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行氣玉珮銘

龍騰世紀 第二章 小周天 文 / 聯想國度

    轉眼間,三天已過,楊一凡把兩篇手抄上的內容全部背誦了下來,並通過查閱各種資料,將手抄上的全部內容理解透徹。手抄上記錄了小周天和大周天的練習方法、境界體現、注意事項和相關要求,其中練功環境要求安靜,幸好自己住的這個小區環境還算幽靜,房間隔音效果也還不錯,勉強符合功法對練功環境的要求。對於其他的專業術語,如「意守丹田」、「意識導引」、「心窩處」以及各個相關穴位等,也查到了清楚明瞭的解釋。搞懂了手抄上的內容,楊一凡開始著手準備練習小周天功法了,雖然不知道練習的結果會是什麼樣的,但是若不親自去練習,自己永遠也不會知道結果。

    晚上十一點,小區恢復了寧靜,活躍了一天的人們如倦鳥投林般紛紛回到家裡,吃喝、休閒完畢,大部分人逐漸進入了休息狀態,還有那沒有休息的也主動地下調了分貝。

    子時已到,楊一凡垂腿坐在床沿上,大腿面保持水平,小腿垂直,兩腳平行著地,兩膝間保持兩拳距離,兩手心向下,自然地放在大腿面上,兩肩下垂,腰直而不用力,不挺胸駝背、低面仰頭,下顎略向回收,頭頂如懸,體態端正,舌抵上顎,雙目微閉,排除雜念。雙目先觀鼻尖片刻,等心思稍微集中了後,隨即閉目內視心窩部,輕緩呼氣,連自己都聽不到自己的呼氣聲,整個意識隨著呼氣趨向心窩部,呼盡後吸氣,進入吐納循環。剛呼吸了幾次,只感到意念不穩,各種念頭紛至沓來,趕緊默數呼吸,從一到十如此反覆數次,終於不再心猿意馬,漸漸進入深呼吸狀態。如此二十分鐘後,楊一凡慢慢睜開雙眼,雙手搓有三十六次,感覺掌面發燙,這才用雙手搓面,直到面部感覺發熱之後,停下搓面,用十指梳頭二十七次,這才慢慢站起來四處活動了一下,回憶了一會兒練功的情況,與手抄上的記錄吻合,不禁微微一笑,接下來就是水磨功夫了,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二十分鐘,無大饑、大飽、大驚、大怒、風、雨、雷響諸情況不得耽誤。

    三天後,楊一凡練功時開始感到心窩部沉重,似有石頭壓在心窩一般。再往後,呼氣時,偶爾感覺到有一股熱流隨呼氣注入心窩部,感覺雖然微弱但確實存在,楊一凡知道這就是真氣開始集中的表現,於是對練功一事更加積極,每次都把手抄上要求的練功時間增加到一點五倍。

    七天後,每一次呼氣時,楊一凡均能感到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雖細卻綿綿不斷,溫暖心窩。到了這時,楊一凡開始將自身意識與氣息相隨,呼氣時,自心窩部開始,意識逐漸下沉,落到丹田,吸氣保持自然,不急不躁,以淡然的心態緩緩積累,循序漸進,每次練功的時間也增加到了三十五分鐘。

    十四天後,丹田已有明顯的感覺了,每一呼氣,就覺得那股些微壯大的熱流沿心窩下行,緩緩注入丹田之中,丹田熱乎乎的,猶如處在溫水之中,非常舒服。按手抄所述,這標誌著任脈已通,到了這時,楊一凡每次練功,開始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呼吸放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練功時間增至四十五分鐘。由於真氣穿行於任脈,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楊一凡感覺到食慾在逐漸增強;真氣沉入丹田後,周圍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身體感覺前所未有的好,每天都覺得幹勁兒十足,精力充沛。

    第三十一天,楊一凡和往常一樣坐在床沿上開始了每日的功課,剛進入入靜狀態,就發現,丹田真氣猛地一突,沿著督脈開始竄行,勢如破竹般,經會yin、尾閭、命門向後竄動,夾脊向上,直達玉枕,在這期間,楊一凡只感到自己時而很大,整個人急劇膨脹,好似破屋而出,充斥於天地之間;時而很小,猶如塵埃;時而重如巨石;時而輕如羽毛;身體時熱時涼,還伴有癢、麻之狀。他知道這是沖關之時產生的各種異象,都是必須經歷的,遂止住驚懼、好奇之心,意隨氣走,亦步亦趨,真氣在玉枕穴盤旋集結,越來越雄厚,突然間一片白光充斥眼中,渾身一震,腦海中嗡的一聲,糾集的真氣如開弓之箭一般,瞬間透玉枕,直入腦海。半晌後,異象逐漸消失。呼氣時,真氣入丹田,吸氣時,真氣入腦海。只感到全身溫潤,氣機通暢,如飲甘露,心情怡然,喜從中來,不可言喻。

    又過得半晌,楊一凡緩緩收功。淡然的微笑浮現在了臉上,他知道從今天起他和普通人已經有了區別,通了小周天後,他已經能感覺到「呼吸精氣,duli守神」的實際情況。真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思路越來越清晰。免疫力加強,精力充沛,身體輕捷,如果沒有意外,將百病不生,按現在的生活質量,活個百歲不是問題。楊一凡暗暗高興,接下來該開始積蓄真氣,通大周天了。

    這小周天雖然不算什麼,但普通人若沒有名師指點,要想順利練成還是極為不易的,特別是當真氣逐漸壯大以後,稍有意外,真氣則可能走岔路線,引起不舒服甚至痛苦的反應,這時很多練習小周天的人就會放棄繼續練習,怕危及生命。還有就是真氣在穿經過穴以及貫通小周天之時,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幻覺,若是沒有經驗或沒人指點,守不住意識或被幻象所驚,自然也不可能練習成功。

    楊一凡能在沒人指點的情況下,練成小周天,除了膽大心細、心無掛牽,敢於置之死地而後生外,更重要的是那兩頁手抄,對功法記錄十分完善,楊一凡練功時的一切反應,都能在手抄上一一找到解釋、說明、印證之處,一應行氣路線在圖上也標示得完整無誤、清晰明瞭!可以說楊一凡小周天的練成,除了楊一凡自身的原因外,那兩頁不知從哪裡撕下來的手抄的功勞是無可爭議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