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七章:新聞發佈會(第二更) 文 / 落雨流痕

    西北總督!

    眾人神色一愕,蔣方震不解道:「西北之地甚是寒苦,且經濟落後,人口也不多,根本無法給我們帶來實際利益。」

    「不,西北之地雖然暫時經濟不行,但是在陝甘地區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商品糧基地,而在新疆、甘肅我們還能建立一個新的產棉地。另外在蒙古地區,我們可以建立大量的牧場,可以說西北地區在農業上有重要地位。

    另外西北地區的礦產眾多,例如青海地區有我們缺少的鉀礦,而鐵礦、煤礦、石油更是儲量豐富,只要我們在這片區域打下根基,我們的工業便可騰飛。

    再則大家應該看到更加長遠的問題,西北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若華東集團不介入西北農牧生產,必然使西北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屆時風沙遍地,甚至可能向北京蔓延,此關乎民族生存空間不得不慎。

    而歐洲未來必然會爆發一場空前大戰,以俄國境內的局勢,到時候俄國必然會出現一段時期的內亂,我們在西北扎根,大可趁機將西伯利亞咬下一塊,為我民族未來發展所需的資源打下基礎。」

    江渝說出了數點西北之重要性,所有人不由肅然。

    「大帥,若是向袁世凱要西北總督應該不難,但要想把陝西納入西北總督管轄卻是有些困難,袁世凱顯然不會那麼輕易的在陝西撒手。」周正業皺眉說道。

    「哼!」江渝冷哼一聲,說道:「袁世凱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咱這西北總督是當定了,他要是不爽,就讓復興軍和他理論理論。」

    眾人不由笑了起來,確實該霸氣的時候就得霸氣,以復興軍當前的實力,就算是武力上位都沒有半點難度。

    當然復興軍上下不可能去背負這個發動內戰的罵名。

    此時民國成立,全國局勢趨於穩定,是一個很難得的局面,袁世凱雖然是一個舊官僚,但他在時起碼能鎮住各省軍閥,卻也是很不容易了。

    「馬上給袁世凱發電,就以對俄戰爭為理由,向他索要西北總督之職,同時外蒙總督也要是我們的人。」江渝對參謀部眾人說道。

    「是!」

    「沒什麼事就散會了。」

    「是。」

    眾人紛紛起身,各忙各的去了。

    「大帥,時間差不多了,各國記者都等急了。」這時候唐漢民對江渝說道,江渝點了點頭,說道:「走,我們去應付一下。」

    隨即江渝坐上汽車,在警衛營的保護下前往新聞發佈會現場。

    這一天陽光明媚,記者招待會放在野外進行,只見四周是一片碧綠的草場,眺望遠方,那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茫茫草原,獨特的草原景色十分怡人,起碼對於剛來草原上的那些各國記者們來說是這樣的。

    負責接待這些記者的軍部人員在野外搭了一個個棚子,放上休閒氣息的椅子,使現場氣氛看起來十分輕鬆、喜氣。

    除了各國記者,中國各大報社的記者同樣雲集塞爾烏蘇。

    當然這些報社的記者實際上都是江渝的『打手』,江渝對輿論的掌控已經達到了一個十分絕對的程度,中國99%的報紙都是江渝控制的報社發行的,發行範圍逐漸擴大到全國範圍。

    這次採訪,國內那些報社有著一致的目的,那就是繼續為復興軍造勢,繼續對江大帥進行宣傳。

    在記者們翹首以盼下,一個車隊駛了過來。

    叭叭~!

    汽車喇叭響了兩下,車隊在不遠處停了下來。

    在士兵們的保護下,身穿軍裝的江渝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現場的記者們頓時都是一片驚呼。

    來了,來了!

