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九十八章:轉移視線 文 / 落雨流痕

    9月5日,山東青島戰爭終於打響,日本集結海軍70艘艦船,包括一些英**艦,向青島外圍發動進攻。

    德國在青島只有艦船14艘,根本無力與日本爭奪制海權,因此青島被日本輕易封鎖,青島德軍的海上補給線被日本切斷。

    但控制了青島之外的制海權不意味著青島就拿下了,德國的炮台、軍艦都在港口內,要是從正面強攻青島的話,必然將遭受重大傷亡。

    因此日本意圖聯合英軍,從青島德軍的後方對德軍發動進攻,從而切斷青島德軍的陸上補給。

    這就一定要進入中國中央政府所劃定的非交戰區域了。

    這個計劃很早就制定下來了,當時江渝還未向山東增兵,北洋政府也未正式劃定非交戰區。

    以之前對中國的軟弱印象,日本制定這個計劃感覺自然而然,踐踏中國的主權又怎麼了?

    這又不是第一次了。

    可是現在的情況卻不一樣了,中國同樣在遠東地區打敗了俄國人,而且還是規模不小的局部戰爭。

    雖然規模沒有昔日的日俄戰爭那麼大,但問題是現在的日本也不可能像昔日的日俄戰爭一樣獲得英國的經濟、軍事上的支持。畢竟英國現在陷入歐洲戰爭,根本就無力東顧。

    因此現在的日本如果對外發動戰爭,能動用的軍事力量完全比不上日俄戰爭時期。

    而一旦和中國死磕,日本人雖然認為自己能贏得勝利,但也感覺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根據最新情報,支那人在山東只是做做樣子,他們的軍火庫存根本就不足以打一場戰爭。在山東的很多部隊,支那人的士兵手中擁有的子彈還不到二十發。而且根據情報顯示,現在的支那政府手上根本就已經沒有錢了。他們的股市發生了嚴重股災,支那政府因為救市損失了五億銀元。而且支那人即將面臨股災所帶來的經濟大蕭條,這將使支那人無力發動戰爭。」神尾光臣在登陸艦上對一群日軍參謀人員說道。

    登陸艦已經在海上等待三天了,日軍內部依舊在為是否登陸而爭論。

    「可是你不要忘了,支那的中央政府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危險的支那將軍,他的國防軍才是真正需要重視的。」

    「那又怎麼樣,他未必敢與大日本帝國抗衡。」神尾光臣依舊十分堅持從龍口進行登陸的計劃。

    「你說的只是未必,而且你們陸軍只有四萬兵力。」海軍當中頓時有人反駁道。

    ……

    在猶豫與等待中,日本的行動一拖再拖。在這樣的僵局中,日本與英國的聯合行動一直沒有展開。

    日本依舊傾向於從後方切斷青島德軍的計劃,同時也意圖趁機打擊中國。只是感覺四萬兵力還有點不夠。

    此時中國正在逐步發展,已經引起了日本的警惕。

    而日本一直對中國充滿侵略野心,因此急切的想要扼殺發展當中的中國,所以一邊開始調集更多的兵力準備參與山東戰爭。

    9月6日,英國向中國發出照會。要求中國政府修改戰區,並向北京政府遞交了一份新的交戰區地圖。

    這個地圖將濰坊以東的地區全部劃入了交戰區。

    對於英國的照會,中國北京政府未予以回應,倒是第二天被江渝給發到了各大報紙上。

    這個消息一經報道,頓時全國各省嘩然一片,百姓激憤不已。學生更是喊出了打倒英國的口號。

    那些鐵路遊行頓時變成了對英日兩國示威遊行,江渝一時成功的轉移了國人的視線。

    ……

    「同學們,工人兄弟們。我是江渝。請大家務必冷靜。一旦日本與英國敢於踐踏中國主權,中央定然不會坐視不管。但如果你們罷工、罷課,中國社會秩序將無從談起,對外戰爭更加無從談起。罷工罷課這種擾亂社會秩序之行為,只會阻礙中國的發展。最終只能釀成苦果,這種行為已不是所謂愛國。而是誤國。」

