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柴桑,劉琮也算鬆了一口氣,如今的江東人人自危,從年初開始的間諜活動,以及拉攏江東名士在這個時候就體現了作用魯肅和呂蒙匯合之後倉皇逃到南昌。不等他們準備妥當,劉磐再次殺到。原本呂蒙和劉磐鏖戰了月餘,互有勝負。但如今南昌城內連同魯肅帶出來的將士總共也不過一萬五千與人。
士氣低落更是沒打說。南昌雖是豫章郡所,卻無法與柴桑相比,無論是護城河還是城牆都不如柴桑。關鍵是人們心中的那道防禦堤壩已經崩塌!魯肅和呂蒙也是本著能拖一天是一天,好給孫權爭取點時間在其他各郡募集、調撥士卒迎擊劉琮了。
如今整個江東成建制的除了拱衛吳縣的外,也就是孫靜在南海鎮守交州的一萬多人,這些人要想穿過桂陽、長沙是不大現實的。而會籍正在鬧動亂,所以抵達吳郡需要一段時間。而廬江的守軍不過區區數千人,是萬萬不敢撤回去的。所以魯肅其實也在打著一個算盤就是盡量拖住劉琮東進的步伐,至於孫權能不能說動曹操出兵那就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而劉琮拿下柴桑之後,便是派人回武昌召剛剛回去的劉尚前來,畢竟之前劉琮以朝廷名義擢升劉尚為豫章郡守,就要用劉繇的威望,盡快的收服柴桑以及周邊百姓。當然在柴桑休整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收割糧食和等待江夏郡的夏糧到位。在等著曹操攻漢中和劉磐攻南昌消息的同時,劉琮的主要工作便是陪同大喬已經韓當、闞澤等人。日日好酒好菜伺候著。只等張昭和小喬等人抵達,劉琮方好出言勸降。
與此同時,法正便向劉琮進言,江東必須趁亂拿下,而北方曹操則可以從其內部想辦法牽制住。
「主公,如今曹操北方可謂是塵埃落定,主公何必以朝廷名義承認曹操,然後為我軍贏取時間?」
「孝直之意莫非是封王?」
「孫權稱王,曹操所不齒。但曹操出身為世人所詬病,如果主公此時願意承認曹操地位,無疑會環節雙方關係。而與此同時從北方內部著手……」
「嗯,此事可以嘗試下。」劉琮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拖住曹操。曹操的北方已經大定,再也沒有人騷擾他了。那麼能夠拖住曹操南下步伐的也只有從內部分裂。很快作為穿越者,劉琮便想到了曹植與曹丕等人的世子之爭,如果此時就算不給曹操封王,曹操回到許昌之後怕是很快也會稱王……
而曹操如今年近六旬,稱王之後必定會開始考慮世子人選。而目前曹操的幾個成年兒子當中,依次是曹丕、曹植、曹彰。其中呼聲最高的自然是曹丕,曹丕文武雙全,八歲能提筆為文,善騎射,好擊劍,博覽古今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曹操認為時下兵荒馬亂,教曹丕學射箭。曹丕六歲時學會,曹操又教曹丕騎馬,曹丕八歲時學會。建安二年(公元,曹丕隨曹操南征張繡,張繡先降後反,曹昂和曹安民遇害,年僅十歲的曹丕乘馬逃脫。建安九年),曹丕隨曹操攻破鄴城,納甄氏。
曹植自幼穎慧,十歲余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落筆成文,深得曹操的寵愛建安十五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台落成,他便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為賦」,曹植也在其中。在眾人之中,獨有曹植提筆略加思索,一揮而就,而且第一個交卷,其文曰《登台賦》。曹操看後,讚賞不止。當時曹植只有十九歲。
自此,一向重視人才的曹操產生了要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老規矩的念頭,要將其王位交給這個文武全才的兒子曹植。因此曹操對曹植特別寵愛,並多次向身邊的人表示「吾欲立為嗣」。曹操的這一想法,非但沒有給曹植帶來什麼福分,相反給他後來製造了不盡的痛苦,使他後來捲入爭奪世子的漩渦之中。
然而曹植率性曠達,不知道砥礪言行,飲酒也不加節制。典型的持寵而驕。相反,曹丕則善用權術,自持內斂。情報現實曹植此時正在西面跟隨曹操征漢中,而曹丕負責守許昌,有司馬懿、吳質等人輔佐。劉琮想要給他們找點事情,最好的辦法便是給曹植出頭的機會如此一來,曹丕必定擔心,從而在糧草組織方面可能拖住曹操。
於是劉琮不辭辛勞親筆一封,信是給曹丕的!在信中劉琮非常直白的說道,今後天下大勢必將是二分天下,而二分者非曹操、孫權與漢室,而是劉琮與曹丕。劉琮直言自己拿下江東之後便是接受漢天子禪讓以示正統。當然劉琮也沒忘了對如今曹氏大家讚賞。
隨後話鋒一轉,曹操者,世之英雄,琮內心佩服。然英雄遲暮……反正那意思就是這世界是我們大家的,是他們的,也是我們的,但將來歸根結底是我們的!琮很欣賞曹丕這個對手,如果在有生之年無必勝把握何必惺惺相惜?
