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行氣玉珮銘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 引氣入體 文 / 聯想國度

    從昨晚開始,楊一凡就瘋狂地修煉起「修靈訣」來。他準備在「十一」長假的時候到張飛營去閉關修煉「火神訣」,所以準備在這之前盡可能地把靈根指數提高,雖然楊一凡還不知道靈根指數低了會給修煉帶來多大的難度,但靈根指數高點總是好的。為此楊一凡把每天的練功時間增加到了八個小時,推掉所有不必要的邀約,集中精力練功,儘管他也不知道這幾天下來靈根指數到底能提高多少。

    二零零九年八月三十一ri晚九時,楊一凡緩緩地關上石門,轉身對著雲龍真人的遺體鞠了個躬,心中默默地禱告:「請真人在天之靈吮許,這幾天我會在此修煉,如有打攪還請真人多多諒解!」然後轉身盤坐在蒲團之上,雙手合攏於腹前,眼觀鼻鼻觀心,寧心靜氣,收攝心神,幾分鐘後,楊一凡手捏法訣,進入到了無思無覺的感悟狀態。

    一轉眼楊一凡在石室中已經呆了六天,除了必要的飲食和修煉二小時「修靈訣」外,其他時間都用在了「火神訣」引氣入體的修煉上,可惜進境甚微。這就是靈根指數低的悲哀啊,按理說通了大周天以後,人體和天地的溝通容易了很多,楊一凡也曾無意中進入過天人合一的境界,現在修煉火神訣應該很快上手才是,沒想到還是這麼艱辛,那需要感悟的靈氣就像是一個傳說一樣,依然虛無縹緲、無跡可尋!

    其實在修真的過程中,引氣入體就是一道天塹,它直接把沒有靈根和悟性差的人,給擋在了修真大門之外。其中靈根是硬要求,很多資質出眾的人間龍鳳、絕世天才,都被這道天塹所阻,匆匆數十年後化作黃土一杯,靈魂徑投地府,永受輪迴之苦。靈根的好壞,直接決定了修煉者對靈氣的敏感程度和吸收速度。楊一凡其實也是沒有靈根的人,原本一輩子也就匆匆幾十年,陽壽一到,自然往生地府,繼續輪迴。可是因緣際會之下,讓他擁有了火靈根,雖然靈根指數極低,但畢竟已經拿到了修真執照不是。也幸好他因為修煉修靈訣,達到周天大圓滿,有了天人合一的經驗,對天地氣息的變化比普通人更敏感,不然的話,就憑他如此低的靈根指數,可能三年也摸不到引氣入體的門檻。悟性在修煉的前期不是很明顯,因為前期主要是積累法力,但到了後期需要感悟大道之後,悟性差的人就寸步難行了。

    楊一凡起身推開石門,走到崖壁前感受著無處不在的天地氣息,看花草樹木在大自然的孕育下生長枯萎,看流雲漂浮,看清風飛舞,聽鳥獸昆蟲熱鬧喧囂,感受陽光普照萬物生發、空氣流動滋養生命……楊一凡這一站就是四、五個小時,直到天色漸暗,遠處的景物逐漸模糊起來,楊一凡才轉身回到石室。關上石門後,楊一凡再次對著雲龍真人的遺體鞠了個躬,心中默念:「還請真人庇佑,讓弟子早日尋得大道之機,弟子他日若是有成,必不忘真人之恩!」默念完畢,楊一凡這才盤坐到蒲團上。

    靜靜地回想了一下,下午的那種對天地萬物枯榮興衰的感受後,再次將雙手合攏於腹前,寧心靜氣,意守丹田,片刻後,雙手捏起法訣,神思物外,進入一種身化萬物的空靈之境,細細感受天地間造化生機。

    也不知過了多久,楊一凡突然發現圍繞身周的空氣中與平時的不一樣了,好似有無數的小精靈藏在裡面,歡快地跳舞。楊一凡心中歡喜,趕緊變換法訣,雙手結「金鉤印」,兩手一扣,一手平拳,一手立拳,雙拳相勾,置於胸前。受法訣牽引,空氣中的小精靈慢慢地向胸口巨闕穴彙集,心屬火,巨闕屬於心窩重穴,在法訣的引導下,巨闕穴緩緩朝小精靈們打開了入口。一隻,兩隻,三隻……一隻隻小精靈從巨闕穴而入,經任脈,緩緩地向丹田湧去。這就是天地靈氣嗎,也沒什麼稀奇嘛,楊一凡不禁一陣唏噓,終於引靈氣入體了。二十分鐘後,楊一凡變換法訣關閉了靈氣入體的通道。

    靈氣一進入丹田,就開始在丹田中轉起圈來,一圈圈轉下來,靈氣開始增粗了不少。楊一凡散了法訣雙手合攏置於腹前,意守丹田,催動靈氣運起周天功法。沒辦法呀,**、經脈在天地靈氣面前都還很脆弱,何況他修煉的還是火屬性的法訣,霸道剛猛,只有先錘煉一會兒**、經脈,再繼續火神訣功法。二十四周天運轉完畢,楊一凡再次結起「金鉤印」,天地靈氣再次從巨闕穴湧入,過任脈入丹田,與先來的靈氣融合在一起,繼續在丹田中轉圈。楊一凡就這樣周天功和火神訣輪番使用,不知不覺中,吸收靈氣的時間,已從開始的每次二十分鐘增加到了每次一個小時。靈氣在丹田中越來越多,開始霸佔了丹田的中央位置,並自發旋轉起來,真氣被擠到丹田的外圍,圍著靈氣團,緩緩轉動起來,轉動的同時,不斷地有小股的真氣從真氣大軍中分離出來,加入到靈氣的陣營中,幾圈以後就再也分不出來是靈氣還是真氣了。

    三天以後,楊一凡散去法訣,緩緩地睜開雙眼。體內的真氣全部被轉化為了天地靈氣,丹田內雖然空曠了許多,但境界卻直接突破到了練氣二層,**和經脈經過這幾天的天地靈氣滋養也有了細微的變化。楊一凡微微一笑,轉身跪在蒲團上,對著雲龍真人的遺體磕了三個頭,心中念道:「感謝真人庇佑!弟子必定緊記誓言,斷不會忘了真人大恩!若有機緣,弟子定當度真人登上修真之途!」

    這修煉之人自然都相信這滿天的神佛以及天地中的冥冥之力,誰也不敢胡亂發誓,或是輕易違背誓言,否則就極易在心中留下心魔,增加修煉和渡劫的難度,就連許諾都不會輕易發出,俗話說:「許下的諾言,欠下的債!」這可是大家心裡的禁區,故而一心修道的人,給人的感覺通常是飄逸高遠,常常令人生出只可遠觀而無法接觸之感!楊一凡為了順利地引氣入體,病急亂投醫,在雲龍真人遺體前許下了諾言,即使這樣,楊一凡也不敢棄之不顧或者敷衍了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