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六十三章:宋教仁被刺 文 / 落雨流痕

    12年的寒冬,加入工業生產的人口大幅度增加,由於鐵路線的陸續修建,華東集團將工廠零星的分佈在了鐵路線區域,沒有徹底走出農村的人口在農閒期間有的走進工廠,而很多則被地方政府組織起來修建道路、水利、義倉。

    同時江渝這個黃河巡閱使、長江巡閱使也在這一年拿出五千萬元治理黃河、長江,特別是黃河地區,江渝在這一年冬天調集黃河流域地區的民眾,對黃河河堤進行加固,同時對黃河河道進行清淤。

    對黃河的清淤從很古老的時代就開始了,而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也因為黃河災害問題推動了大統一。

    那時候出現了一個聲音,即黃河流域的國家必須聯合起來對黃河進行治理。

    在明代時期政府更是大規模的組織百姓對黃河進行清淤,不過舊時代的中國清淤效率不高,畢竟是純勞力投入。

    而這次江渝組織的清淤,組織了兩千多輛汽車和近五千台拖拉機,同時還大規模使用了炸藥,使清淤效率大大提高。

    只是沒有使用挖掘機,效率依舊沒那麼高。

    華東機械製造廠此時已經根據江渝提供的技術資料,開始研究液壓工程機械,並且已經攻克了大部分技術環節。

    黃河地區在國民時期因為沒有治理,決堤、決口發生得非常頻繁。

    同時黃河地區的蝗災也一直不斷反覆,而從這一年開始,江渝成立了黃河治蝗大隊,甚至是動用飛機在黃河地區噴灑殺蟲劑。

    殺蟲劑確實是最有效的治理方法,後世的黃河蝗災就被徹底消滅了。

    黃河治蝗大隊還結合古代先輩積累下的治蝗方法,直接從蟲卵上進行控制,同時嚴密監控雨水情況,一旦出現旱災將進入緊急應對狀態。

    同時江渝開始在黃河修建水庫、水電站,不過江渝沒有搞什麼攔沙工程,因為攔沙工程並不是很靠譜。

    要攔就得從源頭攔起,靠水庫攔沙只是治標不治本,另外還阻礙了山東地區的造陸自然活動。

    泥沙淤積並不是很難辦,每年把河道挖深不就是了。

    要控制泥沙還得從源頭控制,不過這是一個大工程,要想改變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並不是當前的國力能做到的。

    在江渝登上北洋大時代之前的清末時期,中國從未有過像12年冬天這樣,組織起如此大規模的建設活動。

    幾乎農村地區能招到的勞動力都要求出工出力,有點像古代的徭役,但這次徭役不用百姓自備伙食,同時每天還能拿幾個分錢的工錢,並且在徭役結束後,還有華東集團附送的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挑選。

    對於老百姓來說,在自己的家鄉修路、修水利,本來就是在為自己做事,治理黃河河道更是為了確保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這種帶有徭役性質的活動,並未引起什麼民怨,反而受到稱讚。

    而第一屆國會選舉也在這一個冬天的扯皮、暴力活動之下逐漸得出了結果,華東商會幾乎包攬了大部分的眾議員名額。

    最終在1913年3月得出了結果,在最終的596名國會眾議員當中,陶成章、章太炎帶領的統一黨占160名,共和黨占96名,民主黨占65名,國民黨只佔53名,跨黨派者占51名,而無黨派人士則佔到了171名。

    無黨派人士佔了最多,而這些人卻是華東商會支持的,加上統一黨、民主黨已屬於華東商會控制的黨派,以及共和黨的96名眾議員當中有56名投靠華東商會,跨黨派人士當中有26人被投靠了華東商會,而國民黨當中也有12名眾議員被暗中拉攏到了華東商會的陣營。

    華東商會控制的議員數量達到了490名,占眾議員的82.2%,已經絕對掌控了國會眾議員。

    參議員的選舉則像是便秘一樣一拖再拖,在三月終於是拉出了結果,國民黨在全國的參議員選舉中獲勝,占103席,共和黨占55席,統一黨占12席,民主黨占8席,跨黨派21席,無黨派占75人。

    經過華東商會的活動,共和黨被分化出了32名議員,加上拉攏的跨黨派人士、無黨派人士61人,華東商會控制的參議員達到113人,實際控制人數已經超過了國民黨的103席,並且幾乎是徹底的分化了共和黨。

    只不過表面上人們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人們並不知道多少人被華東商會控制了,因此這次大選參議員選舉人們都認為是國民黨取得了勝利,而眾議員的選舉則是統一黨取得了勝利。