當然惺惺相惜是有前提的,劉琮自信,南方的半邊天下在自己的掌控當中,也預祝曹丕能夠順利掌控北方。如此一來就算他日早戰場相見也是人生一件快事。不過劉琮也不會忘記添油加醋的欣賞下曹植之才華,轉而歎息自己大哥幫著外人欺侮自己,三弟不成器。劉琮很是羨慕曹氏一門三文豪,羨慕曹丕有幾個好兄弟!親筆信之外也不忘備上一份私人禮物,由韓嵩自襄陽出發前往許昌。
另一路則是伊籍帶著大漢皇帝的聖旨前往漢中。無非就是為表彰曹操平定天下,尊崇漢室與劉琮締結和平盟約並且堅實的踐行。朝廷冊封為魏王!其子曹植曹子建才高八斗,擢為涼郎中令領漢中太守。
郎中令始置於秦,為九卿之一,掌守衛宮殿門戶。漢初沿置,為皇帝左右親近的高級官職。郎中令的屬官有負責議論的大夫;負責賓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謁者;供奉宮廷、等待受職的諸郎;以及期門、羽林等禁衛軍。郎中令的職掌也比較複雜,職掌主要有兩個方面,即主要職掌和其它職掌。主要職掌包括宿衛警備、管理郎官、備顧問應對,勸諫得失、郊祀掌三獻、拜諸侯王公宣讀策書。
曹操自己要稱王稱帝,劉琮自然不會捨不得一個九卿,再說曹植也會真的跑到襄陽來要俸祿。但偏偏就是這個郎中令卻很有講究,他是曹丕的頂頭上司!曹丕曾經在漢天子還在許昌,曹操任丞相時被封為五官中郎將。劉琮不怕曹操說自己胡鬧,也不怕曹操不接受。反正自己就是一心去向曹操示好的,同時讓曹操不要忘記三年和約還有一年呢。
畢竟漢天子在襄陽,只要曹操不稱帝,那他就是大漢的臣子,朝廷至少從道義上能夠管一管他。當然劉琮最重要的動作還是讓黃忠從襄陽出髮帶著五千人馬進駐上庸,上庸原本就留有四千人,此舉就是為了讓黃忠居中接應,無論曹操從漢中進川還是從長安下宛城,黃忠都能第一時間接應。
做好這一切之後,黃權也終於不辱使命的將張昭父子和小喬母子三人接到了柴桑,黃權這一趟任務不比當初從許昌劫天子輕鬆。雖然江東陷入混亂,但像從吳縣千里迢迢接來眾人,首先說服張昭就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公子孫紹被殺,張昭萬念俱灰,若不是大喬親筆書信,就算是將張昭的府邸燒了,張昭怕也是不肯離開。當然小喬母子三人就容易得多,小喬是個聰明人,姐姐被孫權逼得去當刺客,外甥被殺了,他雖然是周瑜的妻子,但吳縣已經沒有人能夠保護他們母子的安全了。當然能夠接出這些人,除了錦衣衛之外就是許銘和一些心中牽掛孫策的人幫忙。
許銘現在在曲阿算是站穩了腳跟,鋒芒直指吳縣,讓孫權不敢小視。而柴桑方面的接連失利,讓孫權忙於應戰,徵兵、訓練、募集糧草都需要人來做,所以在殺了孫紹之後自認為內部不安定團結的因素已經去除。孫權當然認為自己的嫂嫂無論刺殺是否成功,都是死路一條,所以她才敢趁亂殺了孫紹,斷了許多人的念想,也確保戰爭時期沒人再覬覦他的位置。
不過這一次並沒有像當初接應諸葛瑾、陸遜一樣,拖家帶口的將族人帶出來。畢竟雙方已經水火不容,多一個人多一份危險。張昭見到大喬之後也是抱頭痛哭。和別人不同,張昭是江東真正的元老。受到孫策的重用,官拜長史和撫軍中郎將,孫策的領地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由張昭經手,他為孫策打平江東做出了很大貢獻。
雖然孫權主政之後張昭備受冷落,但他依舊是文官之首。同時還是孫紹的老師,肩負著培養公子的重任。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孫紹被害,張昭內心十分自責,以至於到最後卻是大喬反過來勸他。
最初幾天,劉琮也由著江東故人敘舊,在張昭抵達柴桑的第三天,劉琮這才專門前往拜訪。一個是文武全才,大漢年輕的丞相,一個是孫策眼裡的管仲。兩人見面之後少了許多寒暄,而是默默的打量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