    看著江渝年輕英俊的外表,不少女記者神韻目眩。

    果然如同傳說中的那樣年輕。

    江渝走到棚子裡,對眾位記者鞠了個躬,然後坐在了中間。

    這是江渝回國後第一次參加官方公開活動,也是他第一次面對這麼多記者,當然他在法國時也被記者圍堵過,不過那時候他是以一個藝術家的身份。

    在場頓時有法國記者認出了江渝,他們幾年前還曾採訪過這個年輕人。

    在場的記者們都非常興奮,都意識到這個年輕人身上絕對有吸引眼球的絕佳素材,單單一個二十歲的年輕統帥擊敗俄國遠東三大集團軍,就將是一個熱銷的素材。

    他們要做的,就是將這個素材豐滿起來,挖掘出更多的故事。

    江渝這時候看了看表,說道:「時間剛剛好,那就開始吧!首先請我軍參謀長蔣方震通報此次我中國聯軍作戰戰果。」

    下面的記者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給與勝利者的掌聲。

    失敗者永遠是遭人唾棄的,這是永恆的定律。

    「此次作戰,我中國聯軍經過浴血奮戰,成功殲滅俄國遠東第一、第二、第三集團軍,擊斃俄軍二十五萬人,俘虜俄軍八萬人。我軍傷亡一萬六千人,其中陣亡六千餘人。我中國聯軍徹底粉碎俄帝國試圖分裂我國領土的陰謀。在各省團結一心的情況下,不僅沉重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還打出了我民國陸軍的風采,鑄就了中國陸軍之魂。」

    啪啪啪啪……

    下面頓時響起了無比熱烈的掌聲,每個中國記者都激動的把手拍得生疼。

    「接下來是提問時間,各位記者有什麼問題,都可以提出來。」江渝接過話筒對記者們說道。

    提問開始,自然是國內報社先開始問。

    「請問總司令,您認為此次中國聯軍為什麼能夠戰勝俄國?」一名《大公報》記者在獲得准許後起身問道。

    江渝沒有怎麼思索便說道:「因為俄國已經走向腐朽了,他們從君主到底層,都已經快到了行將就木的時期,就像是幾年前的滿清一樣,也許不出幾年俄國人民就將難以忍受,屆時就會改朝換代。但俄國君主好似毫無察覺,依舊對他國領土保持著強烈的慾望,戰爭最終將會使他們走向滅亡。而中國已經率先完成了這一變革,腐朽的滿清滅亡後,誕生的是一個全新的中國,一個能奮發向上、欣欣向榮的新國家,因此中國聯軍勝利了,而俄國失敗了。」

    「抱歉,將軍閣下,我認為你們只是取得了階段xing的勝利,而這場戰爭並未結束,你打算如何迎接俄國人的怒火呢?要知道俄國隨時可能從歐洲調集兩三百萬的兵力投入到遠東戰場上。」一個英國記者在沒有獲得提問准許的情況下就站起身來,迫不及待的對江渝問道。

    江渝沉默了半響,突然很平靜的說道:「如果俄國再不停止對我中國的侵略行為,必將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俄國能動員幾百萬大軍,我們中國同樣可以。但是,俄國能把幾百萬人都派到遠東來嗎?或許光是漫長的補給就能把俄國財政拖垮,而且最終我們不會妥協,俄國不可能在中國獲取哪怕半分錢的利益。另外事實已經證明俄軍的腐朽,並不足以與中國陸軍相抗衡,要想戰勝中國陸軍,俄國起碼得有兩倍以上的兵力。」

    「另外,我想諸位還不知道,俄國的中東鐵路以及連接遠東的公路,已經在我中國空軍的轟炸下陷入癱瘓狀態,只要戰爭還在持續,中東鐵路很長時間內都不可能通車,屆時俄國在遠東發動戰爭的消耗,起碼是中國的三倍以上。」

    補給是俄國在東亞發動戰爭的大軟肋,在日俄戰爭時期就暴露無遺。

    江渝的回答讓那名英國記者無話可說。

    「請問將軍閣下,你所說的中國空軍到底是什麼呢?這是一個新的軍種嗎?」一名德國記者好奇的問道。

    「不錯,空軍是我中國首創的一個新軍種,飛機已經不單單是用在空中偵察方面了。飛機裝上炸彈,可以快速的轟炸到上千公里之外的目標。並且中國空軍已經有了一個較為龐大的規模,是當前任何國家都比不上的規模。正是我中國空軍成功的轟炸了俄國在遠東地區最大的軍用倉庫,以及中東鐵路。」江渝對空軍毫不遮掩,因為空軍的出現並不足以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反而能讓中國出口大量飛機,因此江渝這下自然是大力鼓吹空軍,以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爭取到更多的訂單。

