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七章:世界最好的軍校 文 / 落雨流痕

    「如果一支軍隊能適應叢林戰,那麼這支軍隊便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戰場作戰,你可以不在乎叢林,但並不意味著叢林會不在乎你。」

    翻開《叢林作戰指南》,淮安軍校的學生們看到了第一句話,後面署名——江渝!

    軍校生們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的對這本軍事指導著作進行閱讀,這本著作主要是戰術指導著作。

    「在叢林之中,有時步兵的推進速度,甚至一個小時還不到5公里,無線電信號也將遭到樹冠層的嚴重干擾,重型裝備也難以深入叢林山地,敵我雙方交火距離甚至不足100米,複雜的地形使得敵我雙方可以利用地形充分隱蔽,到處都充滿了危險。叢林作戰甚至能讓一個超級大國對一個落後國家發動的戰爭鎩羽而歸……戰爭是一個充滿流血的過程,叢林作戰的慘烈程度甚至不低於巷戰。如何讓士兵能在叢林中存活下來,如何能讓他們在近距離的交火中佔據優勢,是我們應該深入探討和研究的重大課題……」

    這本《叢林作戰指南》開啟了中國陸軍的叢林戰意識。

    癸丑年夏,第二屆軍校生開始錄取,總共有近2萬名知識分子報考淮安軍校,淮安軍校已成為中國公認的第一軍校。

    從這裡走出來的軍校生,都是定國將軍江渝的門生。

    第二屆淮安軍校錄取600人,是第一屆的兩倍,其中二分之一是從軍中選出的優秀基層軍官,這些優秀基層軍官進入軍校系統學習,畢業後將成為中高層軍官。

    想到很久沒有去軍校給學生們上課了,這天江渝交代了下面的行政部門抓緊應對夏收的準備後便來到了軍校。

    剛來到軍校,便看到政教處裡面站著幾個學生,幾個學生低著頭,一臉的委屈。

    「怎麼了?」江渝走進去問道。

    「校長。」裡面的人看到江渝來了,連忙向他敬禮。政教處主任孫振東對江渝說道:「他們幾個把《孫子兵法》帶進學校,而且還讀得津津有味,已經違反了紀律。」

    淮安軍校有一個很奇怪的規定,那就是禁止閱讀《孫子兵法》,這本歷史上被中國歷代奉為至高無上的兵書,卻在淮安軍校被抵制。

    江渝聽了孫振東的話,不由瞭然的點了點頭,接著對幾個軍校生說道:「我想你們一定很困惑,為什麼我不讓你們看《孫子兵法》,那一會我就給你們上一堂《孫子兵法》的課,你們可以來聽,你們先回去吧!」

    「啊!」幾個學生沒反應過來,校長不是不讓他們看《孫子兵法》嗎?怎麼今天要給他們上《孫子兵法》?

    幾個學生離開後,很快消息就在軍校裡傳開了,校長要親自給大家上一堂《孫子兵法》,頓時幾乎所有學生都朝著淮安軍校『講武堂』跑去。

    講武堂很大,但其實只是一個用鋼架搭建得比較牢固的大棚子,講武堂裡放著一張桌椅。

    當江渝來到講武堂時,只見學生們正整齊、端正的坐在下面,雙手平放於膝上,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一股硬朗的軍人氣質。

    但向後看去,卻發現有三百名剛入校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坐姿雖然極力端正,但卻缺少那種氣質。另外三百名剛入校的士兵、軍官,卻和那些軍校生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同學們,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我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偉大軍事指導思想《孫子兵法》。」江渝坐下後對他們說道:「世界有三大軍事指導思想,一個是德國的《戰爭論》,被英法美等國引用建立起了他們的軍事體系,另外一個就是俄國《制勝的科學》,引導俄軍建立了自己的軍事體系,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中國的《孫子兵法》。而我們當前所建立起的軍事體系,並非是用《孫子兵法》,而是吸取了《戰爭論》以及部分《制勝的科學》才建立起來的。」

    江渝敘述之後,話鋒一轉,說道:「不可否認的是,《孫子兵法》確實是一部即使放在這個時代依舊是極為先進的軍事指導思想。也許同學們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我還要禁止大家閱讀《孫子兵法》,但請同學們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我們中國看了幾千年孫子兵法,為什麼越看越不會打仗?這是為什麼呢?」

    是啊!為什麼呢?

    下面的軍校生們都困惑得怎麼也想不通。

    「像我這種思想並非首創,明末時期《武備志》的作者茅元儀就認為,行伍之人忌看《孫子兵法》,這種思想甚至是從更早的時期便已出現了,也許在漢唐時期就已有人意識到這一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便拿《孫子兵法》當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來說,如果按照我們字面上的理解,卻是『不用戰鬥即使敵人屈服』,可是同學們如果深入研究孫武創立的兵家思想,便會知道兵家還有一個重要原則:必戰方有和。這豈不是前後矛盾?以孫武的智慧,豈會犯下如何低級的錯誤?」

