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行氣玉珮銘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三十九章 移山填海 文 / 聯想國度

    楊一凡立即衝出海面,神識散開,確認海面三百里方圓不見船隻,楊一凡立即沿著水下方台的位置佈置起陣法來,半個時辰以後,一座四海移轉幻陣就佈置成功了。這幻陣顧名思義,就是以海水中的水系能量為基礎佈置出來的一座陣法,該陣除了能欺騙別人的目光,讓人入眼就是一片霧濛濛的海面其它什麼也沒有而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功能,就是移轉,他可以將衝入陣法的物體,小到飛鳥、大到輪船,全部移到大陣外面去,不過方向可不確定,或南、或北、或東、或西。四海移轉幻陣發出的濃霧,連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探測設備,也無法探測,有了這個陣法佈置在此,過往的船隻自然會繞道而行,即使誤闖進來,也會被轉移出去。楊一凡所沒有想到的是,數年以後他隨手布下的這個幻陣,竟成了地球上和百慕大一樣的神秘之地,在普通人的心中充滿了危險,讓人畏懼!

    眼見大陣布成,楊一凡全力放開神識,三千里以內的東西全部清晰入腦,楊一凡略微思考了一下,隨即向南而去。幾個呼吸之間,楊一凡就來到了一座小山的上空。這小山極其普通、荒涼,高有五百來米,不過山腰和山腳比較粗,估計有十平方公里,小山周圍十里,不見人家,不過楊一凡自然也沒想過要找什麼仙境,正因為它普通,一夜之間化為平地,才不會被更多的人關注。楊一凡先圍著小山,佈置了一個隱匿陣法,又以巨大的法力為整座小山施了隱形術,這才施展開《五行寶典》中記錄的驅山秘法,念動咒語,催動神通,將這座小山連根拔起,然後驅使著山體,往來路而去,一個時辰以後,楊一凡終於將山體移到了水下平台的上空。

    楊一凡先前佈陣完畢破空而去之時,由於速度太快,眾水族修士都沒能跟上去,只得在陣旁等待,一個時辰以後忽然聽到楊一凡讓大家讓開的傳音,眾修士立即閃到了十里以外,剛剛站定,就發現從楊一凡離去的方向,一股大力襲來,隨後就是一陣狂風掃過,接著四海移轉幻陣就被打開,那濃濃的霧氣自動張開一道四公里左右的大口,那狂風隨即對著大口衝了進去。

    楊一凡運轉水經,施展避水訣,將幻陣內五米深的水悉數驅到外邊,露出那個四四方方的平台來,這才將小山植於平台之上。看著四周退去的海水隨著避水訣的消失而流了回來,楊一凡不禁深深地吸了幾口氣,這移山填海的工作還是非常累人的,儘管楊一凡法力高強,術法神奇!

    略作休息,楊一凡又衝出了陣去,依法又移來八座小山,楊一凡已經感覺到有點疲憊了,不過這三十平方公里的平台已被重重疊疊填得滿滿噹噹的了,平台的四周都延伸有至少一里長的山體出來。楊一凡隨意地找了一座小山頭,盤膝坐於山頂,打坐恢復起來。三個時辰以後,楊一凡長身而起,現在到了關鍵時刻了,這些移來的山體都是普通的山石、泥沙,哪裡能在海水的表面置放,現在在楊一凡的法力禁錮之下堅固無比,一旦楊一凡撤去法力,整個山體就會慢慢瓦解。

    楊一凡站到山堆的正中心,施展起五行法術,開始凝練起這一堆小山來,隨著凝練的深入,原來溢出平台的山體部分開始慢慢向中間收去,直到收得和平台垂直以後,楊一凡法力擴張,隨即將平台向下延伸三千米的部分,一起煉製起來,這一下煉製的難度立即提升了上百倍,楊一凡調動識海中金木水火土五珠的能量,全力凝練起來。眼見這島嶼,從山頂到海底全部被凝練成了一體後,楊一凡又施法聚集來天地間的陽土之氣灌入山體之中,隨著整個山體發出一道異常渾厚的氣息波動後,整個山體凝練的工作就完成了。這整個島嶼從上到下被楊一凡以五行法術凝練後,其堅固程度堪比岩石,再被楊一凡施以陽土固體之術,其密度已經接近礦石了,放在這海水之中,倒是再也不懼浸濕!

    看著這個露出海面數百米高,有二十多平方公里大小的島嶼,楊一凡滿意地點了點頭,不過確實也耗費了楊一凡不少的精力,畢竟像這樣大範圍的凝練,除了耗費法力而外,對神識的損耗也是巨大的。

    楊一凡又打坐恢復了三個時辰,這才開始為這島嶼佈陣,楊一凡先是根據島內七座山頭的方位走勢,佈置了一個九宮邀月陣,這是一個極為高級的聚靈陣,專門用於為大面積地方聚集靈氣之用,此陣完成之後,可以將島上靈氣提升四至五倍。隨即楊一凡又選出五座山峰,按東南西北和中央的五行位置,分別為其佈置出金、木、水、火、土五個聚元陣,籠罩住整個山峰,這樣一來,每個修士可以根據自己的靈根屬性,選擇在一座山峰中修煉。其它四座山峰則用作居住、辦公等等之用。布好聚元陣後,楊一凡這才沿著整個島嶼佈置起防護大陣來。

    這防護大陣當然是正反五行大陣了,不過由於有了經驗,楊一凡不僅用大陣籠罩住了島嶼四周和天空,還施以秘術將海底和地下也完全包裹起來,為了加強大陣的威力,楊一凡還特意在大陣中佈置了相對應的金、木、水、火、土聚元陣,讓大陣慢慢地積聚能量,數十年以後這大陣的威力估計連天仙來了也吃不了兜著走,不過這樣一來,限制到大陣威力的反而是佈陣材料了,不過有專門的聚元陣聚集相應的屬性能量,說不定也能讓佈陣的材料緩緩成長,若果真能那樣,那這個大陣,還真是讓人無限期待啊!儘管這個想法實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就這樣想一想,也讓楊一凡心花怒放不是?

    所有的陣法佈置完畢後,楊一凡又仔細地檢查了一遍,這才掐動法訣,激發了陣法,隨著一陣陣光芒騰空而起,消失在濃霧之中,一圈圈玄奧的波紋四散開來,陣法運轉,方圓五百里的天地靈氣緩緩地向小島聚集過來。

    楊一凡在正反五行大陣的陣門後,豎起一塊高三丈的石碑,並以手指在上面寫下了「五行島」三個充滿了玄奧的大字。這三個字玄奧之處就在於楊一凡在這三字的筆畫中融入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只要是有人第一次仔細觀察它,這五行相生相剋之理就會慢慢顯現,供人參悟,若是有那靈性的自然是受用無窮。不過這三個字是楊一凡以大能之力凝成,自然有其玄妙之處,無論是誰,只能有一次的機緣,修士的神識進入三字之中參悟,就會被大字記住神識的特徵,無論參悟者所獲多少,下次同一個神識就無法入內參悟了!說起來,這也是楊一凡賜給門人的一場機緣,有緣分的自然是獲益良多,沒緣分的也只有再求其它的機緣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