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第一軍閥

龍騰世紀 第三十章:瘋狂借貸(一) 文 / 落雨流痕

    見面後,江渝一口地道的倫敦腔英語讓朱爾典對江渝的初次印象極為良好。

    「朱爾典先生,在下此次前來,主要是想商談一番貸款一事。」江渝在一陣寒暄之後,開門見山的對朱爾典說道。

    「不,不,我想如果是貸款,我們不必談。」朱爾典聽了之後當即搖頭道。

    江渝微笑著說道:「朱爾典先生也許欠缺考慮,在下的貸款只是個人商業貸款,並不關係政治。但是,這次貸款偏偏已經被政治所掛鉤了。您所顧慮的無非是在下拿到錢之後,會武力衝擊中國當前政治格局,從而使大英帝國的代言人袁大總統的地位受到年威脅。」

    朱爾典不可置否的笑了笑,接著江渝說的話讓他的笑容頓時凝固了。

    「但是,朱爾典先生,您應該事先調查一番,以在下的華東銀行的規模,再加上不久前德國向在下個人所提供的5億銀元商業貸款,以及其餘各國銀行所拿到的累計3億元的商業貸款,如果我要衝擊袁總統的地位,那麼隨時可以揮兵北伐,一舉統一中國。」

    「呃……」朱爾典一時沒反應過來,這是怎麼回事?

    「不過,本人只是一個商人,對於什麼總統並不感興趣,我所申請的商業貸款只是用來修建鐵路而已,並且我已經與袁總統進行了溝通,我們之間已經有明確的分工,即他負責政治,我只負責發展工商。實際上在中國大規模修建鐵路是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的,只要有鐵路,大英帝國的商品就能夠銷售到中國各個區域,而且能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原材料。您以為如何呢?」

    江渝看著朱爾典問道,朱爾典遲疑道:「修建鐵路確實符合我大英帝國的利益,但鐵路貸款並非是這樣的,一般各國對中國的鐵路貸款條件都比較的……苛刻!例如我們需要鐵路經營權,還要一些高額資產抵押。」

    「呵呵!朱爾典先生說的是過去式的老黃歷了,如今的中國已經能夠自己修建鐵路,再則就算大英帝國不給我們貸款,德意志帝國也會很樂意為我們提供貸款,這是政治所無法阻礙的,一旦政治阻礙了我們的工商業發展,我想袁總統的總統寶座也坐到頭了。」江渝接著說道:「之所以在下會前來與朱爾典先生溝通,是因為在下並不太喜歡德國人的那一套,他們在我的集團當中的勢力已經太龐大了,相反我更喜歡大英帝國所提供的貸款。再則,我也認為朱爾典先生是個睿智的智者,應該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

    說著江渝突然拿出一張存單,遞給朱爾典說道:「初次見面,這是小小禮物,還望朱爾典先生不要推辭。」

    朱爾典接過存單一看,頓時瞳孔緊縮了一下。

    三十萬銀元!

    這個年輕人出手竟然比袁世凱還要大方!朱爾典不動聲色的將存單放入口袋,輕輕咳嗽了一聲,「唔!我想貸款方面將不是什麼問題,不過要想讓大英帝國改變鐵路貸款模式,還得先讓德國人出來,以此給帝國一些壓迫感就可以了。」

    朱爾典顯然給江渝指了一條明路,那三十萬兩的巨額賄賂顯然極為有效。

    不要把外國佬都想得那麼公正無私,實際上外國佬的交際更為簡單,所以平時可能沒那麼賄賂發生,但並不代表外國佬就不收賄賂。

    特別像朱爾典這樣,被派往中國,又無人監管,收點賄賂並無問題。

    袁世凱之所以能和朱爾典保持良好的關係,自然也是因為袁世凱願意砸錢,是朱爾典見過的最大方的滿清官員,因此才向英國女皇寫信給袁世凱說好話,最終袁世凱在辛亥革命之後成為英國在華代言人。

    而今天朱爾典又嘗到了甜頭,這個年輕人遠被袁世凱更大方。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要打壓他呢!如果他像袁世凱那樣登上中國權力巔峰,豈不是意味著他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多謝朱爾典先生指點,如果您能促成大英帝國對在下的商業貸款,事後在下還有重謝。」江渝不失時機的再次丟出了誘餌。