    廣播裡傳出了江渝的聲音,此時中國的廣播系統已經逐漸普及開來,在華東地區很多農村都有廣播。

    得知江渝要在廣播上發表講話後,這一天很多人都聚集在了廣播下面等待。

    「此時正值民族危亡之關頭,望全國同胞同心力戮,堅守各自崗位。學生回校上課,工人返回工地、工廠繼續上工。若還有罷課、罷工者,將一律視為賣國,定然嚴懲不貸。」

    這是一個簡短的講話,然而在江渝發表了講話之後,大部分罷課罷工的人群都散去了,中國各省迅速恢復秩序。

    然而剩下的一些鬧事者,確如江渝所說的一般,遭到了各地地方警察、武警的逮捕,只是第二天警察和武警就行動了起來。

    僅僅一天時間,全國各省便累計逮捕學生三百六十五名,工人六百八十七人。

    這些學生很快就被送往西北農墾區,從此過上了與世隔絕又無憂無慮的生活。而那些工人則被重點教育一番後逐漸釋放了出去。

    兩者待遇確實不同,工人可以不懂道理,但學生不能不懂。學生不用養家餬口,但工人卻要養家餬口。

    當然同時也逮捕了不少日本間諜,全被關進集中營裡進行勞動。

    經過一番逮捕,全國各省的秩序終於是恢復了。

    而江渝的財團也迅速對勝利果實進行了收割,此次股災大批地主、中小資本家為之破產。

    江渝累計斂財六十億現金,同時還用五十億的鐵路貸款攫取到了價值近八十億的不動產。

    以一畝地50塊銀元計算,也就是1.6億畝土地。

    而收上來的土地也就只有九千萬畝左右,剩下的都是一些城市內的土地、房屋,以及一些礦山,以及一些商業產業等等。

    這些產業被集中到手上後,江渝並未急著賣出。

    現在賣出不值錢,要等歐洲訂單飄向中國時。到那時候有投資熱潮,那些財團用不到的產業再賣出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所以那些產業都是暫時放在手裡。

    而鐵路股票的收購也進入了全面階段,只見突然之間,全國各省各城市,到處都是人在走街串巷的收購鐵路股票。

    這些人收購鐵路股票的價格都很低,不帶任何談價,都是以每股50元的價格進行收購。

    50塊也是錢啊!

    很多人還是選擇把股票賣掉,因為所有人都已經認為,鐵路股票將變成一堆廢紙了。

    最終江渝花掉了近八億元,又將中國鐵路各鐵路公司的股票收購了50%以上。隨後十二家鐵路公司陸續因無法償還華東銀行的貸款而宣佈破產。

    宣佈破產後的鐵路公司被政府接手進行拍賣,而此時各國皆無力東顧,日本此時與中國關係又緊張。自然不可能來買鐵路。

    而此時中國大部分的資金都被江渝掌控,因此鐵路公司一拍賣,江渝財團全無競爭對手。

    最終中國十二家鐵路被華東銀行、西北銀行、中國鐵路銀行三家銀行以十二億元的價格瓜分一空。

    誰都能看出,這三家銀行把那十二家鐵路公司買去,肯定是大賺特賺的。要知道修建這些鐵路。起碼花費了六十億元。

    而最終三家銀行只付出了十二億元。

    償還了華東銀行的貸款近六億元,只剩下六億元了。

    因為此時的江渝再次掌控了50%以上的鐵路控股權,因此六億元當中有三億又回到了財團的口袋。

    真正分到老百姓口袋裡的錢,只有三億元。

    但知道銀行大賺又能怎麼樣?一切都符合程序。因為之前再次掌控了絕對控股權,宣佈破產也就是一言堂。

    也就是說,經過一番操作。江渝以極低的成本,就掌控了中國6.8萬公里的鐵路,這些鐵路線大部分都是主幹線。營利性非常可觀。

    而鐵路公司拍賣後,十二家鐵路公司100%的股權又回到了江渝的手中,這為下一次鐵路泡沫的製造創造了基礎條件。

    周子躍讓下面的人員經過一段時間的統計之後,得出了一個大致的數據:「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經過這次收割之後。中國地主擁有的土地減少8%,中小資本家減少63%。財團對中國經濟的壟斷程度更近了一步,已累計攫取全國20%的耕地、65%的已開採礦產資源,以及90%的工業製造、80%的金融、30%的商業,以及12%的城市不動產。」

    「立即進行產業重整,把那些具備長期持有價值的產業留下,那些沒太大價值的產業則先列個表出來日後處理。同時現在股災之後不動產貶值嚴重,立即在全國各地收購有價值的產業。」江渝立即對周子躍吩咐道。

    「是,東家。」周子躍接到江渝的命令後,立即對財團的產業進行整合,一個寡頭壟斷財團已經牢牢在中國扎根了。

    此時財團壟斷份額看似很高,但在股災之後都是這樣的,一旦等到了經濟繁榮時期,民間資本的規模將越來越大,然後又是一次收割。

    這就像是養羊一樣,養肥了自然要宰,羊很瘦的時候就要開始養了。

    重新被江渝掌控的鐵路,也因為財團的注資,馬上起死回生,各鐵路工地依舊照常建設。

    而十二家鐵路公司,也被整合成了五家鐵路公司。

    這六家鐵路公司之中,一家掌控在華東銀行手中,一家在西北銀行手中,還有三家在鐵路銀行手中。

    這些銀行都是江渝絕對控股的銀行。

    攫取了全國大部分鐵路的同時,同樣也加強了財團涉及的各行業的競爭力,基本上很多產業的壟斷地位已無可動搖。

    而順利的完成這一龐大計劃,顯然英國那份照會幫了大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