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行氣玉珮銘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二章 水潤木生 文 / 聯想國度

    回到居室,楊一凡看著識海中幾乎化作虛無的火、土、金、三珠,不禁搖了搖頭,這傳送陣雖然威力逆天,可消耗的能量確實也讓人咋舌,自己千辛萬苦,凝練了很久才凝成的三珠,居然差點就耗光了,這還只是支持了傳送陣啟動一次,要將這三珠凝聚還原,若沒有特殊的情況,估計得花百年時間,幸好葵水jing珠級別甚高,只是消耗了八分之一而已,但是要將葵水jing珠復原,若無特殊情況,將更加耗時!楊一凡無奈地搖了搖頭,收攝心神,開始研習起《五行寶典》來。

    七天以後,楊一凡正在修煉水系修靈訣,心中忽然感到一絲悸動,楊一凡無知無覺中,那節蘊含著濃郁的木屬性氣息的木塊自動從儲物袋中飄了出來,懸於楊一凡頭上,那種條達曲直、生發之意瞬間就從木塊中散發出來籠罩住楊一凡的全身。感受到濃郁的木屬性所帶來的意境,楊一凡心神一動,立即換水系修靈訣為木系修靈訣,並盡全力催動起來。

    楊一凡水系靈根早已達到完美狀態,可惜卻一直沒能衍生出木靈根。楊一凡也知道可能是機緣未到,隨即也不強求,只是仍然苦練修靈訣。那日楊一凡一看到這節木塊,就立即感覺到了木屬性的功用和意境,楊一凡心中觸動,難不成這就是衍生木靈根的契機?於是楊一凡就將這木塊挑出收下,並帶在身邊,沒想到今日果然用上了。

    隨著楊一凡木系修靈訣的全力運轉,木塊上蘊含的那股條達曲直、生發之意隨著修靈訣的運轉瞬間充盈全身,全身的細胞都歡欣雀躍起來,就好像獲得了無窮的能量,即將向四面八方生長、發展開來。恍惚中楊一凡覺得自己就是一顆種子,已經蓄滿了能量,正在分裂、生長著,殼開芽現,破土而出,一種勃勃的生長之意灌滿全身,和泥土摩擦而產生的傷痕瞬間就被生之意所消除,嫩芽成長,環境變化,由芽而苗,由苗而樹,直到頂天立地,庇蔭一方,整個過程楊一凡都清晰地感受到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感受越來越深,直至好似烙印在了骨子裡時,楊一凡才豁然醒來,水潤而木生,木靈根終於衍生了出來,楊一凡心中波濤洶湧,終於五行俱全了!

    這滄浪星修煉環境如此之好,修為高深的修士不知凡幾,楊一凡雖然沒有在五龍山以外的地方行走,但用腳趾頭都可以想得到,在這裡化神和返虛的高手一定大把大把的,合體和渡劫期的高手也不會少,以自己修為若只是御使神通估計還是有很大壓力的,祭出蓮台倒是能大殺四方,但一不小心走漏了風聲的話,那也是後患無窮,火蓮台畢竟是可以成長為極品法寶的存在,一旦現身,必定是一場血雨腥風,無邊殺戮,到時候就算自己神通再厲害,估計也是化為飛灰的下場。現在自己五行俱全,只要修得《五行木經》,自己修為必定可以再次大幅提升,再配合一些更厲害的法術神通,即使遇到渡劫期高手,也有一戰之力!

    楊一凡心中高興,隨即起身出了練功房,楊一凡站在峰頂,神識散開,整個五行門山門都在楊一凡的神識之中,除了閉關的十人外,山門內還有十一人,其中八人在修煉,三人在執勤。正好龍飛和汪一、田珍珍、陸風都在修煉,楊一凡立即傳音四人,讓他們速來山頂大臀。

    龍飛四人得到楊一凡傳訊,立即收功,趕到山頂大臀。大臀之中,楊一凡端坐在主位之上,龍飛四人紛紛上前見禮,楊一凡點了點頭,示意四人落坐。龍飛坐在了左邊,汪一三人則在右邊落座。

    楊一凡見四人坐定,這才出聲向龍飛問道:「這幾天可有什麼事情發生?」龍飛聞言起身答道:「回稟師傅,這幾天除了肖江帶回來兩個小孩外,其它沒有什麼事情。那兩個小孩一個是火靈根,可惜靈根指數不高,另一個則沒有靈根,弟子傳了一些普通的練氣之法給他們,讓他們自行練習,不過兩個小孩一個十二歲,一個十四歲,已經能夠自理了,這到少了我們不少麻煩!」聽龍飛講完,楊一凡點了點頭,示意知道了,隨即對汪一道:「那個有靈根的孩子先由你來教授練氣之法,不過我這裡有一些世間的武功,在練氣閒暇,你可以傳授給他修習,沒有靈根的那個孩子就不要練氣了,直接修習世間武功吧!」楊一凡說到這裡,一指點向汪一額頭,將自己從雲龍真人處獲得的武功秘籍內容都刻印在了汪一的神識之中。看著龍飛不解的樣子楊一凡差點脫口而出,不過最終還是忍住,沖龍飛解釋道:「你要管理這麼多人和事,已經非常辛苦了,這兩個小孩的教導就讓汪一為你分擔一些吧!」看著龍飛一副「師尊果然心疼我」的高興的表情,楊一凡不禁腹誹道:「你這個小妖,我把孩子交給你,還指不定你會還我個什麼東西,不過讓你整訓管理戰鬥單位倒還是可以的!」

    楊一凡見兩個小孩的事已經處理完畢,隨即對四人道:「你們在修煉上若有疑惑,可一一講來。」四人聞言,如聞仙樂,立即依次將自己內心的疑惑講了出來,楊一凡聽後,立即一一為其解惑,直到四人都沒了疑問,楊一凡這才讓四人自去修煉。目送四人出了大臀,楊一凡一個閃身回到練功房,盤膝坐下,沉聲靜氣,研習起《五行木經》來。

    zd:喜歡此書的朋友,請收藏,這個很重要!作者在此感謝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