中國陸軍能夠接連打敗俄國和日本,這不由令人側目。

    此時中**事上的崛起已經非常明顯了。

    世界各國政府都不敢再輕視此時中國所擁有的武力。

    收回列強在華特權成為了接下來中國政府要做的主要任務,江渝在北京與袁世凱迅速確定了這一方面的策略。

    同時就金融問題展開討論。

    話題引到了鑄幣權方面。

    「中日戰爭之後,銀行存款已經非常緊張,隨時可能有倒閉的危險,現在戰爭遠未結束,這樣下去恐怕難以支撐。」江渝對袁世凱說道。

    袁世凱問道:「子恆可有解決之法?」

    「辦法自然是有的,那就是改革我國貨幣制度,將銀本位直接變為信譽貨幣制,即用紙鈔代替銀子,紙鈔不能兌換黃金和白銀。」江渝對袁世凱說道:「而且鑒於中央沒有相關經驗,且華東銀行資金緊張,我建議暫時先由各銀行發行紙鈔,這樣一來資金短缺的就能解決了。」

    顯然袁世凱又要跳坑裡去了,但讓江渝沒想到的是,袁世凱竟然思考了片刻後,點頭道:「這個法子貌似不錯,不過地方上紙鈔已經比較氾濫,恐怕百姓難以接受。」

    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之前中國確實是紙鈔氾濫,各外資銀行大肆發行紙鈔,各土鱉政府也大肆發行紙鈔。

    大部分最後都是擦屁股都嫌太小的廢紙,毫無流通能力。

    而袁世凱也未意識到,這是江渝在奪取鑄幣權的意圖,因為這個時代發行紙鈔太普遍了,多你一家不多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