    而參議員和眾議員加在一起,國民黨以微弱優勢戰勝統一黨。

    按照歐洲「「內閣制」慣例,帶領國民黨取得勝利的宋教仁將以黨首身份組閣,而袁世凱也發電邀請宋教仁北上商議組建內閣之事務。

    然而一場陰謀卻正在醞釀,為此江渝絲毫未覺。

    在他看來,歷史已經改變,因此比較樂觀的以為二次革命將不會再爆發了,為了以防萬一,他還特意在宋教仁北上的那一天派了一個連的武警到現場戒備。

    歷史好似真的改變了,宋教仁安全的坐上了火車。

    然而當宋教仁上了火車後不久,火車內突然傳出一聲槍響,一顆子彈從宋教仁的腹部射入,宋教仁當場倒地。

    「吾甚痛,恐將不起。」宋教仁痛呼一聲,直接昏厥了過去。

    現場一片混亂,車上的鐵路警察在經過一番搏鬥之後,當場抓獲一名刺客。

    ……

    此時已是正月,也就是寅月,寅中藏干甲木、丙火、戊土皆為陽性,而丙火的存在也讓正月的風不再刺骨,反而有一種溫和的感覺,而氣溫也開始上升。

    江渝正帶著他的寶貝女兒在花園裡玩,同時也品味著生活中的學問,自穿越以來,江渝時事觀察氣候,發現春季與秋季有明顯的氣候特徵。寅、卯二月的氣溫回暖比較快,而到了辰月卻比較冷。而秋天到來時,申酉兩個月氣溫會開始下降,特別是酉月甚至會出現幾天非常冷的氣候,而到了戌月卻又轉熱。

    「辰月是水庫,藏干癸水,是冬季之水之餘氣,所以辰月多雨且陰冷。戌月是火庫,藏干丁火,夏季之火的餘氣。正如道家所說,氣以成形,陰陽五氣的變化必然對物質產生相應的影響。」江渝不由思索起來,穿越以後才發現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而穿越前未接觸國術前,對很多東西都很懵懂。

    「大帥,出大事了,出大事了。」孫振東從外面火急火燎的衝了進來,江渝奇怪的問道:「什麼事如此著急。」

    「宋教仁被刺。」孫振東連忙說道。

    「什麼?宋教仁被刺?」江渝大感震驚,此時的心情只能用『我勒個去』來形容,連忙問道:「尼瑪啊!這是怎麼回事?我不是讓人派了一個連的武警去火車站了嗎?」

    「刺客不是在火車站行刺,而是跟著宋教仁上了火車,而宋教仁乘坐的火車又是洋人運營的,竟未檢出手槍,上了火車後兇手用手槍打了宋教仁一槍,子彈從腹部射入。」孫振東報告道。

    「那現在人怎麼樣了?死了沒有?」江渝連忙問道,不過心裡卻是很快平復了下來,被刺就被刺吧!這也只能怪宋教仁逃不過這命果天數。

    「暫時還沒死,好在我們派了一批軍醫北上指導北洋軍建立戰地醫院,正好也在火車上,宋教仁被刺後立即對他進行了搶救,具體情況還不得而知。」

    「讓軍醫盡力搶救。」江渝立即吩咐道,「另外兇手抓到了嗎?」

    「抓到了,不過在鐵路警察手上。」

    「馬上把部隊派過去,一定要把兇手控制在我們手上,以防被人毒殺。」江渝馬上想到歷史上武世英在刺殺宋教仁之後,被關押在上海大牢中被人毒殺。

    歷史上上海是國民黨控制的區域,若說是袁世凱讓人刺殺了宋教仁並且對武世英滅口那未免說不過去,袁世凱的手根本伸不了那麼長,畢竟都是在國民黨人的控制區域內,袁世凱手再長也伸不過來。

    同時袁世凱根本就不重視這次選舉,在袁世凱集團看來,只要有軍權,一群政客算個屁啊?怎麼可能去刺殺宋教仁。

    加之宋教仁是親袁世凱的,袁世凱殺宋教仁豈不是讓人心寒。

    「是,屬下馬上去辦。」孫振東說著又火急火燎的衝了出去,此時的江渝卻不知道,一場更大的陰謀正向他襲來。

    宋教仁剛被刺殺,《民立報》竟宣揚此次刺殺爆發的原因,乃系因江渝控制的統一黨選舉落敗而惱羞成怒,從而派刺客暗殺宋教仁。

    ——————

    第二更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