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奪心魔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聖城羅姆 文 / 曦翔魔翼

    聖城羅姆當年在古維恩帝國時期只不過是北方一個不起眼的邊陲小城。

    當時的氣候特別寒冷,維恩帝國雖然號稱統一了全博迪大陸,但是羅姆城以北那些蠻荒之地,基本沒人把它算在內,也很少有人會旅行到那裡。

    維恩帝國對那些茹毛飲血的北方異民族根本不屑一顧,統稱他們為蠻子。

    帝國的最大敵人是東方的奧靈特。初始的幾任皇帝個個好大喜功,妄圖去征服奧靈特所在的大陸,因此發生了好幾次東西兩方的世界大戰。

    這使得維恩帝國的男性兵員出現了嚴重不足。

    此時,皇帝想起了北方的那些野蠻人,他下令凡是願意被帝國徵召入伍去東邊前線作戰的人,都能獲得帝國公民的身份,其家屬也能一起南遷到帝國境內。

    那些野蠻人社會組織遠沒有維恩帝國嚴密,他們很快響應了皇帝的號召,許多人舉家南遷,使得原本小小的邊陲城市羅姆一下子變得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時間一長,隨那些野蠻人一同過來的,還有他們那些奇特的宗教。

    由此,羅姆城成了南北兩方多神教的匯合點。

    不同多神教的信眾們令人難以置信的生活在一起,很少發生什麼衝突,因為這些宗教還僅僅停留在十分原始的階段。

    當從東面而來的博教傳播過來以後,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組織性極強的博教,不費吹灰之力就擊垮了這些千姿百態但毫無章法的多神教,一舉站上了精神的制高點。

    北方的蠻族流動性很強,經常是一茬茬的遷徙變換著。

    維恩帝國的晚期,皇帝各個昏庸墮落,導致奸臣弄權,軍隊欺行霸市,百姓苦不堪言。

    忽然有一群自稱德瑟特的奇怪民族出現在了北方茫茫的荒原凍土上。他們使用的兵刃是帝國聞所未聞的會發光的火器,他們的魔法師也極為強悍,親眼見過的人都說那些會施法的蠻子各個都有毀天滅地的才能。

    當時東面的奧靈特已經在一夜之間神秘消失,維恩帝國的人也惶惶不可終日,擔心自己的國家終將面臨如此厄運。

    有人甚至懷疑就是這幫出現在北方的德瑟特人消滅了奧靈特帝國。他們的魔法使得原本和維恩並立於世的奧靈特毀於一旦。

    但是他們究竟來自哪裡,又為什麼要與奧靈特為敵卻沒人說得清楚。

    當時的博教教宗並不在意維恩帝國的毀滅,他考慮到原本的東西對峙,現在成了南北抗衡,博教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迅速在羅姆城內深深扎根。

    這位教宗眼光獨到,他主動拋棄了當時仍然繁華的格裡德城,把聖座樹立在了羅姆。準備既要教化那些多神教徒,也要想方設法吸引那些神秘的德瑟特人。

    北方的這個奇特民族似乎打從一來到博迪大陸就放棄了遷徙,他們滯留在了帝國北疆,大興土木,營造自己的家園。這些人雖然掌握著神兵利器,卻怎麼看都不像是傳聞中毀滅了東方強大的奧靈特帝國的罪魁禍首,相反,他們倒像是一些倒買倒賣、唯利是圖的商人。

    羅姆城作為維恩帝國溝通北方的橋頭堡,成了天然的集市。

    德瑟特人精明能幹,又有武器和魔法作為後盾,皇帝為了和諧起見,不敢也不能加以阻攔,更何況這些商貿活動對於本國也是有利無害的。

    相反,倒是帝國內部的混亂,使得德瑟特人覺得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威脅。

    他們早就看出了維恩帝國上層的**無能,便主動去和那些帝國反抗勢力接頭。

    維恩帝國的獨裁皇帝及他手下的那些貪官污吏此時已經根本指揮不動帝國軍隊了,那些人幾乎全數倒戈到了叛軍手裡。

    戰爭打得就是兵員和後勤補給。反叛勢力既有人又有德瑟特支援的物資,焉能不立於不敗之地呢?

    牆倒眾人推,呼啦啦好似大廈傾頹一般,原本貌似強大無比的千年帝國就這麼轟然坍塌了。

    但是帝國境內並沒有恢復安寧,因為這些反抗勢力之間又起了矛盾,他們競相要爭奪帝國的領導權。

    德瑟特人求之不得,這些傢伙正好可以趁機牟利,大發一筆戰爭財。

    最後等到反抗勢力全都鬥得差不多了,德瑟特人決定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適合的帝國代理人。

    此時博教中最著名的教宗之一克雷芒發揮了關鍵作用,他一邊發動信眾拒絕承認由異教徒選出的帝國首腦,一邊又公開召集當年古維恩帝國各大軍團的將軍。

    這些將軍那時候有的歸隱了山林,有的歸順了叛軍。

    克雷芒號召大家團結起來,不要再被北方蠻子利用了,維恩帝國雖然腐朽不堪,可是也輪不到讓異族來指手畫腳。

    此時那些鬥得你死我活、氣息奄奄的叛軍勢力也意識到了自己的愚蠢,放眼整個大陸,如今只有博教有這個實力去對抗德瑟特人了。

    在危難之際,眾人頓時又齊心協力起來。

    教宗克雷芒的突然發難,讓德瑟特人措手不及,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一個小小的宗教首腦竟然有這麼大的能量。