    這能使中國航空製造業一直保持運轉,積累到其他國家所無法企及的製造經驗,並在航空製造上佔領制高點。

    就算是技術有所洩漏,但其他國家拿到技術卻沒有如此大規模的製造,也依舊是落後於中國的,而且他們在出口型飛機上學到的技術並非是頂尖技術。

    任何行業都是這樣,最先涉及的人總是能賺取到暴利,從而用最初暴利的盈利確定長遠的技術領先和製造經驗方面的優勢。

    這次採訪實際上也是江渝在為轟炸機出口做廣告,這些記者將為他做免費的廣告。

    「聽說,您在這次戰爭中使用了一種鋼鐵怪物,任何槍支對這種怪物都沒有任何效果?」一名記者好奇的問道。

    「古代戰爭中也有很多役使怪物的傳說,但這只是失敗者對事實的誇張反應,他們因為打不過,所以借口說有怪獸,以掩蓋他們怯弱的現實。我們只是把機槍裝到汽車上而已,用途不過是為了更好的追擊那些嚇得不戰而逃的俄國潰兵。」江渝輕描淡寫的說道,對戰車的存在卻是矢口否認。

    也許各國已經察覺到了戰車的存在,不過各國顯然都不願意接受這種軍事變革,因為當前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塹壕戰就是步兵的屠宰場,根本就沒有相關的需求,因此戰車在各列強眼中的吸引力完全不如空軍的出現,所以各國暫時不會去重視這種軍事裝備。

    就算是歷史上的德國,在戰車出現後仍然不接受這種裝備。

    在戰爭史上,那些武器專家設計出來的千奇百怪的武器海裡去了,並不是每一件都能獲得成功。

    在空軍的耀眼遮擋下,顯然戰車不可能被各國高度重視。

    當然德軍可能會有些例外,因為有不少德軍軍官參與了這次對俄戰爭,他們的報告可能已經提交到德**部了。

    面對記者們提出的問題,江渝輕鬆應付,其中一名英國記者問道:「中國在軍事上的崛起,將會對英國在華利益產生衝突嗎?」

    「我想不會,我很感謝英國朋友曾經對我的幫助,並且是英國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工業文明的曙光,我想未來中國會和英國很好的相處。當然,我們只支持歷史遺留的那些在華利益,如果要想擴大在華利益,也許中國四億人民是不會同意的。」

    該裝孫子的時候還是要裝孫子的,此時不是引起英國人警惕的好時機,應該盡量的麻痺英國人。

    至於什麼工業文明曙光,這完全就是扯淡啊!中國古代聖賢早知道這些東西了,之所以不去發展,只是因為古代聖賢知道工業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古代聖賢總是這樣,在沒有找到一個萬無一失的方法前是不會去實施某種路線的。中國不是沒有發展工業的機會,只是不願意去開啟這個潘多拉魔盒。

    工業的發展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將會引起無數災難。西方人兩百年的工業路程,確實已經引發了很多災難,並且問題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越來越明顯。

    那種民風淳樸,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平靜社會不好嗎?機器轟鳴,物慾橫流的工業文明時代就一定是好的嗎?

    但潘多拉魔盒既然已經打開,中國也只能踏上工業道路,因為這別無選擇。

    「請問將軍閣下,您在法國的時候已經是一名出色的藝術家,您在投身軍事後,是否將放棄藝術上的創作?」一名法國記者對江渝問道。

    「雖然首先我是一名軍人,再則我是一名商人,但我從未放棄藝術道路上的追求。」江渝臉不紅心不跳的回答道,心想:「我會在剽竊的道路上繼續努力的。」

    ——————

    第二更到!同學們很給力,終於把那個大刷子爆掉了,兩個星期的恥辱終於洗刷掉了!這個星期只有一個分類小推薦,但卻從星期一的二十幾名衝到現在的第四名,全靠同學們的支持,拜謝!

    另外第三名也很疲軟了,本來以為這個星期爆不掉,但現在差距很小,貌似也很容易爆掉他,同學們加把力如何?再來點收藏和票票,咱們把第三名也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