    「我會盡力的。」朱爾典欣然說道。

    這次外交行動很圓滿的結束,江渝基本上打通了英國這邊的環節。

    當然還差一點,隨即江渝開始聯繫他岳父尤科斯,半個月後,即傳出了德國商業銀行向華東集團貸款3億鐵路款的消息。

    華東集團也提出了修建一條從浙江通往山西的鐵路幹線,這條鐵路幹線總長1220公里,途徑安徽、河南。

    另外還將從膠濟鐵路修一條鐵路到河北邯鄲、邢台,另外從青島修建一條鐵路與連雲港到南通的鐵路相連。

    膠濟鐵路是德國人修的,江渝要把鐵路和膠濟鐵路相連很容易,而且在經營上不會遭到刁難。

    而從連雲港作為起點的隴海鐵路則是比利時人修的,當初江渝修建海通鐵路(連雲港——南通)時,並未將鐵路與隴海鐵路相連,此時把青島到連雲港的鐵路與海通鐵路相連,那也是自己的事。

    同時還將修建一條從江蘇蘇州到浙江杭州,再到江西南昌,再從南昌到湖南長沙的鐵路幹線。這條鐵路命名為『蘇沙鐵路』,總長1560公里。

    鐵路修築完成後,德國商人運貨可享受價格優惠。

    這個消息一放出去,頓時英法等國的神經都被牽動了,特別是英國人的神經被牽動得最厲害。

    此時的德國已經成為英國全國霸主地位的強大挑戰者,德國人不僅在遠洋運輸上已經直追英國,而且在對外擴張方面已經嚴重不滿英國對全球大量殖民地的佔有。

    殖民地的佔領主要好處就是獲得原材料以及商品傾銷地,而然如果德國人在中國投資鐵路,豈不是說德國人將可以將商品傾銷到中國,而且能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原材料。

    這已經嚴重挑戰了英國的在華利益。

    朱爾典此時適時的給英國女皇寫了一封信,並向英國內閣提交了一份報告。

    朱爾典在報告中聲稱,中國人突然間想要大規模修建鐵路,而且已經具備了大規模修建鐵路的基礎,他們不僅已經能夠製造鐵軌,連機車都已經能夠製造了。

    「大英帝國已經無法阻礙遠東在鐵路上的發展,因為德國人已經認定了要向遠東長江巡閱使江渝提供大量商業貸款,就算德國迫於壓力取消貸款,也能暗中達成這一協議,而且要讓德國人迫於壓力停止向華東集團貸款顯然是不現實的。不過根據我的接觸,華東集團控制者江渝還將計劃修建更多的鐵路、公路,並且是一個親英遠東人,而且手上有大量優良資產進行抵押,如果大英帝國向其提供貸款,依舊將會在在華利益方面相比德國佔據上風……」

    朱爾典的報告起了巨大的作用,英國人在發現華東集團已經在中國建立了大量工廠之後,已經意識到靠單純的封殺已經無法抑制江渝的發展了。

    一旦這個軍閥頭子無法實現其目的,必然全面倒向德國,同時還將衝擊英國在華代言人袁世凱的地位。

    以這個軍閥頭子的財力,以及之前復興軍所表現出來的軍事素養,袁世凱根本無法阻擋他的腳步。

    但還算好現象的就是,當前這個軍閥頭子更關心工商業發展。

    給華東集團貸一些錢是沒問題的,只要他們不倒向德國人,同樣也只要他們不威脅到袁世凱的正直地位。

    因此之前江渝提出的貸款使用監督也被英國所認可。

    在朱爾典的爭取下,很快英國就同意了向華東集團貸款三千萬英鎊的貸款,江渝馬上就確定下了這三千萬英鎊的用途,全用來投資農業。

    「小渝,加上這筆錢,我們在農業上可是投入了七億元進去了,是不是投太多了?」江遠川有些疑慮,農墾公司是他在負責經營的項目,兩淮行政總署沒收的土地全都承包給了華東集團的農墾公司管理。

    「也不是太多,現在工業開始發展,工人的工錢也開始上漲了,人們也逐漸富裕起來了,這時候必須保障糧食供應,否則就會通貨膨脹了。」江渝對父親說道,正所謂足則讓,不足則爭,老百姓就是這樣。

    只要糧食供應穩定,就算錢再多也不會使農產品的價格太高。

    就如同後世的美國佬那麼多錢,可人家的農產品價格為什麼沒有暴漲。說到底,印鈔票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你能不能保證生產供應。

    只要能保證生產供應充足,也就不會拉高物價。

    然而江渝的貸款之路遠未結束,七億元砸到農業上,主要是為了保障後面的貸款砸到工業上使農業能夠支撐的住。

    英國卻是想,投資農業能賺到什麼錢?

    不久之後,江渝又把手上的那些資產評估報告拿了出來,開始到各國銀行借貸,其借貸額度高得嚇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