    德瑟特人惱羞成怒,他們當即召集軍隊,準備從羅姆南下,橫掃博迪大陸。

    此時的羅姆城儼然是博教教徒的天下,即使那些信仰多神教的人,也對博教充滿了好感和敬意。

    聖座就在羅姆城內,北方蠻子要南下,必須先得拿下此城。德瑟特商人在城內呼風喚雨,氣焰囂張。和平時經商,戰爭時肯定就會為自己人提供情報。

    教宗克雷芒出手果決,在準備舉起大旗反抗的前夕,就秘密讓手下緊盯住這些商人,時間一到,全部趕盡殺絕。

    帝國境內所有接受魔法訓練的修士都被教宗秘密召集,讓他們火速趕往羅姆城支援。

    德瑟特人火器犀利,魔法凶悍。克雷芒知道硬拚肯定不行,因此定下一條計策。

    最初的教宗是從跟隨先知西裡爾身邊傳教的八大弟子中選出的。他們每人都保留有一件先知的遺物,具體是什麼東西,外人從來不曉得。

    那個被選出的教宗恰恰又是幾個人中壽命最長的,先知的這些零碎遺物全都落到了他的手裡。自此,代代教宗相傳而下,不過卻從來沒有人使用過。

    這次生死存亡之際,克雷芒果斷決定嘗試一下西裡爾的聖物。他在羅姆城公開演講,召集志願者敢死隊,坦誠自己將要使用先知的遺物來對抗北方強敵,但是代價會很大,必須要有人前去赴死。城內信眾各個爭先恐後。克雷芒挑出了其中兩百人,把自己的計劃一一詳細說明。

    當晚酒足飯飽之後,這批人由前維恩帝國將軍領頭,步行前去城外德瑟特的營地。

    大家偃旗息鼓、悄無聲息。克雷芒特地囑咐眾人一定要潛行過去,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德瑟特人剛紮營不久,己方兵力和裝備又處於絕對優勢,因此防備過於鬆懈。

    待到兩百人的敢死隊殺將進來的時候,德瑟特人絕大部分還處於夢鄉,營地裡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哭爹喊娘,全都措手不及。

    教宗選出的這兩百人各個都身強體壯、氣勢如虹,更兼背水一戰,因此砍殺起來分外驍勇。

    但是畢竟寡不敵眾,兩百人只能佔得一時便宜。過了不久,德瑟特人就發現前來劫營的不過是一隻小部隊,自己這裡數萬之眾即使都是木頭,他們到天亮也砍不完。

    德瑟特將軍和魔法師高聲約束自己的兵士,火器和法術一齊向敢死隊招呼而去。

    眼看形勢急轉直下,領頭的前帝國將軍用盡全身力氣,把教宗交給他的魔法照明彈扔上了天空,不一會兒,原本漆黑的夜空瞬間被染成了血紅,大片夾雜著火焰的流星隕石從羅姆城的方向傾瀉而來。把兩百位勇士及數萬德瑟特士兵全部埋葬在了下面。

    這幾萬人甚至都沒來得及喊出聲。不論是將軍還是魔法師,不論是德瑟特人還是維恩人,通通在一瞬間成了冒火隕石的犧牲品。

    原來先知西裡爾留下的遺物就是他經過多年苦心鑽研寫成的魔法卷軸,這些卷軸上的魔法各個威力驚人,但是對使用者的要求卻不高,哪怕他只是一個初學者。

    克雷芒為了以防萬一,連續使用了兩個卷軸,第一個就是流星爆,第二個是終極金鐘罩。這第二個魔法,可以既可以保護一個人也可以保護一大片區域。教宗用它基本覆蓋了整個羅姆城,用以防備萬一流星爆的威力過大或者失控而導致的對於城內的危害。

    經此一役,德瑟特人元氣大傷,雖然對博教及整個博迪大陸充滿了仇視,可是現實情況使得他們不得不主動前來議和。

    教宗克雷芒成了大陸的英雄,權威達到了頂點,甚至有人準備讓他出任新帝國的皇帝。不過教宗本人十分清醒,他建議原維恩古帝國的幾大軍區將軍以及叛軍的幾個首腦聚在一起,民主推選一個適合的皇帝,這個皇帝的權利不再是世襲的,選舉人可以投票罷免他。

    最終來自坦博蘭斯軍區的某位將軍當上了皇帝,帝國的名字也因此改變。不過這位將軍上位沒多久,就被克雷芒聯合幾大選舉人一起罷免了。據說是由於不理朝政、貪戀女色。接下來的幾任皇帝在位時間也很短,導致帝國的皇位經常出現空缺的情況。

    選舉人的數量最終被控制在了六個。克雷芒認為這個數目正正好好,符合宗教美學標準。他還公開宣稱羅姆是博教聖城,格裡德城是先知之城。

    這位立了赫赫大功的教宗,最後卻是被人謀殺而死的。那個兇手是誰至今仍是一個謎。

    德瑟特人嘗到了博教的厲害,此後數百年內,幾乎都在安安分分地做著生意人的角色。

    這一持續和平的狀況在人送綽號北方雄鷹的克裡普元帥奪取了德瑟特的領導大權後發生了改變,元帥主動挑釁坦博蘭斯帝國,在一系列小規模的接觸嘗試後,一舉攻佔了聖城羅姆。

    當年阻擋德瑟特人的聖座如今遠在帝國南疆。迪略特皇帝忙於整治國內勢力,導致羅姆城守備不足,釀成大禍。

    如今阻擋北方人前進步伐的重任落在了最先抵達的鮑羅特公爵身上。他知道自己是皇帝的棋子,進退兩難,早晚都躲不開這一劫。

    公爵現在最擔心的只有自己的兒子阿爾伯特殿下了。

    洛伊爾公國的威靈頓將軍接到了秘密授意,堅守弗朗特城不出。

    眼看形勢不容樂觀。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