    「所以古人在研究《孫子兵法》時,那些深入研究者必然發現其中的問題,那就是《孫子兵法》在翻譯中出現了錯誤。在春秋戰果時期,不的原意是丕,丕的意思是『多種』的意識,也就是說『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正確譯法並非不打仗就可以使敵人屈服,而是『多種戰鬥方法才能使敵人屈服』,兩種意思簡直背道而馳。如今這個時代,工業技術迅速發展,軍事技術日新月異,戰爭已出現了極為多樣化的方式,如大兵團集群作戰、破交戰、敵後戰、信息戰、特種作戰等等等等,如果我們在戰爭中只使用單一的作戰方式,只會被敵人擊敗。就如壬子年中俄外蒙戰爭,我們使用特種部隊和空軍對敵人的鐵路、公路進行破壞,還用空軍對俄軍進行空中轟炸。」

    所有人聽著江渝的話之後都是一楞,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話流傳廣泛,沒看過孫子兵法的人都聽過。

    江渝的講解完全顛覆了他們原先的理解。

    「還有一句話,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按照春秋戰果之後形成的上下尊卑觀念,就成了號召人們去思考陰謀詭計,而認為伐兵、攻城乃是不流入的小道。但實際上兵家形成之時,並無這種觀念。孫武所說的意思是,要打擊敵人謀略的首腦人物,同時打擊其交往的親信,同時要打擊敵人的士兵、城池。就像是對付一顆植物,敵人首腦人物和親信就像是在進行光合作用的葉子,我們把葉子切除掉,就能使植物的正常光合作用被打斷,其士兵就像是暴露出來的莖,其城池百姓就像是植物的根。如果我們只打擊敵人的首腦和親信,只會造成暫時的混亂,敵人會出現新的首腦。如果我們只打擊敵人的士兵,儘管看上去我們已經消滅了敵人的軍隊,但不佔領敵人的城池,他們就會像野草一般春風吹又生。只有從上到下一起打擊,才能做到徹底的斬草除根。」

    江渝的話讓所有人為之目瞪口呆,感情之前對《孫子兵法》的理解竟然是錯的離譜,難怪中國看了幾千年孫子兵法,結果卻越看越不會打仗。

    「如果能夠正確的解讀春秋時期的兵家思想,其理念用於現代戰爭依舊不輸於《戰爭論》所構築起來的西方軍事體系,以正和以奇勝依舊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對付敵人要像斬草除根一般使用多種方法進行徹底的瓦解。用現代戰爭術語來屆時,對付敵人謀略首腦,也就是我們國防軍所提出的『斬首戰術』,對付敵人的士兵,叫做『消滅敵軍有生力量』,佔領敵人城池,叫做『削弱敵人戰爭潛力』。」

    江渝話音落下,下面頓時響起了無比熱烈的掌聲,久久方才停止。

    「從今天起,我淮安軍校將增加《孫子兵法》的課程,諸位同學需知,中國傳統文化精深淵博,但因歷史戰亂和統治者的需要等種種原因,大部分精華之處已被曲解或遺忘,不能因為這些原因就歧視傳統文化,也不要因為研讀了一些傳統文化,就盲目的對被扭曲的東西進行崇拜。」

    「定不忘校長教誨。」下面的軍校生們大聲喊道,語氣中只有歎服和崇敬。

    此時的中國淮安軍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軍校,首先在硬件設施上一點不輸於西方各大軍校。

    在作戰理念方面,也超出世界一大截,什麼步炮協同、步空協同、裝甲師大規模集群化作戰、空軍轟炸等理念都有,而西方人對這些東西還比較懵懂,步炮協同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才摸索出來的。

    軍事指導思想方面,汲取了德國的《戰爭論》及俄國的《制勝的科學》,此時更是加入了中國自古就有的《孫子兵法》,在作戰思想上已超出了西方軍事體系。

    加上嚴格的教學、濃烈的學風,還有什麼比西方各大軍校更差的?

    打仗就好比是兩個拳手對打,軍隊就好比身體,高層軍官所思考的戰略就好比是拳招。

    偵察單位就像是眼睛,作戰單位就好比是拳頭,後勤補給就好比是體力,基層軍官就好比是連接身體部位和大腦的神經,如果基層軍官不合格,即使有良好的大腦,一拳頭打出去也會偏離預定目標。

    戰略的問題實際上並不複雜,等於是把各種概念灌輸到拳手的腦子裡,但拳招如何組合,卻得看高層軍官自己組合。這樣的灌輸是既有效果的,因為沒有經過灌輸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那麼聰明,能想到那些聽過之後感覺很簡單的東西,總會漏掉幾樣。經過灌輸之後,腦子裡就會有這個概念,見招拆招就很容易了。

    而身體和腦子並不是分開的,雙方是互相制約又互相輔助的。

    一個強壯的拳手,在戰場上能夠做出更加高難度、高殺傷xing的招數,就算是頭腦簡單一些,也能戰勝那些儘管擁有強大頭腦,卻無強健體魄的拳手。

    一個浮弱的拳手,就算擁有強大的頭腦,也是如巧婦難做無米之炊一般。

    但當雙方的體魄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就得比拳招了。

    所以在淮安軍校當中接受過系統學習的軍校生未來進入軍隊,就算他不是軍事天才,起碼能在面對差不多不裝備、訓練、數量的敵軍的戰鬥中堅持下來,就算不能壓制敵人,但雙方的損失並不會相差太大。就算敵軍的指揮官是天才,也是這樣。

    如此一來,雙方將會陷入消耗戰。

    以中國的四億人口,只要有一定規模的工業,並不怕消耗戰。

    如果江渝能把軍隊這個拳手的身體打造得更加強壯,就算指揮官不是軍事天才,也能對敵人進行碾壓。

    ——————

    第一更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